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300章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300章

小说: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事情似乎有些出乎意料,却听赵祯笑道:“不料小小的集贤校理,也有这般见识,日后也是执政之才。”

梁适蒙了,愣了半响才回过神来。心惊揣测,皇帝这话是什么意思。咱家堂堂枢密,虽然只是副的,但过不久肯定能转正,况且,已经是执政大臣了,什么时候被贬为集贤校理,自己怎么不知道啊。

如果,楚质得知,自己报怨集贤校理官职无聊的话已经落入皇帝耳中。恐怕也与粱适现在的心情差不多吧。

“水满则溢,恩厚自损,古之常理赵祯若有所思,微微点头。卷袖而去,留下满腹心思,莫明其妙的梁适。

第二天早朝,崇政殿内,百官朝见完毕,分列肃立,听着内侍尖呼有事早奏的圣,中间个置,几个台谏官员相互眉目传讯,待内侍语音刚落,就站出来行礼说道:“陛下,臣有事进言。”

“准奏赵祯挥手,也知道言官所奏之事,但还想听他们有什么说法。'网罗电子书:。WRbook。'

“陛下即位将近三十年,没有失道败德的事,近五六年来重用张尧佐。臣民暗中议论,认为过错不在陛下,而在宫中的女宠及朝中执政,天下尽知,国中无储,他们既有私心。执政大臣不能以忠言相谏,而是阿谀奉迎,顺从陛下的意旨,惟恐高官要职不能令张尧佐满意,使陛下陷于私昵后宫之过

相继将陈执中、文度博、宋痒等宰相参下台,台谏官员越的自信。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愈加的骄纵,居然当众打皇帝与宰执们的脸。丝毫没把他们放在眼里,考虑到这是台谏官员们的一惯表现赵祯与庞籍等人,也懒得理会了。

“即日,太阳阴晦,凶气涤澡。臣敬请陛下切莫狗私,立即下令追夺张尧佐四使官职,如此,才合天意,顺人情,天下臣民欢庆心服。”说着言官心中得意,表情肃穆。昂直面皇帝,目光凝重,寻思着皇帝肯定不会同意,待会应该是撞墙,还是击柱呢,表情可以激烈些。但是动作定要稍缓,不能真碰上了”,

“前段时间,诸官请求罢免张尧佐三司使之职,并说不能用他为执政,免生祸端,若给之美官,是合大体,联决意纳此建言。”赵祯淡声说道:“然而,诸官现在又认为不行,如此前后反复,言官按法应当罢黜。

百官的细倾听,话是这样没错,可您也不能恩宠过厚啊,身兼四使。荣耀极至,难道不知这很让人,,眼红的吗。果然不出所料,皇帝却是不肯悔改。还想威胁大家,但是咱们同心同德,为了弘扬正义,是不怕任何威胁滴,底下台谏官员相互使了个眼色。商量着该谁上了,或许,丰脆一起进言算了,那样比较有气势。

于是,十分默契地,一只脚才踏出半步,身体立即僵滞,却听赵祯继续说道:“但体**诸官也是尽职言事。联就不予追究了,至于张尧佐,既然是加官过厚。那就撒去宣徽使、景灵宫使两职,即日出使河阳吧。”

台谏官员心神恍惚,这样就胜利了?不仅如愿以偿,夺去张尧佐官职,而且还把他贬出朝廷,简直就是出乎意料的惊喜啊,但是不知为何。他们却有些兴奋不起来。(未完待续)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第四百一十九章青涩的梦

产响。回讨神来。台谏官员寻思,今日皇帝到底怎么川叮寺心准备的许多大招还没有施展出来呢,怎么就退缩了,好歹你也要坚持片复啊,让大家一哭二闹三上吊,情绪熏染得差不多了,你才能表示同意,而且一定要勉强点头,不能答应太快,不然,像现在弄得大家一点成就感都没有。

“告诫百官,有事紧奏,无事散朝

内侍尖锐的嗓音还是那么地讨厌,但是百官都忽略过去,皇帝的突然退缩,让他们有点措手不及的感觉。连那些有正事要上奏的官员也愕然不止,等反应过来,却现朝会已经散去,算了,反正也不是什么急事。明日再奏也不迟,还是打听八卦要紧。

二十多年了,皇帝是什么样的性子,大家还不清楚,贪恋女色,不务朝政,优柔寡断,好听阿谀奉承之词,等等,等等,没点雄主气度,最重要是,耳根子特别,听信妇人之言,实在是劣迹累累,前科众多。

