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捡个雍正过日子 >

第26章

捡个雍正过日子-第26章

小说: 捡个雍正过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禛不说话了。

“你们那儿的话流传到我们这儿,大家都不知道怎么读。”我怎么忘了,胤禛还被我骗着,以为这儿是另一个地球呢!

“让他们慢慢自己琢磨吧,我是不会去那里教他们的。”胤禛拿着手机,在屏幕上划拉着。

“为什么啊?这也算是造福后代的事儿,你教会了他们,这门语言不至于失传了啊!”我先是不懂,然后想到了一个可能性,“你是怕人家问你,为什么知道这个怎么读么?”

胤禛仍然看着他的手机,“你说了,我是谁在这个地方并不重要。我不去教,也不是怕人知道了我是谁。”

那是为了什么啊?

我百思不得其解,“你别绕我啊!这工作确实比你现在当保安要强,你要是靠着会说满语,那百分之百能被收编成正式员工的!”

胤禛淡淡地回答,“我只求偏安一隅,当保安也挺好的。”

嘿!他还高尚起来了!

算了,他愿意当保安就当保安吧。我也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了。到了约定的地方,莹莹一身黑色的皮衣陪着黑丝袜和黑色的高跟鞋,还戴着黑色的墨镜,隔着好几米,我对她大声道:“你这是参加葬礼去了?”

莹莹“噔噔噔”地走过来,“是啊,刚去了个老外的葬礼,After Party是我们公司做的。这是胤禛?你好,我叫朱莹莹,跟她是真正的同学。走吧,逛街去!”她跟胤禛一点头,挎住我的胳膊就往前走,丝毫不拖泥带水。

“至于这么急么?”我被她带的险些摔着。

莹莹看了一眼手表,“我只能陪你逛三个小时,完了还得回公司。国庆期间接了个大活儿,我得回去压阵。”

“你啊,已经比我那变态表哥还工作狂了!”宋剑经常是忙的不见人影,然后在我意想不到的时间突袭我家。当然这个时间基本上是他结束了工作,跟哪个姑娘约完会,觉得回家时间太早,又没事儿可干的时候。

“少拿我跟他相提并论。”莹莹不高兴了。她没跟宋剑直接见过面,但是这并不影响她因为跟我的姐妹情谊,而跟我一起讨厌他。

“不说他了!”我立刻做了个把嘴巴拉链拉上的动作,转头去找被我带来的那一个,“胤禛,别跟丢了啊!”

作者有话要说:金家大少爷求婚倒计时……胤禛知道事情的真相倒计时……下一章贝爸和贝妈要出场咯~

☆、胤禛发现事实了!

莹莹掐着点儿跟我逛完街,提着战利品回公司去了。我也没了继续逛下去的兴致,就跟胤禛一道回家了。

临床试验还在继续,我赶在国庆之前把第二轮配方的第一期实验报告做完了,送回药厂,然后就开始准备回家的行李。

叮嘱完胤禛我不在期间的注意事项,我开车去了火车站。其实我老家那个距离直接开高速回去也是可以的,但是几十个小时一直踩油门太累,我爸妈也说让我以安全为先,所以我早早地订了票,还是坐火车走。

我家的父母都是医生,原来也都是在帝都工作的,临近退休,两人又以帝都空气不好等诸多理由,把工作调回了老家。反正我老家那个地方确实医院和医生也比较匮乏,现在两个人一起管着镇里的一家医院,倒是比在帝都的时候地位更高了。

“两位领导!你们闺女回来了!”我一放下行李,就大喊到。

我爸拿着把小茶壶从屋里晃出来,“哟闺女回来了?坐下,我给你把个脉。”

“先洗手去!”我妈也从厨房探出头来了。

这就是我家的常态了,我爸是中医,每次我回家都要给我把脉,我妈是西医,每次我回去都先强调卫生。

我先去放了行李,洗完手,乖乖地把胳膊架在脉枕上,让我爸看。

“最近你们医院挺忙的?”我爸“望闻问切”一个不拉,直接把我当他的病人一样了。

“啊,正做新药的临床实验呢,麻醉剂。”我把舌头伸出来给我爸看,“我挺健康的,就是这阵儿累了点儿。”

“嗯,回头我给你写个方子。”我爹看诊结束,对我的健康状况还算满意。

我妈这时候从厨房出来了,“你别给闺女瞎开药吃啊!她还年轻,多睡两天身体就能调整过来,老吃药再产生点儿抗药性,以后可怎么办?”

