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嫁 >

第35章

医嫁-第35章

小说: 医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景氏听得津津有味,临了才赞叹道:“这样厉害?”也很是欣慰的样子。
    姊妹俩说话,小景氏也把安檐不让安栋去太原府的话,说给了景氏听。
    两人都笑得要死。
    安檐的痴性,叫人感动。景氏听罢,越发满意安檐这个女婿,心里更加坚定了。
    然后,又说起去太原府的时间。
    说到出行的日辰,自然也要提到汝宁长公主的独子周又麟。
    “哎哟,那孩子回京了?”景氏道。
    知道隐情的,提到周又麟,都带着几分同情。若不是那场意外,他现在娶得娇妻,长子两岁了。。。。。。
    真是可怜。
    “是啊。”小景氏道,“檐儿跟他要好。他们好些年没见,自然要叙旧,檐儿要往后推迟几日再去太原府。”
    “无妨的。”景氏道,“咱们去太原府,又不是什么急事,推迟就推迟几日,檐儿自己的事要紧。”
    小景氏告辞之后,凌青城回府。
    他去打听三姑父的事,也没有眉目。
    “不知道三姑父是怎么回事。”凌青城对她母亲道,“我去打听了,听说是他们自己府里打闹,不是和外人。。。。。。”
    景氏蹙眉,道:“秦家兄弟之间,失和到了如此地步?”
    “不知道,秦家的事,不好探听。”凌青城道,“娘,我会再留意的,一旦有事就告诉您。”
    景氏点点头。
    这些事,凌青菀都不知情。她不清楚三姑姑婆家到底怎么了,也不知道即将是安檐单独陪着她和她四弟去太原府。
    过年的时候,母亲问四弟,要不要去从军,四弟拒绝去舅舅军中,想去大表兄那边。
    而大表兄军中,也不是能自己做主的,不好带他。母亲也舍不得四弟去信阳。
    所以,四弟至今还在闲逛,依旧逃课、贪玩、打架,他的丫鬟和乳娘每天都要到处找他,母亲和先生们仍对他毫无办法。
    这次去太原府,他仍是有几分抵触。
    凌青菀不知道为何。
    经过劝说,他答应去了,却有几分不愿意,这几天又不落家,不知去向,晚上才回来。
    他一点也不像国公府的公子,反而是个乡野孩子。
    不管怎样,凌青菀是一定要去太原府的。她预感自己和太原府之间,有太多的往事,她要去找记忆。
    因此,是安檐兄弟陪同,还是安檐单独送他们,凌青菀都必须去,她没得挑。
    她迫不及待了。
    转眼间,杏蕊凋零,桃蕊盛绽、梨花如雪,庭院的树木浓绿浅翠,春意昂然。
    汝宁长公主的儿子周又麟,三月十五就到了京师。
    三月十七,长公主府宴请宾客,大肆热闹,便告亲朋:她儿子回京了。
    请的客人多,居然也请到了凌青菀母女的头上。
    “也许是上次你治好了周氏,汝宁长公主欠你一个人情。”景氏笑着对凌青菀道,“也许是看着你姑母。。。。。。”
    “为什么看着姑母?”凌青菀问。
    景氏哽住,差点把秘密说出来了。
   

