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人道天堂 >

第215章

人道天堂-第215章

小说: 人道天堂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官在以后,就根本没有作什么,直是坐看了。”沈轩说着。

方信点了点头,心中一动,说着:“天下苦高久矣,疑其心久矣,而宗室又各出私心,因此这圣旨之事,就再无人阻挡,谁也没有质疑,或者说,质疑的声音,根本听不入那些亲王和大臣的耳朵中。”

“就是如此,下官也是如此想着,这是主上的大运而致啊!”

“不是我的大运,实是天机。”方信感慨地说着,就此一谋一檄,现在大楚的残余龙气,已经分成十数股,又彼此消耗,天下崩解,国运瞬间就终,这就是国士的风采了。

突然之间,他想起了三国时的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被称为毒士,鬼才,善用计谋,就是一计一谋乱天下的人,大汉之乱,和他脱不了关系,却也是难得善终,最后官封太尉、魏寿亭侯,享年七十七岁的传奇人物。

“离召开大议,还得半个时辰,沈先生,坐下喝茶吧!”方信淡然地说着,到了现在,他应该对着下面的人表态了,毕竟以前可以装不知道,现在却不能装糊涂了,对天下大事总有一个说法才行。

不过,方信已经打定了主意,静观杀戮。

而在不远处,一批侍卫在守卫着,此时,下午的阳光晒在身上,很是温暖,府邸中很是安静,天空之上,云聚云散。

再过片刻,军中将领,甚至附近郡县的太守和县令,都已经来了。

在亲兵之下,众将和文官,都鱼贯走入,直到了堂上。

片刻之后,在侍卫的保护下,方信走上正厅,安坐,而下面各将各官,恭谨行礼,方信稍稍示意,取出那张不知道真假的檄文,说着:“诸位,皇上驾崩,诸王起兵的事,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吧?不知道诸位有何意见?”

顿时,诸人面面相觑,他们都知道厉害,不敢对这种话题来多说。

武将对这个事很难开口,只有文官了,六弓郡太守蔡佑德是现场最高的文官,这时不得不上前,看向方信,迟疑地说着:“大人,这诏不知真假,诸王起兵,也是宗室之事,我等外臣似乎不宜参与在内……而且,皇上虽已龙御归天,皇子还在,应该看其是否登基……”

这就是许多文官的想法,他们不敢肯定,也不愿立刻天下大乱。

这本是糊泥的方法,但是方信却似是犹豫。

见他犹豫,六弓郡太守蔡佑德立刻就力量来了,他连忙说着:“而且诏书未涉及我等外臣,不然就静观之,我等奉先帝之命守得边疆,只要守之就可。”

方信听了,度了几步,说了一声:“善!”

第168章 再策群寇起

永安十四年十二月,也是元成元年十二月。

方信今年三十六岁,已经为巡抚三年了,去年今年二年无大战,屯田终于取得良效,军中粮食基本能自给,八万正规军终于补完。

今年五月,年才一岁的皇帝登基,建元元成,下旨诸王解散诸军退回封地,诸王以乱命为由,不奉诏,而高明统,以宰相之职,下令讨伐。

顿时,中原大地,围绕着帝京,展开了战争,数十万人彼此杀戮,顿时战争所涉及之地,生产破坏,天灾人祸,百姓流离失所。

这些,都和安昌省无关,方信幕府经过三年改造,不但宽敞雅洁,园林与院落浑成一体,布局清幽,而且建筑别出心裁,颇具特色,精妙古朴。

方信醒来之时,天已大明。

方信挪开兰姬搭在他胸口的玉臂,兰姬“啊”的一声,就要起来为他穿衣,方信笑了:“别,你就多睡会。”

说着,他自己穿上衣服,才推开一点门,一股寒气就扑了上来。

“哦,既然下大雪了?”方信目光一亮,连忙出门,一股寒风裹着雪,直扑了上来,却如遇到一个保护罩一样,落不到身上。

方信哈哈一笑,说着:“好雪!”

