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臣 >

第163章

明臣-第163章

小说: 明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这些封赏早就应该给人家送去,可是朝廷里纷争不断。不时有状况发生。而且朝廷官员对王守仁都不怎么待见,也没有提醒朱厚的意思。要不是看到张信要下江南,朱厚不一定还记得这件事情。

“皇上,以王守仁之功,只许一个伯爵,似乎有些……。”吝啬两字张信怎么也不敢说出来的。

“这是几位大学士商议之后决定地。”朱厚说道,心里也觉得有几分不妥,要知道大臣们的意思是,名义上给王守仁的封赏是给与诰券,子孙世世承袭,但实际上,不予诰券,不给岁禄,徒有虚名,连朱厚都觉得这样做显得朝廷太过小气了,立即驳回大臣们地意见,最后决定一切按实给,不玩虚的。

“以前朝廷是因为新政伊始,先帝丧事未毕,资费浩繁,不宜行宴赏之事,可是如今国库还算充裕,自然要显示朝廷恩威厚赏。”张信说道:“让世人知道,朝廷对待有功于国之人,是不会吝于嘉奖地。”

“朕也明白,可是有人参奏王守仁,说他以异学蛊惑人心,而且可能是宁王的同党。”朱厚说道,朝廷大部分官员不喜王守仁,自己总不能为了他和百官争辩吧。

“荒唐可笑,若是王守仁是宁王同党,那么当初为何将其拿下,我看这是有人嫉妒王守仁的功劳,从中抵毁人家。”张信讥笑说道,一语道破其中关键。

“张侍读,事情已经定下,你就不必多言了。”朱厚轻声说道:“连费学士也认为王守仁虽然有功于朝廷,可是鼓倡异学,不宜重用,给予封赏即可。”

“微臣遵旨。”张信行礼说道,心里却感到非常无奈,连费宏这样的正直的臣子也受到社会风气地影响,以学术正统取人,只要言行不符合理学主流的都反对,根本不看人地才能和品行,所以才会导致许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天才之人报国无门。

“还是说回你督办织造之事吧,你准备何时下江南?”朱厚询问道,如果不是张信坚持的话,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的,毕竟这一去就是几个月啊。

“待礼部拿出章程之后,微臣立即起程,此事可不能耽误。”张信微笑说道:“而且江南有数个织造局,微臣分身乏术,也要从宫里挑选几个内侍一起随行。”

“没有问题,你自己决定随行人员即可。”朱厚不在意说道,而在一旁的黄锦眼睛露出几分心动之色,随即又暗淡下来,虽然知道只要自己恳求,张信肯定会带上自己的,可是要离开朱厚身边数月,黄锦可不敢冒这个险,不然自己回宫之时,物是人非,皇帝的身边再也没有自己的位置,那时就得不偿失了。

得到朱厚的授权,张信兴致勃勃告辞出宫,开始构思自己这次出行队伍的组成人员来,首先自然是从宫里挑选择几个有经验的太监同行,其次当然是护卫问题,虽然说没有哪些匪徒胆敢打劫皇家队伍,可是为了以防万一,说不定真有些不长眼地小毛贼想不开以身试法呢。况且奉旨出行自然要有皇家地派头,护卫仪仗队怎么可能少得了。

对于皇帝地事情,礼部还是非常上心地,没过几天就列出一个章程来。把应该到江南采办之物都列出一个礼单来,得到确信消息之后,张信也没有耽搁。直接找到工部尚书林俊,外出几个月。怎么也要向上级打个招呼吧。

“奉旨下江南督办织造?”林俊眉头一皱,这是宫里太监的事情,张信去凑什么热闹。

“是的大人,可能要数月之久,特来禀报大人知晓。”张信微笑说道。其实自己不必前来说明地,到时圣旨一下。林俊什么都清楚了,可怎么说自己也在人家手下任职,张信觉得有必要提前告诉林俊。

“知道了,随后本官会告诉营缮司属官的。”考虑到张信的出身,林俊也随之释然起来,相比宫中地太监,可能皇帝更加信任张信,所以才将这件事情交给他办理,况且林俊也清楚明白,张信在工部任职的情况。离开工部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自然没有异议。

