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日出厓山 >

第126章

日出厓山-第126章

小说: 日出厓山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天祥却没有理会安童的称赞,依然意味深长的看着真金,意思自然是等真金表态了。

真金扛不住文天祥那灼灼的目光,终于败下阵来,有些失落地叹口气,道:“先生,真金……真金实在是不敢置信这一切,他……他该是不会这样做吧。”

“他一定会!”文天祥斩钉截铁说道。

“就算这样……如果他真地想要,我……”真金正要说话,却听见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回头一看,差点没惊呼出声来!

来的赫然是天子仪仗!忽必烈来了!

真金和安童此时都在错愕之中,只有文天祥,嘴角微微向上弯了一个弧度。

真金和安童正欲行礼,却被大步流星的忽必烈挥手止住,只得微微退后,看着忽必烈大步迈到文天祥1面前。

七十岁的忽必烈依然精神矍铄,看不出一点老态来,他老远就一直看着文天祥的眼睛,神色严峻,让真金不由再为文天祥捏了把冷汗。虽然,文天祥就要上刑场了,死都已经是确定的了,再担心也没哈必要呢。

“文天祥!”忽必烈突然高声喝道,“朕最后再问你一次,你降,是不降!”

文天祥听了,神色也稍微凝重了一点,他微微眯起眼睛,居然半晌没有说话。

文天祥沉默了!他居然没有呵斥忽必烈,而是选择了沉默!他一沉默,众人也都不说话,场面凝滞了。

第七十八章 大都之乱(2)

真金脸上闪现出不可抑制的惊喜,“文先生,你……你……”也许是因为过于激动,一向口齿伶俐的真金居然一时语不成句,可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自从被俘以来,文天祥的态度一直是明确的,毫不含糊的,对于归顺这个事情,从来都是谈都没得谈的。可是这一次,在行刑前,在忽必烈亲自来劝之时,文天祥居然一反常态的没有出言驳斥。这是不是意味着他要在最后时刻改变主意?

历史上已经有了裴矩的例子,尽忠到这个程度,也不算贰臣了,忽必烈当即立断,马上说道:“文天祥,文先生,这一次朕明确告诉你,你若效忠我朝,不算贰臣,不上史书,甚至可以不理事务,朕,真的是爱你的才啊。”

多少年,多少年忽必烈没有像这样一般真情流露,而那边的文天祥,也是浑身颤抖,尤其是那双已经虬枝一般的手更是哆嗦不已。

“文先生,你三思啊。”真金这时候也顾不得避嫌了,跨前一步,一把抓住了文天祥的胳膊,神色竟有祈求之意。

文天祥仰天长叹一声,连连摇头,满脸苦笑,道:“大元皇帝,纵然上不了史册,也会在人心里,文天祥但求一死,别无其他。”

真金愣住了,一时合不拢嘴,而忽必烈的脸色先是变白,然后变得铁青,重重一甩袖子,沉声道:“按时行刑!”

“领命!”玄甲重装武士们齐声高呼,而文天祥满脸含笑,神色轻松。天祥已经被装上囚车,在大批武士的护送下,吹吹打打的前往西市,而作为监斩官的真金,久久站在天牢门口。一直没有说话,也不愿意动身,直到安童使劲拽他的袖子。才突然回过神来。

“走了?”真金的神情有些恍惚,仿佛失去了重心一般。

安童叹口气,道:“已经走了,午时三刻行刑,阿合马想必已经到了。”

“无法挽回了吗?”真金像是在问安童,又是在自问一般。

“怕是没有了吧,太子殿下。怎么说,还是去送文先生一程吧,毕竟这么多年了……”安童的心理也很复杂,说起来,文天祥是汉人里少数几个让他真心佩服的人,虽然安童心向汉家文明,可是他向往的是汉家文明而不是汉家士人。在他看来。汉家文明如此光辉灿烂,如果不是这群败家子不争气,又何尝有他们的今天?

当然,文天祥是个例外了。一句话,文天祥是那种真正有人格魅力地人,无论他的敌人还是朋友,哪怕是留梦炎这样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啖其肉的人,也在心底不得不佩服文天祥地高洁品质。尤其是《正气歌》风传海内后,“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此等豪气,此等浩气。岂能不让天下读书人热血沸腾?

使劲摇摇头,赶走脑子里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真金轻轻说道:“既如此,我便回府沐浴更衣,今日,真金要送先生最后一程!”