“那你多给她做点儿好吃的吧,咱们用食补。”我爸喝了一口茶,他老人家跟我妈在长期的中医vs西医斗争当中,已经掌握了方式方法。

那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反正我爸不会做饭,他工资卡还在我妈手里,每个月的零花都是我妈发给他,真惹我妈不高兴了,他就该没饭吃了。

当年医学院的女生是稀缺资源,稀缺到中医那边就两个姑娘,还早就被上一届的学长抢走了,不然我爸也不至于冒着被全体西医男生追杀的危险,还要追我妈了。

我当年本来也是想学医的,我爸就是基于以上理由,誓死反对我进医学院,我妈也不希望我们一家子都是学医的,所以我退而求其次,学了药理。反正药理这一门中西合璧,两个都学,我现在工作的这个药厂也是中西药都做,这回的新麻醉剂标榜的就是内含中药成分。

在家待着总是比一个人在外面住舒服,我每天就负责吃吃喝喝,跟在本地的亲戚们见个面,期间有不少人试图通过我给宋剑介绍女朋友,我一概替宋剑给否决掉了。

那个花心大少,还是少让他荼毒良家妇女吧!

至于我自己,也被问了不少次准备什么时候结婚。上一次我回家的时候是带着启胜一起回来的,这次没见人,也有不少人以为我们分手了。

这时候我妈就会跳出来,“谁说我闺女跟她男朋友分手了?她男朋友忙事业呢,再说人家放假不得陪一陪自己父母么?”两句话就说的亲戚们无话可答,纷纷退散。

我爹这时候一定会慢悠悠地补充一句,“我们家姑娘还要在家里多留几年呢,这么就嫁出去了多可惜呀!”

我在旁边看着,忽然觉得我爸和我妈退休之后可以去说相声,我妈逗哏,我爸捧哏,这一唱一和的,现场效果绝对是一流啊!

好吃懒做的日子总是过的特别飞快,转眼国庆假期过半,我也得准备回帝都了。临走,我爸还塞给我一堆吃的,“红枣多吃点儿,补气血的,还有核桃。”他连核桃夹子都替我预备好了。

我妈更实在,塞给我一个小纸箱,里面塞了一半口罩,一半一次性手套,让我哭笑不得,“妈,我就在医院上班!医院里还能没有这两样啊?”

我妈不知道从哪儿拎了一瓶免洗洗手液,往纸箱里一扔,“我给你的跟医院发的能一样么?这个口罩是透气的,还防雾霾。洗手液和一次性手套你不会搁在家使啊?”

我只好奉二老之命,又多扛了半个行李箱的东西回帝都。

开车回到家,我在楼下给胤禛打电话,让他下来接我。胤禛他们也放国庆假,今天正好不是他值班,没五分钟他就从楼上下来了,“回来了?”

“嗯。”我打开后备箱,“帮我把行李搬上去吧。”我带去的行李并不算多,但是老家的特产和我爸妈让我带回来的东西可是不少。

把行李弄上楼,我累得摊在沙发里喘气,“下次我得打飞的回去了,火车站能把人挤死。”

胤禛正弯着腰研究我带回来的土特产,“你家在江南?”他拿了一包笋干出来,“这装的倒不错,这样远的路也没有洒了。”

“对啊,我家在江南。”我去洗手,“笋干是给莹莹带的,她以前最爱吃我妈做的炒笋干了。”

胤禛转过身来,将我上下打量一番,“你……身上倒是没什么江南水乡的神韵,说话也是,倒像地地道道的北方人。”

他这是夸我呢还是骂我呢?

“我老家在江南,但我是帝都出生,帝都长大的。我爸妈也是在帝都工作生活了大半辈子,前几年我上大学他们才回去的。”我开始收拾带回来的土特产,“莹莹一份儿,启胜,还有科里的大家……”我买的时候就是按照这个量买的,所以东西真是有点儿多。

胤禛背着手在一边儿看,“又花了不少钱吧?”