“大人,下官只是请休数月而已。回京之后还会回来任职地。”听林俊的语气,似乎以为自己是调任职务,张信轻声提醒起来,不然到时候又传出什么流言蜚语。

“本官知道,没有皇上的旨意,不会有人夺去你主事之位的。”似乎遇到什么好事,林俊说话的时候居然带有几分玩笑之意。

“大人说笑了,那下官告辞了。”张信稍微有些尴尬,连忙告退起来,

“下去吧,记得要尽心为皇上办事,督办织造也不是件简单地事情。”林俊和声说道,难得的露出笑容劝告说道,虽然对张信靠着关系升官任职有些抵触情绪,可是几月来张信地表现还不错,忠于职守,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惹是生非,对于这点林俊还是很满意的。

反正工部官署之中也没有什么东西可收拾的,张信从尚书房中离开之后,也没有继续停留,而且直接奔向锦衣卫官衙,与其他军卫相比,张信更加相信锦衣卫,不仅是那里有熟悉之人,最重要的是有锦衣卫随行,不怕招惹上麻烦,毕竟从来都听说过锦衣卫招惹别人,从来没有听说有人敢惹锦衣卫的。虽然很少到锦衣卫官衙来,可是张信的名声锦衣卫们自然不会陌生,听到张信通名求见之后,镇抚司官衙守卫根本不敢拦阻,客气的请张信到客厅安坐,然后连忙奔去汇报给陈寅知道,陈寅听到之后自然也不敢怠慢,连同陆松一起迎了出来。

“贵客前来,有失远迎,失礼失礼。”见到张信之后,陈寅满脸笑容拱手说道,热情洋溢的程度让张信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都是自家人,陈大人不必太客气了。”张信微笑说道,还礼之后安然坐在首座之位上,而陈寅和陆松两人却丝毫没有露出异样,理所当然的陪坐在两旁,寒喧几句,关心时下地朝廷政事和京城天气情况,陈寅率先询问起来:“张侍读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啊?”

“又在装糊涂,京城里还有什么事情是陈大人不知道地。”张信笑道:“皇上让我督办织造的事情你们应该有所耳闻吧。”

“这个我们自然清楚,所以才会觉得奇怪,按理说张侍读这时候应该忙碌准备着,怎么会有闲情逸致来镇抚司探望我们啊。”陆松带着追究地语气说道。

“此次下江南路途遥远,为了防止意外的情况发生,皇上允许我带上几百护卫随行,所以我今日是来求援的。”张信微笑说道:“不知道锦衣卫之中,是否可以抽调数百人随我下江南办差啊。”

“自然没有问题,况且这是一件美差事,兄弟们求之不得啊。”陈寅丝毫没有犹豫,立即应承下来,只要有需要,再多调数千人也没有问题,当然,前提是有皇帝的旨意。

“江南可是好地方,如果不是碍于职责,我也想随张侍读到那里见识一番。”陆松也随之放松下来轻声说道,可见江南之美已经深入人心,连陆松这样不轻易为外物所动之人。也对江南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次我下江南,可能要逗留许久,你们想要什么,尽管说出来。待回京之后我给你们带回来。”张信挥手说道:“除了江南的美景不能给你们带回之外,其他稀罕之物,只要船只可以装放得下。你们尽管开

“张侍读,听说江南地女子温柔似水。”陈寅露出向往的神色。但是看到张信脸上的异样之后,马上改口说道:“刺绣功夫更是一绝,我家夫人也是羡慕已久,希望张侍读能从江南带回几件苏绣回来。”

要知道张信这次可是奉命督办织造为皇上大婚做准备的,如果自己央求他从江南带回几个女子回来。这岂不是对皇上不敬,要是给皇上知道那还了得。陈寅庆幸起来,还好自己反应机敏,不然麻烦就大了。

“小事而已,包在我身上。”张信笑道,露出满意之色,男人好色是天经地义地,但是不能因为这样而耽误正事,如果陈寅刚才真的提出来这样要求的话,张信也不介意给他一点教训,好让他清醒清醒。

“陆大人。你想要些什么?”还没有等陆松开口。张信忽然一拍额头,连连懊悔叹息。然后询问说道:“陆大人,陆炳现在应该还在家中吧。”

“是啊,炳儿正在家中勤学苦练,准备参加朝廷武举。”陆松有些莫明其妙,不明白张信问这个做什么。

“勤学苦练那是件好事,但是也要注意劳逸结合才行啊,我看不如这样,让陆炳随我一起下江南,到时你想要什么让他帮带回即可。”张信轻笑道:“当初在安陆之时,就和陆炳相约有空地话,要一起到江南观赏游玩一番,差点把这事给忘记了。”

