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末世残兵 >

第248章

末世残兵-第248章

小说: 末世残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老贾不说“僵尸”还好,一说大伙更紧张了;老贾没看过丧尸小说,他只是按照老一代的见识称丧尸为僵尸而已,根本没想到大伙会紧张成这样。

“都放松都放松别跟着盗墓似的,又不是第一次。”郑远清示意大家都放松,别跟着干什么似的,这地儿又不是没人进来过。

地库不深,众人这么小心翼翼地走了几分钟就来到了地库底层,这里还有一扇防潮门,门的上方还是被人凿开了一个可供一人钻入的洞,大伙不得不又钻了一次。

“这怎么和小说上的差远了?”老三提着手电把这个地库照了个遍,地库不大,也就一千平米左右,5米高而已。

“怎么没有甬道呢?这也太简单了吧?”本来抱着探险求刺激希望的刘伟有些失望,在他的想象中这里应该是个设施完备的大型地下工事;可事实完全不是那回事儿。

这个地库简单得就是一座地下仓库,除了头顶上破旧的灯泡和老化的电线外没有任何想象中的报废仪器。

地库右手边是一垛垛的大箱子,箱子上盖着积满尘土的防尘布;这些箱子起码有百十个。

箱子堆下有一个箱子已经被砸开了,里面整整齐齐地码放着一个又一个用黑布包裹着的长条状东西——这就是老贾说的三八大盖了。

郑远清从破碎的木箱里拿出一条用老式油布包裹着的枪打开一看,嚯,枪身果真完好无损枪管里面的枪油虽然已经凝固、擦起来很费劲,但是擦去枪油不耽误使用。虽然郑远清不会用这枪,但想必这枪要比八一杠容易上手得多。

“营长这里面还有‘盒子炮’呢,和电视上的一模一样”一个战士砸开一个木箱子后兴奋里带着惊奇地喊道。

“哎哟,这枪还能打吗?”金雨堂接过一把盒子炮苦笑着看了看,盒子炮的缺点和优点都同样著名,这枪的射击精度不高,打人还行打丧尸可就差得远了。

“这枪咱不用,到时候拿来卖吧。”郑远清把那把盒子炮拿在手中掂了掂——够分量;看铭文所载这也是苏制的。但是郑远清他们不会用这种枪,这种枪拿来卖最好不过。

地库的左手边便是一个个铁皮桶,不用说里面当初都是油料;油桶旁有一辆典型民国样式的卡车,卡车旁边还有三辆苏式越野吉普和六七辆典型苏式风格的边三轮军用摩托,角落里甚至还有几辆类似于永久牌子的自行车;这些车辆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灰尘。

当手电光打到地库最里面,在阴暗的地库角落里,郑远清看见了一个巨大的物体;这个物体上盖着厚厚的防尘布,防尘布上一层灰,地库里过于阴暗也看不出到底是什么。

“这车保存得不错;除了轮胎老化外主体结构都没事儿,这地库肯定是专家设计的,绝对不是一般人水平。”曹雪振来到一辆边三轮摩托前抚去了厚厚灰尘露出里面的青天白日图案。

“老五,翻过去看看那个大家伙是什么。”郑远清一边安排着大伙检查那几垛箱子一边对老五说道。老五领命而去,敏捷地翻过一辆辆报废的车辆来到地库最里面那个巨大的物体前。

“咳咳——真是百年老灰尘”老五掀开厚重的防尘布骂道,接着老五淡定地向郑远清报告,“营长,是一架老式飞机”

“飞机?”郑远清一听来兴趣了,这飞机是不是能飞呢?只是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这想法很可笑。

但是郑远清有兴趣,还有比他更有兴趣的,听到有飞机邱国兴扔下手中的枪“噌噌蹭”地跳上那堆车辆翻过卡车带着一身呛人的灰尘来到那架飞机前。

“嘿队长,这家伙搞不好还真能飞呢。”邱国兴一边打着手电瞧着一边对郑远清喊道。

“为啥?这都六十多年了飞机框架不得老化了么?”郑远清问道,放了六十多年的钢铁结构肯定老化的很厉害了,就是有生物发动机也不行;这可是飞机,出不得一点问题,就是泡了金属加固剂又如何?一来没人会修、二来没人会开,反正飞机在郑远清的印象中是很复杂很复杂的东西。

