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臣 >

第186章

明臣-第186章

小说: 明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一起,然后快速按照一定的阵形,再次向锦衣卫杀去。

“兄弟们,结阵。”锦衣卫们还不怎么在意,当然是再次上前迎战,不过没过多久,几个锦衣卫居然纷纷败下阵来,身上也被划了几道口子,鲜红的热血不停的冒出来,这时候王杰见情况不妙,立即大声叫喊起来。

就在众人厮杀的不远处,阵阵啼嚎之声传入张信耳中,让他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虽然强行让自己保持冷静,可是眼前极其血腥残酷无情的一幕,也让张信有些发怵,情不自禁的微微闭目起来。

“大人小心。”忽然间,正在张信前面护卫的锦衣卫猛然将张信推开,只见一把尖刀破空而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后,插入张所站立的位置之上,原来是一名渔民在临死之前,用力朝这边掷扔而来的。

王杰用余光见到张信平安无事,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心却燃起熊熊怒火,如果刚才那刀刺中,张信有没有意外的话,就算将这些人千刀万剐,恐怕也难消皇上雷霆之怒,而自己这些人的脑袋也不保。

“兄弟们,不留余地,杀。”王杰大声吼叫,挥刀向前面的敌人仆去,完全打消捉活口拷问清楚的念头,不仅王杰明白刚才意外的后果,其他锦衣卫心里也清楚,闻言纷纷应声起来,手却毫不留情的挥动刀刃。

“嗖嗖嗖。”

正在拼杀的众人忽然听到几道流矢破空之声,接下来就是几声惨叫,锦衣卫们凝眸一看,只见原本正在与自己捕杀的敌人已然躺在地上,胸前透出一支长箭。

正文1

第一百八十八章 海匪

松江府海边,天空骄阳依然似火,缓缓的照射在海滩之上,虽然说是暑热天气,不过在海风的吹拂下,反而显得凉爽。

虽然眼前的敌人武艺不如自己,可是斗志却非常顽强,厮杀不久之后,王杰却感到自己的手臂慢慢的沉重起来,虽然这对自己体力来说不算什么,可是想快速解决敌人的打算要落空了,还好经过这段时间的捕杀,原本十几个的敌人已经只剩下**人。

而敌人的首领似乎也认识到张信的重要性,大声提示手下,准备强行移动朝张信方面行走,不过却死死的被锦衣卫们缠住,而负责保护张信的两个锦衣卫,自然也明白敌人的打算,早就拉住张信躲在远处了。

如果不是张信认为随行人员太多,容易被官员们发觉,只带着十五个锦衣卫出行,恐怕现在早就已经结束战斗了,就在僵持之时,忽然几支利箭破空而至,嗖嗖几声把几个敌人射杀在地,而王杰也趁着敌人惊慌失措之时,错步挥手将几人砍伤。

眼看敌人只剩下三五人,不过他们依然没有放弃顽抗,眼睛之中流露出寒光的杀气,绝望的吼叫向锦衣卫们扑去,可惜这时远处又射来几支长箭,虽然他们有所警惕避开,却被锦衣卫借隙刺杀,战斗已经呈一边倒趋势。

“卑职疏忽,让大人受惊了。”从一人胸前抽出腰刀后,不顾鲜血溅在自己衣服之上,王杰匆匆忙忙的走到张信请罪起来。

“这不怪你,没有想到这些作渔民打扮之人居然是匪徒。”张信皱起了眉头,随后关心问道:“王杰,你们没事吧。”

“卑职安然无事。”王杰低头观看自己情况,虽然有几道口子,不过已经不再流血,不由洒然笑道。

“那些匪徒可留有活口。”张信轻声问道,莫明其妙的被人攻击。不问清楚情况怎么行。

“大人,这些人身受重伤也要负偶顽抗,卑职只好全部结果他们。”王杰有些无奈说道,刚才有人临死反扑的那刀到现在他还有些心有余悸,害怕这些人再危及张信。干脆不留下任何活口了。

“你做的没错,你们两个,去为受伤的人包扎伤口。”张信淡然一笑,吩咐一直站在自己跟前的两个锦衣卫说道,还好这次众人只是受伤而已,并没有人死去,不然张信会感到不安的,两个锦衣卫应声,随手从包囊中拿出布条和伤药。熟练的为众人包扎起来。

