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破元灭明 >

第45章

破元灭明-第45章

小说: 破元灭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也战死在城墙上,而那些溃散地元兵此刻却是叫苦不迭,他们被方国珍的兵从东门赶得四散溃逃,哪知道逃到其余三门处却发现城门被尽数堵死,他们好不容易才挖开堵着城门地杂物,而方国珍的追兵已经追到他们身后了,他们只得一窝蜂的往那才打开了一点点的城门挤去,一时之间被踩死踩伤的人不计其数,再加上方国珍的人追在他们屁股后面砍杀,因此他们中侥幸逃出去的实在寥寥,然而,就在他们中的那些幸运儿费尽了千辛万苦逃出了城门之后,他们却惊恐的发现城门外却有几百人正严阵以待的等着他们,他们的精神顿时崩溃。狗急跳墙,他们中的一些人血气一发,便疯狂的向着方国珍的人冲去,然而,疲敝之卒的血气之勇如何敌得过以逸待劳的精锐之士,那些为数不多的逃出城门的幸运儿就那般被斩杀当场,台州城南、北、西三个城门外的土地俱被鲜血染红,而护城河更是水流如血。

“仲达,传令下去,让各级军官约束自己的手下,严禁骚扰百姓和肆意抢劫,有趁乱胡来的,可当场处决!”方国珍骑着一匹在黄岩县的时候缴获的高头大马看着台州城内乱成一团的士兵,忍不住皱了皱眉头,向旁边的陈仲达说道。

陈仲达此刻见得无数的也不知是元兵还是普通百姓的人被自己这方的人砍死在大街上,其状当真惨不忍睹,心里也有些受不了,听得方国珍的话,连忙叫过几个亲兵跟着他去传令了。

偌大的台州城乱了一整天,从上午一直到傍晚,都不断的有人被杀死在城里,台州城里的所有街道都被元兵和一些趁机作乱的人的尸体堆满了,肆意流淌的血浆让人根本下不去脚,好在方国珍那道不准扰民的命令下得及时,台州城里待在自己家里没有出来的普通百姓倒是没有受到多少侵害。到了晚上的时候,台州城里的乱兵终于清理光了,而方国珍手下的所有人也都累的快瘫倒在地了,毕竟,他们几乎是整整厮杀了一整天,方国珍只得下令除了必要的警戒人员外,所有的士兵在饱餐一顿后,都去了临时安排的军营休息了,而此时正待在台州总管衙门的方国珍却是还未能休息。

他在思考如何处理台州城内的那些富商。

按理说,作为穿越人士的他并没有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存在的歧视商人的思想,应该是欢迎商人的,毕竟,无商不富嘛,然而,此刻,他却不得不派兵将所有还在台州城内的富商都看管起来,因为,他们根本不买方国珍这个反贼的仗,要想让他们为方国珍效力,当真难如登天。

“二哥,要不我们把那些富商都给做了?”方国珍喝了一口茶,向旁边椅子上坐着的方国璋道。

“不行,没有商人,那我们的粮食、兵器从哪里来,总不能光靠我们自己造吧,就是造,也没有生铁等物资啊!”方国璋一口就否决了方国珍的提议。

“要不这样,三哥,我们去看看有那些商人支持我们,将那些支持的留下来,那些不合作的就杀掉?”满脸尘灰还来不及清洗的陈仲达道。

“这也是个办法,但是我们如何能保证那些人是真心支持我们,还是跟我们虚与委蛇?我看还是都杀掉得了。”方国珍一脸的决然,顿时让方国璋和陈仲达有些不能接受。

“可是,三哥,那样我们以后就很难得到商人的认同了,你是不是再考虑一下?”陈仲达还是不同意方国珍的意见。

“仲达,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现在对普通百姓征收的赋税这么低,那我们的军饷哪儿来?虽然我们现在不缺银子,但是只进不出,总有一天咱们的银子会花光的啊,而且咱们猛虎军以后还得扩大,那现在的这点银子更是远远不够,我们总不能让兄弟们都饿着肚子跟着咱们吧!而那些富商却各个脑满肠肥,我们不宰了他们如何给兄弟们发饷?所以我觉得那些商人必须杀,当然不能全杀,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外围人员保留下来,充当我们自己进行商业活动的帮手。”

