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江蓠 >

第37章

重生江蓠-第37章

小说: 重生江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拿出手上所有能动用的银子换来了萧栖迟的一纸协议。

之后的事情,她就不清楚了。

她没看见萧栖迟是怎样遍请城中商户,喝到吐再回去接着喝。她也没有看见萧栖迟挑灯夜战,奋笔疾书,涂涂改改,只为了写出所有人都能看懂的文案。

当户部知道民间有银票流通时,永通钱庄在京城已经开了两家铺子。而城中商户交易时已经颇为习惯用这种“纸币”。

甚至连萧栖迟本人也渐渐从钱庄背后隐身了。铺子里两个掌柜的业务已经十分熟练,而口碑又正在积累之中,连萧栖迟都没想到居然会如此顺利。沈江蔓的婆家皇商陆家也成了永通钱庄的主顾。

一贯钱收三文的利息。为了保险起见,他将存款准备金率定在30%。富余的存款便拿出去放贷。

头几个月,除去铺子租金、伙计食宿工钱,亏损了一些。

盈利是在半年之后。他一笔一笔都记在了账上,以备沈江蓠查看。心里也有些得意,自己是值得她青眼有加的。

穿越以后,萧栖迟也接触了好几个古代女子,虽不深交,看都出大都温柔贞静。只有沈江蓠,如此谋划,如此为一生打算,比现代人还殚精竭虑。

与萧栖迟的交往,沈江蓠瞒得严严实实,阖府上下都不知道她在外面还有这一条线。即便摇月馆里的人,知道萧栖迟,也不知道自家小姐就是永通钱庄的背后主人。

其实,就算对萧栖迟,沈江蓠亦是留了一手。

她是个女人,与外男的交往不得不格外小心。若是名节一旦受损,这辈子只怕再也难以翻身。所以,她与萧栖迟的会面、交往并未留下蛛丝马迹。甚至连她写给他的数封信都不是出于自己亲笔,而是叫人代写的。

防的就是萧栖迟哪天回头反咬自己一口。

这些事情,萧栖迟自然是不知晓的。

现在,萧栖迟对沈江蓠是满心的感激,无他,只因这知遇之恩。这才知,千里马遇上伯乐,是何等幸运,又是何等快意!

在钱庄亏损的那六个月里,萧栖迟拿账本给沈江蓠时,非常不还意思,惴惴不安生怕她一个女人,见识太短,熬不住。

没想到,沈江蓠连多话都没有问。一派深信不已的模样。

其实,她只是没有心思来管而已。因为端仪长公主的事情尚在艰难的角力之中。

太后既知沈江蓠是皇后的人,又怎会猜不出借机上表只是一出戏?皇后是自己儿媳妇,又育有嫡皇子,三不五时恶心她一下是可以的,但是连根拔起,扫地出门那是不可能的。

动不了皇后,还动不了她一个小小的景昭县主么?

既然皇后不放过自己的人,那么太后也须得拔了她的爪牙!

这,不仅仅是面子或意气之争。那么多双眼睛看着,那么人在背后跟着,若能放任皇后如此明目张胆地太岁头上动土,往后她以何收买人心?如何让剩下来的人继续鞍前马后,忠心不变?

端仪长公主出了这种丑事,包是包不住的。太后也得作出她的姿态,与之划清界限。若是再与端仪走得近,岂不是叫人揣测自家行止?

是以端仪去慈恩宫哭诉时,太后以身体不适谢客了。

当她还没来得及为太后的绝情而伤心时,婆家那边传来消息,子女地位不保。出了这等事情,怎会没有多事的人在背后嚼说她的子女来路不正?

而端仪平日里又不是个与人为善的人,到此时,雪中送炭的没有,落井下石的却不少。

一个人的倒台会如此迅速又凄惨!让围观众人结结实实体会了一把什么叫站得越高,摔得越惨。

前脚打发走了端仪,后脚太后就召集了心腹在宫中小聚。

眼眶蓄了两点泪,像是竭力克制端仪带给她的打击和伤痛。

“端仪那孩子一向孝顺,在我膝下承欢,却这样糊涂,不知廉耻!哀家伤极,痛极。”

早有懂事的递上了手绢,并开解到:“太后娘娘对小辈向来疼爱有加,长公主她实在辜负太后之心。不过,娘娘也要保重身子,娘娘身体康健才是我们晚辈之福。”

略略洒了两点泪也就算了——她是一国太后,仪容不整,哭哭啼啼成何体统?太后继续说道:“她犯了错,自然应该受罚。但是哀家也不允许有人借机下狠命地踩她,欺侮她!”