“大人。却不知道刚才射箭地是谁?”昴头灌了口淳酿。王杰觉得浑身顺畅起来。渐渐恢复了逝去地精力。

“不知道。不过他现在过来了。”张信微笑说道。顺手指着前方。

“来者何人。”王杰立即放下酒袋。横刀警惕说道。

“在下俞大猷。泉州人士。”来人长得粗眉大眼。二十年左右。体格高大。双臂有些长。一身武士装扮显得十分精神。背着一张铁制长弓。腰间还别着一个箭囊。

“刚才可是这位壮士出手相助?”俞大猷?张信好奇地上下打量着。直到对方不好意思地避开他地视线后。张信这才微笑拱手说道。

“在下路过此地。忽然见到这些贼人与诸位厮杀。心生不愤。没有与诸位招呼一声便贸然出手。还请诸位见谅。”俞大猷还礼。有些羞赧说道。没有招呼就射箭。是谁都会惊吓地。

“你怎么知道这些是贼人。而我们是好人呢?”张信轻笑说道:“如果情况刚好相反,你岂不是误杀好人。”

“这位先生说笑了。在下虽然眼拙,但还是能分辩出谁是贼人。”看到十几个武艺高强之人紧紧围绕在一身儒服打扮地张信旁边,俞大猷自然明白眼前之人身份应该不简单,有些拘谨的说道:“这可以贼人手中所执的刀判断出来。”

虽然说血腥一幕已经过去,张信也镇静下来,但他还是下意识的没有去观看那些匪徒丧命的场景,况且刚才心情紧张,也没有注意那么多的细节,经过俞大猷的提醒,张信强忍欲作呕吐的感觉,转身朝匪徒尸首望去。

“倭寇。”熟悉而微弧的刀身映入眼帘,明朝沿海地区特有地名词一下子出现在张信的脑海之中,可是张信马上就疑惑起来,虽然眼前的尸体面目全非,可是怎么看也不像是日本人啊,无论是衣饰发型,还是刚才那听不懂的口声,都表明这些人应该是大明子民。

“在下从他们手中的倭刀,便可断定他们定是贼人。”俞大猷微笑说道。

“他们是倭寇?”张信说出自己的疑问。

俞大猷轻微摇头,解释说道:“这贼人是海匪,并非倭寇,只是因为朝廷的禁兵令,没有官府开出的凭证,他们无法买取兵器,所以与倭寇勾结在一起,通过交易从倭人手中购置倭

“这里经常有海匪出没吗?”张信释然,夺贡之役还没有发生,大明还没有取消宁波的市舶司,倭寇还不至于这么嚣张横行。

“海匪平时一般在宁波台州泉州一带活动的,因为这里离南直隶较近,驻军守卫相对森严一些,他们平时不敢前来骚扰地。”俞大猷轻叹说道:“近日来这里发生大海潮,平时驻守在这里的金山卫军户已经撒离,不知道他们怎么得到消息,所以这才敢在这上岸。”

“才十几个人就敢劫掠一方?这些人应该只是探哨之类的贼人吧。”张信问道,如果真是这样地话,还是避开为好,不然待会再来那么二三十人海盗,想走就难了,而且十几个锦衣卫已经受伤,全身疲惫不堪,根本不可能再抵挡得住,识时务者为俊杰,大不了以后再找回场子,用不着和那些亡命之徒硬拼。

“先生所言无虚,海匪平时就以十数人为众,公然劫掠一方。”俞大猷有些苦笑起来,不过也没有告诉张信实情,随后不解说道:“这点在下也觉得奇怪,平时这些贼人都是手执火器的|奇+_+书*_*网|,不知道为何今日改用倭刀了。”

“这段日子又是风又是雨的,火器容易受潮,想必他们也没有来得及补给吧。”张信猜测说道,心里却感到庆幸之极,要是这样的话,自己岂不是差点成为别人枪下亡魂。

“公子,这里有数支火铳。”正当张信和俞大猷说话之间,锦衣卫们也在忙碌着收拾战争,清点匪徒身上的东西,却意外的从海盗乖坐的船上发现一批火器。

“先生猜测没错,这些火器果然是受潮了。”看到摆在面前地数支火铳,和几包还有些潮湿地火药俞大猷微笑说道。

“看来我的运气还是不错地。”张信轻笑起来,却忽然发现俞大猷肃容拱手朝自己行礼,不由迷惑起来,连忙伸手搀扶说道:“俞壮士,你这是为何,我们还没有谢过你出手相助之恩呢,你怎么反倒拜起我来,这于礼不合啊。”

“在下这是为当地百姓谢过先生的,如果不是各位将这些海匪斩杀,恐怕附近村镇百姓就会遭殃了。”俞大猷认真说道。

“恰逢其时,我自然不能不管,再说事情未必有你说地那么严重,贼人们的火器已经失效,就凭他们十几个人,难道村镇里的青壮百姓还有衙役还对付不了?”张信微笑说道,只要每人都一根竹竿,齐心协力之下,擒拿打死或许不可能,但是将人驱逐赶出村镇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吧。

