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人道天堂 >

第341章

人道天堂-第341章

小说: 人道天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范长治二十一年五月十日,夜。

春雨贵如油,这本是好事,附近人人欢喜,但是帝宫中,却是一片静寂和惶恐。

50岁的皇帝,病情加重,内阁已经以“上疾大渐”来发布病危通知书,这时,内阁成员,连同各部尚书,都得以入得宫内一处偏房中伺候。

至于皇后、妃子、太监宫女都在门外伺候着,个个目无表情,特别是太监和宫女,连呼吸也不敢用重,已经有三个太监,因为稍微小错,就被打死了

内阁首相秦浩中端坐在外房侧殿,不远的内殿里,就是当今皇帝的病体了,他脸色发黄,眸中含着泪水。

长治皇帝,论才干来说,其实也不算平庸之辈,但是即位后,他就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

水旱蝗风灾年递连绵,各种各样的教派,各种各样的土匪层出不穷,累累迭起,长治四年,陈永贵起义,卷兵百万,一时天下震动。

就是长治皇帝,一日日与内阁商议,除弊求治,任贤去邪,企图重振纲纪。

八年战争,终于扫平了叛乱,当时皇帝大喜,拜见祖宗,一时间意气风发。

可是,以后,治政比平乱还难,天下事繁乱,吏治腐败,贵族势力不断扩大,渐渐压迫着朝廷喘不过息来。

长治皇帝颇想有一番作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他当皇帝,这二十年来,无一日不勤政,事必躬亲,这大臣都看在眼中。

而且皇帝素以俭德著称,宫廷开支一减又减,可惜还是无法挽回天下大事。

想到当年皇帝提拔自己,从礼部尚书直到内阁,又到首相,这二十年,皇帝对他信任有加,而他也不负所望,扫平了起义,只是还是无法扭转大势,天下事越发崩乱力不从心,秦浩中就心中悲来。

长治皇帝去了,又有谁能把持神器,安稳江山呢?

太子已去,兴台郡王被废,入宗人府囚禁,原本太孙更是只有三岁,想来想去,如此危局,在皇上子孙中,只有那个远在成田府昌图郡王还可一用。

可是,此子也只是读书勤勉点,没有听说有多大举措,帝国内务府调查是清清楚楚。

这样的十四岁的少年,真的能承担起现在的江山吗?

从本心上说,秦浩中其实是倾向兴台郡王,毕竟兴台郡王年已经二十一,又素来明干,可是他竟然谋害了太子——这真是太年轻了,太冲动了,其实皇帝已经考虑立他太子了,现在是前功尽弃。

想到这里,秦浩中心中一痛——这就是气数啊!

但是皇帝知遇之恩,提拔之恩,难以为报!皇上若有不测,自己就拼了老命,也要让皇帝最后旨意执行下去。

可是内阁其他人,未必这样想——太孙现在又在何处?

如是皇帝驾崩,久久不到京都,那事情就复杂了,就难以控制了。

思潮翻滚,房中死一样寂静。

就在这时,突地一阵人声鼎沸,几乎同时,一道闪电划下,照亮了整个空间。

“难道是皇上驾崩了?”秦浩中猛地立起,推门就看,厉声喝着:“什么事?”

“回首相,是太孙来了!”

“啊!”五个内阁大臣顿时一惊,各人脸色在蜡烛下阴晴不定,秦浩中就说着:“来人啊,快请太孙进来。”

片刻之后,一队武士直闯而入,让内阁之一魏熙琳微微变色,说着:“怎么回事,这些武士哪里来的?”

“回大人,是太孙带来的,里面是禁军侍卫。

这时,一人在拥戴中进来,却正是一个少年,虽然全身湿淋淋,脸色冻得铁青,却抿着嘴,显得有几分刚毅,到了里面,两个太监先站出来:“各位大人,太孙到!”

秦浩中一见,就知道的确是当初派出的太监头目,当下就跪下:“臣秦浩中,拜见太孙!”

他是首相,这一拜,其他人都犹豫了下,也拜了下去。

方信拱手还礼,说着:“众位先生辛苦,孤奉皇爷爷的旨意,连夜进京进宫,特许赐马入宫快行,不知皇爷爷的情况怎么样了?”

秦浩中点了点头,说着:“太孙,您快换衣,不能这样见皇上。”

“大人,太孙早已经准备好了。”太监冯峰说着,取出几层油布包好的衣服,一层层解开,里面是太孙的冕服,还有七颗东珠的玉冠,虽然有些潮气,的确没有湿”

方信也就入内,稍以屏风阻挡,当场脱下衣服,内衣就马虎了,外衣就换上干净的太孙的冕服,头戴七颗东珠”

这时,内宫执事太监匆匆前来宣旨:“圣上宣太孙,内阁诸大人紧急晋见!”