  ☆、第044章夺夫

第044章夺夫
    凌青菀敏锐问她母亲,为什么权势过人的汝宁长公主要看纪王妃的面子,而不是看姨母的面子?
    纪王府的地位,并不比汝宁长公主尊贵多少,所以长公主没必要巴结他们。
    但是她母亲眼神闪烁。
    母亲常跟姨母嘀咕悄悄话,而姨父乃当朝重臣,姨母肯定把些机密事告诉了母亲。而这些机密,不能外露,母亲更不能告诉她。
    凌青菀就笑着转移话题,对母亲道:“我还没有过去长公主府呢,正好去开开眼界。。。。。。”
    景氏舒了口气,笑笑道:“你姨母、你姑母和祯娘也去。到时候,你跟着祯娘,自不会有差错。”
    “知道了,娘。”凌青菀回答。
    景氏沉吟一下,又把安檐和周又麟很要好的事,告诉了凌青菀:“。。。。。。所以,你二表兄也要去。”
    凌青菀哦了声,没有答话。
    景氏见她神色,似乎没有不悦,一颗心也放下了。她趁机又和凌青菀提了几句安檐。
    她还顺便说起安檐的前途。
    安檐的前程,小景氏从来不瞒着景氏,都告诉了她。景氏也不瞒凌青菀,一一说给凌青菀听:“若无意外,他将来必定是侍卫司的指挥使。”
    侍卫司的指挥使,是侍卫司的最高将领。
    禁军分为侍卫司和殿前司,作为禁军侍卫司的最高将领,地位可想而知。
    安檐迟早会权倾朝野的。
    景氏希望凌青菀能明白这点。
    “挺好的啊。”凌青菀都这样敷衍,努力不让自己露出异常,惹母亲生气。
    “檐儿对你真心。”景氏又道。“你说他像个木头人,浑身上下没有热乎气,那是你的拙见。他待旁人冷漠,待你却是很好,你要明白!否则,真是个傻姑娘了。”
    这么说,就很直白了。
    凌青菀已经把她母亲逼到这么直白和她明说了。她心头有几分不忍。道:“娘。我都明白的......”
    景氏就彻底松了口气,摸了摸她的头,柔声道:“好孩子”
    转眼到了汝宁长公主府宴请的当天。
    昨夜下了一整夜的春雨。早起推开轩窗,触目烟柳桃花,被洗刷得干净透明,空气里满是泥土的清香。庭院的树木青翠欲滴。满地落英,绮靡侧艳。
    凌青菀呼吸着清凉的空气。心情很不错。
    丫鬟踏枝和挽纱帮她梳洗装扮,刚刚梳好头,她母亲景氏就过来了。
    “今天打扮要得体,别叫人笑话了去。”景氏对凌青菀道。“首饰、衣裳都拿出来,娘帮你挑挑。。。。。。”
    母亲很重视这次的宴会。
    汝宁长公主府的宴请,去的都是达官贵人。凌家可能是受邀请者里比较落魄的。越是如此,就越不能叫人挑错。
    凌青菀很配合她母亲。
    最后。母亲帮她选了件天水碧织锦对襟褙子,月白色挑线裙子;浓密青丝盘成高髻,插了两支赤金镶翡翠的簪子。这簪子,还是上次程太夫人送的。
    这套装束,谈不上华贵,端庄大方,中庸平淡,从用料到配色,不都出彩,却也绝对挑不出错。
    这就是景氏想要的,既不好也不坏,才是最稳妥的法子。
    她还给凌青菀化妆。薄妆浅黛,凌青菀看上去更加白净娇嫩,清丽隽雅。
    “很好了。”景氏颇为满意。
    母女俩乘车,去了汝宁长公主府。
    长公主的府邸,富丽奢华。高高的门楼,气势威严。进了门楼,门口是偌大的场地,用大理石铺就的丹墀,光可鉴人。小厮们衣着华贵,在门口迎客。
    大门口停满了马车,个个都是宽大华贵的,有翠盖朱缨马车,也有,也是华盖翠帷八宝车。
    在诸多的马车里,凌青菀居然看到了石庭的马车。
    “长公主居然邀请石庭?”凌青菀颇为惊讶。这个石庭,真是很有手段啊。
    他一个商户之子,能成为长公主府的座上宾,很不简单。
    连普通的京官,都无法等长公主的大门,何况是商户?再有钱也不行。
    凌青菀望着石庭的马车,很受震撼。
    那边,景氏把请柬给小厮们看了,他们就帮忙,把凌青菀的马车,牵到了长公主府的垂花门。
    垂花门前,香车宝马,珠围翠绕。
    凌青菀跟着母亲,进了长公主的垂花门,有个高高瘦瘦的仆妇,含笑着把她们往花厅引。
    进了垂花门,有个穿堂,很宽敞,竖立着两人高的油彩壁影,挡住了视线。
    绕过壁影,两旁是长长的抄手游廊,盘满了盆栽,鲜花盛放,满室幽香。
    走过游廊,才是花厅。
    穿过花厅,后面是一处开阔的院子,院子里摆满了桌椅,搭着戏台。院子里已经坐了大半的人,凌青菀母女算是来得晚的。
    仆妇把她们母女引到了特定的位置,对她们笑道:“奶奶和姑娘先坐,等会儿见就开席了。”
