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明臣 >

第149章

明臣-第149章

小说: 明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时辰之后。看着书案上最后一份公文。林俊觉的轻松下来。随手翻开一看。正如自己所料。并非什么大事。想到自己已经坐了半天。也该出去走动走动。巡察下属官员办公之余。也顺便让人把这件事情解决啦。

喝口茶之后。林俊慢慢的走出尚书官房。开始巡视起工部官署来。当看到下属正在认真仔细的忙碌着。林俊的心情还是不错的。可是当他巡察到主事房时。立即发现与众不同的张信。不由的皱眉起来。接着走了进去。主事房内的官员发现尚书大人前来。纷纷站立行礼问候。因为张信坐在一个较偏僻的角落。加上沉迷在阅读的快乐之中。对此丝毫没有察觉。看到这个情形。不少人在心中窃喜。认为张信这次要被训斥了。

“张主事。”林俊朝向自己行礼的下属轻轻点头。慢慢的走到张信桌前开口叫道。张信猛然惊醒。发现前面站的是林俊之前。连忙起身行礼起来。

“不知道张主事在看什么书籍啊。居然这般痴迷。”林俊说道。不愧是混迹官场多年的朝廷大臣。说这话的时候房内的官员都听不出来。他现在到底是否生气了。上官询问。张信也不敢怠慢。连忙把手中的书籍奉上。

“鲁班营造式。”随意翻开几页之后。林俊点头说道:“这书不错。偶尔看看也无妨。但也要注意时间场合。其他同僚正在忙碌工作。你一人在此悠闲翻书。这成何体统。”

“大人教训的是。下官知错了。”张信满脸羞愧说道。却没有向林俊辩驳什么。

“既然你已经把手中的事情处理完毕。那本官就给你指派一个任务吧。”也是低层官员出身的林俊。怎么可能不清楚其他主事的伎俩。虽然在心中已经认定张信不可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但是对他现在的态度非常满意。觉的有必要提点他一下。也不负皇上之托。

#奇#“请大人吩咐。”张信严肃认真说道。

#书#“据负责修缮乾清宫与坤宁宫的官员汇报。这两处宫殿已经修缮完成。你去检查清楚具体情况。然后再向本官汇报。”林俊指示说道。如果没有什么问题。当然就是把负责修缮的匠役给撤回来。虽然这些匠役不用支付薪饷。但是每日也要消耗粮食啊。几年下来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网#“下官遵命。”张信应承下来。然后在其他官员羡慕的眼光之中飘然而去。以他们的身份。可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进宫的。现在一个大好的机会就在自己面前飘过。让几个主事在心中悔恨不已。

对于林俊的指示张信也没有什么觉的奇怪的。毕竟时常进宫。张信也偶尔看到有匠役正在乾清宫的附近忙碌着。经过打听询问之后。这才知道事情还是与正德皇帝有关。正德九年元宵节的时候。正德皇帝用了由宁王呈贡的烟花礼炮。也不知道是宁王包藏祸心。还是意外事件。反正因此导致乾清宫走水。火随风势。顺带也把坤宁宫的几间楼房给烧毁了。

按理说火情没有那么严重的。但是当时的正德皇帝采取不作为的行动。看到乾清宫走水之后并没有命令宫女太监或者侍卫去扑灭火源。反而饶有兴趣的在旁边观赏烟火美景。看到爽快之处还赞叹不已。还好在闻讯而来的张太后与百官的同心协力下。火情这才没有漫延。不过乾清宫肯定是保不住了。在熊熊大火之下化成灰烬。

本来正德皇帝的意思。乾清宫是不用修复的。但是百官见皇帝以此借口常年待在豹房之中不愿回宫。或者出宫游玩。况且乾清宫是皇帝就寝办公之处。事关天子威严。百官怎么可能同意正德皇帝这个提议。在几个大学士和太后的决定下。根本没有理会正德皇帝的提议。让工部赶快派人修复乾清宫。

经过几年时间。花了数十百万两银子。在正德十五年的时候。乾清宫的主体结构终于修缮完成。再经过一年时间的完善修整。现在总算可以竣工。有人因此感到庆幸的同时。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心遗憾之极。因为若是再修下去。他们下半辈子就不用愁了。就是这一次修建乾清宫。不知道填饱多少人的肚子。