诸人不敢怠慢,匆忙而进,才一进殿,秦浩中就知道不好,因为此时,长治皇帝竟然能半坐着,躺在御榻上,脸色红润——这是明显的回光返照。

皇后和贵妃坐在床边,个个不动。

一行人进去,才跪下,长治皇帝就眼一亮,说着:“太孙终于来了,朕快等不了,你快快过来。”

说着,颤颤地伸出一只手来,方信连忙上前两步,抓住了长治皇帝的手,长治皇帝握紧了手:“真像……朕……把天下给你了……”

说到这里,语气已经哽咽,稍缓了缓,又对着在场的人说着:“朕传位给太孙,你们知道了吧!”

皇帝亲口说出,内阁大臣,只得点头。

长治皇帝又说着:“太孙也有十五,已可亲政,不必设顾命大臣,你等要辅助于他!”

秦浩中流泪上奏:“臣等奉命,太孙即位,没有人敢违抗的,祖宗法度还在,臣必竭尽忠力辅佐,望皇上勿以后事为忧……”

长治皇帝点了点头,又示意,于是就当场拟诏,又当场让皇后把玉玺盖上,并且朗诵了一遍遗诏,等遗诏读完,长治皇帝握着太孙的手,终于垂了下来。

皇后上前一步,摸了摸,顿时哽咽起来。

然后,殿内哀声大起。

这时,却显得秦浩中的忠诚和权威了,他厉声说着:“皇上已经驾崩,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此时正是社稷安危关头,第一要务是遵先帝遗命,于凌晨时,就在大殿上,让太孙登上新君,稍迟,恐有不侧之祸!”

这合于礼法,谁也无话可说,当下皇后就吩咐下去,内宫穿上白麻

皇帝尸体被运到大殿,这就是灵前登基了。

这一阵忙乱,转眼之间,天就明了,本来就是上朝的时分了。

等诸大臣一进皇城,就感觉到气氛不对,一排排甲兵林立,个个持刀。

等有资格的,一进内殿,见到皇上灵床,就立刻明白了,顿时哀哭一片,秦浩中大怒,说着:“肃静,谁再敢喧哗,必治抗旨不法之罪!”

顿时人人收声,等人员到了,在众目睽睽之下,方信穿着太孙的衣冕出来。

皇后也亲临在场。

等着皇后打开玉盒,取出,又将圣旨给了宣旨太监,宣旨太监接过皇后诏书,便说着:“皇上遗诏!”

“万岁!”在场的人都没有机会反抗和串连,个个跪了下来,连皇后也不例外。

太监就颂读着:“奉天承运皇帝诏日:太孙李维元龙日天表,资品贵重,堪为人君,即由李维元嗣承帝位,以继大范正统,既日登基亲政——钦此!”

秦浩中首先上去,俯身叩头称着:“臣谨遵先帝遗命!”

这时,其他人也只得一起俯身叩头称着:“臣谨遵先帝遗命!”

“国不可一日无君,先帝御体尚未入梓奉安,即请太孙李维元即位,主持大政。”说罢,就亲自上前,扶起怮哭太孙李维元。

方信就坐到帝座上,就见得下面,人人跪拜,山喊万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声传出,外面的不够品级的官员,也自三喊万岁。

“诸卿平身!”方信平淡地说着。

“谢恩!”

这一拜一谢,方信的皇帝位就算坐实了,以后再难直接动摇了。

“皇上,大行皇帝御宇内二十有一年,平息乱事,明处政治,躬勤爱民,夙夜劳旰,臣以为,当遵祖宗家法,加封庙号,奉安龙穴,这是此时最要之务!”秦浩中又首先出来,对着皇帝说着。

“先生所说甚是,今日在朝,大行皇帝的谥号庙号要首先定下来,朕的年号也要定下,然后就是宣旨于天下,至于丧仪诸事,可稍等再议不迟!”方信毫不犹豫地说着。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心中一凛,确定先帝谥号庙号,确定现在皇帝的年号,这实际上是一回事,就是正式继元改元,是最后一步确定登基合法性的事,这少年皇帝一下子抓住要害,却是了得。

“皇上圣明!”不少大臣立刻应着。

大范谥号素来简单,至于庙号,已经结合了,结果一番议论下,就定为“昭”,也就是说,长治皇帝就是昭宗,也算是比较好的评价了。

而方信更是简单,他开始时一言不发,等着谥号确定,就说着:“朕继先帝遗志,继往开来,就定继元!”

