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63章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63章

小说: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世提醒地是。”滕茂实拱手表示感谢。随之露出笑容:“怎么我们江夏地解元也变得这般慎重了。之前你不是说此次会试轻而易举地吗。”

“对我来说。当然是轻而易举。至于你嘛……。”尾音拉得长长地。俊逸青年似笑非笑道:“若是不努力地话。还真是难说。”

“冯当世。别忘记了。乡试之时你只是排在我前面而已。有什么好得意地。”滕茂实咬牙切齿道。如果当初自己不是疏忽大意。解元地名头就是自己地了。

“算我失言。在此给秀颖兄赔罪了。”俊逸青年笑嘻嘻说道。如果不是了解朋友地才学。他也不会开这种玩笑。

“一点诚意都没有。”滕茂实轻哼道:“别得意太早,此次会试,我定然排在你前面。”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俊逸青年笑了起来,语锋一转:“对了,你问清楚人家姓名了吧,莫要想报恩之时,却寻不见人。”

“问了,姓楚,却不知道如何称呼。”在俊逸青年鄙视地目光下,滕茂实俊脸微红,嚅嚅解释说道:“他走得急,没时间说。”

“秀颖,我对你无语了。”俊逸青年悠悠叹道,一脸痛心疾的样子。

“有本事你去问啊。”情争之下,滕茂实脱口说道。

“去就去,明日瞧清楚了。”好胜之心涌起,俊逸青年自信笑道。

天蒙蒙亮,初晨的天气微带一丝寒意,楚质悄然起床,在没有惊动惠夫人地情况下,悄悄提着竹篮走出阁楼,从后院取道离家向贡院而去。

此时汴梁城中街道已经有着早起做生意的商贩,巷陌里已传来了铁牌子的敲打声,来自寺院的和尚僧人,一手执铁牌子,一手用器具敲打着,沿门高叫着“普度众生救苦难诸佛菩萨”之类的佛家用语,同时,以他们平日**佛时练就的嗓音,大声地向坊里深处报告着现在的时辰。

这个是大宋城市里的特色,起初,报晓地本意是教人省睡,起来勿失时机**佛,这样,和尚僧人在日间或当月,过节时便可以上门要相应的报偿了,由施主将饭、衬钱施舍给他们,由于和尚僧人所具有的唤醒痴迷的本色,加之他们每日恪守时间准确无误,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了职业的报晓了。

行了大约十来分钟,贡院大门就在眼前,会试还没有开始,考生也没有允许入内,门前已经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楚质于之前一样,在附近寻了个僻静的地方,从怀里掏出一本策论集锦仔细阅读起来。

科举以文章取士,文章说的无非就是策论,对此正是楚质感觉头痛地地方,若是诗词歌赋,还能凭记忆取胜,可是说到策论文章,楚质却丝毫没有办法,只能从头学起,还好有些文学底子,加之宋朝的时文不像明清时的八肌文章一样要有严格规律,一些简单的策论倒也写得平平稳稳,与同龄人相比,属于中上水平,有时还带着几分后世作文的影子。

这当然不能让何涉所接受,经常督促楚质努力阅读体会时文大家地文章,不时出些策论题目让楚质当场写作,期望楚质能写出文采飞扬的锦竹文章来,这个期望对于楚质来说还是非

度地。

“兄台,有礼了。”策论集锦才看了片刻时间,一个俊逸青年故意放重步履,走到楚质身边,爽朗行礼笑道:“在下冯京,字当世。”

一般来说,对一个陌生人自我介绍,就有希望知道对方如何称呼的意思,这个道理楚质当然明白,不过却故意装糊涂说道:“冯兄有何见教?”

话刚开口,楚质突然醒悟过来,冯京?三元及第地牛人,传说中的偶像啊,楚质立刻直起身板,目光带着几分灼热,上下打量起冯京来。

莫非自己身上衣冠不整,冯京暗自嘀咕,悄悄检查了下衣着情况,没有现什么异常情况,带着热情地笑容说道:“见教不敢,只是好奇兄台在而已。”

“策论集锦,不过是临时抱佛脚,心存侥幸而已。

”楚质自嘲说道,略显激动的心情随之平息下来,连司马光都疑是见过了,遇见冯京也没有什么好惊讶的,况且生活在这么一个名人层出不穷的时代,楚质早就做好出门两步就遇到留名青史人物的心理准备。

“呵呵,谁人不是如此。”冯京洒然一笑,也随之从怀中取出一本册子,轻声道:“趁还没有开始考试,先温习一遍再说,指不定运气临身,看中了待会策试之题呢。”

两人相视一笑,感觉彼此之间的距离近了少许。

可惜以前没有见过关于宋朝科举考试命题的书籍资料,不然考不了状元,进士及第那是轻而易举之事,楚质后悔了片刻,忽然突奇想,悄声问道:“冯兄,你觉得今科策试会以何为题?”

