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回初三 >

第54章

重回初三-第54章

小说: 重回初三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边就熄火了。

戴老师是英语教研组的组长,年约五旬,严肃的样子很像郑老师。她需要坐着上课,第一次上课就说:“我身体不好,不能大声说话,大家上课安静点,不要说话,班委注意下纪律。”

她上课不像胡老师总是注意调动课堂气氛,她的要求就是:“都不要说话,听我讲。我讲完会给你们留出说话的时间。”

赵老师也特意在上课时过来看了两三次,最后戴老师都笑着抱怨说:“你一来他们就不听课了!别来了!回去!”听着两人的关系确实相当好。

然后当天晚上自习课,赵老师就带着卷子来了。大家大惊失色!赵老师笑着说:“放心吧,不是物理卷。是你们戴老师出的卷子,让你们做一做。”

然后赵老师就跟镇山太岁一样坐在讲台上替他们“监考”,那次自习的纪律绝对是一流的。

有经验的老师跟一般的老师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戴老师就很会抓重点,她的教学方式有一些很古老,比如她要求大家抄写课后单词和短语,还说:“有时间的可以把课文也抄一遍,这个不强求。如果有人能默写,或者找着同学你给我听写,我给你听写,这样也不错。这个我不会检查,全靠自觉。英语是一门语言,它只能靠死记硬背来提高。你记得的单词越多,看过越多的英文文章,你的成绩就会提高。你要问我有没有捷径,可以不背单词不看书得高分,那我要说这是在做白日梦。或者你也可以去参加那种一周让你流利说英语的补习班,学一些怎么买菜怎么坐车的傻瓜英语,不要来找我。”

卷子写完后是由胡老师给他们拿来的。看到她一脸兴奋的抱着卷子又出现在一班,大家惊讶的纷纷问她:“胡老师!这节课是你上吗?”

胡老师笑着摇头说:“不是,不过你们的卷子是我改的!”

胡老师高兴的就是这个,连戴老师托她改卷子是加班都顾不上了。“大家的成绩都不错哦,好几个满分!”

胡老师也顺便帮大家把卷子给发了,发完正好打上课铃,她赶紧拿起她的书和教案跑出去了,急慌慌的。

之后胡老师还是常常出现在一班,大家也都习惯了。今年的实习老师中只有她一个英语老师,戴老师不方便的时候就常常叫她过来看自习。不过自习也是做卷子,也不知道戴老师哪里存的那么多卷子,她有时还把英语四级考的卷子拿给他们做,说能做多少算多少,不算分。

戴老师是胃病,据说胃上长了块东西,去年查出来的时候很吓人,都以为是癌。今年二月时做了开腹探查,结果是良性的,医生顺手就给摘了,等戴老师从麻醉中醒来那医生还端着医用托盘让她看。

戴老师比着笑说:“就花生豆大小的一个东西,可是折磨死人了。”她现在说起这个就比较轻松了。

赵老师再三警告他们不能让戴老师累着气着,“其实原本今年根本就不该让她再带班。”他说。但一是戴老师自己不乐意,二来学校也实在舍不得戴老师。戴老师带过英语队参加过几次国际比赛还拿过名次,算是省一非常知名的一位老师了。

所以戴老师才跑来教一年级,不然她这样的好老师肯定是三年级的人。

赵老师说这么多,意思就是:你们占大便宜了!一定要好好珍惜!谁敢在英语课上捣乱,我暂时不能赶你们走,那你们就给我回家去,明年直接滚出一班!

他还交待林美,“要是看到上课时戴老师脸色不好,就赶紧让她停下来歇歇,然后去找我。”

搞得林美上英语课时特别集中注意力盯着戴老师。

戴老师被林美这么盯着盯着盯出个后遗症来:她喜欢叫林美起来回答问题和读课文。她对林美的语速和口音以及时不时冒出来的一些口语化的错误完全不在意,还对大家说:“考听力时任何问题都可能出现,上上一届就发生过听力考试语速调快的事。你们平时多适应适应,到时就能听懂了,也不会失分了。”

然后下课把林美叫过来,悄悄说:“你在外国生活过?我听你有点华盛顿那边的口音。”

林美瞠目结舌。

戴老师大概以为她不欲人知,所以没执着答案就点点头说:“你的口语和听力应该是没问题了,多做些题吧,超纲也不要紧,也可以拿来我给你看看。”

