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网游之帝国崛起中 >

第115章

网游之帝国崛起中-第115章

小说: 网游之帝国崛起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在等我反悔吗?”

……

高顺不再说什么。松开暗天戟,捡起地上地燕尾刀,跳出深坑向着护卫兵逃走的方向跑去。在身影即将完全没入黑暗前,高顺扯过一匹战马,骑到马背上后,高顺回头,意味深长地看了仍然伫在原地的苏定方一眼,随后催马而去。

百余米外,和所有玩家一样,歪歪萝卜条瞪大眼睛不可理解地看着这一切,待到高顺已经骑马彻底跑掉了,这才醒过神来。醒过神来的歪歪箩卜条连忙抓着李湛的衣袖道:

“李兄,这个苏定方在干什么?放虎归山啊?!!”

李湛此前也是凝眉看着这一切。听歪歪萝卜

自己,李湛叹道:

“英雄相惜,苏定方既然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歪歪萝卜条还想说什么,被李湛抬起的手势压了下去,只听李湛命令道:

“全军听令,全力攻击敌军,解救官渡之围!”

此时围困官渡港的董卓军由于主将、副将全失,全军士气尽失。李湛手下这一千余人的队伍个个生龙活虎,奋勇当先,一阵冲杀过后就把薰卓军杀得七零八落,溃散而去。

官渡港军营内,东阿县县尉喜不自胜。本来他以为此次官渡港必失,自己免不得要被濮阳太守治罪,没想到这个看似已经注定地结局竟然被李湛给扳倒了。大喜之下,东阿县尉通过兵士的指引,于乱军中找到李湛,对李湛连连作辑(李湛现在的头衔是代县尉,东阿县阿对他作辑并不觉太失颜面)。李湛扶起县尉,二人执手走向军营。

在中军大帐内坐了一会儿,李湛向东阿县尉了解了一些当前敌我双方的战势情况。这时,赵明在军士地引领下走进大帐,告诉李湛外面的局势已经彻底平复了,董卓军完全被杀退。



李湛点头,与东阿县尉先行告辞,回到事前下船的浅滩处,登船后,命令军士们继续向官渡港前进。

由于初到中原,李湛对这一带的地势与敌军的布防情况根本不清楚,他不得不事必恭亲,每一道命令都要亲自下达,每一次军事行动都要亲自参加。

近百艘船只在李湛首船的带领下,陆续驶进官渡港。运输船将粮草军器卸下船后,当夜返航。李湛命令兵士们将十五艘船只停到一个静水湾处,三百零二名兵士全部下船后,直接在军营内搭起帐蓬,埋锅造饭。

一夜过去……

第二天一早,李湛等兵士们吃过早饭后,点齐了二百七十名兵士,留下三十二名等级较高的兵士留守在官渡港,主要任务就是保护船只。

这二百七十名兵士中,有二十名负责在队伍后面押运粮草,马车由官渡港提供。官渡港作为盟军粮草军械的集中装卸地,停放有大量马车、运输船等运输工具。听说李湛要用马车,东阿县尉亲自命令兵士挑脚力好的马匹,配上马车给李湛挑了十辆。

每辆马车最大满载量为八百单位,十辆马车装运着八千军粮跟在队伍的后面,向南面地虎牢关方向进发。其余北方兵士和玩家则驻留在官渡港,等待各自县尉或太守的下一步命令。

经过两天行军,路上宿营一夜,第二天入夜时李湛带领这二百七十人的队伍来到距离虎牢关约二十里地盟军军营。虽然夜色已深,能见度低下。然而营内各处的***还是清晰地映照出整座军营的庞大规模——绵延数十里之远,纵深有十里之宽。

离军营大门尚有二千米远近,就有一队七名巡察骑兵策马奔行到李湛面前,急令李湛众人止步。其中一名巡察骑兵小队长上前对李湛一拱手,道:

“奉曹操盟主之命,在此盘查,请出示您的引证。”

引证?李湛想了半天,从怀里掏出那封程原太守的亲笔公文,他身上也只有这个东西可以证明身份了。

巡察骑兵小队长接过公文看了看,触着眉头。很明显,单凭这一纸公文就让他对李湛放行很是有些为难。毕竟程原等三名扬州太守刚刚加入联军没多久,很多联盟军卒对他们并不熟悉。

这个时候,一队约五十人的步兵巡逻队伍正好巡视到这里,领队的那人看到李湛后,立即高兴道:

“李兄,你可来啦,兄弟们都等着你呐!”

