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众夫盈门 >

第53章

众夫盈门-第53章

小说: 众夫盈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昨晚折腾了大半宿,睡眠不足的陶盈看着孤身前来的仙姑,不觉也暗暗叫了一声佩服,想当初方家婶子那般彪悍,也不见单枪匹马上门来找茬呀?

何况眼前这还是仙姑犯事儿在先,就不怕有来无回么?

“这是方家那个婆子转过来的二百两银子的银票,这是我家自个儿拿出来的三百两银票。”仙姑倒是开门见山,一进门半点寒暄和抵赖都没有便直接从袖子里往外掏了两张银票摆在老大身旁的桌面上:“我知道,这次是我们家被猪油蒙了心,有错在先,只希望你们看在乡邻一场的份上,高抬贵手吧!”

倒是个聪明人。

躲在房内听墙根的陶盈和身旁的老四交换了一下眼色,一起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

儿子一夜未归,明显她们暗地里的盘算已经暴露无疑,此时着急也没用,坐在家里等着罗家上门便是失了先机反倒更加难办,倒不如干脆利落的上门认罪领罚,反倒还能有几分机会。

“我们家不缺银子。”

罗家出面接待仙姑的,只有老大一个人。

面对仙姑搁在桌面上的五百两银子,老大异常淡定的摇了摇头:“何况,还是这样来历不清不楚的银子,我们家更是不稀罕。”

“大郎倒是个痛快人。”马仙姑嘴角动了动,最终却只是叹了口气,坐在了老大的对面:“可我家现在能拿出来赔罪赎人的,也就只有眼前这些银子了。”

“我记得那年我还小,二弟那时候八个月,高烧不退,娘苦苦求了几位大夫都是无果。”老大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道:“还是在路上遇见了婶子。”

“这么久的事情了,难为大郎你还记得。”马仙姑听了老大的话,微微一愣,苦笑着摇了摇头:“当年只不过知道那么个偏方而已,顺口告诉了你娘,救了你弟弟一命也是偶然,不提也罢。”

“我知道大郎你想让我做什么,既然事情到了这份上,婶子也就倚老卖老的说两句。”马仙姑顿了顿,才又开口道:“若是你们家还是当年的境况,即使是前些日子你们上门去砸了我的神龛,我也不可能给你们赔付那笔银子。大郎你是个聪明人,定然也知道鸡蛋不能撞石头的道理。”

“你想让我们家去指认的那位,我们家惹不起。何况,单凭我们家的一面之词,也定不了那一位的罪,反而是我们一家人很可能会罪上加罪。这样的事情,我们怎么可能会做?”

“大郎你们的日子现今是好过了不少没错,可是比起你们那位姑妈,比起罗家,还是鸡蛋与石头的差别。”

“自古衙门向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你们现在的家底,能和你们的姑妈比么?”

“婶子,你的意思我明白。”老大点了点头:“不过,想必锦上添花的事情,婶子应该是不会拒绝的。若改日有打烂那石头的机会,婶子可否出来添一把力呢?”

“那是自然,成人之美,总是谁都会做的。”马仙姑愣了愣,随即便笑开了:“说起锦上添花,你那姑母在婆家的日子这一段也不算好过。方家被沉塘的那一位,如何也是她的小姑子,而且多少也沾了你们一家的光,这笔烂帐现在可都算到了你们姑母的头上。”

“方家向来都是我姑母做主,即使是算到她的头上,又能如何?”老大却是一脸淡然:“何况,方家是自作孽不可活,依着她们犯下的过失,别说是沉塘,就是拉到邢台上剐一剐都够了。”

“只是婶子的提醒,大郎在这里谢过了。”老大扶着桌沿站起身:“马兄虽是受人唆使,但毕竟是动了手。咱们兄弟几个一时怒气上头,倒是让他吃了些苦头,还请婶子见谅。”

“做出了这样的事情,着实是该打。”马仙姑干笑着也陪着老大站起来,忙不迭的应和道:“只要大郎肯原谅他这次,婶子我回去了,一定严加管教,绝对不会再出纰漏,绝对不会了。”

“那倒也不怕,昨儿晚上当着里正村长的面儿马兄可是在认罪书上按了手印的。”老大看着马仙姑:“数罪并罚的严重性,马兄肯定也是知道的。”

马仙姑的脸色白了白,最终什么也没说,静静的跟在老大身后出了门。

“真是奇怪,马仙姑那么小气的人,怎么今天这样慷慨了?”等着老大领着马仙姑去柴房,和陶盈一样躲在里屋偷听的小五才忍不住疑惑道:“一出手就是五百两耶!”

