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末世残兵 >

第205章

末世残兵-第205章

小说: 末世残兵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和铁甲都拖不动那几十斤重的车斗;其余的人能做的,只是把八一杠紧紧搂在怀里,用仅有的体温保证枪栓不被冻住。

看着郑远清依然昂着头走在队伍最前方,所有的队员在疲惫之余也变得感慨万分——让一个残疾人拖着几十斤重的车斗,让一个残疾人干着最重的活,而他们这些完好无损的人却只能跟在后面拖拖踏踏的、而且他们甚至连这样的拖拖踏踏都快坚持不了多久了。

少了一条胳膊、又少了一只眼睛,郑远清是队伍里唯一一个残疾人,但他却依然能带着队伍在这残酷的末世生存下去,依然能够以身作则带着队伍继续前进,依然能够带给身边每一个战友生的希望——这样的人不是老大,还有谁能当这个老大?还有谁配当这个老大?

“这是最后一场雪现在已经五月份,要不了几天气温就会急剧回升,估计等咱们回来的时候就该穿短袖了。”郑远清喘着粗气停下脚步歇息了两下,然后掏出军用水壶狠狠地灌了口二锅头冲队员们说道。

喝喝点。”嫣云伸手要过郑远清手中的水壶猛灌两口,被火辣的白酒刺激了一下苍白的脸上才多了丁点血色。

生物护甲本身并不产生热量,自身体质不行就是有生物护甲也没用;嫣云体质再好但是没从这个时候走过,长时间的低温难免会导致热量过度流失。

“兄弟再坚持坚持,过了这几天就好了。”殿后的欧达一边喘着粗气、一边活动着僵直的胳膊,拍了拍车斗对里面的几名战士说道。

们。。能坚持——阿嚏”车斗掀开一条缝,一个裹着棉大衣厚毯子、棉帽子然后外面还裹着一层厚厚牦牛皮的战士对欧达硬挤出一丝笑容。

这些战士已经不可避免地累倒了,严寒、低体温正在折磨着他们的身心,郑远清让他们缩在车斗中不要再出来,否则还得再死上几个人。

“TN的二百多公里走了一个月,平均每天还走不到8公里,没有车的日子怎么这么难?”刘伟一边吸溜着鼻涕一边骂骂咧咧的。

“第一天走了20多公里,那是最长的,从徒步开始可不每天就几公里么?这雪太厚了,底下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敢大步跑,我感觉跟着北极似的。”曹雪振把肩上的绳子换了个位置然后说道。

“亏得都是高原,要是有个山的话搞不好会来个雪崩什么的直接书成弹了弹眉毛上的冰渣子说道,“当了多久白眉大侠了?要是若琳在这儿肯定会让我摆个‘二’的姿势照张相。”

“我还许给俺九照婚纱照呢,这一下得了啥都没了。”刘伟拽了一下差点被狂风刮走的帽子嘟囔了一句。

“别急,慢慢都会有的。我也许给若琳和嫣云照婚纱照了;我还在想,到时候是穿西装好看呢还是穿中山装或者唐装好看呢——丫头,不行一样来一套?”郑远清笑了笑抬头问身边的嫣云。他在想嫣云是穿婚纱好看呢还是穿旗袍好看呢。

“好呀好呀我要穿旗袍呢,大姐说我穿旗袍特好看。”嫣云一听又来劲了,只可惜蹦跶了两下再次陷入疲惫。

“丫头,你是不是又长了几公分?有193cm了吧?或者是我缩了?不能啊,我还没老呢就开始缩了?”郑远清突然发现嫣云的肩膀已经接近自己的头顶,以前没这么大的差距啊。

“可能吧,我才22岁,老人们都说23还窜一窜呢。安阳姐说过,我要能再高点就接近黄金比例了。嘻嘻”嫣云身手拍了拍郑远清的肩膀一脸坏笑地说道。

“长吧长吧,最好长到姚明那么高你就高兴了。”郑远清翻了翻白眼说道。对于女人来说,身高不是关键,比例好才是王道;哪怕个再高、个再矮的女人只要比例好那都是一流美女;只是嫣云再长可就接近两米了,这让郑远清感到有些底气不足。

“老大前方5公里处有一个村子,不是废弃的,里面有人,不是咱们储备物资的地方,天快黑了,要不要过去看看?”于洋上气不接下气地对郑远清说道。

不知道什么时候,欧达和于洋都跟着刘伟改口喊郑远清“老大”了,他们几个年龄较小,也许觉得喊声“老大”比较顺口吧。

“看看去,看看能不能换匹马、换架雪橇。如果是幸存者基地的话找个地儿睡一夜。”郑远清说道。

既然是有人的村子,那肯定就有交换的需要,队伍现在虽然很穷,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终究还是属于“有钱人”的行列,终究要比那些普通幸存者、尤其是这本就贫瘠的高原幸存者有钱得多。

