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这货不是马超 >

第407章

这货不是马超-第407章

小说: 这货不是马超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祖还要推辞,被我瞪了回去,只好向我深深一揖:“感念王上信任,属下只好竭力守好南阳。”
  “你手下文武,还归你调用,”我看了苏飞等人一眼,“不过要按照我朝设置,逐渐调整过来。”
  “谢王上。”他又一揖。
  “嗯,文聘,你跟我回洛阳,”我将目光转向了最年轻的这位将领,“我觉得你很适合我的虎豹飞军。”
  文聘先是一愣,而后惊喜之色在脸上一闪而过,他翘着嘴角低头:“多谢主公!”
  

47 君爱臣来臣敬君

 在交谈的过程中,我才知道,黄祖儿子的名字,并不是“黄毅”,而是“黄射”,但发的却是“业”的音……由于发音相近,他当时又伤重而吐字不清,导致我听错了。
  不过……他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官二代罢了,凭我的记忆力,恐怕存在时间超不过一个月。
  尽管黄祖陪我吃了两顿饭,我仍然难以接受他就是那位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
  黄承彦不是仙风道骨世外高人吗?面前这人虽然看起来眉目间还有些正气,但一开始吃肉喝酒,他怎么就这么像典韦呢?
  戏君、郭嘉和法正都劝我在南阳留下一两名心腹掌管军事,否则手握重兵的黄祖很容易投向敌军。
  我在考虑了一个下午之后,决定将甘宁派驻在南阳。
  一方面,甘宁是益州人士,从小就称锦帆贼,水上功夫自不用说,对于长江流域的气候至少比敏感的吕布要适应得多;另一方面,甘宁的胆气和勇武在这个时代都是首屈一指的,否则也不可能留下百骑劫曹营、千人拒关羽的英雄事迹,足可以抵挡一面。
  为此,我摒开旁人,与甘宁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谈话。
  “兴霸,我留你在南阳,你不必参与当地政务,只管好自己的部队即可。”我对他叮嘱道,“你在南阳,除了带好四千骑兵之外,如果可能的话,看能不能打造一支水军。”
  “水军?”他思索片刻后答道,“南阳水系虽然不少,但大多只是小河支流,想要打造水军,还要在临近长江之处,比如……南郡和江夏郡,这两处都是极好的练兵之地。”他指了指地图。
  这两个郡正是南阳南侧的两个大郡,都处于长江中游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魏蜀吴三国你争我夺的四战之地,也诞生了孙权攻黄祖江夏之战、曹操破刘备当阳之战(包括长坂坡之战以及传说中的华容道事件)、曹刘孙赤壁之战、周瑜攻曹仁江陵之战、关羽襄樊之战、吕蒙白衣渡江背后插刀之战、张郃攻占江陵中洲之战、曹真与朱然江陵之战、诸葛瑾攻襄阳之战、吴蜀夷陵之战等等一系列难以统计完全的战役。
  因为是四战之地,所以更显得这两地的重要,尽管不太懂南方的地理,我也明白这一点。
  “那就先把这两个地方攻下来再打造水军吧,一年,”我竖起了一支手指,“一年之内,至少要给我拿下江夏。”南郡毕竟是刘表所在,兵精粮足,想要让他一口气吞下明显不太可能。
  “一年?”他皱了皱眉。
  “你应该知道,张文远只用了半年时间,就替我打下了全部兖州,徐公明、李曼成、秦伯虎、拓跋云龙四人,也几乎打下了并州和冀州,我给你一年时间,只让打一个郡,你难道也办不到?”我微微一笑。
  甘宁是典型的请将不如激将,当即咬着牙立下了军令状:“主公但请放心,半年之内若是拿不下江夏,甘某自己提脑袋去洛阳请罪!”
  “那我就等你的好消息吧。”
  “是!”
  “另外……我还要提醒你一句,”我决定叮嘱到底,“兴霸,你的性格还是有些急躁,而黄祖是个同样急躁的家伙……”
  “主公的教诲,属下定当铭记在心!”他沉声打断了我的话,“属下虽然鲁莽,但也知道大局为重。”
  我微微吐了口气:“那就最好不过。”
  -