踏着厚靴,便出了去,值班的甲士,穿着厚厚的衣服,外面还是加了上轻甲,见见方信出来,一队十个甲士,忙跟上,不远不近。

这真是一场大雪,而且,虽是清晨,也还在下着,虽然小上了许多,一时间心血来潮,就步出大门,只见天地一片苍茫,不过,后面的甲兵立刻增加到五十。

这时还早,就只有练兵的军营还热闹些,方信信步而走,却见得一些士兵在街道上巡查着,见了方信无不行礼。

再走了几步,却见得了认识的二人,一个正是幕府职掌要事的张琢,还有一人也是年轻,是入幕府一年的下级官员纪度。

因为下雪,这两人都戴着帽子,穿着皮衣,却在指挥着什么,方信稍有些诧异,等上前一看,却是扒着雪,从街道里面拉出一些僵硬的尸体来。

方信一见,原本轻松的笑容就沉了下来,不喜不怒,这时,这二人都看见了他,连忙鞠了个躬。

“怎么了?”

“大人,涌入的难民很多,城中一时安置不了,平时还可以抗着,今天大雪,就很难熬了,因此临时从巡检司和军营里调些人来,把死的安葬,以免雪化了出瘟疫,还有人要安置着。”

方信扫了一眼被调遣的士兵,脸色有些阴沉,半晌才说着:“难民很多嘛?不是有安置的吗?”

纪度说着:“大人,足有上万难民,在雪前一下子涌了进来,原本准备都已经不足了,这些,还是波及的难民,如果是内地还要多呢!”

张紫是心中一沉,连忙说着:“大人,下官有罪,没有获得大人批准,就私请巡查出营的军士帮忙清理。”

听了这话,方信略展眉,说着:“无妨,本应该如此,我这就回幕府,再弄些章程出来。”

这不是在军营中喊的,而是街上巡查,才参与的,这就不算是大罪了。

方信回到了幕府,就见沈轩正好进来,连忙拱手为礼,方信摆了摆手,拾级上阶,说着:“正要找你,幕府对这场难民怎么样处置?”

沈轩见方信脸色,有一些不好,遂说着:“大人,这临时涌入的上万难民,的确难以一时间处理,不过,我等已经有些议案了,还请大人观之。”

方信瞥了他一眼,气色就变得平和,说着:“那我们进去罢!”

议政厅里,却已经有人早早生起了火炉,凡是进去的人,顿时觉得浑身温暖,方信示意他坐下,就拿起了了文件。

这十数年来,沈轩处理政事,已经相当了得,这文件上,井井有条,要多少粮,要多少人,要多少地方,怎么样管理,都一一分清,竟然找不出毛病来。

“好,那就这样吧!”方信看完,把文件放在案上,笑着说着:“今天大雪,上万流民,也处置得不错,就按此办理吧!”

“是,主上!”

方信就拿起笔,在上面批了文,这时,又有掌印吏,拿出巡抚的大印,盖上,这事就这样定了。

写完了,方信想了想,说着:“今日出营轮值巡查的人是谁?等事情完了,赏一百两银子,打十棍,至于纪度和张琢,各罚一月俸禄。”

这道处置一出来,沈轩就心中一格,他是过来看见的,知道私动兵营有所忌讳,但是这是爱民之举,想不到方信如此敏锐,却只得应了一声。

也是暗中庆幸,如果是私下调兵,那就算是为了安抚流民,也要大惩了。

方信却不理会他的感想,只是坐着看其他的文件,特别是一些相对秘密的文卷情报,片刻之后,他问着:“看情报上说,东甘省、全江省、鲁南省,都已经下雪了?你对此的判断是什么?”

“是的,我们这里已经算下晚了,本来,这时下雪,却是瑞雪,瑞雪春来雨,明岁丰可望,但是如今大战连连,许多地方都受到了破坏,这雪不但没有来年丰收,更使许多寒贫者冻馁满地了,不如此,我等偏远之地,也会有这些流民。”说到这个,沈轩从容而说。

方信听了,又看了几份文件,在这小房中来回踱步,外边的雪下得很大,静得都能听到雪片落地的声音,不时还有着街道上处理流民的叫喊声,方信沉吟许久,才说着:“沈先生,你觉得,现在时机成熟了没有?”

“主上,当然没有成熟,大楚二百年根基,现在虽然已经靠近崩溃,但是毕竟还没有大乱,诸王起兵与高明统大战,的确是在砍伐着大楚这颗树的根基,但是却还没有砍断——流民虽然四起,还没有大规模的攻城掠地。”沈轩不假思索地说着。

“哦,必须要有大规模的攻城掠地才可?”

