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果蔬青恋 >

第426章

果蔬青恋-第426章

小说: 果蔬青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滚,还怕这条小沟?”

板栗摇头失笑道:“你我是不怕,他们呢?”

魏铜嘀咕道:“这些旱鸭子,净拖后腿!”

板栗问道:“粮草能支持几天?”

魏铜道:“正常用量七天。若是省着吃,十天够了。”

旁边一位周将军道:“秦霖不是说,许进不许出,允许我们的人送粮草进来吗?”

板栗肃然道:“说是这么说,你还能指望他?这就堕了士气!本王有几个想法,走,回去再说。”

且不说板栗筹划突围之计,再说秦霖。他也不好过。

之前,安国西北曾传来消息,说玄武将军张灵儿狠辣无比,接连斩杀人质,令追兵不敢阻截。

高凡听了忍不住难受万分:她怎么会这样呢?

秦霖见他表情,微微嘲讽道:“爱卿将她当女神。可人家现在是将军,不是大夫!若她优柔寡断,也不配做将军了。再说,真假还不一定呢。你瞧,信上说。她杀的人连尸首都烧了,焉知是真是假?”

高凡眼睛一亮,道:“对呀。为何费心毁尸灭迹?”

经二人一分析,那些家眷被掳的官员都松了口气。

才安生了几天,这日又有消息传来,说张灵儿引着追兵步入事先安排好的伏击圈,和大靖常胜将军汪魁连败安国西边两路人马,如今将帖木儿将军困在哈达雪峰下。

秦霖忙传令下去,从别处调集人马救援。

次日,又有飞鹰又传来消息说。白虎公将正北方战事交给朱雀将军,自引五万轻骑往巴图山来了,看样子是要助玄武王擒拿皇上。

秦霖微笑道:“都来了?也对。在别的地方,就算战胜一两场,也不过如此!不抓住朕。根本没用。”

高凡很肯定地说道:“若玄武将军知道皇上围困住了她哥哥,也一定会赶来的。”

秦霖点头,目光炯炯地说道:“都来了才好!”

不说巴图山烽烟四起,且说紫茄等人,在靖军护送下,经过半个多月的舟车劳顿,于十月初六傍晚抵达神都。

紫茄丝毫不敢耽搁,立即回府见爷爷奶奶,小苞谷和玉米也回到王府。

安国使臣杨真,则由礼部出面接待。

次日早朝,杨真便和曾鹏上金殿面君,向英武帝递交秦霖御笔亲书的国书。

英武帝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臣弟秦霖拜上皇兄陛下:弟自与玄武王对阵以来,不复当日征战元国、创建安国时之豪气。何也?面对故国将士,不忍下手屠戮也!弟与兄均为太祖皇帝曾孙,“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英武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盯着那国书,看了一遍又一遍,怔怔呆坐着,不知作何反应。

一来,秦霖此举实在出乎他意料之外;二来,这样大事,便是他素来果决,也无法立即反应。

百官见皇上只管盯着那国书,不言,不笑,亦不怒,都暗自揣测国书内容,为何让皇上这样出神。

左相王令宣轻声叫道:“皇上?”

英武帝没坑声。

右相冯大人又叫了一声。

英武帝这才抬头,先扫视一圈殿内百官,沉吟了一会,才将国书交给身边的翰林官,命他念给大家听。

原来,秦霖在国书里言道,安国和大靖,源出同宗,实不必骨肉相争。

他想取英武帝而代之,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大靖想要灭了安国,也绝非易事——眼下他就会证实给英武帝看。就算历时数载,大靖将安国灭了,那遥远的北疆,皇上派谁人镇守?

大靖如今疆土之广阔,早已翻倍。

所谓鞭长莫及,治理之难,难于攻占!

异邦乱地,倘若再崛起一位雄主,焉知不是又一个元国?那时才是大靖莫大隐患呢!

而他,愿意去国号,向大靖称臣、纳贡,做大靖的青龙王,为大靖镇守北疆,让这块土地永远归于秦氏一族;终其一生,在有生之年,绝不对大靖有二心;大靖可派兵进驻乌兰克通,以为牵制;二十年后,他将王位传给继承人,自己将携王妃返京,在皇兄眼皮底下终老……

这一切,唯一的条件便是:娶白虎公之妹为王妃!

天下竟有这样人,不爱江山爱美人!

众人越听眼睛瞪得越大,等那翰林官念完,金殿上立时炸开了,呼啦啦跪下一批性急的人,各种声音不绝入耳:

“皇上,万万不可答应!”