李湛扭头望去,随即也笑了,是风行。

——————————

注:

留下等级较高的兵士:原因在于封建时代可供兵士转职的选择有限。以剑士兵种为例,剑士在封建时代最高只能转职到长剑士,长剑士就应该可以转到双手剑士,但这个职业必须在城堡时代才可转职。因此,个别兵士级别偏高无意义,不如将全体兵士的平均级别提高上去。

纷起-英雄--霸王大陆

第187节 封赏-御林军

此时被分派负责当夜的巡逻执勤工作,有他做引荐小队长痛快地对李湛放行,率领六名手下往别处去了。

李湛从风行口中了解了一些近几天的战况,末了,风行告诉李湛,不仅兄弟们都在等他,秣陵太守程原也交待过,要李县尉回到大营后立即去见他。

李湛与风行暂别,率领二百七十人的队伍并粮草,进入大营,在营内巡逻兵士的指引下,径直来到大营西侧的扬州军驻扎区。

在驻扎区内留有一大片空地,是太守程原事前特意留给李湛这一队兵士驻营用的。李湛吩咐兵士们把营帐搬运下来,就地安营扎寨,马车统一停放到粮草区。

丹阳县内的各个村镇和部落领主们得到消息,纷纷钻出各自休息的营帐,来和李湛打招呼,询问这一路的经历。李湛在黄河上破原木阵,以及解救官渡之围的消息早已经传入众人的耳朵,大家都对李湛的出色表现赞不绝口,李湛此时身为丹阳县代县尉,他的表现直接影响到丹阳县的外在形象。这些镇长、族长们都为自己是丹阳县的一员而沾沾自喜。

兵士们将营帐陆续竖立起来了,李湛让大家早点休息,和围在身边的镇长、族长们暂别,来到扬州军的中军大帐。

中军帐内,程原和另二位太守正在商议军情,在他们身后,程铃和魏安分别侍立。这个时候,守在帐外的军卒进来禀报,丹阳县代县尉李湛率军归营,现在正在帐外求见。

程原一听,呵呵一笑。点点头让李湛快进来。李湛率领江南水军初到中原,即破原木阵,解官渡港之围,在中原一地掀起不小声势,整个联盟军内,一提李湛,都知道是秣陵城下丹阳县的一名代县尉。这让程原很是高兴,自从这个消息在联盟军内散开之后,程原觉得自己走到哪都倍有面子,脸上有光。

和程原的荣光满面不同。虽然同为扬州太守之一,会稽和吴城太守就没那么荣耀了。会稽太守还好说,本身是个比较重视民生经济的主儿,对军事和影响力不太关注,因此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惊讶半晌之后无所谓地摇摇头,没觉什么。

关键是吴城太守魏明。这老小子倚仗着临海(东海),靠盐业发家,在扬州三座主城中最为富庶,却因为城下辖县仅有一个(边吴),地域狭小兵源匮乏,而无缘强大。因此,他一直对同在扬州治下却地域最广地秣陵垂涎不止,对自己儿子魏安与程原女儿程铃的事情最为积极,费尽苦心。积极撮合。无奈自己儿子不争气,与程铃之间一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这让魏明大感恼火,却又有劲使不上。

得知李湛破原木阵并解救官渡港的消息时。魏明正和程原一起视察军营,表面上魏明一副欢喜不胜的样子,对程原连声道贺,称赞程原手下有个好县尉。回到自己的寝帐后,魏明觉得窝火,越想越气,把边吴县县尉,也就是自己的儿子魏安叫来,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此时得知李湛已经回营,正在中军帐外求见。魏明父子对视一眼,心中极度不爽。

须臾,军卒把帐帘挑起。李湛从外面走进来,在帐中站定,恭身向正座的程原深施一礼。程原手捋胡须,呵呵笑着,抬手让李湛免礼平身,坐在旁边的座位上。

李湛坐下后,程原向李湛详细打听了一下当时破原木阵和解救官渡港之围的情况。李湛一一细说,引得程原不时点头,听得津津有味,旁边会稽太守也不时插问几句,对李湛地叙述也很感兴趣。魏明枯坐一旁,一脸的漠然;身后魏安扭头转目,百无聊赖地在帐内四处扫视,就好像他第一次来到中军帐,对这里什么都感到新鲜一样。

