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臣 >

第99章

明臣-第99章

小说: 明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听到牛大的述说之后,觉得居然有人如此胆大妄为,假冒先帝名义犯案,简直不可饶恕,考虑清楚后决定查个究竟。”张信没有回答朱厚地问题,反而说起自己这些日子的经历来:“与沈园告别之后,臣前往通县,这才发现臣位卑力微,根本不能成事,想起皇上赐予的金牌,臣干脆找到当地的锦衣卫,让他们帮忙臣彻底清查此事。”

“清查后发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朱厚平静的说道:“居然能扯到河间府那边,事情恐怕很复杂吧。”

“皇上英明,正如皇上所言,臣一查才知道牛栏山村之事,果真是先帝所为,正德二年建立神树皇庄后,多年来不断的侵占附近各乡村地良田,百姓苦不堪言。”张信神情凝重的回答道:“不仅在通县牛栏山村,还有大兴县境内十里铺、大王庄、深沟儿、高密店、石婆婆营、六里屯、土城庄……。”

“够了。”朱厚沉声打断道,再说下去恐怕皇家的面子荡然无存。

“臣觉得既然这两个县有此等事情。那顺天府其他州县说不定也是这样的情形,干脆又马不停蹄的到其他州县的卫所让当地锦衣卫核实。”张信似乎没有听到朱厚的话。径直述说道:“还未等臣清查完顺天府,有锦衣卫汇报臣说,似乎在邻府也在这种事情发生。”

“行了,和朕说明最后结果即可。”朱厚无奈说道,事情牵扯到大行皇帝正德,朱厚觉得非常头疼。

“昨晚回家之后,臣仔细参考资料。已经详细的把各地地皇庄数量,以及其危害写成一份折子,请皇上过目。”张信微笑道,为了这份东西,自己可是吃不少苦,希望能对朱厚有所帮忙。

朱厚接过张信呈上地奏折,带着复杂地心情仔细观看起来,张信写奏折的内容格式与其他大臣写地不一样,通篇都是用白话文写成,直白易懂之余还会习惯性的使用标点符号。让朱厚不用留意就快速的把全文阅读完。

内容更是没有含糊其辞的地方,都是用数字资料说话,先是点明孝宗皇帝在位时全国的皇庄数量。侍正德皇帝即位后,皇庄由是遍布北直隶顺天、保定、河间、真定四府,与民争地,数量大增,以上各皇庄,计占地三万七千余顷。由于时间过紧,所以还没有来得及进一步清查,不过这些也能说明问题所在啦。

然后再附上一份资料,说明开国时地皇庄发展过程,从永乐宣德时期的极少数量,然后再到成化年间的开始逐渐增多,再到正德在位时的疯狂敛地,从原本的一千多顷,发展到现在的三万多顷。

“皇上。皇庄创设之初。尚有章法,未酿成民害。皇庄之始,先朝畿内空闲之地,籍之公家,佃民耕种,而收其入,其地广狭有定界,其入有定额,非以病于民也。”张信照本宣科的念道:“但如今,规制混乱,不是利用空闲之地,而是占夺民田,是时,皇庄不仅侵占民田,而且租额颇重,加之管庄人户横行不法,皇庄遂成民害。”

身为皇家子弟,朱厚当然明白成立皇庄的目的,说白了就是为了满足宫中的费用,皇庄所得税银都是归入内帑,归皇帝使用地,现在这些钱都归入朱厚帐下。

“那依张侍读之意,朕该当如何?”朱厚当然不能继续沉默下去,不情愿的说道。

“皇上,刚才臣所奏只不过是皇庄之弊端而已,尚有管庄之人给当地百姓造成之害。”张信继续说道:“负责管理皇庄的太监官员,经常招集无赖群小,占民地土,敛民财物,夺民孳畜,甚者污人妇女,杀人性命,民心伤痛入骨,如果民有报官争辩者,反而被其诬陷,惨遭下狱,如此等等,使得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

“原来都是这帮奴才在坏事。”朱厚怒不可遏道,言下之意是把责任都推到管庄太监官员地身上,也反映出朱厚心里的意思,只处罚生事之人,不想归还百姓之地。

“臣恳请皇上依法给管理皇庄时祸害百姓之人予以重罚,同时以孝宗皇帝之制,将其余庄田退还百姓。”张信当做没有明白朱厚的意思,恭敬的说道:“此令一出,天下百姓必将欢心鼓舞,心悦诚服皇上之恩德。”