“仙姑可精明着呢!”陶盈笑着拍了拍身上因为贴墙而沾上的浮灰,轻声答道:“要是等咱们准备好上门,她要掏的,可就远不止这个数了。”

有过一次交锋经验的马仙姑自然也知道罗家狮子大开口的秉性,哪里还会再重蹈一次覆辙?

“对了媳妇儿,今天可是开集日呢!”提到银子,小六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有些兴奋的看着陶盈嚷道:“之前媳妇儿你不是一直想去赶集来着?”

“正好顺便一起去城里把文书给换了。”老大正好从外头进来,顺着小六的话说道:“不过这会儿再步行赶过去便有些慢了,老二,你去王家瞧瞧,看看他们今天用车不用。”

听说要去赶集,陶盈也很是高兴。

之前准备的草药因为放在地窖里,算是逃过了一劫,如今可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听说要去赶集,想着一路同行的还有山妮儿。

她倒不是想去集市买什么,而是想搭个顺风车去城里给绣坊送活计。

山妮儿一上马车便和陶盈挤在一起,将这两日在杏花儿那里的所见所闻唧唧咋咋的来了个倾情大放送,别的倒还罢了,就那柳家婶子又上门的八卦,把陶盈也雷了个不轻。

“盈嫂子你真是没看到,昨儿下午柳家的过去找王家婶子的那样儿。”山妮儿掩口嗤嗤的笑,一脸的鄙夷加幸灾乐祸:“絮絮叨叨的说了大半天,无非就是说你病了,经过手的东西不吉利,还是早些处理掉换新的比较好,她可以帮忙呀,而且工钱的话,也只要一半呀什么的。”

“哼,她哪里知道,你帮杏花儿绣嫁妆,可是分文不收的。”

“那后来怎么说?”经着山妮儿这一提,陶盈倒也有了几分好奇,这事情后来是怎么了解的。

“杏花儿娘说,他们家就算是再不富裕,这嫁妆还是得自个儿绣了才算有诚意。”山妮儿大约是想到了昨儿在王家见到的场景,笑得更开心了:“如今是因为时间短赶不过来,才请了杏花儿相熟的姐妹还有家人过来帮忙,所以对外是不请绣工的,就更谈不上工钱便宜还是贵这一说了。”

“不是上次说,柳家的不是有意去别家绣庄做管事吗,怎么到现在也还没见到动静儿?”说起来陶盈也有些不明,当时和自个儿争马面裙那份儿活计的时候,柳家的那位可是春风得意的很呢。

“黄啦。”山妮儿摇了摇头,贴在陶盈的耳边低声道:“听说还是工钱没谈拢,柳家的眼界儿高着呢,可也不看看,这里又不是京城。一个绣坊一年能进多少银子,哪里会出那么多工钱请了她回去供着?”

这一点陶盈倒也明白。

城里的绣坊所能招揽的活计,大多来自中层阶级。所以在绣工技巧上,并不需要太过高端,够用就成了。

之所以之前会想着请柳氏过去,无非是因为她在京城的绣坊里呆过,多少会一些新鲜花样儿,若是出的银子不多,请回去充门面也是不错的。

可偏偏柳氏眼界高,要的工钱自然也不会低,一盘算下来,绣坊自然不乐意了。

而因为之前的事情,柳氏也开罪了六婶,这样她想接一些活计也就变得格外艰难起来。

为了谋生,主动过来揽活计,也就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对了,盈嫂子,我姐上次还问你有没有空闲,若是有,铺子里……”

“你盈嫂子只怕下来都不会有空闲了。”一直听着陶盈她们两个小姑娘嘀咕的老大突然开口,打断了山妮儿的问询:“她自个儿的嫁妆还没准备呢。”

“嗷,我想起来了,盈嫂子不仅要绣自个儿的,还要给大哥你们做喜服呢。”山妮儿先是一愣,随即也不管身边的陶盈是不是面红如血便兴奋的嚷道:“那我一会儿就去和姐姐说,嫂子你要接活计,也得等到礼成之后了。”

“婚后你嫂子就更没时间了。”老大依旧是摇头:“那时候,就该给你的侄儿准备新衣了。”

“……”

陶盈越发是羞得不敢抬头,只恨恨的抬脚,朝着老大的脚面用力的踩了下去。但是防住了老大,却防不住身边向来大咧的山妮儿:“大哥,这个我可不依,为何就是侄儿不是侄女儿?盈嫂子生得这般好看,若是生了小侄女儿,一定更好看才对!”

