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恐怖电子书 > 昙花梦 >

第41章

昙花梦-第41章

小说: 昙花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阳朔还是属于桂林专区管辖。那里的漓江碧水澄清,百尺见底;两岸异峰罗列,拔地崛
起,蔚为奇观。配上乡村田野,真是幽美极了!但是我爱的却是浙江的富春江,沿岸风光,
怡人欲醉,古语道:‘自富阳到桐庐一百余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真是一语破的。‘绝’
字比起‘甲’字更有份量,实际情况也是如此。也许,这是我的偏见吧!”
  戚玉芳听着,无限神往。酒过三巡,她又问马太太说:“梅姨,您上过泰山吗?孔子说,
‘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很高吗?”
  马太太说道:“泰山并不高,与一般大山比,它微不足道。孔子这个道学的始祖、男女
授受不亲的创始人是井底之蛙。他生平足迹所至,不过齐、鲁、陈、蔡、宋、卫,不出山东、
河南。这些地方大部分是平原,可谓‘山中无大树,茅草作大王’,在他心中的泰山自然显
得特别高了。”
  成承祖又问:“天下五岳究竟在何处。你都登过吗?”
  马太太说:“东岳泰山在山东,西岳华山在陕西,南岳衡山在湖南,北岳恒山在山西,
中岳蒿山在河南。五岳我都游过,各有各的长处,有名的少林寺就在嵩山之麓。
  “但是后来我登过皖南的黄山,才感到五岳都不如它,它是集五岳之大成,凡是五岳的
长处,黄山都有,而且有过之无不及。‘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形容
得再贴切不过了。但是,非亲历其境,是难以体会到的。至于雁荡、天目、莫干、天目、武
当、终南、武夷、峨嵋、五台、九华、普陀、庐山,也都是天下名山之精华。”
  马太太侃侃而谈,戚承祖在内心呐喊,他想不到别后的梅影走了许多路,真了不起。但
是,他对她所说的东出山海关,西出玉门关,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认为她不免夸大事实,
便放意以请挑之。说:“梅影,你真不简单!不过。你刚才所说的地方都是全国名胜之精华,
至于西北一带,黄土高原,风沙莽莽;胡地风光,剩水残山,有什么可资游览的呢?过去,
我念过一首唐诗《渭城曲》,也叫《阳关三叠曲》,是王维写的。诗曰:‘渭城朝雨浴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每想到几千里黄沙漠漠,断肠人在
天涯,就寂寂怛怛。
  马太太笑道:“这是你所想像的,其实不尽如此。甘肃的河西走廊,全长八百余里,还
是个很富饶肥沃的地区。这个地方,南北两山夹住,中间一片狭长的平原,南面有常年积雪
的祁连山。春夜之间,山上雪水溶化,灌溉这个平原,因此土地肥润,人口很多。古谚三州,
就是甘州、凉州、肃州,也就是武威、张掖、酒泉。俗话‘金武威,银张掖’,就是赞喻它
的富庶。自汉以来,西凉兵马人雄马壮,就是以此为根据地。
  “但是,一出长城的终点嘉峪关,那就开始荒凉了。嘉峪关再过去,就是玉门关。古谚
说:‘一出玉门关,两眼泪不干,前面是戈壁,后面是沙滩。’那里才是你想像的黄沙莽莽
地带。
  “更进一步就是唐朝诗人王维送他朋友出使之处……安西,唐朝时,在这里设安西都护府,
这个地方是世界有名的‘风库’,大风陡起,飞砂走石,对面不见人。
  “安西之南是我国著名的民族文化宝库……敦煌千佛洞。因为这里石质松脆,不宜雕刻。
因此艺术创造着重壁画和泥塑,画的、塑的多半是佛像。
  “敦煌的西南,有一个关,叫做阳关。按唐朝的疆土,一出阳关就是西域地界,由于种
族不同,当然没有故人了。
  “由阳关到新疆乌鲁木齐还有三十四站,所谓穷八站,富八站,不穷不富十八站。到星
星峡,就是新疆地界,经哈密过吐鲁番到达乌鲁木齐,从伊犁到中亚细亚。南通波斯,是唐
僧取经之路;西达欧洲,这一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丝绸之路。