“是的,主上,你想想,作为地方官,作为天下士族豪族,什么时候他们才会真正承认新主呢?就在于这流民四起,大规模的攻城掠地,他们可不管什么世家,什么读书人,什么斯文,向来是掠夺粮钱以一快,只有到了那时,他们才欢迎新主,可以说,这才是社稷之患,也是社稷之机。”

“社稷之患,社稷之机!”方信咀嚼着,目光一亮,点头说着:“果是如此,现在虽已大战,但是天下士族豪族还不深受其苦,安能服我哉?”

“是,主上,盘根错节之处,哪容得新树顶天立地?是以时机不到!”沈轩精研帝王和屠龙之术,所见越发精深切实。

“不过,此时流民四起,却也是主上用计用略之时。”

“哦,如何用谋?”

“此时,已有百万流民,天下还不真正大乱,是以无人震臂一呼,主上如果派遣一些骨干,深入乱民之区,震臂一呼,立刻集民数万,攻城掠地,是以可行。”

这一策一出,方信都是一惊,立刻想起当年满清得天下的政策。

满清拖着朝廷,以内地空虚,又派人联系晋商,还派人深入起义军内部,配合起义,使大明内部连绵不断地起义,耗尽了还存的元气。

至于地球上再近一些事,根据地和游击队,实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这就不必多说了,方信顿时一叹,又问着:“如是那些外出的人,如离巢之鹰,入山之虎,无法节制,又如何?”

“王上可多选有家眷家族者,其次一队数人相互节制,再次分批进行彼此不知,如此就要遥遥制之,再说,民乱终难成事,为真主开道,主上要成龙,自有横扫四海,吞食天下之心,就算他们异日为敌,难道还怕到时不能击败他们?”

方信听了,顿时哈哈大笑,的确,这个时代,处于通讯和技术条件的束缚,根本无法建立根据地,但是就算这样又怎么样,当下说着:“的确如此!”

说完,就在桌上,凝神思考着,写着,沈轩连忙退后,以表示不敢观看。

方信写的全部是要求,凡是能文治者一个都不派,而那些能治军,懂得为将之道更在于政治的人,也完全不派,派的全部是那些年轻,卤莽,有些军事知识又很低层的人——这些人正好成为流民的领袖或者其中部将,将破坏力量发挥到极点。

有这此原则,自然可用,一气写完,满意地放下笔,笑着:“那我立刻就进行,这是暗道,那明道呢?”

“暗道还有二,盘点天下,可能与主上对抗的势力,都应该安排一些暗子了,此时,风云初起,无论是谁,都还没有完善的体制,是可潜行,能在各个体制内上爬,果然是好,不能也并无关系,哪怕一兵头一小吏,日后,也必有大用。”沈轩淡然笑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就算是我们派出去的人,但是如果在他乡受到重用,却也不会甘心为我一棋,就算种种措施,也难以控制,唯有那些低层的人,更可信一些。”

“不过,夺天下,暗策虽好,也是辅助,主上如能以堂堂正正之师,横扫天下,那些暗棋为了自家性命富贵,为了后世子孙计,自然奉命,如主上不能,掌不了大势,也制止不了他们各为其主了。”

“而明道者,吸取流民一策足矣,天下流民如此之多,又经这次,多以起乱,谁不惧之如虎狼?唯请主上能大仁,收之!”

“也许其他的郡县也可收之?”方信摆了摆手,信手整理着案上文书,说着。

“怎么可能,郡县哪有这地,哪有这粮,哪有这制?既没有土地安置,又没有多余粮食安置,而且,附近郡县,都是享田地识经文的士大夫,都各有自家的佃户,哪有什么空间来收留流民?这天下之大,能收留流民者,不过一二,其中就有主上,如此,天下都知主上大仁大义。”

“说得好,我就要这个仁字!”方信坐在桌前,用若有所得,若有所失的目光,看着遥远的场景,一时间竟使房间内一片沉默。

房间内,一时静极了,连茶炉子的水响都听得清清楚楚,方信怔怔地观看着某种虚空,在那里,上百万血光冲天而起,布满天幕。

而一颗世界珠,光华灿烂,其光纯然,护住了方信,镇压其气运,光辉之下,紫气徐徐,也甚可观,不过,这满天血光,此时并不进攻方信。

方信此时,智慧大开,一见之下,就是呵呵一笑,随又微叹口气,低声说着:“人在作,天在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大凡天地大运,人皇变更,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