“这我可不知道。”冯京随口回答,抬起头来,也没有感到奇怪,毕竟临近考试,这个问题他也不知反复问人,也反复被问无数次了。

“说地也是。”楚质有些失望,不过随之释然,人家考试凭的是真才实学,根本不用别人的帮忙。

“策论一般与时事密切相连,若我为知贡举的话,命题必将与之有关系。”冯京微笑说道,居然有几分推心置腹之意。

科举考试,揣摩上官心意是必修之课,这点楚质准备得不够允分,不过也情有可原,毕竟如果不是何涉,楚质想参加会试,还需要等两三年时间,当然不会关注这方面地事情。

“请冯兄赐教。”楚质拱手说道,脑子飞快运转,寻思这个几月来朝中生了什么大事。

“这是我前几日写的行卷,兄台若是不嫌在下文章粗陋,可拿去一观。”冯京笑了下,把手中的小册子递了过去。

“谢谢冯兄。”楚质自然接了过来,也没有再废话,直接翻开,匆匆忙忙浏览一遍,凭着强地记忆力,把内容记下大概,随之再次阅读起来,以增深印象,仔细体会,现人家果然不愧是要三元及第的牛人,文章没有丝毫的辞藻华丽词句,结构清晰行文流畅,其中意境深远,让人回味不已,相对之下,自己收集的时文集锦就显得有些生硬。

不过是尽人事罢了,未必有用,看着仔细翻阅册子的楚质,冯京微微一笑,也没有打扰的意思,悄无声息的离开而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只听三声锣响,贡院大门敞开,考生们鱼贯而入,楚质这才惊醒,整理了下衣冠,提起竹篮向贡院走去,轮到楚质入内的时候,也不等守卫开口,自动把策论集锦以及冯京地册子递予守卫,让其保管。

巳时正,贡院大门已经紧闭,一切准备妥当,在知贡举赵概的一声令下,贡院属官立刻把会试最后一场的试题传诵贡院内外。

“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观望着悬挂在院落前方的二十二个浓墨大字,楚质不由有几分失落,无论是自己的策论集锦,还是冯京自己写的行卷,都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

看来运气到头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实力了,楚质摇了下头,摆脱失落心情,反正自己是来见识地,落榜也是正常的事情,用不着悲伤。

话虽如此,但楚质还是认真思考策论的题目含义,裴度是谁,楚质还有印象,似乎是唐朝的人物,从字面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裴度建议,宰相招揽四方地贤才的时候,可以私下在自己地宅第见客密谈,请求皇帝批准,不用明言,这是让考生针对此事,表自己的看法,赞成或否定。

这还用说,肯定是否定啊,皇帝最忌讳地就是相权过大,时时刻刻都在防备,怎么可能会答应,楚质仔细寻思,基调是定下来了,可是朝廷取士的标准不是看基调,而是着重文采优劣,哪怕你持反对意见,只要文章锦竹如团簇,一样会录取。

求收藏推荐月票,当然还有订阅,呵呵,请支持。

正文 第一百二十五章 调整心态

易行难,认真寻思大半小时,依然处于迷茫状态,脑片空白,时间一息一秒逝去,也不知过了多久,楚质神思恍惚,提起毛笔,无意识在卷上书写起来,耳边突然听到铛铛响声,原来是贡院官员提示考生时辰快到的鸣钟声。

楚质这才恢复了神志,看着面前墨字密集的考卷,丝毫想不起来自己写的是什么内容了,心里没来由一阵烦躁,也不管是否已经完结,连看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兴致都没有,更不用说检查了,立即起身交卷走人。

此时已经是日落时分,最后一片赤霞渐渐暗淡无光,抬头望着昏暗的天空,楚质兴致有些索然,提不起什么心情来,茫然四顾,脑子浑浑噩噩,凭感觉认准回家的方向,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举步行去,连有人在身后不停叫唤也没有注意。

“楚兄。”滕茂实快步追赶上去,伸手扯住楚质的手臂。

顿了一下,楚质迷茫问道:“你是谁,有什么事情?”