  “新疆有个谚语:‘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库车姑娘一枝花’,还有含油量极多的阿克
苏胡桃,又甜又脆的喀什香梨等等,举不胜举。
  “昆仑山下的于阗,是世界著名的宝玉产地。吐鲁番是世界最热的盆地,山石呈赭红色,
在太阳照射下,好像一座火山,因此名叫火焰山。《西游记》里所写的孙悟空过火焰山,就
是以此为写意。
  “所谓库车姑娘一枝花,也不是瞎说的,有其历史根据。库车地方住着维吾尔族,清朝
乾隆皇帝出兵平回疆,灭其部。杀其酋,虏其妃。此妃名香妃,体有异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乾隆帝一见倾心,神魂颠倒,百计求之,始终不屈,最后她殉节自杀了。香妃死了,乾隆帝
万分痛惜,以至神经错乱,三个月不临朝。这个一代风流天子,后宫佳丽三千,竟都比不上
香妃,可见香妃何等的美丽!所以说,‘库车姑娘一枝花’并不夸言。”
  马太太谈到西北风光,了如指掌,成承祖无限拜服,自然不敢再问关外的名胜了。他难
不倒马太太,便转个话题,对马大太说:“历代许多名胜古迹,凡是你走过的,如今是否都
存在?”
  马太太饮一口酒,略一沉思,便说:“许多名胜古迹,如苏州的沧浪亭,安阳的铜雀台,
岳州的岳阳楼,南昌的滕王阁,武昌的黄鹤楼,金陵的无梁殿,咸阳的阿房宫,姑苏的寒山
寺,洛阳的金谷园,扬州的廿四桥,巫山的白帝城,徐州的放鹤亭,镇江的金山寺,九江的
琵琶亭,临潼的华清池,有的完好如故,有的年久失修,有的陈迹残存,依稀可见,有的则
连影子都找不到了!”
  戚玉芳想到名胜古迹所存无几,有着不胜沧桑之感,接着问道:“梅姨,我想您一定也
到过不少历代征战之地吧!”
  “不错!像折戟沉沙的赤壁,破釜沉舟的钜鹿,暗渡陈仓的宝鸡,水淹七军的襄阳,火
烧连营的彝陵,黄袍加身的陈桥,大会诸侯的盂津,一夫当关的函谷,十里埋伏的九里山,
草木皆兵的八公山,八锤大闹的朱仙镇,六军不发的马嵬坡,楼船暮雪的瓜州渡,铁马秋风
的大散关,以及明朝拒虏的万里长城等等,古来征战之地,我都到过,但只能看到山川形胜,
至于那些建筑多已面目全非了。这些历史的陈迹,对于研究兵法也有很大的启发。”
  戚玉芳停杯倾听,听到末了,不觉吁了一口气,对着马太大笑道:“梅姨,您真是个了
不起的人物!”
  戚承祖接口说:“天资被你泄尽了!”
  “你说得不错,二十五年来,我劳心劳形,感到十分疲倦!”
  “梅姨,您走了许多地方,认为哪里最好!?”
  “走来走去,看来还是这里最好!”
  他们边饮边谈,这时大家都有七分酒意;马太太感到身上暖熏熏的。这时春夜温凉掺半
的空气,随着月光,流进小楼,雍容凉爽,排到脸上,美妙得无从形容。
  马太大乘着月光,远望长江,水天相接;俯视莲塘,水波粼粼。这时她若有所触,刚好
戚玉芳下楼,便笑对戚承祖说道:“我记得一副对联写道:‘问归帆何处?莲塘初涨晓波风。
愿终老斯乡,灯下美人杯中酒。’正是你生活的写照。”
  戚承祖戏说:“美人今夜来,一刻值千金!”
  马太太叹道:“你盗窃了二十多年的艳福还不认账!美人当然指的是‘古城皇后’冷艳
秋罗。”
  戚承祖酒意正浓,受到提醒,便在灯光下欣赏他的情人,只见马太太晕红上颊,醉态满
盈,那种诱惑的神态,使他凑近情人悄悄地问道:“今夜醉眠问处?”
  马太太嫣然一笑 答道:“我已习惯孤眠,在书房另设一榻就行了。”
  戚承祖知道她是欲擒敌纵,佩服她的答法轻巧而风趣。
  这时,戚玉芳上楼来了,她左手拿着铜琵金缕,在手托着一炉檀香,腋下挟着一支筝,
笑对马太太说:“趁今夜月白风清,应请梅姨弹一曲琵琶,不要辜负美景良宵,您看如何?”
  戚承祖欣然附和:“对对对!你说快意时焚香一柱,对鼓一琴,正是时候啊!”
  马太太毫不推辞,说一声“好!”又饮了一大杯酒,然后开始操琴。音韵抑扬,宛若仙
音。戚承祖击筝相和,戚玉芳按拍而歌。三人心清神爽,竟不知是天上人间,大家尽情欢乐,
直到夜静更阑。
  马太太在戚家庄过着隐者生涯,饱享了一个月的天伦之乐。
  当她离开戚家庄后,原想回到上海摒挡一切,决心归隐山林,不幸的是她突然抱病,自
知不久人世,又怕戚家父女伤心,不敢再到戚家庄,只好来到我扬州故居。世事难测,怎料
戚家庄一别,竟成诀别。
第十六章