“皇上,这等于纵虎归山、养虎为患哪!”

“皇上,此乃大喜呀!皇上刚登基。便令叛党举国来投,盛世之兆显现!皇上必将成为我大靖史无前例的圣君!”

……

众多或赞同或反对的声音中,一道怒骂声突兀冒出,令乱糟糟的金殿为之一静:“反贼休想得逞!我郑家绝不答应!”

众人循着声音一看,原来是翰林学士郑旻(黄豆)。

黄豆气得脸色铁青,大步走到殿堂中央跪下。昂然奏道:“皇上,这就等于和亲!我大靖国势正旺,又兵强马壮,若还用女人向昔日反贼和亲,岂不遭天下人耻笑?如今玄武王、白虎公和朱雀公正在北方征战。灭安国指日可待,秦霖这恶贼这是缓兵之计!”

英武帝并未回答,只看着他。神色喜怒不辨。

立即有那赞同的人就反驳道:“郑翰林此言差矣!这怎么能算和亲呢?安皇乃皇上族弟,去了国号,再称臣、纳贡,这就是一家了……”

黄豆恶狠狠地打断他的话道:“那吴大人何不将自己女儿送去给秦霖做王妃?”

那吴大人正色道:“若安皇看上小女,本官绝无二话!然安皇显然对令妹情有独钟,为了美人放弃江山……”

黄豆忍住朝他脸上吐唾沫的冲动,大喝道:“住口!”

眼看两人就要冲突,英武帝在上面轻哼了一声。这才收敛些。

另有那反对的人,不是因为和亲的问题,而是认为秦霖居心叵测。若答应他,便是养虎为患,跟赞同的人辩驳起来。

左右宰相、六部尚书、张杨等人则没有轻易发言。都蹙眉沉思。

乱了一会,英武帝对旁斜了一眼。

内侍立即上前尖声道:“肃静!”

等殿内安静下来,英武帝这才伸手道:“众卿家平身!此事当从长计议。先听安国使臣如何说。”

众臣纷纷起身,看向杨真和曾鹏。

杨真一整衣衫,上前跪倒,大礼参拜英武帝。

等皇帝赐平身后,方才起来,站在大殿中央,对英武帝和众臣道:“吾皇早已预知大靖朝中有人会反对此事。然吾皇是诚心归顺大靖的。为释诸位心中疑惑,请皇上和诸位大人只管询问,在下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英武帝沉声道:“请众位爱卿先行询问。”

立即就有人上前道:“灭了安国更干净!”

杨真道:“安国岂是容易灭的?想必前方的战报已经传回来了,可见一斑。这还是乌兰克通经营日短,若是我安国北方,只怕玄武王就没这么容易进入了。”

另有人道:“正是如此,才更不能放了秦霖,以免养虎为患。”

杨真笑道:“这位大人,且不说大靖能否灭了安国,能否擒住吾皇,就算二者都如愿吧,在下想问一句:偌大的北国,交由谁人管理?”

那人傲然道:“我大靖人才济济,皇上英明神武,还怕没人治理北疆?”

杨真点头道:“确实如此。然大人岂不闻‘鞭长莫及’乎?北国之地,异族彪悍,非有大能力者不能治理。若朝廷派玄武王、白虎公那样的人镇守,谁知若干年后,会不会养出一方霸主,成为玄武皇、白虎皇?又或者其他什么皇!古来造反的乱臣贼子一开始那不都是忠臣良将,只是后来情势变化,禁不住诱惑罢了!”

众人听得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

“而吾皇就不同了,北疆本就是他打下的。至于说养虎为患,”杨真转对英武帝躬身道,“以英武帝之睿智,根本不惧,众位大人又何必担心?吾皇也正是因为英武帝乃少见明主,才甘心臣服。换一个人,岂会归顺,又岂敢归顺!”

杨真侃侃而谈,将各种利害剖析清楚,又特别言明道:“吾皇不想逼婚,一定要郑家自愿嫁女才行。因此,来之前吾皇交代在下说,若是郑家不答应这门亲,安国虽不会向大靖称臣,但为了天下苍生,愿与大靖和谈,使两国从此止息干戈,互不侵犯!”

此言一出,从英武帝到百官都怔住了——人家并非一定要归顺,而是公然为了郑家女,以一国下聘!

第607章 挡不住的算计

为了一个女子,甘愿不当皇帝,真乃千古奇闻!