然后上英语课时,戴老师就不怎么管林美了,叫她起来一般是问别人没答上来,叫她补救,还有就是读课文。她读一遍,大家再读一遍。

偶尔叫林美过来给她讲题时,都会注重提醒她“这个地方是应试的,你要注意”,告诉她“改掉你自己的习惯,中国的口语还是更接近书面语”。

林美给戴老师跪了,竟生出千里马遇伯乐之感。

因为她的关系,戴老师对周罄也熟悉起来了——两人总是结伴去问问题。周罄也是有出国的打算的,想着高一还比较轻松,她现在开始大量的补词汇和阅读量。她说她想考托福出去,就算周妈妈在那边给把她办出去,她还是想试试她自己的实力。

上次去美国,周妈妈还给周罄透露了一件事。周妈妈还是打算在未来回中国来的养老的,那大概就是周罄在美国读完大学后吧。周妈妈说到时她在美国赚的钱全都拿回来,她自己买幢小房子,给周罄和她爸买幢大的。两边住近点也能互相照顾。

当林美听到周妈妈理想中的养老地是北上广深一类的一线城市,至少也是杭州时,不由得想为周妈妈掬一把同情之泪……十年后的房价……不提也罢……

出于一种不忍,林美问周罄要不要让她妈现在就给她买?现在北京的房价远没有那么夸张。但周罄虽然对周妈妈有很多不满,可她的想法是“我不要你的钱,我也不贪你的便宜”。这种意气让她甚至不屑于周妈妈许愿中的大房子。

她说:“不行,她现在那边还有家庭,何况她现在又不回来,买了给谁住?给我还是给我爸?不行,这就成我们占她便宜了。”

林美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出悲剧正上演”。

天冷以后,寝室里开始严查乱用电器!这是因为某天某位技术性的学霸私接电线后把整个寝室楼的变压器给烧了,从下午回到寝室就发现开不了灯,等下了晚自习回寝室后,宿舍阿姨是举着手电筒送她们上的楼。小卖部的蜡烛本来是一块钱十根,一路卖到一块钱四根还供不应求。其他像火柴和打火机也被买走了,手电筒更是不用说,早就一扫而空。

托这位英雄的福,寝室里开始实行突击检查,看哪个寝室乱用电器就通知班主任,传说还有可能会有处分。

赵老师把林美和郑凯叫过来,很光棍的说:“我就把女生寝和男生寝交给你们了,要是我们班被查出来一例,你们老师我的脸可就要丢光了。”他还轻轻拍拍自己的脸。

林美听懂了赵老师的潜台词:不是不让你们用,是不让你们顶风用。

下来后林美跟郑凯两人取得了共识。

郑凯说:“我看先熬过这一个月吧?一个月以后,估计就不会查得太严了。”

林美猜道,“我猜年后说不定还会突击检查一下。”也就是从十月中旬查到十一月上旬,然后大家开始准备期中考,这时什么检查都要给考试上路。等考完放假三天后回来,可能还会有一两次突击检查,全熬过就没事了。

林美说:“要是能知道学生会检查的时间就好了。”跟着她盯着郑凯,她可是听说郑凯跟学生会的几个人玩得挺好的。

郑凯举手:“明白,保证完全组织交给的任务。”

听说郑凯把哥们拉去吃了一次火锅后,关于什么时候检查的消息就悄悄透到了一班的班委这里,检查前一天,林美和郑凯都会挨个寝室通知先把电器全收起来,于是平安过关。连赵老师都听说了,还很满意的夸他们“有方法”。林美跟赵老师请示要不要报销一下郑凯火锅的钱,赵老师跟郑凯说:“报销火锅不行,你们喝了几瓶啤酒?这个可以报销下。”

郑凯嘿嘿的刚想算一下,就反应过来看到赵老师似笑非笑的样子,马上说:“没有喝酒,就喝了两罐饮料!”

出来后郑凯说:“卧槽,差点说漏嘴!”