“心悦臣服?”朱厚喃喃自语,有些明白张信的意思了。

“臣知道皇上即位之初,想有所作为让天下臣民由衷诚服,况且因整治宦官之事朝廷百官对皇上已经赞誉有加,如果皇上再促成此事,那皇上的威信更加深入人心,令天下臣民忠心敬仰。”张信微笑道。

“万民景仰?”朱厚心动不已,由宗室旁枝入主大统,朱厚比任何皇帝更希望得到朝廷官员与天下百姓地认同。

“皇上施恩天下,万民自然感激涕零。”张信笑道。

“张侍读,这些天你辛苦了。”想到张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四府来回奔波,是让自己在朝廷百官和天下百姓之中确立威信,朱厚心中感到阵阵暖意。

“为君为民,臣何苦之有。”张信微微笑道。

张信这次说的是实话,如果说做这件事全部是因为朱厚也不尽然。当日听到牛大的哭诉,张信心中被触动了。热血冲动之下也没有细想,直接跑到通县开始着手调查,查清楚是怎么回事之后|奇+_+书*_*网|,张信本来还打算放弃的,但是经过实地考查,看到百姓因生活无依,妻离子散的悲惨现象。张信骨子里的善良不经意之间冒了出来,仔细考虑之后也觉得这是个让皇帝立威的事情,干脆继续调查起来。没有想到事情越查牵扯越大,待全部查明真相之后,张信自己也在犹豫不决起来,到底是否把事情汇报给皇帝,昨晚酒宴地时候,把事情对袁方他们说了,他们几个义愤填膺,纷纷劝说张信一定要据实汇报。

张信觉得也是。自己忙活这么久,也要给皇帝一个交待,而且在各地锦衣卫还有备案。皇帝只要稍微这么一查,也会知道是怎么回事,干脆自己说,至于事情成功与否那就要看朱厚地心意了。

“皇上,臣奏折上所写地只是事情部分而已,还有一些旁枝末节的事情没有附上。不知皇上可要知道?”张信恭敬说道。

“暂且道来。”朱厚平静心情,和声说道,知道张信不会无缘无故这样说,肯定又有什么事情要向自己汇报。

“臣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侵占民田之事还牵扯到宫中内侍。”张信也觉得很奇怪,怎么只要是坏事都与太监拉上关系啊。

“他们除了在管庄时为非作歹,还犯下何事?”朱厚气道。

“臣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庄园,既不是皇庄,又不是勋戚庄园。也不是朝廷官田。更加不是乡绅百姓之地。”张信眨眼说道:“居然是宫中宦官所有,臣感到非常奇怪。内侍宦官在宫里衣食无忧,在宫外要田地庄园有何用处?”

“他们地庄园田地共有几何?”朱厚询问道。

“因为臣主力调查皇庄,所以只是让锦衣卫大略留意,可能数据有所疏漏。”张信微笑说道:“与皇庄一样,内侍宦官的庄田也分布在直隶四府,占地大概有万余顷吧,具体是多少臣也没有详细统计,皇上要是想知道详细结果,可以命人当地官员清丈。”

“万余顷?”朱厚惊声道,心中的火气上涌,自己兴王府名义上的封地还没有这么大,耕田更是才有千余百顷,而宫中的太监居然占地这么多。

“只多不少,而且有些庄园地主人还经常更换,臣都弄不清楚这些庄国的主人到底是谁,以前听说是刘瑾的,后来又改成张锐、张忠、韦彬,现在也不知道又属谁的名下,反正到时间自然会有人来收租税。”张信故作迷惑说道。

“好奴才。”朱厚咬牙切齿说道:“该千刀万剐。”

“皇上息怒,并非是臣危言耸听,皇庄长此下去,民间田土搜括殆尽,地方骚然,民不堪命。”张信忧虑说道:“若是因此动摇国本,那岂不是危及皇上之江山社稷。”

“朕明白该如何处理此事。”朱厚决然说道,不管是因为要确立威信,还是为了四府百姓,朱厚都有责任解决这件事情。

“那皇上准备如何行事?”张信询问道。

“召集群臣商讨此事后,诏令天下归还百姓耕田。”朱厚大声说道。

“臣认为,把田地归还百姓之事不可急,为了防止奸佞在退地的过程中,贪污枉法中饱私囊,臣以为事先应该把田地全部丈量清楚,然后让当地百姓到官府备案,说明自己原先田地在何处,面积几何,让当地官府把资料都上报户部之后,然后再由皇上委任的户部官员亲自归还,不能经当地官府之手。”张信明智的说道。