“楚兄,是我,滕秀颖,你怎么了。”滕茂实目光落到楚质脸上,心中愕然,不由关切说道,还有一丝焦虑,主要是楚质现在的样子实在是太差了,面如黄蜡,双眼无神,魂不守舍,没有半点生气。

“哦。”闻言楚质也没有什么反应,毫无意识的答应道。

“当世,怎么办?”滕茂实见状,连忙回身问道。

“兄台,醒来。”刚刚走近的冯京看见这个情况,二话不说,直接来到楚质身边,在他地耳旁大吼起来。

声音振聋聩,楚质下意识打了下颤,晃了下脑袋,眼睛恢复了清明,回过神之后,明白了怎么回事,心里不由得涌起些许羞意,亏自己平日嘴上总是说不在意科举,怎么现在却患得患失起来。

差点就成范进了。往日淡定沉稳地心境跑去哪了?楚质扪心自问。深深吸了口气。稳定心情。脸上露出和煦笑容。微微拱手道:“在下一时失态。让二位见笑了。”

“一时成败无须挂在心上。天长地久。总有出头之日。”也察觉出些楚质现在地状况。冯京认真说道。

“谢谢冯兄指点。在下铭记。”楚质微笑道。也是这个理。宋朝科举。承袭唐制。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如果真地考不上进士。自己才不会在这棵树上吊死。当然。其余科目自然比不比进士之贵。朝廷之中地要臣官员百分之九十都是进士出身。如果没有进士身份。对以后地仕途升迁肯定有所影响地。

“楚兄弟不必灰心。今科不中。可待来年。我们共勉之。”滕茂实劝慰说道。让冯京心中哭笑不得。这不是在诅自己也不中吗。

“他人我不敢保证。可是冯兄定然得中。”楚质淡淡笑道。

“承楚兄弟吉言了。”冯京自然有这个自信。不过还是谦虚拱手说道。

“天色已暮,在下不便久留此地,告辞了,日后有缘再见。”楚质行礼拜别道,这时候实在是没有说话的心思。

“楚兄慢走。”冯京、滕茂实还礼,人家要走,总不能强行拦路吧。

“唉,又忘记询问清楚楚兄弟名字住处了。”片刻之后,滕茂实沮丧说道。

“听他话里意思,应该是汴梁城人士。”冯京猜测说道。

“那又如何,汴梁城广阔,人口百万,不知姓名,如何寻之?”滕茂实叹气,随即报怨说道:“当世,你不是誓言旦旦保证定然可以问清楚吗?到头来还不是与我一样,毫无所获而归。”

“这只是个意外。”冯京讪笑道:“下次遇见他,我定然可以询问清楚的。”

“下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滕茂实轻声说道。

“想必不会太久的。”冯京语气也有些不确定,在茫茫人海寻找一个人,说难不也难,但也不是件简单之事。

“公子回来了。”阁楼前,一个秀丽婢女柔身施礼说道。

“回来了。

”楚质淡然说道,轻步向自己房间走去,推门而进,连鞋子都没脱,直直躺在床上,双眼紧闭,感觉十分疲惫。

“质儿,今日怎么回得这般晚?”惠夫人翩跹而至,光洁如玉地纤手提着食盒,清雅容颜尽是温润柔美的笑容。

“质儿,怎么了?”看见房中的情形,惠夫人心中一惊,轻搁放食盒,快步走到床边,柔润的纤手已经搭在楚质地额头上。

“娘亲,我没事,只是有些累了。”睁开眼睛,楚质悠悠说道,语气有些慵懒的味道。

知儿莫若母,惠夫人怎么察觉不出楚质地异样情绪,心思暗动,也没有直接询问,只是温柔说道:“质儿,既然累了,那就先用膳,淋浴之后就早些休息吧。”

“嗯。”

楚质答应,眨了下眼睛

无力的从床上起来,走到桌子旁坐了下来,随手打开作精美,色香味具全的美食也激不起楚质丝毫的食欲,如果不是不想让惠夫人为自己担心,楚质恐怕连饭都不想吃了。

“质儿,最近珏儿在书院的表现怎么样?”素臂轻抬,在楚质的碗里放了块羊肉,惠夫人美目流盼,轻声细语问道。

“很好,经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