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我来到了元朝 >

第109章

我来到了元朝-第109章

小说: 我来到了元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她就是张好古张大人。”少华叩头道:“孩儿欺瞒爹爹,请爹爹责罚。”

皇甫驭风脸上的神情变得极为惊诧,半晌方才言道:“原来是她,原来是她,怪不得我一看到她,就有种似曾相识之感。身为女子,竟然投军入伍,立下许多战功,而后又考中状元,入朝为官,真是不可想象。”他说完话,背着手,走到房中踱了好几圈,许久方才平静下来。

少华道:“爹爹,孩儿这些日子不在京城,丽君就交给爹爹了,请爹爹代孩儿照顾她。”

皇甫驭风犹豫片刻,低声道:“丽君毕竟是个女子,上朝为官,于礼不合,若要做我皇甫家的媳妇,需得把这官职辞去才是,还有那位胡小姐,你打算如何处置?”

少华笑道:“爹爹放心,等孩儿从北地回来,一定说服丽君辞去官职,早日与孩儿完婚。”他说到这里,犹豫了一下,红着脸低声道:“胡小姐的折扇,孩儿已经还给她了。”

皇甫驭风心中顿时恍然,瞪了他一眼,见他满脸通红,责备的话终究没有说出来,很快颔首道:“好,这就好。少华,好男儿就该为国效力,切不可辜负了皇上对你的厚望。你放心吧,为父一定会照顾好丽君,等你回来,为父就为你们操办婚事。”

少华拱手道:“多谢爹爹。”慢慢走了出去,来到府门外,上了马,一直驰到状元府前,望着府门上挂着的牌匾,心中伤感,不禁出起神来,这时小兰提着篮子,从里面出来,看到他一身行装,愣了一下,惊道:“皇甫少爷,你要走了么?”

皇甫少华轻轻点头,小兰急道:“公子还没回来,也不知到哪去了,要不少爷再等等。”

少华叹了口气:“军情紧急,我不能再等了,等你家公子回来,你告诉她,我很快就会回来,要她等着我。”

小兰眼中含泪道:“皇甫少爷,一路保重。”

皇甫少华站在原地,向她点了点头,沉默了一阵,一夹马腹,出了城门,向北地飞驰而去。

第七卷  官场浮沉(下) 第一章 蛟龙出水

福州别院。

都林一直将我让到花厅,刚坐下,只见一个年轻男子走过来,叫道:“爹爹回来了。”都林对他道:“快来见过张大人。”男子向我拱手道:“拜见张大人。”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只见他生得面如美玉,鼻直口方,目若寒星,眉宇间英气勃勃,偏又带着些书卷气。不禁笑道:“都林大人,这位莫非是令郎?”

都林笑道:“正是犬子王阁,如今在宫中担任大内侍卫之职。”

我笑道:“令公子能在皇上身边任职,一定身手了得吧,又有大人在旁调教,前程不可限量啊。”

都林笑道:“不过学了些粗浅的武功,偏又受他母亲影响太深,爱读些汉人诗书。对仕途却不着意,老夫为此常有恨铁不成钢之感啊。”

王阁闻言脸一红,低声道:“孩儿先告退了。”都林道:“你今日练了功吗?”

王阁道:“早晨起来练了几个时辰。”

都林点点头道:“好,你进去看看你娘吧。”

王阁道:“是,爹爹。”又向我拱了拱手,转身走了。都林向我道:“大人今日不如在这里吃饭吧。”

我道:“怎敢叨扰大人?”

都林道:“这有什么?老夫心中早已把大人视为莫逆之交,一直想与大人好好叙谈一番。今日难得有机会,大人千万不要推辞。”我见他坚持,不好拒绝,只得道:“好,多谢大人。”都林引着我来到饭厅,对下人道:“叫几位少爷过来。”下人忙点头去了。过了一会,王阁带着两个十多岁的少年从内室出来,一起向我拜道:“见过张大人。”

我忙伸手扶他们道:“不必多礼。”又对都林赞道:“大人的几位公子都生得仪表不凡,谈吐不俗,真是让人羡慕。”

都林笑道:“只可惜无法与大人相比啊,若是老夫有女儿的话,一定要把她许配给大人。”

我闻言脸上一红,忙拱手笑道:“大人见笑了。”

都林伸手道:“张大人快请坐。”又对下人道:“上菜。”下人忙端了许多酒菜上来。伸手为我和都林,王阁满上酒。都林举起酒杯道:“老夫敬大人一杯。”

我端起酒杯笑道:“谢大人。”两人一饮而尽。

王阁也举杯道:“下官敬大人一杯。”

我笑道:“多谢公子。”举起酒杯一口喝干。酒过三巡,我对王阁道:“听都林大人说你酷爱汉人诗书,想必一定很有文采吧。”

王阁脸一红,正欲答话,都林在旁道:“你千万不要夸他,他只是爱看诗书而已,真要说起来,他的武功却要比他的文采好得多。”

我笑道:“大人过谦了,所谓虎父无犬子。做爹爹的如此英雄,做儿子的自然也十分了得。只不知令郎精通何种武艺?”