  李丽兰说到这里,一阵心酸,眼眶红了,咽泪不语。
  程科长看到李丽兰悲戚感伤,出于真情,内心对她更生好感,便安慰说:“丽兰,你别
难过,你要知道,马大太是个女中豪杰,乐观主义者,她对人生看得非常透彻,对于死,她
并不感到那样可悲。”
  这时,李丽兰拿出手帕,边指眼泪边答道:“对,她自知必死,但是,她对于死始终没
有流露出一点悲哀和恐怖的神情。”
  李丽兰深深吁了一口气,又说道:“受恩必报,施惠莫忘,这是做人的道理。除了父母
的,我平生受过两个人的恩惠,一个是我的恩师,一个就是你。而我的师父没受过我一点报
答就死了,我心里感到非常内疚和沉痛;所以我对你总是感到能报一分,心里就安乐一点。”
  程科长听了,异常感动,为了不让李丽兰过于痛苦难受,他故意逗说:“你怕我马上死
了,来不及报答,所以你今天便把鱼和熊掌一起端来,免得我抱恨九泉!对吗?”
  李丽兰听了破涕为笑,鼓着嘴巴娇嗔道:“不许你乱讲,我老早对你说过,二者不可兼
而得之。”
  她喝了一口茶,恢复了常态,继续说下去……

  马太太到我家里,气色很不好,她对我说,她的病已经无可换救了;但是她始终不说她
患着什么病。我遍访名医,为她医疗,医生来了,她付了一笔厚仪,就婉言辞退了他。
  一天,邻里介绍一位游方医生,据说这位医生脉理精通,一按脉搏就可断定病者死生,
百无一失。我就请他到我家里。
  这位医生年已七旬,老态龙钟,形状古怪,经常闭目,好似瞎子。医生来时,马太太笑
着,不肯给他诊断。我坚请,她固辞。最终我让步说,只求让医生按一下脉,不诊也和以。
  马太太被拗不过,接受了。这位老医生开头一言不发,三个指头按着她的脉搏,闭目沉
思犹如神睡。切有一个时刻,突然瞪了两眼,直视马太太,目光灼灼有神,欲言还止。
  马太太缩回右手,笑对医生说:“老生休言!你是个天下名医,我达人知命,彼此心照
不宣可也。”
  老医生在惊奇之下,边称不敢,不敢!马太太拿出厚仪送他,他坚决不受,怅怅而退。
  到了客厅,我急切追问他;“医生,究竟我干妈得了什么病,能医得好吗?”
  他像着了魔一样,一再摇头叹息,喃喃自语道:“斯人也,而有斯疾焉!她是奇人,可
惜可惜!你妈病在心,要防其突变。其实,她本人的脉理比我更精通,她的病,她自己知道
得非常清楚。目前,你尽量给她欢心,以尽子职,暗中准备后事。”
  我听了,心如刀剐!
  医生去后,马太太对我说:“该知道,医药无法挽救我的生命了,我病在心。年轻时,
我对医学有过研究,曾经想当医生。不过我看许多当医生的人,年轻的时候都是苦守过的。
一般人的心理,总认为年轻的医术饯,临床经验不够丰富,所以病家多求医于老的。因此许
多年轻的医生门庭寂寂,收入有限。到了他成名成家的时候,年纪已经老了,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这有什么意思呢?古语说:医怕年轻妓怕老,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不想做
那个妙手回春的生意,宁可干这个妙手空空儿,虽然同是妙手,其技术在于三个指头和两个
指头的不同而已。”
  她说:“刚才那位医生是天下名医,名叫施一帖,外号‘一见愁’。本来医生看病着重
望、闻、问、切四字,他特别精通脉理,着重切气开头不望、不闻、不问,一接触病人,即
按脉搏。低头沉思,如睡如痴,切后也不看病人,马上开方,一帖即愈。如果切后,认为病
人膏育 无可救药,断定死症,他就会突然瞪目,对病人直视,那就说明病者此命休矣,所
以外号‘一见愁’。”说时她神情自若,好像对小孩讲故事一样。
  当时我心乱如麻,她反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