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日出厓山 >

第96章

日出厓山-第96章

小说: 日出厓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张浦自从当上了状元以后,简直是有了道德洁癣,平时不吃请不收礼,办事铁面无私,为人刚直不阿,萧统也很欣赏他,于是从翰林院修很快提到户部员外郎,再迁盐茶道御史,再升为吏部侍郎,可以说都是大肥缺,可是那张浦倒好,从来都是秉公处事,绝不有丝毫徇情,昔日曾有人前往张浦那破败的家里拜访,张浦居然不开门,说“有公事于有司衙门中谈,至于私事,本官无私事。”

这一消息,很快被有心事大肆传播,于是张浦那清廉之名,更是响彻全台,又有人听说张浦那糟糠之妻一直卧病在床,朝中曾有某大员想给他说一门亲事,甚至为了顾及张浦的名声,愿意把侄女给他做妾,张浦竟说“女子虽好,介之亦喜,然介之一日为官,则一日不愿为之,非矫情也,实介之自制甚差,恐坏道行也。”

不消说,这一番话,更让张浦的声望扶摇而上,一时间,把和他同科的进士们几乎全都比了下去。

如今张浦在这关键时刻,居然没有表态,萧统不由有些好奇问道:“介之,你却缘何没有说话?”

张浦沉声道:“此时兴师讨逆,天之道不可违,张浦何须多说?只是张浦在想,兵者国家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不知陛下和诸位大臣,有无详细方略,有无具体措施,来打这场光复之仗?”

这话说的,可以说很是刻薄,隐隐在讽刺有些人一位务虚拍马屁了,果然,有些大臣脸上就已经挂不住了,隐隐有怨毒之色。

不过萧统却不能让这等时刻出不和谐的因素,忙缓颊道:“那是自然,张枢密等人,早已策划数年之久,只要一声令下,十万大军可以立即出发,后续粮草火药兵丁,全无问题,介之多虑了。”

“微臣不甚懂军事,既然陛下说有把握,那自然最好,不过,微臣还有一事,请陛下慎思之,详虑之。”

“你说。”

“陛下,如今文丞相落入敌手已经六年之久,臣听闻多年来他坚贞不屈,一直和鞑子进行抗争,还写下了《正气歌》这等气壮山河的文字,如今我军既然要发大兵讨伐鞑虏,是不是要把文丞相给营救出来?”

寂静,绝对的寂静,张浦这话一说,一时间朝堂上几乎落针可闻。

第十一章 密议(1)

统沉吟了许久,才在张浦灼灼的目光下,问道:“介丞相,却是何关系?”

“回陛下,文丞相乃是微臣授业恩师,微臣家贫,无文丞相则无微臣之今日,如今陛下光复在即,也正是用人之时,微臣恳请陛下,想法请回文丞相。”张浦说着,眼圈马上就红了,原来这文天祥,却还是他老师,这一层萧统还真没注意,看起来,某些人最近工作是很不称职啊。

萧统听了,深吸一口气,道:“履善之忠贞浩气,朕自然知晓,只是你以为,却当如何为之?是以金帛赎之?以刀兵逼之?甚至派高手劫狱?”

“这……”张浦顿时语塞,毕竟他还是书生,念兹在兹的,是如果把大宋朝的风骨请回来,让自己能够在恩师面前尽尽孝道罢了,可是真要怎么把文天祥弄出来,却是他没有考虑的。

他没有考虑,不代表萧统没有考虑,事实上这几年,萧统就一直在打文天祥的牌,由于文天祥至今未降,因此目前士林还是心向大宋,单单是冲着这一条,文天祥就不能让他在大都的天牢里窝着。

当然,如果情势所逼,或者文天祥自己站不对路子,萧统也愿意让他当一个真正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忠臣,君子总归要成人之美么。

因此,萧统见群臣没有说话,自然朗声道:“列位臣工且宽心,那文丞相乃是大宋养士三百年之精华,如今身陷,依然坚贞不屈。此乃天下官员士子之楷模,朕必然不会坐视不管,一有时机,必然倾全力营救文丞相。”

“吾皇万岁万万岁。”面对皇帝如此慷慨激昂的表态,他们还能说什么呢?自然也只有山呼万岁了,而张浦不消说。也被感动的一塌糊涂。

如此,出兵的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那么既然是一定要打得。接下来要讨论地,就该是怎么打的问题,不消说群臣自然又是发言踊跃,各抒己见,有主张动用水军,突然于河北登陆。直捣鞑子腹心的,有主张就近登陆。以福建为根据地,然后徐图北伐的,还有主张自杭州湾登陆,先光复临安的。