“那要看是谁生产的了。”邱国兴有些兴奋地和老五一点一点地掀开防尘布道。

“这是二战后期苏联生产的飞机;记得我国第一架教练机‘初教5’么?这就是‘初教5’的参考原形——苏制‘雅克18’轻型教练机,螺旋桨型的。”邱国兴从厚厚的尘土下找到了飞机铭牌说道。

“这有什么关系么?”郑远清还是不懂。

“老毛子的东西你还不知道么?二战时期苏制武器的特点都一个样:简单最好、够用就行、皮实抗造。尸乱前美国的公子哥们搞了个老飞机俱乐部,专门修复、试飞二战老飞机,老毛子造的飞机修修照样能飞,除了发动机换新的外其他的都是原装;你想那质量得多好?”邱国兴也顾不得灰尘呛人、一边说着一边掀开防尘布。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353章 兄弟遗孀

听邱国兴巴拉巴拉说了一堆,郑远清听的是云里雾里,他只听明白了邱国兴想要这飞机,而且邱国兴觉得这事儿有希望。既然有希望,那就把飞机拉走,郑远清叫两个战士翻过去帮着邱国兴干活。

“偶耶——还是折叠翼的果真是传说中的空中吉普”邱国兴兴奋的声音再次响起;大家只是愣了愣继续干活,飞机这东西太专业了,就这群门外汉那点航空知识也听得云里雾里只是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而已。

下午时分,一共113个老式木箱被清理出来,其中三八大盖674条,子弹约12万发;盒子炮275把,子弹约5万发;其他的还有相应的三八式刺刀以及通条、枪栓等备用部件。仅仅这一个地库就有这么多枪支,可见当年马步芳和鬼子做了一笔多么大的交易;当然他付出的可不仅仅是金银珠宝。

除此之外,军库里还有数箱掷弹筒、迫击炮弹和老式木柄手榴弹,虽然看着保存完好,但是这种东西郑远清可不敢用,也不敢拿。总的来说,这批老旧的军火看似不少,实则没有多大的用处,但是在找到报废弹药场之前临时用来顶一下还是不错的。而且有了一批样枪,那么组织手工生产线也成为了可能。

唯一让众人兴奋的,就是那架轻型教练机。为了把这架飞机拉回去,郑远清又叫来了二十多人,五十多号人先是把大门前数米高的沙土挖开、然后把锈死的大门爆破,接着打开防潮门、清理掉挡路的废旧车辆,这才把这架满是灰尘的飞机从地库里拉出来。当众人回到矿区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时分。

等飞机运到矿区车库后,邱国兴就带着仅存的几名机械师飞行员开始清理这架飞机。

这是一架墨绿色的轻型螺旋桨飞机,机身小巧玲珑,属于二战时期的轻型侦察机;这架飞机的尾部同样有一个破烂的青天白日图案。

根据清理后发现的飞机发动机铭牌可知,这架飞机的制造时间比想象中的还要早,出厂日期竟然在抗战中期,老贾推测这架飞机很可能是马步芳早期买来侦察或者准备逃命用的;而等到解放战争时期马步芳逃跑时已经买得起更好的飞机了,于是这架飞机就这么沉睡了将近七十年。

经过细致的检查,邱国兴肯定了一个结论:这架飞机能飞的可能性很大;飞机机体结构和那个年代所有的苏制飞机一个德性:工艺简单、用料实在,很多部件都是采用冲压工艺一体成型,极其适合大批量生产。

因此最可能因为老化而危及飞行安全的铆钉、焊缝在主体结构上很少。针对这些情况,老黄建议在那些原有的焊缝上再重新加固焊接一下,然后飞机主体结构采用整体浸泡的方式来加固。

至于飞机的发动机自然要更换生物发动机了,总之经过众二把刀的判断,这架飞机能飞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只要不飞太高、太快巡航侦察肯定是够了。

而且这架飞机机身很小,翼展有10米多点,折叠起来的话机宽只有5米;飞机的长度只有8米多;不算螺旋桨高度机高只有2米多些;因此可以像当初的H425直升机一样和车队随行。

更重要的是,这架飞机是全地形式飞机,当然,是适用于苏联的“全地形飞机”而不是适用于中国的;不过这架飞机可以更换大号的摩托车用低压轮胎,再加上生物发动机强劲的动力也足以让这架飞机变成真正的全地形飞机——也就是传说中的“空中吉普”或者“越野飞机”。