而且队员们一个多月没有睡过暖和的地方了,也需要有个地方休息一下,哪怕就是一晚上也足以恢复大部分体力。

抱着交换的目的,众人又走了几个小时这才来到村子外围。这个村子不小,占地足有600多亩,破砖碎石垒砌的围墙把小村子紧紧地围了起来,大门口的积雪被扫清,这说明里面的幸存者经常外出。

。。。

第三卷 浪迹天涯 第296章 末世驿站

只是大伙觉得这个“村子”应该不是以前的村子,什么样的村子也不会这么齐刷刷的都是红砖水泥房,如果让郑远清来看的话这里倒像是以前的兵站,只不过这里从兵站变成了普通的幸存者聚居点而已。

“你们是从哪来的?住宿还是买卖?”只听一声大喝,一栋靠围墙的房子顶上上突然站起来一个裹着藏袍的黑黝汉子,手中的双管猎枪对着远道而来的陌生人。

“我们是路过的,想来这儿换点东西没别的意思”郑远清往前站了一步冲那个汉子喊道。听口音这汉子说的是标准的普通话,应该是汉人。

“你们能用什么换?用女人么?那女人个子太高换不了价。”那汉子看对方没有恶意,便把枪口上举然后问道。那口气似乎对于交换物资、女人很熟悉似的,郑远清估计这里可能是个类似于过去大车店的地方。

“子弹54、92、81、95四个型号的都有,我们能换点什么?”郑远清看了看那三个车斗说道,这么多人却只有这么点大点物资,似乎只有子弹能解释这么些人只有这么点物资了。

“哦欢迎欢迎这里是巴喀拉交易市场,我们欢迎有子弹的朋友”那汉子明显惊诧了一下,很快地放下了枪对郑远清挥挥手笑呵呵地喊道。

“兄弟们,开门迎客大客户来了”只见那汉子对着房子下大声喊着,郑远清等人突然间成了“大客户”,看样子子弹在这里挺受欢迎的。

“嘎吱吱吱……”一阵刺耳的铰链摩擦声响起,那扇锈迹斑斑的大铁门拉开了。似乎为了表示诚意,那汉子背着枪从房顶上下来独自一人走了出来。

这是一个魁梧的黑大汉,身高在一米八几,满脸胡子拉碴的不知道多久没有刮过,带着冻疮的双手热情地向郑远清伸出,看上去好像很好客似的,但是郑远清没有伸手,只是警惕地看着眼前这个黑大汉。

“不好意思,能给兄弟简单说说这里的情况么?”郑远清只是客套地笑了笑问道。

在末世,人心比丧尸更可怕,如果这一伸手被对方一个擒拿手扣住怎么办?尽管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就这汉子一人,可是傻子都知道围墙后、屋顶上不知道有多少条枪对着他们呢,能活到这个年月的幸存者没有傻子。

“呵呵兄弟们肯定是第一次来,不知道咱这里是这方圆几千平方公里最大的驿站。实话告诉兄弟们,这里是原驻藏武警部队的一个物资中转站,兄弟们都是这里的武警,咱们不搞土匪那一套。”黑脸汉子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警惕的反应,倒也不以为意,一边说着一边掀开藏袍的领口让郑远清看他别在破旧毛衣上的武警肩章。

他当然也明白这十几个人不是这附近的,应该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的,能活着走这么远的,绝对不是善茬子。

“看兄弟们的模样都当过兵?西北军的么?”黑脸汉子回答完后也打量了一眼这支奇怪的队伍。

“呵呵,还是战友呢。”郑远清一听对方是驻藏武警的后勤部队,这还是位武警二级警士长,便赶紧套近乎,有着“战友情”这一层关系想必对方就是想动歪心眼也得考虑考虑值不值得。

“我们不是西北军,是38军的,尸乱前正好在托素湖附近演习,就那么地留那了。这回我们出来是要到盐场换盐去。走了一个月才发现这一个有人的地儿。”郑远清这才伸出手和黑脸汉子握手,然后掀开棉袄的领口露出里面的上尉肩章。

只是郑远清没想到,黑脸汉子看了眼他的领章却猛地向后一退,迅速摘下背上的双管猎枪对着郑远清,与此同时后面的围墙上突然冒出十几个人来,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条枪对准了他们。而郑远清这边的人也反应迅速,每名队员都迅速持枪在手双方顿时形成对峙之势。

“你们是人还是鬼?”黑脸汉子一脸惊恐地瞪着郑远清,拿枪的手在不自觉地哆嗦。

“都放下枪。”郑远清挥挥手示意队员们把枪放下。听黑脸汉子这么一说,再看他的表情,郑远清大致明白了怎么回事,这汉子不是因为害怕他们是土匪而哆嗦,能活到这个时候的人什么惨烈的厮杀没经历过?怎么可能会怕他们十几个人呢?