这是说给众人听的。言下之意不过是你们放心,哀家的人就算有朝一日不能用了,也决计不会叫皇后一党欺负了去。

众人都低头道:“自然无人敢如此欺心。”

太后顿了一顿,目光如电一一扫过众人,才说道:“你们都是哀家的孩子。哀家自然希望你们人人都好。这样哀家看着你们也高兴,你们对着哀家也问心无愧,也才能让哀家更放心地疼你们。若是像端仪那样,其身不正,莫说别人,哀家第一个就要罚她!”

这番话其实更简单,翻译出来就是要跟着老娘混,屁股都擦干净点!别一头小辫子等着人来揪!

安抚敲打毕,太后闲闲喝了一口茶,语气才松快点:“你们多说说话,别这么绷着,瞧得哀家都闷了。”

还没有人蠢到这个时候真的跳出来说笑话。

太后见众人端肃,心下满意,才说道:“景昭县主年纪小小,却是目光如炬。封了县主没多久,就为皇家立了这等大功!你们要多学学。”

一字一顿,似是恨不能生啖其肉。

原来太后叫大家说话,是说如何对付沈江蓠。

众人一明白过来,便上赶着献计。

若没有皇后力保,沈江蓠真挺不过来。

宫中宴会排挤排挤还只是糟心的小事。偏偏她又没有端仪那样见不得人的丑事,众人一时之间也拿不住有力把柄。

众人倒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必能一举整倒沈江蓠,但是碍着太后,又不好直说。

因为太后母族有一个外甥,是京城有名的纨绔,不学无术、眠花卧柳、斗鸡走狗,顽劣不堪。二十好几尚未娶亲,因为那就是人所共知的火坑,着实没有闺秀敢跳。

众人想到了,可无一人敢说。

总不能跟太后说:“娘娘,听闻您的外甥是个火坑,不如叫沈江蓠去跳罢?”

偏偏太后催得又紧。

到底是有人硬着头皮上了,话是这样说的:“若叫景昭县主嫁过去,那么县主就是娘娘的外甥媳妇,有什么不能教导的呢?就是打一顿,国公府也没得说。”

这个外甥因为自身素质着实太低,一向也不受太后待见。听众人一提,太后自然明白是何用意。饶是她经历多年风霜,面皮仍是一热,深恨这等没出息的子孙丢自己的人。

可,这倒也不失为一个方法。

嫁了去,叫婆家管紧些,不说要了她的小命,也能剐下她几斤肉来。看她再如何跟着皇后为虎作伥!

若是太后指婚,沈由仪是没有任何理由推拒的。

谁也不知道皇后是如何事先得了消息的。她在皇上面前吹了风:“因着端仪长公主的事情,已经叫大臣们寒了心,若是又将无辜的景昭县主嫁与这等人……”

皇后含笑看了皇上一眼:“臣妾说话直,陛下可莫要介怀。岂不是叫御史们戳着脊梁骨说挟怨报复?”

动之以情,接着就要晓之以理:“况且县主的父亲又不是一般靠着祖荫的勋爵子弟,而是朝廷栋梁之才。哪能因为后宫女子之间一点小小的嫌隙就叫肱骨大臣受委屈?”

所以,趁着太后尚未提及此事,皇上就在她跟前怀念了一番开阳姑妈,又说沈由仪于国有功,近来却常感叹年事已高,心中唯一一件事便是要为爱女择一个良婿。“说是已经有了人选,朕已经许了他了,只要他心意一定,朕就下旨赐婚,定要叫表妹热热闹闹地出嫁。”

太后铩羽而归。

沈江蓠掀起如此风浪,沈由仪怎会一无所知?就连太后联姻的小心思,他都知道了。

年过不惑的沈由仪真的着急了,女儿已经十九,可再也不能拖了。沈江蓠的婚事迟迟未定,倒不是因为沈由仪没有费心挑选。

选也选过几个,却都叫沈江蓠给拒绝了。

其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里轮的上沈江蓠一个做女儿的来挑挑拣拣,指手画脚?自从沈江蓠获封县主,又与当朝皇后交好以来,沈由仪早已不把她当成寻常女子来看。

是以,这个女儿的婚事,必然要家族满意,也要她自己满意。

这一次的这个,沈由仪就不相信沈江蓠还不满意!