“就是因为如此,才更要先生儿子了。”老大被踩熄了火,却还有个不怕死的老二,只见他不动声色的往老四的边上挪了挪,嘴里却是没闲着:“有哥哥在,才能护住那般出色动人的妹妹嘛!”

“叫你浑说!”

满车的哄笑里陶盈气急败坏,故技重施的去踩老二的脚,哪晓得老二早有准备,一见陶盈起身便迅速蹦起来坐到了老四的对面,陶盈这一脚下去算是苦了避之不及的老四:“媳妇儿,我可没惹你啊,你踩我做什么?”

车里闹成一团,倒是不觉得途中难熬。

因为山妮儿要进绣坊办事儿,所以一进城便先下了车,约定一会儿办完了事情在集市里汇合。

文书过户也是早就说定了的,虽然金老爷没有到场,但却还是派出了倚重的管事过来相陪,硬是等事情都办得妥妥当当没有任何问题了,才恭恭敬敬的在衙门口与罗家兄弟几个拜别,回去交差去了。

“等杏花儿的婚事办完,咱们就一起去庄子看看。”送走了金家的管事,老大才回头看着陶盈轻声道:“想必那时候老三也把庄子里收拾妥当了。”

“我瞧着过文书的时候,庄子里似乎还有不少庄农呢。”陶盈点头应了,才又随着老大一边走一边说道:“这样没个庄头管着,总不是个办法。”

在眼前的大宋,庄农就相当于是家生子一般的存在。

但是,他们和家生子又还有一定意义上的不同。

家生子奴婢的话,主人迁升一类的还可以随着一起离开,但是庄农却只是庄子的附庸。

主人一般在转手出售庄子的时候,顶多带走庄子里的庄头和管事,剩下的庄农则会随着庄子的过户一同转给新主人。

而陶盈接手的这个庄子,像这样的庄农家庭,就有二十多户一百多号人。

“金老爷之前也曾和我说过这个事情,虽说他愿意帮忙举荐,但是毕竟不知根知底,用起来总是有些不放心。”

“大哥应该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吧。”陶盈瞧着老大,心里多半也猜出了他所考虑的那个对象,只是现在那一家人过得也挺安逸舒适的,未必就肯答应。

“等过了这两天再说吧。”老大并没有直接回答陶盈的疑问:“若是实在没有合适的人选,让老三留在那里历练也是好的。”

“其实,庄子里现在最缺的不是庄头,而是农户。”一直在一旁听着陶盈和老大对话的老二这时总算是找到机会插了一句:“别说那还没有开垦的荒地,就算是已经成型的良田,目前也有大半还是空着的。”

庄农种植庄里的田地还只是一部分,剩下的还有一些都是租给周围的村民们种植。可是因为之前的庄主早就决定要出手庄子,便并没有再续租给那些农户。

这样那些原本是租出去的田地,自然就荒着没人管了。

“有田总是不愁租的。至于剩下那还没有开垦出来的荒地,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其实自从庄子的事情有了眉目之后,陶盈就一直在脑子里盘算有关的规划问题,如今正好提到了这里,她索性便说出来,也好让大家一起筹谋:“咱们蜀川郡所处的位置不算偏,就算是去京城,若是速度赶急的话,也只需要两天的时间就能到了。”

“但是我听山妮儿说,咱们蜀川郡城这么大,却只有两三户卖猪肉的屠户。至于鸡鸭禽蛋一类,要想供给就只能靠在集市上从农户手里现收。”

“虽说附近的庄子里也有喂猪养鸡的,但是大多都只是为了自己自主,所以肉类在集市上,哪怕再贵平时也是供不应求。”

“所以我盘算来去,想着用那还没有开垦出来的荒地大量的养猪,还有鸡鸭。”陶盈深吸了一口气,将自己的决定低声说了出来。

“媳妇儿,你这个主意,是,是怎么想出来的?”兄弟几个沉默了许久,老四才打破沉寂,看着走在自己身边的陶盈。

“那个,大概是欠肉吃欠怕了的缘故吧。”陶盈打着哈哈,有些不好意思的搪塞道:“我想,整个蜀川郡甚至是咱们整个大宋,欠肉吃的人总归是占多数的。”

“这倒还真是个不错的主意。”老大倒是没有说不行,不过却也透着几分保守:“我想先试试是可以的。”

“虽然说可以试试,可是大哥,鸡鸭吃得不多长得也快还能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