“殿下,如此恐怕有嫌……”安童忙说道,虽然他也对文天祥钦佩不已,可是他毕竟上真金的谋主,这样招惹是非的事情,他还是不主张做的。

“笑话,如今文先生都要死了,如果有人敢拿死人来压活人,真金就一定不再退让!”

十余年来,安童头一次从真金脸上看见如此果决坚毅之色,甚至连真金几次领兵出征时,脸上都没有如此肃杀之色。

难道,这是一个转变的契机?安童满脸膜拜的看了真金一眼。

二人大步而去,却没有注意,一双灼灼地眼睛,一直看着他们。

“唉,父亲就是认不清事情的本质,看来,汉人的东西还真是厉害啊。”一个阴冷的声音轻轻说道。

“殿下,汉家文明也就是手段罢了,无非是汉人的皇帝们统治百姓,收拢读书人的法子,本就是术,而不是道,殿下能意识到这点,殊为不易。”一个身材矮小的黑衣人蜷缩在房梁上,有一搭没一搭说道。

“父亲地错,本王不会再犯,之所以答应你们,就是本王知道,父亲大人是在玩火……用武学地话来说,就是父亲已经走火入魔了。”

黑衣人笑笑,道:“太子殿下固然是被汉人给绕进去了,可是,你也还没有出来。”

“怎么说?”

“你既然能知道太子殿下说到底是招了汉人的道,那么说明你已知其表,却不知其理,你依然是用汉人的阴阳策谋之术,才看得出这一切,也就是说,你还是没有跳出汉人那个思路***。”黑衣人淡淡说道,可是听在那个锦衣人耳朵里,却如同黄钟大吕一般。

良久,锦衣人缓缓说道:“我国之人入中原繁华之地,时日一久,必然乘车轿而不骑马,住房屋而不搭帐,吃米面而不喜牛羊肉,喝茶水而厌马奶,而你也知道,下令禁绝之根本无济于事,难道,汉家的文化真的就不可战胜么?”

“为什么不能换个角度呢?你父亲的思路是对的,只是他走错了路子。”黑衣人悠然说出的,却是让锦衣人几乎要惊叫的话,“你一日防着汉人防着汉字防着他们地生活方式,你就会永远生活在恐惧中,为什么,不主动走出去呢?”

“走出去?”

“对,走出去!”黑衣人很肯定的点头,“吃米饭馒头住木屋坐轿子,根本就不是大元万世一系的根本,根本在哪里?”黑衣人重重一砸心口,“在这里,在人心!只要天下百姓认你,认了国人,那么就算国人比汉人还汉人,又有何惧哉?”

第七十九章 大都之乱(3)

“人心?人心……”锦衣人喃喃说道,神色有些迷茫,很明显人心这样的词,究竟不是那么容易参透的。

“你必须站在更高的地方,你的眼神里,不能只有肤色和血脉,米饭和马奶,也不能只有马刀和毛笔,如果有朝一日,国人能把这片土地真正当成和草原一样的地方,那你也就大功告成了。”黑衣人淡淡说道。

“可是那样,岂不是被汉人给汉化了么?”锦衣人依然有些犹豫。

“不,不一样。”黑衣人高深莫测一笑,“此时此地,这片土地是故土,国人都是草原上的战士,自然那是这样,可是,如果国人把这里当成自己的故土当成这片土地的主人呢?”

锦衣人听了,良久没有说话,而黑衣人也只是嘴角微微上弯,悠闲的看着远方,神色淡定。

良久,黑衣人说话了,“时辰也快到了,你究竟想清楚了么?他可是你父亲!”

锦衣人深吸口气,咬牙道:“想清楚了,此事就按你说的办。”

“那好,一切已经停当。”黑衣人点点头,“你的伤势如何了?”