“呵呵,兄弟不要害怕。我们是黑龙江人,这点温度不算冷;这位是我夫人,有俄罗斯血统,更耐冻,你们不用害怕。”郑远清笑呵呵地编着瞎话。

“哦,不好意思各位,我们太紧张了,我说呢,这么冷的天你们穿这么薄。”黑脸汉子这才长舒一口气放下枪,然后冲后面挥挥手,那十几个人便再次藏进围墙。

黑脸汉子刚出来时就感觉不对劲,这十几个人除了最后面的几个裹着厚厚的棉袄外,其余的十一个人竟然只穿件薄薄的、初冬穿的棉袄,甚至连手套都是薄薄的黑皮手套。

而当郑远清掀开领口让他看领章的时候,黑脸汉子赫然发现那薄薄的棉袄里面竟然只有一件陆军常服衬衫,衬衫里面竟然直接就是皮肤他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耐冻的人。

“为什么问我们是不是鬼呢?”许书成好奇地靠近前问道。

“唉,这个一言难尽啊,经常有雪人幻化成人的样子过来,我害怕你们是雪人变的呢。”黑脸汉子看了看嫣云的眼睛果然是蓝色的,而且那头发还泛着紫色,果然是混血儿——混血女孩真TM漂亮

“那你问几句话就知道我们是人不是鬼了?”许书成更好奇了,雪人不就是“野人”吗?还真有这东西?

“是啊,雪人终究不是人,它们哪知道那么多。一问就问出来了。”黑脸汉子苦笑了一下解释道,似乎他们对“雪人”这种奇怪的生物已经习以为常了。

郑远清正待要再问问里面的情况,只见开着的大门里走出了二十几个身着藏服的汉子,从他们破旧的衣服、满是冻疮削瘦的脸来看这些幸存者应该都是从很远的地方过来的,他们拖着一个个盖得严严实实的雪橇深一脚浅一脚地向着另一个方向走去;走在最后面那个领头模样的汉子正和大门后的哨兵挥手告别,嘴里说的话郑远清听不懂,应该是藏语。

“他们是从伊图尔翰基地过来换军火的,每隔两三个月来一次。”黑脸汉子和那队幸存者领头的汉子挥了挥手打了声招呼。

“你也知道,子弹是保命的,所以现在最缺的就是子弹,大批大批的商队过来都是要子弹的,你们来的真及时——走吧,进基地吧,你们是贵客,我给你们安排最好的客房。”黑脸汉子一边解释着一边请郑远清等人进基地。

郑远清点了点头尾随着黑脸大汉向基地里走去。这个基地内部的建筑物和外面经过伪装的墙壁决然不同,一栋栋红砖水泥房分散而有致,一栋栋苏式建筑把整个600亩的大院划分成整整齐齐的数十块篮球场大小的空地,一条条水泥路交叉出一个个十字路口,这是典型的物资中转站的格局。

此外,建筑物上的军徽、白底红字的口号,以及废弃的地磅、叉车、吊车、锈迹斑斑的军车都表明这里正像黑脸大汉所说的曾经是一个军用物资中转站。

基地里远没有外面那么冷清,在狂躁的暴风雪下,里面依然人来人往得十分热闹,各个空地之间的水泥路被踩出一层厚厚的冰来;各色穿着打扮的人从各个建筑物中进进出出显得十分忙碌,各种牲口的嘶鸣声也从角落的牲口棚中传来;如果不是路边废弃的汽车,这里的样子真跟民国时期的集市一样。

“咱这里也是市场经济,有钱的住好地儿,没钱的住孬地儿;你们是大款自然得住咱这儿最好的地儿了。”黑脸大汉一边带着路一边说着这里的规矩,“咱这里不收税,也没有保护费,你们不用担心苛捐杂税,咱都是兵,不兴地主老财的那套。”

郑远清点了点头心道这里的领导人还真有远见,他们懂得细水长流的生意经。当然,人家也得有经济来源,他们的经济来源就是店钱,就像黑脸汉子说的:有钱住好地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