  次日,我同样和黄祖进行了一番谈话。
  黄祖坦言,他仍然希望调离南阳,被我直接拒绝。
  我温言劝了他几句,勉励他与甘宁互相配合,早日助我拿下荆州全境。
  他立刻表示南阳所有军事,均归甘宁统领,他再不过问一句。
  我笑着摇头,黄祖是荆州军中第一名将,对荆州上下一清二楚,要是能对甘宁指点一番,甘宁在用兵方面恐怕可以事半功倍。
  黄祖很快明白了我的意思,笑着向我保证,一定全力支持甘宁拿下荆州。
  在听到了想要听的话之后,我决定离开宛城。
  -
  三月初四。
  “王上国事繁重,老臣也不敢再留。”黄祖将我送出三里之后,终于向我道别,并再一次表达忠心,“臣虽然老迈,但也不愿尸位素餐,愿与甘将军一起,作开疆之臣!”
  “黄太守既有此心,我就在洛阳静候你们的好消息了,唔?兴霸?”我看了看甘宁的神奇,异道,“你还有话要说?”
  “属下有件事请,希望主公恩准。”他抱拳道。
  “但说无妨。”
  “属下请主公将营中原有的一千人马划拨给我。”他看着我,“他们跟随甘宁日久,宁不愿与他们分开。”
  我有些奇怪地问道:“之前我不是说了,让你的人马与你同驻南阳么?”
  他摇了摇头:“南阳兵力本就不少,宁再领一千骑兵,已经足矣,反而主公手上的精锐部队可不能再少了。”他说得底气很足,显然并不担心对新部队的掌控问题。
  我笑了笑,接受了他的好意:“既然你成竹在胸,我也不好泼你冷水,你好好干。”
  “遵命!”他朗声应了。
  “王上,老朽也有个不情之请,恳请王上应允。”黄祖等这边说完,才咳嗽了一声,再次开口道。
  “请讲。”我转向他。
  “这是老朽的私事,“他咳嗽了一声,指了指依然行动不便的黄射,“犬子受伤颇重,宛城附近名医毕竟不如中原,医治多日迟迟不见好转,老朽听闻张仲景医术冠绝中原,恳请王上在代为延请,稍作诊治。老朽只此一子,愿王上可怜为父者之心!”说道最后,他直接深深一揖到地。
  我微微一怔,黄祖身后的属吏们更是将惊异的心情写在了脸色。
  这么直接、这么公开地表露忠心……我怎么会不接受?!
  “爱子之心,谁不可怜,”我双手将他扶起,略带激动却又勉强压抑着说道,“令郎所受伤病,我一定请张机仔细诊治,等到伤病痊愈,我再将一个健健康康、龙精虎猛的儿子送还给你!”
  “老朽拜谢王上!”他再次一揖,慌得我连忙挡住。
  于是我跨上了追命,一步三回头地向黄祖告别。
  黄祖更是一脸难舍难分的神情,竟然生生又送了我两三里才终于分开。
  “是不是有些……太过了?”郭嘉小声嘟囔了一句。
  我瞪了他一眼,他慌忙别过脸去,不敢看我。
  解决了南阳问题之后,心情舒畅的我才想起来向几位参谋询问:“有没有马腾的消息?他是不是还在路上等着我?”
  戏君摊开了双手:“他一听说主公拿下了宛城,立刻掉头撤回了汝南,褚将军本想率军追赶,但一来相距有些过远,二来似乎庞将军并没有赞同,因此只好就放任敌军离开了……”
  “既然相距过远,那也没有办法。”对于马腾的死活,我并不在意,“以后再说吧。”
  谁都知道马腾虽然与我断绝了父子关系,但依然不好处置——谁要是真的二话不说一刀把老马剁了,我都不敢保证在心里不会记恨于他。何况以庞德的性格,除非是马腾自己往刀口上撞,不然他绝对不会主动下刀子。
  “伯华,”我想起来黄射的事情,当即把张贲叫了过来,“黄射的伤情,你看过了没有?”
  “在宛城时就看过了,”张贲点头道,“从伤口来看,只受了吕将军一戟,好在吕将军应该是没有全力施展,但是伤了五根肋骨,想要完全康复,恐怕得修养半年左右。”
  “这还没有全力?”梁聪瞪大了眼睛。
  “你以为吕将军是什么人物?当时的天下第一猛将啊!”孙文嗤笑了一声,“当年连主公在他手下也只接了三招,但能全身而退,就已经被认为是绝无仅有的了!”
  “三招?”梁聪浑身都哆嗦起来了。
  “那可不是全身而退……”我摇着头默默说道,那三招可差点要了我的小命啊。
  不过……严格来说,我当时既不在状态,又是被他以逸待劳偷袭得手,并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
  啊呸,输了就是输了,干嘛找理由……
  我怎么也开始美化自己的过去了?
  