“可不是。”我把东西分了分,把要给科里的先拿出来,余下的就都先放进柜子里,“哎哟,累死我了,我去歇会儿啊,晚饭你自己看着吃吧。”

等我饿醒了,出门觅食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件不得了的事,“你怎么把电视给开开了!”我心一颤,扑过去抓住遥控器,直接把电视给关了。

那一刻,我真的是体验到了全身直冒冷汗的感觉。从头顶到脚心都被人攥了一把一样,汗水从全身上下的每一个毛孔直往外冒,身体里面却又像是被点了一把火一样,内热外冷,叫人好不难受!我才把遥控器放下,就觉得自己要虚脱了。

在这个清宫剧大行其道的年代,我实在是不敢让胤禛看电视,万一赶上个寸劲儿,播个清东陵、清西陵的旅游广告再让他看见,我的谎言岂不是要被揭穿了?

相对于我的一惊一乍,胤禛倒是很冷静,“你坐下。”

“不是,你怎么学会看电视的?”我回老家之前可是把电源都给拔掉了啊!我家的插座还是带开关的那种!

“从你给我剃头之后,我渐渐学着用家里电器的时候。”胤禛的目光很是坦荡,“本来我也是气你不告诉我实话的。可是,”他叹了一口气,“事已至此,你……还是为了我才说的谎。”

我无语了。

本来以为是我成功地骗了他,结果是他成功地把我骗了,“你都知道了?”我忽然有了一种作弊被监考老师抓到的感觉。

“只是大概。”胤禛又叹了一口气,苦笑道,“没想到三百年后的世界,是这个样子的。”

“我当时说这是另一个地方,是怕你觉得回不去,会想不开。”既然他都知道了,那我没必要再隐瞒当初的理由,“现在你知道了这件事,我也不知道对你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自己也不知道,知道了,是好是坏。”胤禛摇摇头,“知道得多了,未必是好事。自从学会用电视以后,你每天去上班的时候,我都要看一会儿,虽然也从里面学了不少东西,但是为了让你觉得我还是什么都不知道,也没少说谎诓你。”

我说他怎么在招聘会的时候说出少×寺是重名的来呢!原来是为了骗我!

“你都知道什么了?”我坐下,问。

胤禛回答,“现在已经不是大清朝了,经历了民国,才有了现在的中国。民国时期文化方面百花齐放,×大的蔡元培教授……”

“呃,你主要看的是教育频道?”记录频道也有可能,谢天谢地他没看芒果台,那台有事儿没事儿就播还×格格,他把五阿哥代入到他弟弟的角色里可怎么办啊?

“不要打岔。”胤禛严肃地说了我一句,然后继续讲他了解到的知识,“那×大就是我清朝的后世皇帝下旨建立起来的,后来成了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的发源地之一。我大清虽不在了,可×大却留下来,唉……”

“你又叹什么气啊?”他又不是分数不够上×大的高考考生,没必要说起×大来就叹气吧?

“这与我不将满语的读音教给那些人是一个道理。国家已亡,这些东西理应一道也亡了,流传下来也只是给后世徒增笑柄罢了。”胤禛说这话的时候面无表情,倒真有几分铁面皇帝的感觉。

我却不同意他的这个说法,“你这也太狭隘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文化当然应该一代一代往下传才对啊!×大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全国数一数二的好大学了,多少学子都以上×大位目标呢!而且,大清之前的文化,你们不是也用来着么,那个明朝弄得那叫什么书来着?”我很想举一个例子来证明我自己的观点,但是又想不起我要说的那本书叫什么名字。

“永乐大典?”胤禛倒是立刻就猜出来了。

“对,永乐大典,那就是集前人所成,为后代服务的书啊!要都像你这么想,那干嘛还要编这个书呢?大家都是自己过自己的朝代不就完了?还有,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呢?不就是为了让后人知道前人都发生了什么事儿么?”我把中学时候写议论文永恒不变的司马迁爷爷也搬了出来,“他可是受了宫刑的人!忍受着那么大的痛苦还完成了这项伟大的事业!”

胤禛却是不同意我的观点,“为前朝修史书,是叫百姓知道,天下已经换了人掌握。永乐当年修书,除开为了存留前人之作,还要显示他乃是洪武正统,借此收拢天下士子之心。至于司马迁,其父便是太史令,他子承父志,著史记也在情理之中。”

我被胤禛这一番话说的哑口无言,“人家替弘扬传统文化做了这么大的贡献,怎么到你这儿都成了为了自己了?”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罢了。不过我看,就以你这资质,绝当不成武瞾。”胤禛仿佛是对我也很无语。

“武照?武照是谁?”

“武则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