无数朝臣以为,这是秦霖的阴谋诡计。

赞同者则认为,就算是诡计,大靖也没有任何损失,不过送一女子罢了,因此一力主张同意,反正又不用他们出女儿。

黄豆听了怒不可遏,逼到杨真面前,冷笑问道:“秦霖用这等低劣手段,真当我大靖朝中无人吗?谁不知安国成立日短,急需巩固根基,他此举不过是缓兵之计罢了!”

杨真摇头笑道:“是不是缓兵之计,只等前方新的战报传来,那时便知。还有,我安国要巩固根基,大靖难道就停滞不前了?假以时日,大靖会更加昌盛,何惧安国?”

言毕,他又转向英武帝,躬身道:“吾皇言道,若皇上答应此事,他将在天下人面前立誓:此生都会忠于皇上,永不背叛!至于身后事,吾皇笑说,再防范也没用的,别说子孙相争了,若是秦家后世不能出明主,便是江山也会被异姓夺去。”

英武帝听了眉头微动。

黄豆接道:“以后的事谁能预料,眼前就要永绝后患!”

杨真回道:“这世上从没有‘永绝后患’之事,有的,只是明主的治理手段。绝了青龙王,还有玄武王、白虎王……那皇上是不是该将所有能力卓著者都清除,以绝后患?”

黄豆大喝道:“郑家和张家对大靖忠心不二,岂可与秦霖相提并论?”

杨真笑道:“乱臣贼子若不先当忠臣良将,哪来的机会积攒势力?这忠奸只在一念之间。似英武帝这等明主临朝,没有人想当乱臣贼子,因为他没有机会!”

其他朝臣纷纷插言,吵嚷不休,没个定论。

英武帝见再没有别样新意见,遂宣布散朝,择日再议。

散朝后,他留下王相冯相和六部尚书等人。去御书房商讨此事。

“众位爱卿以为如何?”

御书房内,英武帝一反金殿上的沉默,目光炯炯地盯着这些股肱重臣发问,不容他们再推脱。

众人见避不过去了,只得回答。

不出意外,依然有赞成有反对。

赞成的占据多数,认为这是大靖建立天朝大国的良机,“就怕郑家和张家不答应。”

张杨赵耘等人则反对,认为这是秦霖诡计。

王相见皇上将目光投向自己,遂正容道:“皇上。臣以为。这不光是国事。还牵连皇族家事。皇室能否接纳秦霖,至关重要!”

若皇室接纳秦霖,他就是大靖的青龙王。

那时,郑家就算不满意这门婚事。也不是没有转圜余地;若单以和亲来论,则性质不同,郑家肯定不愿意。

英武帝听后微微点头,沉吟了一会,挥手令众人散去。

随后,他又命人招来宗人府宗令赵王,以及肃亲王、廉郡王等一干皇室宗亲,商讨此事。

依然是有人反对有人赞同,吵闹不休。

赵王忽然大声道:“皇上。臣有句实话讲。”

英武帝忙道:“请皇伯父讲来。”

众王爷也都停止争吵,把眼光对准年过六十的赵王。

赵王咳嗽一声,郑重道:“此事看似疑难,其实简单的很,咱们不能被表象蒙蔽了。”

肃王诧异地问道:“何为表象?”

赵王道:“表象便是:满朝文武都觉得。不能放过秦霖,生恐被他钻了空子。可是,他们就没看到:安国是秦霖打下来的,我大靖尚未攻取占领!更不知能否攻取!也不知何日能攻取!等攻取后如何治理更需要皇上去操心等等!”

众人听了不住点头。

“简而言之,安国对于大靖来说,还是画出来的饼。”赵王接着道,“皇上要拒绝秦霖送来的饼,却耗费国力财力另外去抢;等抢到手后,不管派谁去治理那地方,依然避免不了忠心的问题。那又何必费事?倒不如答应秦霖的条件,横竖俭省些国力。至少,安国是在我秦氏一族统治下,便是太祖皇帝在天上见了也喜欢。”

听了这条理由,众人静了一瞬间,又哄然争论起来。

有人道:“那将来若是秦霖有反心……”

赵王反问道:“派谁去能放心?本王说句不该的话,便是皇上派本王去,也要小心日子久了本王会谋反——”英武帝听了不禁莞尔,众人也都笑起来——“再说,本王也没本事把那帮异族管好,倒是秦霖有手段和根基。皇上天威只要能压住秦霖便罢。”

廉郡王问道:“可是郑家一旦与秦霖结亲……”

赵王截断他话道:“哎哟我的五弟,他能娶,皇上就不能娶了?皇上该选妃了!张家还有好几个女儿呢。再说,郑家、张家在大靖已经位列王公,他们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