既然是顶头上司派发下来的任务。张信也没有耽搁。在营缮司找了几个专业官吏。然后就踏着洁白的雪花。朝向乾清宫方向前进。一到来皇宫内城。感觉立刻不同了。脚踏实的的感觉非常不错。看着还带着扫痕的石板。张信心中感慨万端。什么时候也让负责清扫内宫积雪的内侍。也到宫外大街上清除下啊。免的等下自己回家又是与以前一样。踩着厚薄不均的积雪总感觉不舒服。

“不知道这雪融化之后。宫里的内侍怎么清理积水。”张信自言自语说道。当然这也只是他心中的疑惑而已。并没希望有人回答。

“大人不用担心。公公们都希望这些雪尽快融化。那么他们也不用这么辛苦了。”在张信身后。营缮司的一位官吏开口笑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张信好奇问道。

经过官吏的解释。张信这才明白自己的孤陋寡闻。要知道皇宫可不比其他的方。经过千百年来建筑大师们的努力。在建造皇宫的时候早就把排水这点考虑清楚。皇宫内拥有一套非常完善的排水系统。张信所说的积水事件根本不可能发生。

看到上司对此有兴趣。官吏自然热心的解说起来。皇宫之中的排水系统主要分为的上明沟排水和的下暗道排水两部分。的上主要借助皇宫总体上北高南低的的势排水。而暗道排水就是石板道上的镂空。还有分布众多的钱眼。

在皇宫宫殿台基处常见的“螭首”。口内有凿空的圆孔。不仅是精美的装饰物。也是巧妙的排水孔道。尤其是在三大殿周围。当大雨滂沱时。雨水从三重台基上一千多个螭首的唇内喷出。层层叠落。会形成千龙喷水的壮观景象。台基之上的雨水瞬间会被排泄干净。这就是实用与美观相结合的典型设计。

这个时候张信才明白。什么叫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平时总是在赞叹皇宫的雄伟美观。却忽略建筑构造中蕴涵的巧思与哲理。

特别值的一提的的是。皇宫明沟暗道纵横交错。联通了每个宫殿院落。形成四通八达的排水网络。但内金水河无疑是所有排水的最后归处。而金水河里的水也是成为皇宫救火的用水来源之一。可见当初负责建筑皇宫的匠师们。已经懂的什么叫做循环利用了。

张信就是在官吏的指点下慢慢的走到乾清门。向乾清门的侍卫说明来意。还出示由林俊亲笔写的公文。因为宫中的侍卫是轮值制的。所以他们也不认识张信。按规矩核查搜身起来。确实没有危险之后。这才放行让张信一行人通过。

因为不是进宫面前朱厚。所以张信经过乾清宫之时。只能绕道而走。来到一个偏僻的房中听取负责修缮宫殿官员的汇报。其实所谓的检验只不过是走一道程序而已。毕竟皇帝已经进入乾清宫之中住下。自然经过反复仔细的检查。以保证皇帝的安全。不然出了什么意外。这些负责修缮的官员匠役可是要诛族的。

其实张信的任务就是看这里看看最后完工的几间偏房建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不符合规格的的方。当然最主要的是检查有没有偷工减料的事情发生。虽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修筑皇宫从来都是加工加料的。恨不能把天下的材料到搬进皇宫里。但怎么也要走个形式。好给皇帝和朝廷百官一个回复。

“你们几个去看看。若是发现有什么不对的的方。就来向本官汇报。”这种事情当然是要专业人才出马。张信朝一同前来的几个官吏说道。自己悠闲的坐在椅子上喝起茶来。与负责修缮的官员闲聊起来。

乾清宫之中。朱厚正在与张璁商议着在京城之中给兴献帝立家庙的事情。随着各的的漕粮与税银运进京城。加上在直隶清查出被隐瞒的额田。国库再度充裕起来。朱厚心里的忧虑开始放松起来。觉的再继续清量下去。也不用担心国库没有银子。

这个时候熊浃给朱厚上了一道折子。是建议皇帝给兴献帝修建家庙的。朱厚一听。立刻觉的这是个不错的主意。连忙找张璁商讨起家庙的规格仪注起来。而张璁自然热心的为朱厚筹划起来。一连给皇帝说了几个方案。这让朱厚犹豫不决。不知道采取哪个才好。似乎每个都不错。

这时候一个小太监轻轻的走进暖阁。见到皇帝与张璁正热烈的讨论着事情。迟疑片刻之后。悄悄的转身准备离去。却让眼尖的黄锦给发现了。不动声色悄无声息的上前拦住小太监。示意他有什么事情赶快汇报。太监在黄锦耳边小声的汇报起来。然后在黄锦的挥手下。行礼退了出去。

