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臣 >

第158章

明臣-第158章

小说: 明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派军队驱赶葡人,遇到抵抗之后,更是亲自率军民猛攻葡人船队。

虽然失利过一次,但是战事自然以汪大胜为收场的,至此,大明收回被葡人盘踞地屯门岛及经常滋扰的屯门海澳及葵涌海澳,在将此事汇报兵部之后,朝廷给予汪嘉奖,而汪自然也兴高采烈的将收剿葡萄牙人的一些战利品运往京城,这是证明自己没有撒谎的同时,也让朝廷官员们分享一下胜利的喜悦。

看到战报之后,张信有些感慨起来,攻打一个小岛,居然出动船只五十余艘,军士四千余众。民壮更是高达数万之多,而且还是失败过一次之后,欺负葡萄牙人少,而且正逢雨水天气,葡萄牙船队火炮失利后,这才获得最后胜利的。虽然战报上没有提及自身伤亡情况,但是张信也猜测得出来,伤亡的人肯定不会少到哪里去。

不管怎么样,大明朝廷再次迎来胜利,张信有时候也在想,可能就是在这么接连不断的胜利下,大明朝廷这才越发不重视海外地威胁吧,毕竟在大明君臣百姓心中,盘踞北方的蒙古胡人才是心腹之患。海外蛮夷离他们实在是太过遥远了。

不过大明的君臣百姓猜测也没有错误,反正数百年之内,中原的敌人永远是北方的游牧民族。不论是谁占据中原建国称帝,这个观念在三百年之内,无疑是正确的,毕竟没有谁会和张信一样,能看到几百年后地事情。

“火炮是铸成了,大人准备什么时候试炮啊。”李构微笑问道,其实火炮鲁成早就已经仿制成功,只是为了力求完美,鲁成反复实践重铸。直到几天之前这才铸造出一门让他满意的火炮来,经过调试之后,想起张信之前所说的话,这才让李构来请人。

“这到是个难题,不能在京城内试炮,免得惊扰百姓,可是私下将火器带出京城,让御史言官知道了,少不了向皇上参奏。这也不好。”张信也清楚,朝廷连刀枪之类地冷兵器都不许民间携带,更加不用说杀伤力惊人地火器,自己想带门火炮出城,没有兵部的批示,恐怕连军器局大门都出不去,更不用说京城城门了。

“鲁兄也说过,虽然他将火炮铸成,可是火炮没有在军器局内备案。不能到郊外地军营校场试炮。其威力如何他也不清楚,希望大人想个办法。以好让他解心中之惑。”李构微笑说道,心里也有些好奇,平时总是听鲁成吹嘘火炮有多少利害,可是他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过,自然也想满足心中的好奇。

“鲁兄也没有试过火炮?”见李构点头之后,张信兴奋的心情慢慢冷却下来,没有经过实践地火炮还是带有一定危险性的,弄不好有炸膛的可能,虽然相信鲁成地技术,可是发生事故的机率并非没有,这可要好好斟酌才行。

“李兄,你回去告诉鲁兄,让他把新铸好的火炮和洋夷的原炮装好,过几天准备到郊外试炮,弹药也要准备多些,也好试验一下火炮的承受能力到底怎么样。”考虑片刻,张信马上有了决定,并取消了亲自试炮的打算。

“大人,鲁兄说过,试炮可不是儿戏,要有宽阔的场地和懂得使用火炮之人才行。”李构提醒说道,也没有询问张信准备怎么行事,因为李构心里清楚,既然张信答应下来,那么自然会办法解决一切问题的。

“李兄,放心,这些我自然明白。”张信笑道,如果没有专人在旁,自己也不敢以身涉险,现在自己可是有家室的人,可不能逞强,要把安全摆在第一位。

“那好,我就先告辞了,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鲁兄。”李构拱手说道,工部官署人来人往地,而且还不时有人往客厅内投来好奇的目光,或者深究的注视,也不是什么畅谈之处,李构听到准信之后,当然也不想继续待下去。

“李兄慢走,等我的消息。”张信也不挽留,将李构送出官署之后,拱手说道。

李构离开之后,工部官署重新恢复了平静,只是上下官员看张信的眼神中多少带有几分异样之色,张信也明白这些人是在奇怪自己为什么会对李构这么客气,不过张信没有这个必然向他们解释,只是坦然自若的返回主事房中继续看起书来。