“老三,你的意思是我们把那些富商家的主要成员都给杀了,然后抢了他们的家产,留下帮他们干活的伙计帮我们干活?这个想法是不错,可是就算那些伙计愿意帮我们干,我们也没有人去干啊?”方国璋问道。

“这事关系到咱们的军饷,交给别人我不放心,所以还是二哥你去吧,你的“天字营”我先给你带着。二哥,你可以在咱们军中找些头脑灵活的人去干,给他们每人一些干股,这样他们就会努力的为咱们赚钱了,也不用担心背叛的问题,对于那些以前在别人手下干过的伙计也可以给他们干股,这样不怕他们不给咱们好好的赚钱!”方国珍满怀信心,似乎看见了满地的金银在向他招手,而方国璋和陈仲达却均想:高!实在是高啊!

第七十六章 至正十一年

至正十年的年关,对于台州城乃至整个台州路的普通百姓来说,大概算得上这些年来唯一的一个好年了吧。因为今年的年关,再没有了那些上门要账收租的地主走狗,也没有了官府各式各样的苛捐杂税,甚至到县城买东西,县城做生意的人更多了,所以不少生活用品的价格也比往年低了些,一直受着贪官污吏的剥削和地主欺压的老百姓算是过了一个和和美美的大年。

然而,这一切都是方国珍带来的。

至正十年的最后几个月里,方国珍在继拿下台州城后,又四下出兵,攻占了台州路剩下的不多的几座县城,终于一举控制了整个台州路。而他又派人到各乡各村,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活动,将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俱都处死,把他们的土地房屋都分给普通佃农,这样一举赢得了整个台州路百姓的支持,纵然还有些反对的声音,但是在千千万万的人民群众的拥护声中,那些反对的声音自然被方国珍干净利落的解决了。

在赢得了普通农民的支持后,方国珍对台州路所有的大商人来了个清洗,所有富商在台州境内的,都被方国珍抓住杀掉,而他们的店铺和外围人员则被收买,方国珍专门给方国璋在手下各营中挑选了五百有经验的或是灵活些的士兵协助方国璋打理整个台州境内的商业活动,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台州境内,所有的商人和店铺都是属于方国珍的,只是由于有不少其他地方的富商在台州城内的店铺也遭到了方国珍的清洗,所以他们联合起来拒绝和台州境内开展贸易活动,一时之间倒让台州路陷入了物资匮乏的窘境,只是后来,方国珍通过“龙组”地人得知了那些商人的底细后。派了一支他专门训练的小部队去了那些商人地老巢一趟后,再加上方国珍的利诱,他们方才老实了下来。

方国珍在台州路进行的打土豪分田地和对商人清洗的活动不仅仅让方国珍完全掌控了整个台州路。更让方国珍狂喜的是,他得到了大量的钱财,这些钱财足可以让他维持一支十万人的大军三年的费用,只是他为了拿出更多的钱来让方国璋给他经商,让钱生钱,所以他并没有大肆地扩充猛虎军,毕竟多一个人吃军饷,那就得多掏不少钱啊。

经过这段时间处理台州路得各项事宜,方国珍愈发感觉到手下人才地匮乏。没奈何。方国珍只能在台州路各地张榜招贤,他本以为自己一张榜一下去,各种人才便会蜂拥而来,然后他便可以贼兮兮的站在台州路总管衙门口向着天下人道:“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然而他却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招贤榜贴出去了好些天了,可是前来应征的却大多是些无所事事的混混。*****真正有才的人却一个没有,这不禁让方国珍大感郁闷,只得每天自己强打起精神来处理那些看起来纷繁复杂地政务,这日子让方国珍忍不住连呼不是人过的,可是却实在无法可想。毕竟手下的人才实在匮乏,而整个台州路的各项事宜又实在太多太乱。

方国珍在极度繁忙和郁闷中过完了至正十年的春节,转眼间,便是至正十一年了,而在两个月后,方国珍扯旗造反,占据州县给天下造成地震荡终于显现出效果来了。

首先反应过来的自然是大元朝廷了,在方国珍攻下了台州城后,不出半个月,朝廷就已经得到了消息。躲在大都城过得脑满肠肥的蒙古贵族们大多舍不得眼前的安逸生活。虽然在元顺帝的强令下却仍然没有人愿意带兵出京平叛,到最后。元顺帝只得命令浙江行省参政朵儿只班带兵平叛,这朵儿只班平日里贪财好色,贪婪蛮酷,捞钱是一把好手,可是打仗如何是方国珍的对手,而他自己也知道贼兵势大,所以便故意拖延,慢腾腾的从庆元路宁波府出发,带着五万兵马,花了一个月才临近台州路。