林美想说“我的班长不可能这么蠢”,问他怎么会失去警惕。

“大意了,大意了啊。”郑凯说,“跟郑老师不一样,跟赵老师大家都是男人,说话容易没把门。”

看一群不满十八岁的男孩自称男人,就能感觉到青春是多么美。

不知不觉,进省一已经半学期了。时间真的过得太快,林美觉得简直就像是昨天的事,再过半学期他们就要升上高二了。高二是高三的预备役,刚度过中考,高考就近在眼前。

正好两周后就要举行期中考了,大家一些闲事休提,全都集中精力备战考试。

老师们却不约而同的放松了,不再布置很多作业,也不再随堂考试或多多提问,卷子也少了。相反,老师们都在按部就班的把课程往前推进。复习?这个赵老师说了句实话:“复习当然要靠你们自己。还当自己是初中生呢?要老师逼着你们才学?等你们进了大学就会发现,到那时老师上完课就走,你交不交作业都没人管你。高中老师已经管得很多了。”

所以大家一边在上课时接受新课,一面在课余时间自己找时间复习,林美自己都感觉到她被逼得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虽说初三时她也是自己制定复习计划,可那时至少有一半的时间她跟老师们的复习计划是重合的。但赵老师的意思是,为了给高三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在高一下学期就会开始给他们上高二的内容,而在高二结束前,他们必须把高三的课全部赶完。然后高三一年就是重点复习。

所以她必须自己消化巩固老师讲的新课,老师在课堂上根本不会给你留出时间来。英语课戴老师一周讲了四篇课文,基本上一节课过一篇。赵老师就直接跟他们说,“这周把牛顿解决掉。”他说的轻松,大家都吓了一跳。

赵老师笑着说:“没事,能跟上我的都能听懂,听不懂的就先背下来。到高二就该文理分班了,到时我这班里至少还要少一半的人。”

文理分班这事大家都知道,但没想到竟然已经离他们这么近了。

那天,赵老师特意用五分钟解释了下。比如他带的一班一直都是理科班,二班班主任董春河带的是文科班。到时会进一步细化。“一部分人可能会被送到分校去,不过也不太可能,去年想做就没成功。”赵老师用一种冷静到冷酷的语气轻描淡写道,“我们学校配备了顶级师资的只有四个班。”他举起一只手,“每年高考,只有这四个班的有机会考上一流学府。剩下的就纯属自己努力了,每年都会有几个,我个人非常佩服这种不服输的精神。在不利的条件下还能考出优异的成绩。不过我们也会尽力保证大家都有个好成绩,咱们本省本市也有好大学嘛。”

但有机会上一流的,谁愿意上二流的呢?

赵老师最后做总结:“所以考不好我的物理没什么,有人从一班下去,也有人升到一班来。说不定我跟大家只有这半学期的师生缘呢。董老师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学文科的跟着他是不会错的。董老师常在报纸上发表点小文章,小诗歌,是一个道地的文人。”

期中考成了一次对未来前程的预演和选择,这让不少人都人心惶惶。班里最近的新话题就是你去文班还是理班?

林美是打算去文班的。理班对天分的要求很高,她很清楚自己没这个天分,所以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浪费时间去追求自己不擅长的。但现在的倾向是理科班的学生是智商高才,文科班有点上不了理科才去学文的意思。所以有很多人开始专攻物理数学,哪怕在这一科上的进步余地并不大也不放弃。

赵老师特意把林美和郑凯这两员爱将都叫过去问下他们想选文还是理。林美痛快的说文,赵老师有点吃惊的说:“女生的脑子都好,心又细,我以后你会选理科啊。”他把她入学以来的各种小考的成绩拿过来,就放在他的桌子上,他拿过来给她看说:“你看看你的成绩,我觉得你学理比较好。你的文科就是普普通通,英语算是最好的了,别的你又不是特别喜欢。还是选理吧。”

林美明白了,赵老师是来动员他们选理的。

郑凯说想上理科班,赵老师就满意点头说:“那回去再努力努力,别放松。你的成绩还是不错的。”然后就先叫郑凯回去了,亲自给林美搬个凳子来,跟她很和蔼的聊天,问:“平时喜欢吗?看报纸?读诗?”

林美挨个摇头。她在以前的这个时期倒是很着迷台言,几乎每天都要租一本,学校门口两三个小书店都办的有租书卡,还能租漫画。

但现在再去看小说就太“雷”了,漫画现在才画到中间,可她一般都看到结尾了。等于说都没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