当然,大多人的建议。基本还是以获取根据地为根本,然后徐徐发展地,主张一蹴而就的。毕竟都是年轻人,难免脑子发热了些,于是,众人也很快形成了共识,那就是取江南为根据地,不过核心不是临安,而是白莲教占据的金陵,毕竟金陵乃是六朝古都,虎踞龙盘,颇有天子之气,而且这么多年白莲教一直占据着这里,群臣们也心里有数。

然后有了金陵,苏杭为鱼米财赋之乡,荆襄淮泗为屏障,然后就可以出军平定两广西南,肃清白莲余部,然后就可以与元并分天下,时机合适的时候,自然就能出兵北伐,一统天下。

既然是作战,自然是要将朝廷由和平体制转入战时体制,可是这么一来,问题就比较大了,毕竟谁都知道,打仗正是建功立业地好时候,谁都想参合一下,也好为子孙留点本钱,可是有打仗的自然也有后勤的,谁都愿意上前线,至少是和前线相关的,捞取点功劳不是?

当然,这等涉及如此巨大利益分配的事情,自然不是朝堂上辩论吵嘴能厘清的,自然还需要些时日,不过,时间已经不多了,如今白莲已经有向苏杭进军地趋势,而蒙古人也正要发动全力的进攻,不论是白莲教站稳江南,还是鞑子击溃白莲,这对宋廷都是不利地,萧统好容易造出一个鞑子在南北两线都处于僵持的局面,岂能就这么放过?

自然,今日朝会完了,张世杰陆秀夫等人,还是要和萧统开个会的,他们可是目前的核心力量,区别在于,等到三人落座时却发现,这一次,以往的三人会议,变成了四人。

“微臣清远军指挥使,天机阁总督头张贵,参见陛下。”坐在那里地汉子一身便服,却是对张陆二人只是淡淡点头。

张陆二人何等精明,见状自然明白这人是干什么的,因此也十分热络和他张贵寒暄,只是那张贵却是一直板着脸,没有什么表示。

萧统见了,只是淡淡道:“目前大陆的有些琐事,基本上是张贵管着。”

到了他们这个层次,有些话就不必明说,点到就可以了,皇帝这么一说,二人自然也就明白了,看张贵地眼光也就越发的凝重起来。

“今天叫你们三个过来,就是说,朕心已绝,一定要在两个月内出兵大陆,你们几个说说,该怎么做。”萧统扫视了三人一眼后,徐徐说道。

“微臣乃是文臣,军机之事不甚了然,微臣所能做的,也就是确保前线将士吃饱穿暖枪能响。”陆秀夫倒是首先表态,只是他的话,却逗得三人俱是莞尔。

“微臣以为,倒不如尽起水军,则杭州湾登陆,先取临安旧都以振奋人心,然后全军径取金陵,扬州,有火器之利,水军之强,当无问题,过冬后,则可坚守长江防线,同时南下收复两广一线,然后再图时机。”

见萧统沉吟不语,张世杰又说道:“臣愿为先锋,率军登陆取杭州,为陛下光复行在。”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张贵却突然说道:“鞑子近日可能会有动作,某人将要南下,玉昔帖木儿要有动作。”

“什么?”

“消息准确么?”

这话就像投入水中的石子一般,马上让在场的几人都紧张起来。

萧统沉吟一下,挥挥手,道:“你且慢慢说,二位也不必如此,朕自有计较。”

第十二章 密议(2)

于元廷内部的情况,三人自然也是心里有数,目前元说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个派系,太子真金和阿合马是两股势力的旗帜,而两方势力的斗争早在五年前就已经很是激化了,若不是这几年江南塞北都是烽火连天,还不定要争到什么时候呢。

这一次,居然有人在如此关键的时刻离开大都,前往杭州这等敏感的地方,着实惹人遐想。

“他既然敢来,你们也不必担心,总归不会坏了事情。”见众人面色凝重,萧统不由笑道。

“不然,陛下,若是这人临阵反水……”陆秀夫还是有些忧虑,“他选择此时南下,着实可疑,微臣委实担心的紧啊。”

“担心?不必,朕岂能不知此人之用心?朕和此人无非是互相利用罢了,不过,想占朕的便宜,却也没有这么容易呢,万一他若是敢耍花招?哼,朕的五千火枪兵也不是吃素的。”