他这般磨蹭,方国珍岂能不知道消息?“龙组”的密探几乎把他的所有行动都汇报给了方国珍知晓,于是方国珍便在宁波到台州的咽喉临海县设伏,一举将朵儿只班地五万人马击溃,朵儿只班只得狼狈地逃回了宁波,方国珍知道现在自己的底子还很薄弱,在台州路地统治还并不稳固,所以便没有趁胜追击,放任那朵儿只班逃了回去,至于那朵儿只班回到宁波后如何在给元顺帝的奏章上奏称如何大胜贼军,剿灭乱民就不是方国珍能理会得了。*****

除了朝廷闻风动了动外,方国珍占据台州路得消息还震撼了大元朝的另一群人。这群人有一个光荣的称号,叫做:“职业造反者”,其中韩山童、彭莹玉(就是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里的彭和尚的原型)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韩山童,他原本是中书省栾城(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栾城)人。他家就是一个职业造反家族,世世代代都传习白莲教,白莲教就是一个以造反为目的的邪教组织,传习白莲教自然不被统治者承认,所以韩山童的祖父便被当时的政府谪迁到了广平府永年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北永年),朝廷妄图断了韩家组织白莲教的根(让你搬家,搬到一个鬼都不认识的地方去),可是没想到,像韩家这样的家族宗教信仰和传袭是相当顽固的,韩家的传教活动并没有因此而终止,反而是门徒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到了韩山童的时候,韩家白莲教的信徒已经发展到了河南、江、淮之间。

彭莹玉,他是湖广浏阳(也就是现在的湖南浏阳)人,从小就在江西袁州慈化寺出家,人称彭和尚,他倒是个真才十料的和尚,只不过他信仰的却不是如来佛主而是弥勒佛罢了。这彭和尚也是个有野心的人,所以他便自立了白莲教,通过种种手段让各地的信徒都相信他是位神僧,而结果也和他谋划的一样,短短几年间,他就已经被当地百姓称为了神僧,而这显然为他发展白莲教提供了方便。

于是他便在元顺帝至元四年戊寅也就是1338年,带着他的徒弟周子旺集合了信徒五千余人造反,结果这次造反活动被元兵镇压了,周子旺被袁州地方驻军处死,二彭莹玉却潜逃了出来,继续从事他的造反大业。

韩山童和彭莹玉二人可谓职业的造反者,百折不挠的反元先锋,一直都在谋划着推翻元朝统治的大业,可是由于一直都没有好机会,所以他们都潜伏着,寻找着改天换日的时机,而就在这种时候,方国珍占领了台州路的消息传来,顿时韩山童和彭莹玉都觉得时机到了,现在就是龙腾九天的黄道吉日了,于是他们便本着积极主动的职业道德,以着大无畏的敬业精神,开始积极的四处活动了起来,打算择日就进行起义,誓将造反进行到底!

第七十七章 访刘伯温

就在韩山童彭莹玉等人在受到方国珍占领台州路的刺激后,正努力四下活动策划来日扯旗造反的时候,方国珍却正悠悠然坐在马车上向着前路行去。

他此行却是去访贤的,要是套上个典故的话,那就是“三顾茅庐”!只不过他此行的目的却不是诸葛亮而是刘基刘伯温。

正是阳春三月,春光大好的时节,方国珍实在受不了繁重的政务了,再加上招贤的效果也不好,所以他便决定自己亲自去访才,毕竟,他可是知道要是不先下手的话,那些大才可就有可能归了别人呢,尤其是智谋可算当世第一的刘伯温,所以看看春光正好,而台州目下也没什么大事,所以他便带着二十名精锐的亲兵,向着刘伯温的家浙江青田县赶去了。

刘基,字伯温,元至大四年夏历六月十五日(也就是1311年7月1日)出生于南田武阳村。武阳村当时属青田管辖,时人称他为刘青田。他从小就性情奇迈,神智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据说阅读速度极快,可以“七行俱下”。简单点说,就是他从小就是个神童,并且不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那种,泰定元年,刘基遵照父亲的决定,离开了家乡,来到处州府城括城,进入郡庠接受正式的学校教育,研读《春秋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