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名著电子书 > 谨言 >

第93章

谨言-第93章

小说: 谨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谨言在巡视工地时,还见到了一些光着膀子的白种人,询问了沈泽平才知道,他们大多是察哈尔过来的,一些是有鞑靼血统的蒙古人,还有一些是俄罗斯人。关北城外有活干,工钱丰厚还能免费吃饭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再加上李谨言特地在报纸上刊登的招工启事,不断有人涌入了关北。

“身份都可靠吗?”李谨言皱着眉头说道:”要不要让伊万他们过来看看?”

“言少爷放心。”沈泽平笑着说道:“他们不是俄国人的探子,都是些活不下去的穷人,我特地派人看着,出不了事。况且他们干起活来格外卖力,一个能顶两个。”

“恩。”既然沈泽平这么说,李谨言也没再说什么。

“不过前些天还有日本人想到工地来找事情做。”

“日本人?”

“对。”沈泽平说道:“有直接找上门,还有混在流民里的,我一个都没收。”

“您做得对。”哪怕这些日本人真是来找活干的,李谨言也不愿意冒险。不过,这也给李谨言提了个醒,日本人自己混不进来,会不会有被日本人收买的华夏人?

“这事不用担心。”沈泽平虽然笑着,眼中却闪过一抹冷光,“都有人看着呢,真有那样的,我一定让他知道知道,死字是怎么写的!”

李谨言搓搓胳膊,这沈老先生当真是军旅出身,够狠!看来,当初在西药厂为难自己时,这老先生连两分力气都没出啊。

90、第九十章

十月十二日;随着楼少帅一道道命令的下达;局势再度紧张起来。

第五十六师进攻开原;第六十一师固守连山关;随时注意凤城日军的动向。

独立旅第二十八团和第二十九团接连攻下汤岗子和海城;逼近大石桥;那里驻扎有日军第五师团的一个步兵联队和一个炮兵大队。两个团接到的命令是协同进攻,第二十八团却率先急行军赶到大石桥;对大石桥的日军展开了进攻。

战斗进行得并不顺利;独立旅第二十八团终于碰上了一块难啃的骨头。在大石桥的日军步兵联队和炮兵大队都是第五师团中的精锐,尤其是炮兵大队;两门120mm榴弹炮和五门75山炮打了第二十八团一个措手不及;之后日本步兵发起的冲锋更是给二十八团造成了不小的损失。等到二十九团赶到时;二十八团已经损失了近一个营,这是同日军开战以来从没有过的。

二十八团的团长赵光有眼睛赤红,狠狠给了自己一个巴掌,如果不是被连日来的胜利冲昏了头,冒进争功,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

一个营,三百多号人,有一百多都是从满洲里下来的老兵,他怎么和少帅交代?!

第二十九团团长王立山走进临时指挥所,看到赵光有的样子,狠狠的给了他一拳,“现在知道心疼了,早干什么去了?啊?!”

赵光有一把擦掉嘴角的血丝,“TNND,老子亲自带人冲!”

“你犯什么浑?!”王团长一把拉住他,“冲上去干什么,找死啊!”

“……”

“日本人不是纸糊泥捏的,出发前,少帅电报发来的命令你都忘了?”王立山说到这里,见赵光有满脸的懊悔,语气终于缓和下来:“少帅已经把旅属炮兵营派来了,等着看吧,就算眼前这块骨头再不好啃,咱们也要嚼碎了吞进肚子里!”

大岛联队的联队长大岛忠义放下望远镜,用力拍了一下炮兵大队的大队长通口的肩膀,“通口君,做得好!”

“是!”

“这些华夏人被胜利冲昏了头,今天,他们将得到一个毕生难忘的教训!”大岛忠义再一次举起望远镜,“继续炮击,将这些华夏人全部撕碎!”

“是!”

轰轰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再度响起,每一枚炮弹落下,都能看到腾起的黑烟和碎石,独立旅两个团的士兵躲在挖掘到一半的战壕和防炮洞里,偶尔会有一枚炮弹当头落下,躲在防炮洞里的士兵都会被埋在里面,运气好的能被挖出来,运气不好的……尸骨无存。

二十八团团长赵光有站在临时指挥所里,强迫自己看着眼前的这一切,若不是他被之前的胜利冲昏了头,犯了轻敌的大忌,没有为了抢功冒进,这些兵不该死,本不该死!