“张侍读所言极是,四府管辖之内有此等事情都不向朕汇报,留他们又有何用。”朱厚偏执的认为道。

“皇上,并非当地官员不作为,而是先帝在位时,官员屡屡上奏,却因为朝中奸佞谗言反而被诬,从此以后当地官员再也无人敢言。”张信据实说道。

“朕都已经诏告天下,清言路,若是地方有不平之事,可直接向朕汇报,为何不见他们有所动静。”朱厚不满说道。

“皇上不必动怒,诏书刚颁布实施不久,总要给各地官员一个适应的过程。”张信微笑说道:“再过不久,恐怕皇上就会因为各地所上奏折太多而烦恼了。”

“朕拭目以待。”朱厚笑道。

从紫禁城出来,张信兴奋的心情慢慢恢复平静,能成功说动皇帝归还农田,没收太监庄园张信虽然很高兴,但是想起自己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地问题时,张信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除皇庄与太监田庄之外,侵占民田的还有京城的勋戚,他们侵占庄田地数量十分庞大。

勋戚,即勋臣和皇亲国戚,这些人能量之大,张信心里非常清楚,想到古今中外得罪权贵的后果,张信可不想给自己找麻烦,所以就把这个问题隐瞒下来,如果皇帝有心的话,以后肯定会知道这事情的,自己何必多嘴呢。

第一百二十四章 明路

杨廷和心不在焉的从太和殿与群臣一起退出来,再次感到朱厚没有自己想像中的那么容易控制,上次整治二十四衙门之事暂且不算,那是因为大臣们曾经上奏弹劾太监们祸国殃民的行为,朱厚能做出这样的决断也无可厚非。'醉''露''网'

没有想到今天小皇帝居然给自己一个惊喜,杨廷和嘴角绽出一丝笑意,有这样的决断与手段,对大明未尝不是件好事,但是不与内阁商议就这样做,未免几位辅政大臣放在眼里,杨廷和微微一笑,心里也有了决定。

“杨学士。”户部尚书孙交恭敬行礼道。

“孙大人。”杨廷和微笑回礼。

“这次皇上将清查庄田之事交由我处理,不知杨学士有何建议?”孙交不是无缘无故的跑来找杨廷和的,他比朱厚更加清楚直隶四府的情况,明白这件事情可不是这么容易办的,皇庄与太监庄田还好说,但是一清查,必定会涉及到勋戚的田庄,孙交可不敢担保不会弄出什么麻烦来。

“既然皇上已经明确旨意,孙大人照办即可,若有意外可请奏皇上,让皇上处理,孙大人不必担心。”杨廷和微笑道。

“谢杨学士指点。”孙交心里发苦,杨廷和这话相当于什么也没有说,一点建设性的意见都没有,根本就是在敷衍了事。

“记住,奉旨办事。”杨廷和提醒道。微笑而去。

“奉旨办事,对啊,皇上根本没有提及勋爵,我担心这个做什么。”孙交恍然大悟起来,杨廷和这话有两个意思,一是既然皇帝没有明说,那就不用多事,如果真涉及到勋戚们,那就让他们找皇帝。因为自己只是奉旨办事而已,根本做不了主。

“子诚,这有你的功劳。”

自归还庄田地消息传出后。虽然还没有行动,但是京城百姓纷纷扬扬的庆贺起来。京城里有许多百姓都是因为家中耕田被侵占,才沦落到进京城谋生的,现在听说皇帝准备归还属于他们的田地,自然大喜过望,忙放鞭炮点烟花庆贺起来,如同过节一般。

百姓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容易受人鼓动,见别人欢喜庆贺。其他人虽然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但也凑起这个热闹来,最后变得京城一片喜庆,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共祝太平,赞成新皇上是位有道明君。

不要以为京城百姓不明白事理,其实他们心里清楚得很,正德皇帝在位时是什么样的情形他们还记忆犹新,新皇帝即位虽然不足三个月,但做的每件事情都大快人心,加上有心人对舆论的引导,百姓还不由衷敬服。

当然。有人高兴自然有人心忧。京城中的某些权贵也因为皇帝的命令开始忧心起来,行事开始有所收敛。以免被御名言官捉住把柄,向皇帝参奏自己之事。

张府虽然远离普通百姓居住区,但还是隐隐约约可以听到他们地欢声笑语以及鞭炮齐鸣的动静,而袁方他们几个是知情人,所以才这样夸赞张信。

“也有你们的功劳。”张信微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