听到这句话,锦衣人眼中闪过一丝痛苦,旋即又变得坚定,“你放心,已经痊愈八成了,这次都怪我不慎,下一次,我是绝不会再容情了。”

“你真的做得到么?”黑衣人意味深长问道。

“我……”锦衣人张了张嘴,却还是什么也没有说出来。

黑衣人摇摇头,轻叹一声,纵身一跃,身影如鬼魅一般消失。留下锦衣人戳在那里,若有所思。

西市,目前已经是人山人海,可是和大宋杀人不一样,这里的气氛却诡谲的可怕。大批蒙古武士已经布置停当,重兵严密的控制住了现场,几乎每个百姓身边,都有蒙古兵丁看着,想要大声说话,实在比较需要勇气。

他们自然知道,今日是大宋丞相文天祥被明正典刑的日子,元廷一早就发出了告示,并且主动召集民众来观摩,其中意思自然不言而喻。燕京的百姓自古都不傻,当然能参透其中内涵。

午时三刻还没有到,敲锣打鼓声就已经此起彼伏了,百姓们纷纷伸长了脖子,朝囚车按惯例将要过来的方向张望着,可是良久,只见到一队队的武士。却没有看见囚车地影子,正是这样,更让他们焦躁无比。

杀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说杀人把旁人裹挟到这里,然后让大家等啊等,却一直等不来,这样的感受。和在囚车里的人也没啥区别了。

“圣旨到!”正当众人焦躁的等待时。突然一个士卒大声喊道,不消提醒,自然百姓们都哗啦啦全跪下来了。自古在中国,皇权都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君权神授是整个社会的基础,燕京百姓虽然不一定十足真金的信,可是机灵还是足够的。

“诏曰:……宋朝俘臣文天祥,执迷不悟,贼心不死。朕待之仁至义尽……”在引经据典胡扯了很久后,诏书里终于说到了本质,文天祥死不投降,那么就死,谁要是敢不投降。或者对朝廷三心二意。那就是死刑没说的。

然后,诏书又提到了真金和阿合马共同监斩。并且对二人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他们恪尽职守云云。

最后,又说了一堆没有用地后,终于提到文天祥将被处以绞刑,并且顺便提到南部一小撮叛乱者不要自不量力以卵击石,隐晦提到了南宋小朝廷,并且威胁道“十万铁骑不日南下,万艘帆船即日登陆”,总之意思就是你们在南方搞啥没有前途滴,现在归降可以吃牢饭滴,不归降文天祥就是你们下场滴。

终于在百姓精神高度紧张的情况下,冗长的圣旨终于念完。

接下来,又是一阵鼓锣声,终于监斩官和阿合马到位了。

二人站在高台上,阿合马一身官服,神色倨傲,还不时向下面的群众点头致意,很明显对于这一切很是期待,大都城的百姓一般都知道,阿合马一向对汉臣,尤其是文天祥这样的,阿合马在很多场合都不掩饰对于他们的反感,并且反对招降汉臣,因此呢阿合马如今趾高气扬也是正常。

可是另一个人,太子真金,这个庞大帝国地储君,如今居然也神色很是淡定几乎所有人都晓得,太子真金和文天祥关系太过不一般了,可是如今,文天祥将要死去,真金居然什么表示都没有,岂不让人猜测?

背弃?做秀?故作淡然?种种猜测马上就开始在众人心里发酵,可是在这时,又是一阵激越的的鼓角声,众人心里马上一紧,大家都晓得,要来了!

随着一阵整齐的步伐声,一支金色铠甲的骑兵徐徐而来,他们军容整齐,气势剽悍,很明显是元军精锐里的精锐,而他们的中间,一个硕大地囚车里,一个青衣俊朗汉子慨然站在那里,气宇轩昂!

而百姓围着地高台上,一个高达几丈的绞刑架也赫然屹立,那个绳圈虽看起来很是粗糙,可是此刻,它居然要夺走一代名臣的生命!

“来了,文丞相来了!”不知是谁突然高呼一声,原本寂静的有些可怕的人群就像平静已久的湖面被突然扔下一个石子一般,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第八十章 大都之乱(4)

“刀下留人!”

蓦地一声大喝,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发声源,可是那声音虽然尖锐,却是仅仅一声,哪里能辩得是谁人所说。

这一声大喊,立即惹得元军武士行动起来,铠甲声,刀碰声很快响起,人数众多的宿卫军迅速控制住了局势,百姓们大都拾趣的闭上了嘴。事实已经不断证明,在没有有组织有预谋的操作下,百姓就是一盘散沙,都是胆小如鼠的,弹压他们实在太过容易。

高台上的真金压根都没有睁开眼睛,依然在闭目养神,他身边的阿合马却是瞪大眼睛,不断扫视四周,唯恐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一声声的锣鼓声,不但响彻在西市的大街小巷,一样敲打在人心之中,锣鼓声里,文天祥放声高颂:“天地有正气,天地有正气,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