都林脸上浮起一丝笑意道:“轻功还好,平时最爱使枪。”

我道:“哦,不知什么时候可以见识一下。”

王阁迅速站起身道:“大人请随我来,王阁这就去取枪为大人演练一番。”

都林在旁皱眉道:“真是不知害躁。”

我闻言不禁莞尔,见王阁在前面双目炯炯地看着我,不好拂他的面子,只得道:“好啊,我跟你去。”王阁领着我来到后园空地上。伸手到后面取了一杆长枪,站在场上,对我朗声道:“听说大人极善抚琴,不知可肯为王阁弹奏一曲?”

都林在后喝道:“王阁,不可对大人无礼。”

我闻言反倒更不好拒绝了,忙拱手笑道:“好啊,张某求之不得。”都林只得叫人拿了琴来。放在凉亭上。我走到上面坐下。看着王阁道:“不如就弹一曲李颀的《古意》吧,公子以为如何?”

王阁伸手道:“大人请开始吧。”我手抚琴弦,奋力弹奏起来,口中唱道:

“男儿事长征,少小幽燕客。赌胜马蹄下,由来轻七尺。杀人莫敢前,须如猬毛磔。黄云陇底白云飞,未得报恩不得归。辽东小妇年十五,惯弹琵琶解歌舞。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王阁伴着我的曲子挥舞长枪,枪如蛟龙出水一般,翻飞腾跃,气势逼人。

一曲即罢。我们两人同时叫了声好。

王阁看着我笑道:“我赞得是大人的琴。”

我微笑道:“我赞得是公子的枪。”

两人不禁相视而笑。都林在旁击掌道:“好啊。”

王阁看了我一眼,道:“不知大人今年贵庚?”

我道:“快满十八了。”

王阁惊道:“大人考取状元,为朝廷做下许多大事,竟然还如此年轻?”

都林皱眉看着他道:“这又何足为怪?所谓英雄出少年,你今年都二十二了,每日浑浑噩噩,学了一手枪法,便以为天下无敌,殊不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张大人才华横溢,文武双全,却还如此谦逊,你该向他多多学习才是。”

王阁闻言脸上露出不以为然之色。

我忙拱手道:“不敢,不敢,都林大人谬赞了。”说完看了看天色,对都林道:“下官府中还有些事,只有先行告退了。”

都林笑道:“也好,王阁,你送大人出去。”

王阁躬身道:“张大人请。”我微微一笑,跟着他出来,到了府门外,王阁忽在我耳边道:“张大人原来还会武功么?”

我听他口气不善,心中暗暗惊疑,脸上笑道:“不过学了些防身之术,实在无法与公子相比。”

王阁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笑道:“明日下官要与同僚前去鹿苑射鹿,不知大人可肯赏光?”

我回头看着他,心道:这个王阁,到底在想什么,看起来好象要跟我比试啊?

王阁见我不语,又道:“我爹每日在我面前提起大人,总是万分推崇,说我远远及不上你,王阁只是想亲眼见识一下,看看大人除了抚琴之外,还有何独到之处?”我心道:原来如此。脸上仍笑道:“好啊,明日我便与你前去,不见不散。”

王阁伸出手与我击了下掌,笑道:“明日午后,下官在这里恭候大人大驾。”转身进了府,我看着他的背影摇头苦笑了一下。坐上轿子,往自己府上而去。

第七卷  官场浮沉(下) 第二章 别去经年

御书房。

卫良无声地闪进来,向铁穆耳拜道:“奴才参见皇上。”

铁穆耳轻轻挥手:“你们都下去。”

身后宫女太监向他躬身施了一礼,一起退了出去,反手掩上门。

卫良趋步走到铁穆耳身边,从怀中掏出一个灰色的布囊,轻轻倒出里面的东西,递到铁穆耳眼前:“皇上,这是奴才的手下,在慈安宫总管吕福的卧房中搜到的,请皇上过目。”