48 两千里外的旧部

 三天之后,大军返回了洛阳。
  在进入洛阳之前,戏君向我转达了最新的消息。
  “青州刺史孙坚以强兵猛攻南皮,袁氏死守半月,坚长子策不避箭矢,亲自率军破城,袁氏残余弃城向西逃往河间而去。”
  孙策实在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啊,我搓着下巴想道。
  “另外,在冀州的探子还传来了一个消息,”戏君又道,“袁氏内部文武群臣彼此之间似乎越发不和了,听说……连田丰和沮授都被其他人公开指责了。”
  田丰和沮授是整个冀州地区最为德高望重的老臣,其身份和地位……大致相当于我方的王烈、程昱和贾诩,这两位大叔在我方,至少据说我所知,没人会在公开场合强硬地指责他们。
  不过我也能够理解:纵观历朝历代,一个政治集团,如果事业蒸蒸日上、集体高歌猛进,那么往往会团结一致,矛盾也会被所有人掩盖起来;一旦事业遇到挫折,或者事业已经走到巅峰,那么这些矛盾可能会在一夜之间突然爆发,原本如铜墙铁壁一般的集团可能瞬间分崩离析。
  在袁绍死后,袁氏原有的地盘全面崩溃,尤其是在幽州战场上,幽州牧卢植与公孙瓒师徒尽管可用兵力不多,但凭借两人在东北地区的声望,硬生生将整个幽州收回。所以袁氏现在手上只有冀州的河间、中山、安平三地了。
  “孙坚现在势头很猛,要不要催一催太史慈抓紧时间攻占冀州郡县?”法正向我提出了建议。
  我摇了摇头:“冀州究竟形势如何,太史慈应该比我们更清楚,是否采取行动……还是让他来决定吧。”
  “是。”他低头道。
  -
  回到王宫后,贾诩第一时间将需要我亲自批阅的公文送了过来。
  这一次……等待我批阅的文件竟然只有区区几份?
  以防万一,我首先向贾诩确认:“只有这么多?”
  “是,”他点头道,“这些是需要主公亲自批阅的,其余我可以代为批阅的都批过了。有时间的话,主公可以看一看留下来的文件底稿。”
  “好。”我随口应了下来,从案几上拿起了一卷公文。
  这是一份由贾诩亲自书写的十分详细的报告,主要写的是对刘协目前形势的分析。
  我匆匆扫完了一遍,抬头问道:“岳父的意思是……刘协真的要迁往徐州?”
  贾诩表示确定:“因为刘备已经基本掌控了东海郡的军事力量。”
  “徐州刺史赵戬难道没有反抗?不会这么没用吧?”我想起来当年这家伙做河南尹时,还曾经坚持原则拒绝让秦阵送来的战马进入洛阳,应该是一个态度强硬的家伙啊。
  “听说……刘备手下两位大将,关羽和张飞,都是能够以一敌百、勇猛绝伦的虎将,我不觉得赵戬会有什么胜算。”贾诩摇着头说道。
  我一想也是:赵戬能算什么人物,刘备连他都搞不定的话……还不如回家卖草鞋。
  “你有什么建议?”我皱着眉头问道。
  “饭要一口一口来吃,徐州距离我们,毕竟太远。”他缓缓说道,“也许……是时候对豫州继续动兵了。”
  我微微一怔:“王宏,还有……蔡伯喈,是否还是不同意投降?”
  “是。”贾诩一脸遗憾,“没想到我劝了大半年也没有劝动王宏,至于你的另外一位岳父……我更没指望能成功。”
  “也是。”我挠了挠脸颊,“王宏嘛……我不关心,老蔡的话……我不得不考虑一下,”我笑着提议,“你说……我派两个人把老蔡给劫持出来,然后再接收梁国可不可行?”
  贾诩似乎权衡了半天,竟然点头道:“我觉得好像可行。”
  “你是认真的?”我惊讶地问道,“我就是这么随口一说啊。”
  他耸了耸肩:“你岳父现在只是受制于人,如果谋划得当,将他劫持出来,也能算是解脱吧。”
  我想了想……似乎……这竟然是最好的办法。
  我立刻朝梁聪招手:“你去通知戏君、褚方……还有贾穆过来。”我看了贾诩一眼,“让木头去救我的岳父,岳父你没意见吧?”
  贾诩笑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