于是,这架雅克飞机被拆掉,矿区的游泳池被清理出来对飞机主体进行整体浸泡;螺旋桨则单独用浓度稍高的金属加固剂浸泡。

虽然邱国兴他们并没有相关的经验,但是开惯了高精尖飞机的人再去研究落后近80年的飞机自然轻而易举,又不是让他们造一架,仅仅是修复那要容易得多。

2012年12月6日,装载机、越野卡车和飞机零件相继浸泡完毕出水并组装完毕。

12月7日这一天,大伙早早起床换上干净的衣服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试车、试飞。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今天将是独立八师重新成为一个可以滚大的小雪球的一天,也标志着独立八师彻底走出战败的阴影。

巨大的装载机在低沉的轰鸣声中驶出车库开到广阔的矿区上进行预定的各种实验。

矿区中遗留下来的用来进行材料加工的钢板本就是锰钢,再浸泡过金属加固剂后更加坚硬,用这种钢板武装后的装载机简直就是一座移动堡垒。

“咣”巨大的铁铲迎头撞在一辆自重50多吨的报废自卸车上,二层楼般的自卸车被强横的冲击力迎面撞翻,而装载机却完好无损,依旧凭着强劲的动力和强横的硬度将自卸车推到矿石堆旁。

“嘎吱嘎吱”四辆用来做碾压实验的报废帕萨特轿车和北京吉普被巨大的轮胎碾压成一堆废铁,钢铁轿车尚且如此何况丧尸?

也就是说,这辆装载机能驶到的地方几乎是所向无敌,任你什么样的车哪怕是坦克也照样能在这巨大的轮胎下变成一堆废铁——什么是铁蹄?这才是真正的铁蹄。

经过速度测试后,曹雪振得出了装载机的最高时速是40公里,虽然这个速度很慢,机动性也很差,但是要比原本只有19公里的时速要强了不止一倍。

当然,生物发动机为适应这么大的功率也长得十分巨大,也变得更加恶心了,而且吼声也变得更加沉闷和劲霸。

试验完装载机后,另外两辆经过防弹改装的越野卡车也很轻松地通过了撞击、越野、防弹等试验,独立八师的车队正式形成。

“队长,装载机试车很成功,就差涂上军绿,等油漆干了以后再裹上生物护甲就完美了。”曹雪振拿着一摞试验数据高兴地说道。

“不,不涂军绿色,你和若琳、张煜他们研究一下,调配出一种类似于那种——就那种,就那辆报废车的颜色,外面要涂得脏不拉几的,还要在容易锈蚀的地方涂上铁锈色。”郑远清指着一辆被用来做撞击试验的轻型装载机说道。

什么?”曹雪振一下子愣了,周围的人也纷纷转过头,他们不明白郑远清怎么突然转性了。

“兄弟们,这车跑不快,机动性差,咱们得学会伪装啊;万一哪天再和贺兰山的空军相遇,尤其是下雪天,那么一袭军绿岂不太扎眼了?那么硬的军卡都打不过战斗机,这个铲斗车估计一颗炸弹就拜拜了。”郑远清满眼担忧地盯着那辆移动堡垒叹了一口气,这个大家伙威力是够,可是也足够惹眼的。

“也就是说,装载机的外观要让人从远处一看就是个废旧的工程车而不在意;如果所有的车都涂成那样的话从远处一看咱们这支队伍不过是支随处可见的报废工程车队。”曹雪振明白了过来。

“就这个意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咱们还是离贺兰山基地远远的吧。咱们打不过还躲不过么?咱就化兵为匪、化整为零和他们玩儿猫和老鼠。”郑远清点点头说道。

当装载机试车试验完成后,那边公路上的邱国兴也做好了准备,那架修复后的“雅克18”飞机也稳稳地停在了公路尽头。

今天关于飞机要做的试验很多,除了基本的公路起飞试验外还有砾石地面、沙石地、草地的起飞降落试验,而且还要进行起飞距离的测试,邱国兴今天有得忙活了。

“老邱,你是直升机驾驶员什么时候学会开这种飞机了?”金雨堂冲着邱国兴喊了一句。

“我也不太明白,飞机组装好后我就这么比划了比划就觉得自己会了;这种感觉很奇妙,有一种举一反三的感觉。当然,这老式飞机简单得很,没有乱七八糟的仪表盘和数控系统、仪器,很多东西看看就明白了。”邱国兴一边戴着手套一边说道。

“老邱,我也有这种感觉,那装载机的大体工作原理我已经搞懂了,就这一个月的事儿。那种举一反三的感觉很明显,真的,我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曹雪振也在一旁说道。

“可能是金字塔的原因吧?前辈不是说了给咱们体内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