铁穆耳拿起其中一个,仔细看了看,是一把极尖极锋利的兵器,样子有点象飞刀,但比飞刀窄很多,闪着寒光。

卫良低声道:“皇上,奴才怀疑吕福就是打落宫灯,在撷芳殿纵火的人。”

铁穆耳沉吟半晌,道:“吕福是皇祖母最信任的人,若是没有其它证据,光凭这几个暗器,恐怕无法指证他。”

卫良躬身道:“皇上的意思是……。”

铁穆耳微微一笑:“派两个得力的人跟着他,看他与什么人接触,吕福不过是个小小的总管,朕谅他也没这个胆量在宫中纵火,一定是有人在幕后指使他,朕想知道的是,这个指使他的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卫良堆笑道:“皇上英明。”包好暗器,依旧揣回怀中,快步退了出去。

九王府。

九王爷站在后园中,手执一把长剑,纵情挥舞,一时漫天剑气,冷冽刺骨,如狂风卷起无数落叶,纷纷飞上半空,十几丈外的桃树枝叶尽断,一派萧瑟景象。

阿桑在后叫道:“王爷好剑法。”

九王收式转身,用力一掷,手中剑迅捷飞出,插在园中假山上,铮的一声轻响,迸出几星火花,宝剑深深地没进石缝,一直没到剑柄。

阿桑见状不禁凛然。

九王慢慢转过身看着他道:“何事?”

阿桑急步走过去,站在他身后低声道:“启禀王爷,御史大夫、龙卫将军和吏部尚书三位大人求见。”

九王爷脸上露出会意的笑容:“快请。”

我到了府门前,走下轿子,刚刚进门,小兰迎上来,低声道:“公子,皇甫少爷走了。”

我闻言大为惊诧:“有这等事,他是什么时候走的?”

小兰道:“刚走了不到一个时辰,皇甫少爷说军情紧急,来不及向你辞行,他还要我转告你,说他很快就会回来,要你等他。”

我不禁气恨顿足道:“这个傻小子。”转身飞快出了门,骑上快马,一直奔出城门,奔到城外一座山坡上,举目向远处望去,只见官道上空空如也,皇甫少华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

我眼中忽然落下几点泪花,在蹬内跺脚道:“皇甫少华,你这个傻瓜,笨蛋,呆子。居然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跑了,丢下我一个人在大都,叫我该怎么办?”几只飞鸟从我眼前飞快地掠过,白色的羽翼上映着夕阳的红光,在天际划出几道优美的弧线。

九王府。

密室中。

御史大夫掏出怀中密信,递给九王爷:“这是十四王送来的,请王爷过目。”

九王爷接过密信,打开迅速扫了一遍,伸手递给身后侍立的阿桑,阿桑把信纸拿到火前,点燃了,很快化为灰烬。

合台低声道:“属下听闻晋王和察金的军队准备举事,王爷打算如何做?”

九王爷冷冷一笑:“晋王和察金的军队人数虽多,却是乌合之众,不似皇甫少华手下骑兵,日日勤加操练,又曾经过几次平叛之战,人人皆可以一当五。如今皇甫少华得了皇上御赐的千里马,几日后便可赶到军营,有他在,晋王要想夺取北地,谈何容易,若是久攻不下,援军一到,他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龙卫将军在旁道:“那王爷的意思是?”

九王爷嘴角微扬:“晋王这塘混水,本王是不会去趟的,不如隔岸观火,静观其变。倒是十四弟刚刚在信中言道,下月的忽里台准时举行,到时就是我们的机会来了。”

吏部尚书低声道:“驸马因铁穆耳宠幸张好古之事,心中对铁穆耳颇有怨言,王爷何不将他拉到我们这边来?”

九王爷很快摇头:“阔里吉思此人头脑愚钝,生性莽撞,只知意气用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倒是安西王和他的几个儿子,可以考虑考虑。”

三人闻言都不禁露出迷惑不解的神情。

这时,门外响起有节奏的叩门声,九王爷向阿桑示意,阿桑打开门走出去,一会儿回来,手中拿着一封信,递给王爷道:“这是西南道鲁尔花赤刚刚用飞鸽传书送过来的,请王爷查看。”

九王爷打开一看,脸上微微动容:“黄河上游连降十天大暴雨,洪水在白茅决堤了,八百里加急奏折两日后就会送到伯颜手中。”

合台惊道:“有这等事,竟然在白茅决堤,这可是我朝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事。”

九王爷闭目想了想,笑道:“这倒是个好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