黄昏回到家中之时,张信先到书房之中提笔疾书,然后让仆役将书信送到武定侯府之中交给郭勋,既然要试验火炮,有什么地方比郭勋的军营更加方便安全,而且以郭勋的名义运送火炮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就算有人知道了也不会深究理会地。

正文1

第一百六十七章 校场

明朝军队分为京营和地方军两大部分,京军为全国卫军的精锐,平时宿卫京师,战时为征战的主力,洪武初年,京军有四十八卫,成祖迁都北京,京师接近前线,所以扩京军的规模,增加至于七十二卫,并正式成立了五军、三千、神机三大营,平时,五军营习营阵,三千营主巡哨,神机营掌火器,战时扈驾随征。

此外,尚有拱卫皇帝的侍卫亲军,如锦衣卫和金吾、羽林、虎贲、府军等十二卫军,以及隶属御马监的武骧、腾骧、左卫和右卫等四卫营,可惜这些军卫的战争力经过百多年的演变,除去少数几个军卫还能保持传统能征善战之外,大部分只是徒有虚名而已。

大明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时,英宗为蒙古瓦刺所俘,明朝京军几乎全军覆没,景泰时任用于谦为兵部尚书,主持兵政,选三营精锐十万人,设立十团营,于三营都督中推一人为总兵官,以内臣为监军,以兵部尚书或都御史一人提督,其余老弱被淘汰,京军这才恢复一些精锐之师的模样。

正德年间还选团营精锐分为东、西两厅,只可惜因为这两厅的兵权是由江彬控制的,待正德皇帝驾崩之后,为了防止江彬有变,杨廷和发布遗诏,解除两厅,重新恢复团营制度,而郭勋就是因为在擒拿江彬之时立下功劳,所以才能执掌精锐的奋武营。

京城,郊外,奋武营校场,接到张信的书信之后,观摩试炮这么简单的事情,郭勋根本没有犹豫,直接就答应张信的请求,而且马上着手安排起来,直接找兵部要了通行调令,从军器局之中运出火炮。然后派人请张信前来。

校场之中,奋武营军士似乎已经得到上级的指示,十分卖力的操练起来,叫喊的声音震耳欲聋,有些士兵不顾地上积雪融化的冰水,直接在上面摸索打滚。不少人也解去上衣,露出健壮的阳刚躯体显摆着。

“张侍读,你觉得本侯挥下这些士卒如何?”将张信迎入军营时,缓缓经过操练地校场,郭勋带有几分得意问道,而旁边几个军官打扮的人却露出一丝紧张之意,因为郭勋已经吩咐下来,如果眼前这位大人对士兵操练的情况提出异议的话,那么他们这个月的饷银暂且扣下。待下个月再补回,以示惩罚。

虽然这个决定似乎没有任何威摄作用,可是对于常年挥霍无度的军官们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加难受,要知道他们地银饷在这个时候已经花销完,全靠借债度日他们哪里还能等到下个月啊,听到郭勋的命令之后,当然拿出平时百分之二百的热情来操练士兵,而现在能否安然拿到这个月的饷银,就全凭张信一句话,军官们如何不紧张。

“雄壮威武,坚忍不拔。不愧是京军团营精锐之师啊。”张信赞叹不已,忍不住轻轻拉紧棉衣,郊外天气果然寒冷,连穿着加厚衣服的自己居然还颤栗起来。

“张侍读过奖了。”郭勋轻笑道,挥手让几个军官退下。几个军官心中暗喜,既然已经得到想要的答应,当然识趣的行礼告退,只留下郭勋和张信两人。虽然左右无人,可是军官们也不担心在校场之内能出什么意外。况且见郭勋的表情就知道有事情要和张信谈,自己做下属的一定要知情识趣才成。

看到军官们退下,张信稍微放松一些,有几个陌生人在,还真不好随意说话,不然莫明其妙地把人得罪,谁知道这些武夫愤然之下贸然做出什么事情来,张信可不认为自己可以在军营之中安然无恙的脱身。

“我看张侍读口是心非。没有和我说实话吧。”自从与张信合作之后。私下郭勋在张信面前说话不再那么拘束。一脸微笑轻声说道:“现在四下无人。你尽以明言。我绝对不会泄露给他们知道地。”

对于不实之言郭勋可是经验丰富。毕竟经常挂在嘴边地。手下那些五大三粗地武夫没有听出来。郭勋可是知道得一清二楚。张信满口地赞叹根本没有一句是真心实意地。居然连一点感情都没有投入。实在在太假。

“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张信微笑地向围在四周操练地军卒挥手示意。似乎是他在巡视校场。待郭勋连番催问之时。这才有空拧过头来迷惑不解地说道。灵动地眼睛之中带着纯洁无暇地神情是那么地真挚。

“你觉得奋武营地情况怎么样?”郭勋很有耐心地问道。脸上带着几分期待之色。如果得到张信地肯定。到时说不定传入皇帝耳中。给皇帝留下一个好印象。

“刚才不是说过了吗。威武雄壮之师啊。”张信轻轻笑道:“难道侯爷还想我称赞奋武营勇冠三军、天下第一、盖世无双不成?”