对于忠言直谏,总是置若罔闻,按照以外的惯例,皇帝绝对不会那么容易妥协的,台谏官员本已经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连遗书都写好了。就打算当朝来个死谏,不料,突然之间,怎么就峰回路转,雨过天晴了。

其中必有缘由,天下本来就没有不透风的墙,就是皇宫大内,别的可能很少,但是却有许多的眼线小很快,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暴露无遗。

“台谏论事,职耳。尧佐恩实过。恐非所以全之就是一句乖巧的话,最终使得皇帝改变了主意,要比台谏官员的冒死劝谏都有用。

道理十分简单,从宏观上讲,唐介也好,包拯也罢,他们所用的招数都是在要求、劝戒、讽刺皇帝要怎样做,不要怎样做,总是不自觉地站在了皇帝的对立面,尤其是和执政的大臣们的关系总是摆不平。不是对着干,就是根本不屑一顾。

往死了得罪,就算你们说得再有道理,出于逆反心理,皇帝怎能听的进去,明知道是忠言逆耳,苦口良药,那为什么不放些糖蜜调和一下。非要那么僵直。

当然,这个问题,又给官员们本能的忽略过去,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说话的是谁人,毕竟在他们眼中。梁适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执政之才。”皇帝的评价。分量很是不轻,当年梁适有真宗一句。梁颇有子矣,从此就青云直上,一路高升。

现在,赵祯这句,分量更重。天下十几万官吏,能得此评价的有



当时,赵祯说不必打听,免生事端,但是甘昭吉岂能真的听信,而且抬辇的几个小黄门也不是耳奉眼瞎的,在层层逼压下,口风能有多密。在诸官同心协力下。没有多久,楚质自然而然浮出水面。

居然是他?听闻这个消息,百官满面愕然,随之,该干嘛就干嘛去了。网整跑张尧佐,难道还要再扶持个外戚不成,幸好,皇帝似乎没有这个打算,那大家何必提醒他呢,至于十几年之后,那时的事情谁能料到,还是少给自己找不自在。

所以,除了几咋。有心人,对他留下深刻印象,楚质还得继续过着无聊而烦恼的日子,直到一天,接到一封来信,拆开信封,展开缭绕淡淡清香的信纸,顿时一阵心情欢畅。

“西湖与君一别,期日时久,闻君归来,心中喜不自胜,,,不如小聚

正所谓佳人有约,看着白谨瑜拜上,几行熟悉的字迹,楚质哪里有迟疑的道理,若不是没到约见时间。怕是早就托假而去了,心不在焉。比恍惚惚地,好不容易熬到中午下班,楚质连招呼也没有打,直接奔行出宫。

在裁衣铺买了现成的衣裳,再到澡堂洗刷片刻,换了官袍,又是羽扇纶巾,潇洒俊逸的翩翩少年,也不也再耽误,赶紧疾步驰向春意楼。

春意楼,在汴梁城中摆不上号。却有几分清雅,特别是包厢之内。精致写意,摆放着几盆微型花木。入眼一片绿意盎然,轻风微拂,确实有些春风得意的感觉,同时,非常符合楚质现在的心情。

吩咐伙计先上两杯热茶,再奉上时鲜果瓜,楚质便安静的等待起来。仔细琢磨着,待会应该怎样与佳人对话,是温柔似水,还是含情脉脉。或许聊下诗词字画,要不干脆些,商量婚后要几个小孩算了。

胡思乱想,可见心中的紧张情绪,按理来说,经历那么多的事件。楚质应该不会再有初涉情场的青涩。然的,想到这是与白谨瑜的约会。莫名其妙地,却多了几分慌乱。

然而,正如同世上许多事情一样,幻想是美好的日o8姗旬书晒讥齐余

“楚校理!”

楚质的耐心等待,没有迎来佳人曼妙身影,厢房内却进来一位中年文士,两条细长的眉毛飘逸如飞,双眼明朗如星,朴素的白色儒袍,气度从容,态度温和,客气有礼,嘴角一抹和煦笑容,让人看了就心里舒服。觉得此人可交。

但是看清来人模样,楚质的反应却十分激烈,猛然直立,双腿蹦起。只听哐锁一声,座椅向后弹出,翻倒在地。

顾不上扶正椅子,楚质慌忙行礼道:“许,群马,世叔”

来人正是许宣,汝南郡王赵点,让的妹婿,许汉卿、白谨瑜生父,矾楼的幕后东主,也是进士出身,只不过是弃官不做而已,与朝中许多大臣素有交情,也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但光看表面,却如同文人秀士。没有丝毫压迫之力。