在叙述解救官渡港之围时,李湛着重讲述了苏定方先后战败两名英雄级将军的事。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李湛不想贪功,官渡港之围本来就是主要倚仗苏定方摆平的,谁有功谁封赏,李湛觉得自己应该把苏定方的功绩详细述说一下。二,李湛觉得以苏定方的能力,应该给封个武爵之类的,自己目前没有分封武爵地权利,至于小队长、中队长一类的官职对于苏定方来讲实在是太屈才了。所以李湛此前一直没有任命苏定方官职,他就等着有机会向太守举荐苏定方,由太守来分



听完李湛的详述后,程原果然对这个有勇有谋的苏定方十分感兴趣,当即命令兵卒将苏定方叫来。不一会儿,苏定方在军卒的引领下走进中军帐。程原打量苏定方片刻,扭头看了李湛一眼,露出赞许的目光。随后,程原考量了片刻,对苏定方道:



“苏定方,李县尉方才对我说起你在解救官渡港之围中的出色表现,基于你的功绩,本太守封你为俾将军,归于李县尉帐下听令,你可愿意?”

苏定方此时身为自由英雄,并没有投靠李湛,这一道分封命令就等于变相将苏定方划归到了李湛手下,可见程原政治手腕之老练。就连李湛也没想到程原会这样分封,扭头看向程原,而程原却是一副老神在在的自若。

苏定方听到分封后,表情一怔。他倒不是因为这一道分封把自己归属为李湛调遣而惊讶——自己和李湛地感情早已如兄弟一般,归属与否只是个形式而已。让苏定方表情怔愕的是,他知道太守只有分封两个将军爵位的权利,其中之一就是俾将军,另一个是偏将军,由这道分封就可以看出太守程原对自己之敬重。

苏定方略一怔愕,随即拱手谢恩道:

“谢太守封赏!”

程原没想到李湛和苏定方的关系已经达到如此亲密程度,心下欢喜,转过头来又对李湛道:

“李县尉地功绩不止此次进军中原。老夫早就在原任县尉的奏章中,就得知李湛练兵严令、剿匪治安有功,加之这次军功,老夫封你为偏将军,领丹阳县军务,赐御林军护卫兵两名。”

偏将军与俾将军的爵位相当,月薪都是五黄金,统率永久增加三点,带有两名护卫兵(一般默认为十到十五级剑士),拥有两个校尉武爵的任命权利。但李湛这个偏将军不同之处在于,程原赐予他的两名护卫兵竟是御林军。

前面已经介绍过,系统对主城的科技设定很是特别,介于封建时代和城堡时代之间。大多技术停留在封建时代,不过却在个别技术上,执行城堡时代标准。比如冶铁、城墙等等。这其中还有一个就是每个文明的特色兵种,中国为御林军。

御林军作为中国文明特色兵种,自身资质和技能掌握都非常突出。不过由于现在的主城还不能建造城堡,御林军都是由兵营中生产出来的,费用非常之高,每人达三百黄金。

两名御林军可就是六百黄金啊,这个授命一颁布下来,不止是李湛,所有大帐中的人都震惊得目瞪口呆。

怔愕半晌,一直沉默不语地吴城太守魏明说话了:

“程太守,这项任命……耗费太高了吧?”

程原呵呵一笑,道:

“耗费高低与否已经不重要了,实不相瞒,这两名御林军老夫事前已经生产出来了,资质还不错,就带在身边(太守可以带四名护卫兵)。本想利用这次中原大战让他们涨些经验,升升级。却忘了老夫一向坐阵军中,根本没有冲到阵前的机会,可惜这两名御林军跟在老夫身边,一点经验都得不到。还不如将他们赐与李县尉,一来李县尉军功显著,受之无愧;再者,也算才尽所用,得以让他们发挥真正实力。”

说完,程原转头对身旁的程铃道:

“玲儿,你这就去把那两名御林军找来,从今天开始就让他们跟着李县尉。”

程铃应了一声,出去了。

随后,程原拉过话题,对众人道:

“下面,我们接着讨论明天地战局布署吧,按照曹(操)盟主的分派,明天将与董卓军于关前进行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会战,我们扬州军届时编入联盟军右翼,配合中军对敌人实施猛攻。对于这场硬仗,大家谈谈各自的看法。”

——————————

注:

武爵:武官爵位,与小队长、中队长、大队长等临时性武官不同,武爵是终身享有制。享有较高的薪奉(由地方财政负担),并永久上涨一定的成长值。

举例:武卫校尉(最低武爵为校尉),月薪2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