轰!

一枚炮弹砸在了距离临时指挥所不到五米的地方,指挥所里的人都能感觉到脚下大地的颤抖,副官和参谋纷纷扑向赵团长,却被他一把推开,“能炸死老子的炮弹还没造出来!”

持续了十五分钟的炮击终于停了,阵地上静悄悄一片。

“团座,接下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赵光有看向日军的方向,“清点人数,统计战损,另外告诉弟兄们,等咱们的重炮到了,炸死这帮矬子!”

鞍山,独立旅驻地

“少帅,二十八团来电!”

“念。”

楼少帅凝神看着铺在桌上的地图,半天没听到声音,抬起头,“怎么?”

“少帅,大石桥战事不利。”

“接着念。”

“是!二十八团遭日军炮击……”

听季副官念完电报,楼少帅沉吟片刻,开口问道:“旅属炮兵营到哪里了?”

“已经过了海城。今天下午就能到大石桥。”

楼少帅缓缓抬起头,宽大的黑色帽檐在他脸上落下一片暗色的阴影,黑色的眸子像是在暗夜中潜伏,随时准备出击咬断猎物喉咙的兽,他一字一句的说道:“下令,两日内拿下大石桥!大石桥的日军,一个不留。”

“是!”

“还有……”

“是?”

“关北的电报别忘记发。”

“……”

李谨言并不知道楼少帅给季副官下达了什么样的命令,他正被眼前的英国佬气得想杀人。

“乔治,麻烦你再说一次?”

“李,我想你应该理解,”英国洋行的经理乔治说道:“船在大海中航行了近两个月,造成一些损失是必然的。”

“理解我要的是五十头健康的英国猪,而你只给了我四十二头,却要求我全额付款?”

让李谨言生气的不只是货物的数目不对,而是运到关北的大白猪只有一头是种猪!李谨言气得咬牙却毫无办法,虽然合同定价是种猪的价格,却没有标注英国人卖给他的必须是种猪。或许他应该庆幸英国人还想着和他做罐头生意,没有把他耍个彻底。

若他想继续从英国进口种猪,就必须和这个英国佬保持“良好”的关系。李谨言不得不强迫自己咽下这口气,虽然他真的很想一拳砸在这个英国佬的脸上。

深吸一口气,李谨言告诉自己,来日方长,总有让他扳回来的一天!

不过,事情并不总是糟糕的。

十月十九日,从德国购买的第一批机床随船运送到青岛。同船而来的还有二十多名德国专家和技术工人,他们将帮助北六省建造一座能够独立生产枪炮的兵工厂。厂址就选在北六省军工厂所在地,按照展长青的说法,地方和厂房都是现成的,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节省成本。

杜维严也是举双手赞成,德国专家和技术人员还没到,就已经选出了许多技术扎实,学习能力又强的工人,安排他们给这些德国技术人员打下手,至于能从这些德国人身上学到多少东西,就全靠他们自己了。

反正机会难得,能学一点是一点。

在德国人抵达之前,李谨言特地叮嘱杜维严,关于坦克的事情一定要保密!包括他在内,所有知情人都要闭紧嘴巴,不能让这些德国人发现任何端倪。

二战时的德国坦克举世闻名,若不是德国人在制作工艺上过于严苛,以至于在坦克数量上输给了盟军,恐怕苏联的T…34只有挨揍的份。

若是提前被德国人造出了坦克,恐怕一战的结局都会改变!

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一战期间可是华夏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若是一战的进程和结果发生改变,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战后用面包还贷款的事情更是成了笑话!

杜维严对李谨言保证,绝对不会让坦克的事情对外泄露一星半点,李谨言还是不放心,情急之下给楼少帅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上写着:“丑八怪被外人看到了怎么办?”