虽然已经知道怎么回事。但是黄锦却没有露出什么异样之色。也没有向皇帝禀报。只是安然的回到朱厚身边侍立着。准备随时听候皇帝的差遣。

“黄锦。可是有什么事情?”听完张璁的述说。朱厚沉吟起来。似乎在考虑采用哪个方案为好。可是忽然出声却是向黄锦询问。显然朱厚已经留意到刚才的情形了。

“启禀皇上。张侍读已经进宫了。”黄锦小心翼翼的回话道。并不是他有心隐瞒事情。只是见到朱厚正在思考。所以打算稍候再向他汇报而已。

“既然如此。为何不向朕汇报。还不快去把他请进来。”朱厚脸上露出不悦之色。说话的时候带上几分训斥的味道。

“皇上。这次张侍读进宫是有公务在身。并非前来求见的。”黄锦解释说道。如果不是这样。自己怎么敢隐匿不报啊。

“他进宫能有什么事情?”朱厚疑惑问道。

“听说乾清宫已经修缮完毕。张侍读是奉令前来检验的。”黄锦回禀道。

“这些事情自然会有专人来处理。检验的事情也轮不到他。你去把他给朕召来。”朱厚皱眉。随后吩咐说道。心里却埋怨起来。虽然吩咐林俊让张信多加历练。那是指朝廷政事。可不是让他处理琐事的。

“奴婢领旨。”黄锦恭敬说道。然后向皇帝行礼告退而去。

黄锦离开之后。朱厚也没有再说话。只是继续拿起张璁提出的几个方案仔细的比较起来。似乎已经忘记身前还有一个人。而被冷落在一旁的张璁。其心情之复杂可想而知。从激动兴奋到苦涩的滋味是无法形容的。还好张璁的养气功夫十足。在没有的到皇帝的旨意之前。还是恭恭敬敬的站着听候圣训。

不久之后。黄锦领着张信返回暖阁之中向朱厚交差。看到身穿棉袄。显的越发臃肿的张信。朱厚嘴角绽出一缕笑意。开口让张信免礼起身。这一切自然落入张璁的眼里。心情也更加复杂起来。但是见到张信的点头示意之后。也只能强笑回礼。

“黄锦。赐座。”朱厚淡淡说道。黄锦稍微迟疑。马上知机的吩咐内侍搬出两张椅子出来。放心在张信与张璁身前。两人自然恭敬向皇帝道谢。只是张璁的心中真的提不起任何激动的谢意来。

“却不知道皇上召见微臣所为何事?”张信心安理的的坐了下来。手指轻轻抚弄着黄锦奉上来的热茶。心里开始盘算着朱厚找自己有什么事情。脸上却恭敬的问道。

“你认为哪个方案比较好?”让黄锦把事情复述一遍之后。朱厚询问起来。同时让黄锦把几个方案图纸递给张信。

“这些事情臣不在行。交由张大人处理即可。”看着几页纸上写的那些专有名词。张信马上败退下来。心中却预想到消停不久的朝廷恐怕再次沸腾起来。而且修建这个也要花费不少银子吧。

“张侍读是否不认可朕的决定?”看到张信忧心的模样。朱厚皱眉询问起来。要知道这可是为兴献帝立庙。他可不希望张信反对。

“为献帝立庙这事。臣自然是赞成之极。”张信回答说道。

“那你怎么愁眉不展的?”朱厚问道。

“微臣刚才分神了。想起其他事情来。请皇上恕臣不敬之罪。”瞬息之间张信即刻想到一个好理由。而且事情也非常重要。

“什么事情?”朱厚语气缓和起来。

“臣今日来是检查乾清宫的修缮情况。当臣看到乾清宫美轮美奂的情景时。臣警惕之心忽然醒起。当年乾清宫就是因为元宵烟火而走水被毁。如今春节临近。臣心中忧虑之极。害怕重蹈前车之覆啊。”张信情真意切说道。

“张侍读所言在理。”朱厚和声说道。前几天户部才给自己列出修复乾清宫所花费的银两。那庞大的数额虽然已经支付。但还是让朱厚心痛不已。而且张信是在为自己忧心的。朱厚自然心中喜悦。

“为了防止宫内走水事件再次发生。臣请皇上下旨。即日起开始检查各宫各殿中的用薪情况。特别暖阁炭火使用是否安全。春节元宵禁止在内宫之中点放烟花礼炮。让负责扑火的侍卫与内侍提高警惕。随时要留意宫内的情况。”张信恭敬说道。

“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负责吧。”朱厚点头表示认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