武恩侯世子——展落白。年纪比沈江蓠小六个月,身有爵位,文武双全,文能七步成诗,武能提剑上马。长身玉立,五官如刻。有美名,却无风流之事,是权贵子弟里当之无愧的后起之秀。

武恩侯府又家风清正。论人物,论家世,这都是无可挑剔的上上之选。

正是因为沈江蓠比展落白年纪稍大,以至于他此时才入沈由仪的眼。若是早几年,沈江蓠可以说亲的时候,展落白却尚未到年纪。如今,刚刚好。

沈江蓠记得这个人,谦谦君子,栋梁之才,后来为朝廷重用。

她确实挑不出任何毛病。

只是,前一世,他是沈江芷的夫君。

第49章 易嫁

这一回,沈江蓠是真的有些动心了。无论从哪方面看,展落白都是一个出挑的选择。这样几乎完美的条件实在太有诱惑性,就像是摆在面前的一块鲜肉,没理由不吃呀!

她对沈由仪说的是:“容女儿再想想。”

沈由仪一喜,第一回,江蓠终于没有一口回绝。

他就知道,这个展落白跟自己一样优秀,岂能入不了女儿的眼?

沈江蓠如往常般坐在月洞窗前,身下的梨花木椅子上垫了羊皮褥子。手里捧着小小一只茶杯,热气透过细瓷传到指尖。

窗外那几株海棠尚未开花,只有一树一树的碧绿。

她为什么犹豫呢?这样百利而无一害的选择,理当一口答应下来的。

只是因为前一世他是沈江芷的夫君么?

前一世时,他们夫妻之间感情是不错的。若没有自己重生,他们理当还是一双眷属罢。

她始终不能忘记展落白曾是自己的妹夫。两人虽然见得不多,但就在那有限的几次见面中,彼此客气有礼。

尤其是想到若真的答应,洞房花烛之时眼前浮现的怕是青纱帐里,他与沈江芷曾经颠鸾倒凤,肌肤相映。虽然重生,可前一世的事情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展落白与沈江芷也是有过肌肤之亲、画眉之乐的。

就算所有人都不记得,可是自己记得。

就算明知这是触手可得的幸福,可她沈江蓠还不屑于偷别人的幸福!

“啪”一声,瓷器打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碎裂之声。

沈江蓠的沉思被猛然打断,身体微微一震,顺着满地碎瓷旁一双脚往上看去。怯生生的小姑娘,惊魂未定的样子,满眼的惊惧与害怕,嘴唇都在哆嗦。

颂秋三步赶做两步,抢上来,拍了那丫鬟一把:“叫你添个水都不会!一顿吃三碗时怎不见你摔了碗?”她一面说,一面拿手绢帮沈江蓠擦拭:“小姐,烫着没?”

沈江蓠摆摆手:“没事,你叫人进来扫地罢。”

颂秋这才转身出去。

沈江蓠又冲着那个傻掉的小丫鬟说道:“你别怕,这满屋里没一个人是老虎,吃不了你。做事自然些,不这么缩手缩脚,也就不会犯这么多错。况且就是有一两点错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也没人会揪着你的错处不放。”

小丫鬟已经哭得说不出话来,只得狠命连连点头,生怕眼前这个大小姐一生气,就将自己赶出府去。

沈江蓠微微叹了一声:“知道了就下去罢,多看看别人是怎么做事的,用心学总能少出些岔子。”

这个小丫鬟叫听琴,与写意一道挑上来补流夏和听冬的空子。

两个人差不多的年纪,今年都刚十五。写意是家生子,一进摇月馆各种活很快就上手,又与众人打得火热。也当得起沈江蓠身边的大丫鬟。

可听琴是从外面买来的。家里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沈江蓠身边四个大丫鬟是定例,等不得,于是就叫牙婆领了人来家里看。

偏偏牙婆那里也不凑手,可又不愿意走脱了国公府这个主顾,竟然带了个乡下丫头过来。

当时颂秋一见就笑了,轻轻推了那牙婆一下:“这个妈妈倒有意思,你在我们家走跳也这么多年了,不知道小姐身边的丫鬟要什么样的?”

沈江蓠打量了躲在牙婆背后的小丫头一眼,模样倒是整齐,可是畏畏缩缩,头都不敢抬起来,一副老老实实的模样。而且穿着十分寒酸,单薄不说,还破破烂烂。脚上连双好的鞋都没有,露出冻得通红的脚趾,看手,还有冻疮的疤痕。

也是可怜的人。

沈江蓠一时心软,就叫收下了,命她跟着颂秋先学规矩。

虽然都是一样的下人,可下人自己也分了三六九等。没人拿听琴当大丫鬟看待,反而取笑不已。听琴也不敢反驳,做事陪着十二万分的小心,生怕一个出错便叫赶出去。

她长这么大,还没过过这么好的日子。一日有三餐饱饭,还能穿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