谥号已定,新君年号改元已定,就是新的天下了。

方信重重点了点头,就说着:“如此,就立刻拟旨,公布天下!”

刹那间,人人都俯首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此时,长治朝去,继元朝立,历史翻过新的一页。

第257章 观气

光明照耀,空间若隐若现。

一条金光上升,冲入殿前,隐隐有着龙吟。

“臣等前来迎驾!”数千臣子迎接而出,果见御辇缓缓,在一处广场上落下,而随着帝驾降下,也有一些吉祥之气垂下。

细细的鼓乐丝竹之声,自有礼官吟唱:“大范立于天地,寿祝垂延,绵长元万千,龙驾回天,祥云丽照,宝鼎袅香烟,彩仪导丹骈,入殿承欢太祖膝下,是以永年……十六代皇帝长治回天!”

长治皇帝深深吸了口气,出得了御辇。

在这个空间,似是下午,斜阳的光,从天空照向世界。

广场四周,满是桂、梅、桃、李的花林,不分季节,趁着斜阳,娇艳异常,却少见帝王富贵之气。

“陛下,您请进!”臣子跪说,引着入内

一路上,花林蔓延,路边还见得一条小溪,溪底尽石,水流潺潺,一清到底,又经过着一片竹林。

沿途都是各色人等,见了恭谨行礼,青林白石,不染纤尘,只是人却不多,静得没有多少声息。

再进数处,就显出各色宫殿,一层又一层,不知有多少,沿途楼台亭树,到处长廊曲槛,画栋雕甍,显得幽雅清丽。

直到一处大殿的道路上,周围都是金甲武士,持戈而立,身上泛出点点金光,见了长治皇帝,半跪而下。

大殿更是巨大,以大理石所修建,高数百米,屋顶是碧琉璃瓦,走廊是大片汉白玉石铺砌,平滑若镜,点尘不染。

行到台下,诸人止步,这时,一群人奏着歌颂,分开迎接。

“陛下,列祖列宗都在上面,请陛下上前拜见。”侍臣恭谨地说着。

长治皇帝深吸口气,举步上前,才上前,就感觉到龙气盘旋。

到了大殿石阶上,就不一样了,个个金甲武士,铠甲精良,层层叠叠,见他打量,侍臣就说着:“陛下,这是忠诚于社稷的将士,死后英灵不灭,得以转生在此。”

“社稷二百六十年,何以只有这点?”长治皇帝举步而上,问着。

“陛下,社稷二百六十年,战死者虽有数百万之众,然真的忠诚于社稷,有功于社稷不多,还扣除转生他处的,留在这里全是心腹忠贞之士,轮流值班,每班有三千人!”

长治皇帝点了点头,继续上前,石阶宏伟,兵将威严,一股庄重肃穆的气氛,显示了皇家的威严。

只是默默又行了片刻,豁然开朗,真正的大殿就见到了。

“陛下,请容小臣通传一声!”侍臣说着。

“这是当然!”虽然长治是皇帝,但是他也是历代皇帝的儿臣孙臣。

侍臣点头,进入。

过得片刻,突然一声响过,随之,侍臣出来,行礼,说着:“陛下请进!”

才进去,就突然听见:“恭迎陛下龙御回天。”

只见大殿之上,中心云床空着,左右各坐着十数位穿着龙袍的人,而跪拜的全部是殿上的臣子,一眼望去,首先是太宗、明宗、宣宗、理宗等等……

长治皇帝见了,只是一眼,就感觉到历代皇帝身上的龙气和功德,虽然有个别的不如他,但是总体来说,却一半以上都远比他自己浓厚,特别是有几股,龙气浓烈而宽阔,盘旋在上,蛟龙隐隐,其中任何一股,都远在他之上,列祖列宗坐高台,他不敢继续查探,连忙下拜说着:“儿孙拜见列祖列宗!”

明宗皇帝起身说着:“汝受社稷之位,统摄天下,御宇二十一年,也辛苦了。”

长治皇帝垂泪说着:“儿孙岂敢,儿孙受大位,本是惶恐,只是吾德行浅薄,自登基后,力有不逮,江山屡出大乱,还请列祖列宗责罚!”

社稷森严,特别是现在在朝堂之上,长治皇帝也不敢稍有懈怠,只得请罪。

明宗皇帝扫了一眼他,淡然说着:“汝之辛苦,朕和诸皇帝都看在眼中,江山有乱,这是气数缘故,非你之罪,起来上座吧!”

长治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