李谨言开始佩服自己给坦克起的名字了,就算有人看到这封电报,也绝对不会把丑八怪和某种武器联系在一起。

回电来得很快,看过电报上的内容,李谨言依言去找了楼大帅。

“行,这事我知道了。”楼大帅说道:“放心,保管那群德国人什么都发现不了。”

有了楼大帅的保证,李谨言终于放心了。

十月二十二日,德国人乘坐的火车抵达了关北城,展长青和几个懂德语的军政府官员亲自在车站迎接。

十月二十五日,在北六省军队接连攻占大石桥和开原,南满铁路停运近一个月后,日本终于通过英国公使对华夏提出了停战和谈的要求。

不过日本人还是耍了个心眼,提出同北六省和谈,将北方大总统司马君和南方临时大总统宋舟抛在一边。

这同俄国人之前撇开北六省,找上北方政府和谈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无疑都是在挑拨北方政府和北六省的关系。只不过俄国人是想通过北方政府打压楼大帅,而日本人却是狠狠扫了司马大总统的面子。

只不过让日本人没想到的是,楼盛丰手里捏着司马君的把柄,而这个把柄又和日本人有关,日本人的这番举动,非但没能成功挑拨司马君和楼盛丰的关系,反倒是让双方都对日本恨得咬牙切齿。

所谓偷鸡不着蚀把米,不外如是。

91、第九十一章

民国四年;公历1912年10月28日;北方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枪声终于停了。

此时;北六省军队已经实际控制了南满铁路开原至大石桥一段;安奉铁路关北至连山关一段;日本从华夏北方掠夺资源的运输线几乎全部被掐断;加上军费支出,可以预见;当财政部递交相关文件时;内阁首相桂太郎的脸色会是何等的精彩。

正是财政上的捉襟见肘,才迫使日本不得不服软;硬着头皮请英国进行调停。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日本一直上演着“以弱胜强”的神话;他们就像是一个赌徒,用全部身家去进行一场豪赌。不知道交了什么好运,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赌赢了,甲午战争的赔款,让日本第一次真正的财大气粗起来,日俄战争后,他们从俄国人手里抢来了南满铁路,不断从华夏东北攫取资源壮大自己。

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若是没有华夏的铁,煤炭,木材和粮食,日本根本就熬不过日俄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日子。

日本人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华夏人会直接一巴掌扇在他们的脸上,然后再狠狠的喘他们一脚,告诉他们,白吃白拿占便宜的好日子结束了!

一个习惯了侵略和掠夺,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强盗,在面对受害者的反抗时,压根不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进而反省自己,只会表面上装出一副讲道理的姿态,暗地里继续策划阴谋。

“日本人真的打算和谈?”李谨言看着报纸上登出来的消息,还是不相信日本人会如此轻易的服软。

事实上,如李谨言一般想法的人并不少,其中就包括楼盛丰和楼逍。不过,无论日本人在打什么主意,这一次都注定无法成功。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比他们更加聪明,也更加强硬的对手。

在英国公使参与调停北六省和日本的战争之后,楼少帅并没有马上下达停战的命令,反而派出独立旅第三十团进入安东,驱逐在安东境内的全部日侨和朝鲜移民,派独立旅特务营武装接管本溪钢厂,钢厂中的日籍人员一律驱逐,武装反抗的格杀勿论。凡被查明与日本关系密切的华夏人,尤其是钢厂领导层人员都被扣押。

在此期间,钢厂的工人配合特务营的官兵揪出了不少汉奸,这些人都被扣押起来,家产也被查封,查明证据确凿之后全部枪毙。乱世用重典,无论他们是因为什么理由当了汉奸,都只有死路一条。若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接管本溪钢厂,就必须将日本势力全部驱逐出去。而隐藏起来的汉奸,往往比台面上的更加危险。

日本总领事矢田得到消息后,立刻向北六省军政府提出了抗…议,展长青依旧是笑容满面的接待了他,然后满面笑容的和矢田说了一通社交辞令,句句客气,字字在理,就是没一句在点子上,等矢田被绕晕了送出会客室之后,依旧没从展长青嘴里得到任何有用的东西。

身在旅顺的大岛义昌和日本公使伊集院得知安东被华夏军队占领,本溪钢厂的日本人也被驱逐之后,不是没想过利用军舰对安东进行炮击,但是,就算打赢了又能怎么样?连军部元老山县有朋都认为短时间内不宜与华夏全面开战,这场战争根本就没有持续下去的可能。况且海军作战的消耗是陆军的几倍。已经捉襟见肘的财政,马上就会濒临崩溃。难道向国外贷款吗?不是没人提出过这个建议,却被首相桂太郎否决了。

“还不到孤注一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