“这些称号奋武营可不敢要。不然天下军卫团营都要找我地麻烦了。”郭勋连连摇头起来。他可不敢妄自尊大。连九边重镇最能打地军卫都不敢自诩勇冠三军。自己这个奋武营虽然有几分精悍。可是与边军相比之下。还是稍微欠缺地。

“说实话,奋武营确实不错,军卒的士气高昂,而且训练有素,可见你对奋武营是下了苦心的,但是……。”张信收敛笑容,一脸正容说道,如果不是看在郭勋地面子上,自己才懒得说出来呢。

“但是没有真正上过战场,没有见过血,始终还是有欠缺的。”郭勋飞快的打断说道,要知道他得以执掌团营,虽然很大的程度上是靠祖辈的萌恩,可是郭勋曾经在两广担任过督都,平乱剿匪的事情没有少做,军功可是实打的,见识当然差不到哪去。

有背景,有关系,还有才干,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得不到提升,毕竟关系再怎么深厚,如果一点功劳也没有。怎么可能服从,现在奋武营上下对郭勋如此敬服,如果没有真才实学,要军心顺服这并非是一件易事,要知道以势压人往往会适得其反的,当然郭勋也喜欢军伍生涯。不然以他地身份,在京城之中悠闲自在地当个安乐勋爵也是正常之事,何必在军营之中受苦受累。

“你明白就好,想成为能征善战的军队可不是单凭训练就可以地,起码要经过几次历练,真刀真枪地上过战场,奋武营才会成为精锐之师。”张信点头说道,在没有流过血之前,奋武营只能充当花架子。平时给皇帝当下仪仗队,威摄糊弄一下京城百姓而已,如果真的要上战场的话。可能连平定宁王叛乱的民壮都不如。

“你说的这些我都清楚,可是奋武营是捍卫京城的,除非有什么意外,不然军营也只能继续如此操练下去了。”郭勋小声说道,张信深以为然,知道郭勋所说地意外,是指当年土木堡之变,被敌军攻到京城来,不然奋武营永远上不了战场。

当然。这话也说的太过绝对,如果哪天朱厚异想天开,学正德皇帝一样御驾亲征,说不定奋武营还能随驾出征,只不过这个可能非常低,甚至绝对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其实就是因为奋武营这么安全,考虑到战争有危险,所以朝廷百官这才安排郭勋执掌奋武营的。谁叫郭勋的背景实在太深厚,朝廷大臣们也不敢将他置于险境。

“谁叫你运气不好,其他团营可能还有机会出征平乱,就奋武营是宫廷班军,宿卫宫禁皇城,当初杨廷和让你执掌奋武营时,难道你没有考虑过这点吗?”张信微笑道,皇城这么大,不可能仅是靠锦衣卫把守巡防。而且采用轮流制度。不然军卫怎么能抽出时候出来出操训练,这也是为了保持各个军卫战力而实行的制度。奋武营是宫廷宿卫,自然也是如此。

“当初我一心为朝廷效力,哪里考虑那么多啊。”郭勋极力辩解道,心里还真有几分不好意思,当时接到任命,欣喜若狂,谁还会想以后的事情,况且奋武营是宫廷近卫,以后可以更好的接近皇帝,郭勋有什么理由不答应。

“参见总兵,西校场已经清理完毕,随时可以试炮。”张信正准备调侃几句,但是看到一位兵卒上前汇报情况,自然识趣的闭口聆听,在人家地地盘还是要给人家面子的。

“知道了。”郭勋威严的点头,随意转过身来对张信说道:“张侍读,一切准备就绪,是否可以开始了。”

“那是当然,我早就想见识下海外地佛郎机火器威力,与我大明相比到底有何差异之处,是强是弱。”张信轻轻笑道,脸上充满好奇之色。

“张侍读,并非小侯自夸,我大明之所以能驱逐北蒙,除了历代皇上英明神武之外,最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