可是张信却忽略一个事实,张信的主意在理论上是可以成立的,可是实际上当十几个手执明刀的贼人出现在自己面前时,在没有危险自身的情况下,百姓未必有勇气上能抵抗,衙役官兵更是畏首畏尾,宁愿损失一些财物,也不愿意拿自己性命冒险。

俞大猷微笑不答,心里却感到异常的悲哀,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自己都不相信这个事实,几个手拿利器的匪徒,居然在数百衙役的包围下从容不迫的退去,而且居然无人敢上前阻拦,临走之前那得意嚣张的笑声至今还印在他的脑中。“先生准备怎么处置这些东西。”见到锦衣卫们熟练的将匪徒们身上的财物和兵器掏出放在一堆,俞大猷心中一动,连忙询问起来。

“自然是都带回去啊。”张信笑了起来,这些东西都是锦衣卫战利品,自然是归他们所有,而且回去之后,自己还要好好的犒劳他们一番。

“先生这样做似乎不妥,这些财物都是海匪们劫掠百姓所得的,应该归还百姓,而且火器应该交由官府处置。”虽然明白眼前这些人的来头不小,可是出于公义之心,俞大猷还是忍不住开口说道。

“听你之意,这些贼人的行踪应该是飘浮不定,劫掠四方,那你知道这些财物是哪个地方的百姓所有吗?”张信诧异问道。

“在下不知。”俞大猷摇头说道:“不过官府应该知道。”

“那按你的意思,我们浴血搏杀,到头来却毫无所获,这岂不是有所不公。”张信摇头说道,显然非常的不情愿。

“先生此言差矣,为朝廷效力,保百姓平安,岂能以计较蝇头小利,这与圣人之道不符,看先生也是读过圣贤书之人,这些道理无须在下说明吧。”俞大猷义正词严说道。

正文1

第一百八十九章 华亭

经海风一吹,海滩上的血腥气味慢慢的散去,而锦衣卫们也已经忙碌完毕,将战利品收集起来之余,也将海匪们的尸体全部堆积在一起,正准备请示张信怎么处理之时,忽然发现远处来了一队人马,立即警惕起来。

待逐渐看清楚来人的情况后,也轻松下来,随了几人还在关注之外,其余之人不以为意的继续做自己的事情,而王杰见张信和俞大猷正聊得尽兴,也没有前去打扰,只是当那队人马接近之时,悄然的站在张信旁边警戒着。

“这位壮士所言极是。”俞大猷义正词严的声音颇大,特别是在空阔的地方传得更加远,连逐渐接近的那队人马也听到了,队伍之中有一人闻赞叹起来。

“子升,不许无礼。”一个身穿知县官服的人轻斥了一句,随后连忙上去行礼说道:“前面的可是钦差张大人。”

钦差,俞大猷心中一惊,连忙看向张信,这人是巡视江南灾情的朝廷钦差大臣,居然这么年轻,似乎没长自己多少岁啊。

“钦差大人在此,你是何人。”王杰冷声问道,随手拉开携带的包袱,露出里面的官服和圣旨。

“下官华亭知县聂豹,见过大人。”轻快的瞄了包袱一眼,聂豹也没有仔细辨别其中真伪,立即携同随行之人行礼高呼起来。

“聂知县来得正好,钦差大人刚才巡视此地,却不知为何被匪徒行刺,对此聂知县作何解释啊。”王杰露出不悦之色。

其实不用王杰提醒,聂豹等人也看到堆积一旁的尸体,只是碍于钦差的威势,这才沉默不语,不过心里已经在猜测起来,经王杰那么一说,聂豹心里顿时惊怒起来。朝廷的钦差大臣在自己的地界内出事,追究起来那肯定是自己的责任啊,仔细打量张信确认他平安无事之后,聂豹这才松了口气,还好没有发生意外。不然自己难逃其咎。

“这看模样这些贼人应该是盘踞在东海一带的海匪,钦差大人能将此为祸一方的贼人绳之以法,真是我华亭县之福啊。”那名叫子升之人见状,连忙在旁边吹捧起张信来,同时不忘记赞叹锦衣卫们英勇,真诚的语气以及一脸崇拜之色,让锦衣卫听着舒爽,连冷着脸的王杰也逐渐缓和起来。

“既然只是意外,那自然与聂知县无关。”张信微笑说道。说到底还是由于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