说罢,萧统神色一凛,三人不由微微低头,多年来的积威,让萧统已经不是昔日那个还晕船的小孩了。

“此外,此次北伐,朕,要御驾亲征。”

这一次宣示,比方才张贵的消息,还要让人震撼,皇帝为光复之战而御驾亲征,如此之号召力,如此之感召力,自然非同一般,而张陆等人都是明理之人,自然也不会像有些人一样跪地哭求,大呼不可。只是既然是御驾亲征,皇帝打仗,那是只能胜利,不能失败的。

张世杰陆秀夫自然都是表示赞同,因为以目前的形式看,只有皇帝亲自挂帅,统领三军,才能最大限度的凝聚人心,恢弘士气。号召民众,倒是张贵最先表态:”陛下,天机阁必然誓死保卫陛下周全。”

他的意思,别人当然也明白,萧统身处万军之中。一般人自然奈何不了他,他所指的,自然也就是鞑子高手的行刺了,昔日这样的事情可不少,不论是岳武穆还是孟:是万乘之尊。自然更不能轻视。

如今既然是天机阁都表态了。张陆二人也只能说一句“陛下千金之躯,安危系于大人一身了”。

关于详细作战计划,那就不是现在讨论的问题了,萧统还是建议成立专门地统帅部,将相关军政人员编列进来。统合作战事宜,集中指挥,这样一来也便于自己渗透影响力。不能事事都让将军们说了算,当然,也不能再搞文臣统军操作一切的法子,总之,萧统必须确保这一次战争战略上要先进,战术上要精微,操作上要审慎,力求打好这数千年来第一中兴之仗。

说完了这个,陆秀夫突然间有些忸怩,萧统看了,不由有些奇怪问道:“君实,有何事却不言之于朕?”

陆秀夫犹豫一下,才拱手道:“陛下,如今正是我朝光复之天赐良机,陛下愿披坚执锐,亲临前线,更是将士之福,百姓之幸,然陛下毕竟乃是冲龄践祚,虽然少年老成,然犹有……犹有诸多事端,不若趁此之时行大婚,加冠冕,以振奋民心,名正言顺。”

此话一出,张世杰立即附议,而张贵也表示赞同。

大婚标志着成家,加冠以为着成年,只有成家的成年人,才能名正言顺的治理天下,这可以说是一个当皇帝的人必须走地一步,只是如今,真正来了,却还是让萧统心里扑通扑通的乱跳。

“君实……君实所言甚是,那……那君实就和张枢密,苏醒,徐宗仁等操办之,务必搞得让天下百姓满意,让朕满意。”萧统有些结结巴巴说道,毕竟,谁提到结婚能不紧张呢?更何况还有一个在古代意义无比重大的加冠仪式。

当然,萧统还没有年满二十岁,可是由于自己是君主,是可以抢冠的,这样一来,自己就是完完全全的成年人,可以乾纲独断了。

虽然这几年,自己已经行使了皇帝之权,可是还不完整,许多事情依然是陆秀夫地中书省来操作,有些奏章还是行蓝批,而自从自己行冠以后,就是彻底的名正言顺地亲政,就可以行朱批了,这无疑更利于自己贯彻自己地意志。

在三人一番恭贺后,陆秀夫则提出了一个很是敏感的问题:“请问陛下,后宫可是按照成例,广选佳丽以充实之?”

陆秀夫的意思,其实不单单是问选妃建宫等等,按照宫廷规矩,萧统的后宫将会有至尊皇后一名名,级别堪比丞相,爵比诸侯王。然后还会有正一品的婕妤两名视上卿,爵比列侯,此外七七八八地女子还有不少。

可是,里头,张世杰和陆秀夫的闺女都随侍太后左右,那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不出意外,那皇后人选,就该从这二人里头出来,虽然说张世杰陆秀夫多年来合作也算愉快,可是谁没点私心?谁不想当国丈?那张芷嫣乃是厓山危难之时皇帝亲自开口地,可是台岛建设之日宣了那陆英,难道就低人一等么?

不得不说,这算是给萧统出了个难题,还是二人都当面的时候,答应谁,恐怕另一个心里都是会有的,虽然萧统不讳言,与二女相交,政治上考量很大,可是这二女确实也是万千难求的绝色佳丽,况且,单从二女的观感来说,一个妩媚妖娆,一个清纯娴淑,一个知书达礼,一个见解不凡,萧统心里,一时间竟然不分轩轾。

第十三章 加冠

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