当初和陆炳去南昌的路上,闲极无聊地时候自然谈天说地,东南西北的胡扯之时,自然会说到江南的美景,兴奋的时候就许下有一天要去江南见识的誓言,如果不是问起陆松,张信还真地想不起来这件事情。

“这样不太好吧。”陆松有些犹豫起来,这样做的话会不会给同僚留下不好印象啊。既然张侍读都发下话来,陆兄你还有什么好犹豫地。”陈寅劝说道,难得张信还记得当年的情谊,还不赶紧继续联络感情。

“如果陆大人舍不得陆炳离开身边,那就算了,以后有机会再成全陆炳的心愿吧。”张信笑道,自己何必破坏人家父子情深呢。

“当然不是,回去之后我就让陆炳到张侍读府上跟随左右。”陆松说道,为了儿子以后的前途,也不理会影响传言了。

一切准备就绪,朝廷百官对朱厚任命张信负责督办织造之事并没有提出异议,有不少人更是认为让外臣来做这件事情比让太监负责好,免得让太监再得势,而且大学士费宏对这件事情十分赞成,百官自然也不好反驳他的面子。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人员名单也已经上报,朱厚自然朱笔一挥,全部应允下来,现在就等着择良日起航扬帆了,不过张信还有一件事情没有解决。

“绮儿,我过两天要下江南了。”张信轻声说道。

“妾身知道,相公一路顺风。”绿绮平静的说道,似乎一点也不在意,可是眼睛里却露出幽怨之意。

“绮儿,岳父是浙江上虞人吧。”张信柔声问道。

“相公,你记错了,父亲是……。”绿绮忽然醒悟起来,神情有些激动的看着张信,绿绮的生父确实是上虞人,当初因为得罪刘瑾获罪而死,尸骨都不知道被埋在哪里了,而且母亲也跟着绿绮父亲自尽,年幼的绿绮被发配到教坊司之中,幸好遇到兴王将其救出。

“这次下江南我会路过上虞,到时为岳父岳母立个衣冠冢。”张信轻声说道,掏出丝巾为绿绮拂拭眼泪,其实这也是他想去江南的原因之一。

“相公,谢谢你。”绿绮泪花落得更甚,轻轻依靠在张信怀中。

“你我是夫妻,怎么能说谢呢,况且这也是我应该做地事情。”张信抚着绿绮娇柔地身子,以缓解她心里的悲伤。

“可惜妾身却不能亲自为双亲上香拜祭。”经过张信地劝慰,绿绮勉强止住泪水,叹息无奈说道,明亮的眼睛泪光点点,分外惹人怜惜。

“谁说不可以的。”张信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娇妻失望,轻轻的在绿绮耳边细语起来,如果没有绿绮在旁边看着,自己做那些事有什么意思。

“相公,这样做似乎不好吧。”听完张信的耳语之后,绿绮惊愕的说道,泪珠也停滞在粉腻的小脸上,更添楚楚动人之色。

正文1

第一百七十一章 途中

大明嘉靖元年三月十二日,翰林院侍读张信,奉旨下江南督办织造,随行有司礼监主事太监数名,以及护卫数百人,可惜送行之人非常稀少,京城大运河通州渡前除去几个锦衣卫都司之外,就只有寥寥几个礼官了,而张信其他的同僚一个也没有见踪影,这让张信大叹人情冷暖。

“张侍读,一路保重啊。”不过最后要起航之时,郭勋还是够意思的露面送行了,

“谢谢侯爷前来送行。”张信行礼说道,心里还真有几分感激之情,如果真的没有一个人前来送别,那自己的面子可要丢尽了,要知道船上不仅只是有下属在看而已。

“张侍读你的是什么话,若不是公务缠身,本侯早就前来了。”郭勋朗声笑了起来,随后低声说道:“就是兵部那件事情。”

“这么快行动了,那你还不回去准备。”张信自然明白怎么回事,悄悄靠近几步轻微说道:“小心查到奋武营,发现你不在,参你一个玩忽职守的罪名。”

“放心,我早就已经安排妥当,况且兵部还没有行动,不过想必也快了,就是这两天的事情。”郭勋轻轻笑道,多亏张信提醒得早,才可以提前做好防备,不然等自己前两天收到风声的时候,时间可能已经来不及了。

“你知道就好,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也该起程了。”张信笑了起来,拱手说道:“待我回来再与侯爷举杯畅谈。”

“张侍读,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