不过,在楚质看来,许宣温和淡笑的模样,要比什么高官权贵还要有震摄力,心跳如雷,额头角都冒出汗来。

“不请自来,楚校理不会介意吧。”许宣微笑道。

“不敢”迅扶起座椅,楚质腆着脸,热情笑道:“世叔

拂袖坐下,许宣依然淡笑说道:“当不得世叔之言,若是楚校理不嫌弃我乃一介商贾,唤一声许东主即可。”

压力好大,楚质唯唯诺诺,只有无可救药的笨蛋才听信这话。

“听我儿汉卿提及,在杭州之时。多得楚校理照应,且赠予墨宝,在此要先表示感谢才是。”许宣和言笑道,拱手行礼,楚质却是万万不敢接受,连忙惶恐推托不已。

没有想象中的先礼后兵,却听许宣继续说道:“闻楚校理近期将与曹家联姻,果真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许某厚颜,前些时候,已经向公伯兄讨了张喜帖,待到亲迎之日,必奉上贺礼,以聊表心意。”

恭喜几句,许宣挥一挥衣袖,从容告辞,没有言及其他,仿佛此行的目的,就是的了祝贺楚质似的。

楚质却明白,没有明说,往往比直截了当更加可悲,呆愣片刻。木然倚窗而望,却见春意楼下,一辆华丽马车内,苏月香探身而出,明眸笑语的迎接许宣进来,似乎察觉楼上楚质的目光,回望了眼,却没有什么特别表情,瞬间,车帘落下,马车扬蹄而去。

“你怎么不追上去。”质疑的声音在房中响起。却见洛小仙纤步毒了进来,柳眉蹙起,埋怨说道:“刚才为何沉默不语,难道不知”

“他没给我机会。”楚质抱头伏案,缓声道:“而且,我怕”

本来还有几分歉意,没有把事情做好,给苏月香察觉到了,但是见到楚质逃避的模样,洛小仙忍不住愤然怒道:“你怕什么!事到临头。你居然连句话都没说,是不是男人。”

楚质黯然不语,这个时候了。还能说什么,怪不得当日在曹家,曹价会轻易忽略矾楼诗词之事,怕是已经调查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或许已经和许宣成达了某种默契,已经给了一次机会,要是自己再不识趣。那后果”,难以想象。

“瑜儿真是看错了你。”洛小仙狠声道,踩跺纤足。转身就要离去。

楚质也没有阻拦,继续呆若木鸡的坐着,片刻,伙计闻声进来,唤了几声,才无意识的掏出钱袋,嘴里吐出一个字,酒。

有钱好有事,不久之后,桌案堆积满各种陈年淳酿,封泥已经打开。楚质也不讲究,直接抱坛就往口中倒,衣襟沾湿,满口苦涩,心中一片冰凉。

也不知道喝了多久,细碎的步履声传进,却听到洛小仙的声音:“刚才,瑜儿已经给许大官人接回家中。日后我这红娘也再无用武之地。你好自为之吧。”

醉态朦胧,楚质依然如故,没有什么表示,举坛独酌,直到华灯初上。在酒楼伙计的提醒下,才步履蹒册地起身下楼,漫步街头。

心中酸楚,楚质突然觉得眼角有些盈热,抬起头来,天上黑幕,沉甸甸地压在头顶。轻风扫过长长的街道,两旁树木枝叶奏出瑟瑟的乐音。春意的麻布招牌在风中猎猎作响。张牙舞爪,仿佛似痛苦的悲鸣。

一张清纯娇颜在脑中掠过,几滴晶莹的液体,悄无声息地跌落地上。清湿,融化,没入尘中,消失无影。没留下丝毫痕迹,像是带走了一个青涩的梦,一段思绪,一缕情丝。

受某人之托,继续推荐北宋仕途。(未完待续)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第四百二十章天下风流事

六醉而归。货醒来,楚质与往日相同小班点卯,下旺的乖,有空就与家人闲叙聊天,没事就往何涉府上跑,请教经术学问,不然,就是和高士林、曹评兄弟出郊游猎小或许携同初儿回村探亲。

这个时候,小六子已经进学。取了个大名叫做杨再兴,很有寓意,为继续兴旺杨家的意思,自然是出于楚质的手笔,却得到杨震仲与初儿的一致赞同,至于小六子小孩子是没有人权的,也就自然被代表了。

一晃眼,又到八月桂花飘香四溢的季节,金明池畔,各样花卉绽放。绿柳如烟,蝶飞燕舞,景色秀丽如画,然而,行人游客却没有心情欣赏这别样式景致,反而团聚在一起,在阵阵锣鼓声中,观看由三十二人组成的蹴鞠比赛。

却见,在不大的运动的场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