    景氏道谢。
    坐下之后,景氏四下里看了看,没有瞧见小景氏,也没有看到纪王妃。周围的妇人们,全部不认识。有几个面熟,仔细想想,是在安家见过。
    晋国公府的亲朋圈子,和长公主府没有太多交集。
    “是谁啊?”景氏和凌青菀打量她们的同时,四周的人也在看她们。
    突然蹦出来两个不熟悉的人,不免叫人好奇,故而她们彼此打听,景氏和凌青菀是谁。
    “不认识。”有人回答,“不过面善。。。。。。”
    “。。。。。。是有几分面熟,倒像是见过的。”有人也嘀咕,可是偏偏又想不起到底哪里见过。
    不认识,就不好上前打招呼。
    难不成跑到景氏跟前。说:“您哪位?”这也太失礼了。因此,没人搭理凌青菀母女。
    景氏也沉默坐着,没有主动去答话。她脸上带着笑,慢悠悠喝茶。凌青菀也端起茶盏,喝了几口。
    片刻后,入口处传来了阵阵笑声。
    凌青菀的视线,也随着那笑声投了出去。
    汝宁长公主亲自陪同着一位贵妇人。说笑着走了进来。她们身边。还簇拥着好几个衣着华贵的贵妇人。
    院子里大部分的目光,都集中在她们身上。
    “是杨夫人。。。。。。”凌青菀不认识,倒是她身后有位夫人惊讶出声。连忙站起来。
    杨夫人?
    不少人也站起来,准备去打招呼。
    来者名头很大。
    “娘,谁是杨夫人?”凌青菀低声问。
    景氏也不认识杨夫人,但是见这么大的场面。又联想起京中权势过人的门第,杨夫人何许人也。景氏倒能猜到。
    “只怕是杨太师的夫人。”景氏道。
    杨太师,兼宰相实权,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臣之首。所以。他的夫人是满京城最尊贵的夫人之一。
    凌青菀就远远打量杨夫人。
    汝宁长公主亲自送了杨夫人入座。
    不少夫人上前打招呼,但是也有人没有凑上去。景氏犹豫了下,见四周有人没有去。也就没有上前。
    杨夫人又不认识她们,凑上去彼此尴尬。
    凌青菀仍在打量那位杨夫人。
    杨夫人看上去约莫三十来岁。她中等个子。婀娜妩媚。肌肤赛雪白皙,小巧的面颊,下颌曲线优雅;一双妖娆至极的桃花眼,高挺的鼻梁,红唇鲜嫩娇艳。
    是个谲滟妩媚的女人。
    她一颦一笑,都有种叫人酥软入骨的柔媚。
    “传闻小杨夫人美艳,不成想她比传言更美。”景氏低声道。
    小杨夫人?
    这个称呼有点奇特。
    “娘,杨太师的原配,是这位小杨夫人的胞姐吗?”凌青菀问道。
    景氏微笑,悄声道:“你也知道?”
    凌青菀不知道。
    但是从“小杨夫人”四个字里,可以联想到。
    “不要多言。”景氏悄声对凌青菀道,“回家再说。”
    在这样的宴会上,不要公然议论杨夫人。
    凌青菀是事后听母亲说,这位小杨夫人,今年已经四十出头了。但是她保养得当,一般看不出来,她仍是风华绝代。
    杨太师已经六十了,比小杨夫人大二十岁。小杨夫人是杨夫人的幼妹,比杨夫人小十五岁。
    二十年前,杨太师还是个四品京官。
    小杨夫人在姐姐家小住,暗地里和杨太师偷情,被她姐姐捉奸在床。
    她姐姐气个半死,连连吐血,一怒之下之下就病倒了。杨夫人阻止丈夫再和她妹妹苟合,甚至不让小杨夫人再登门。
    小杨夫人却丝毫不退让,主动杨家,利用杨太师的关系说动下人,放她进门。她跑到杨夫人房里,甚至在梢间和杨太师亲热,给她姐姐示威。
    这些香艳的传闻,是真、是假很难判断,估计是假的,谁家男人那么不顾体面?但是,因为太过于香艳,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故事,就一直流传下来。
    故而,杨夫人被小杨夫人活活气死了,这点属实。那时候,小杨夫人风评不好。杨夫人三年后除服,小杨夫人就进门了。
    小杨夫人进门之后,杨太师仕途一番风顺,十年内就从四品京官做到了正二品的吏部尚书。而后新帝登基,他就封了太师,兼宰相实权,正一品。
    杨太师很宠爱小杨夫人,除了她的美艳,还有她的帮夫运。
    美艳的女人举不胜举,但是能这么有帮夫运的,就只有小杨夫人了。
    故而,文人墨客提到她,多是褒扬,赞美她的勇敢、她的痴情、她的容貌、她的帮夫运等,人人都羡慕杨太师得此佳丽,从此大展宏图。
    坊间有很多小杨夫人的诗词,入青楼,唱遍天下。
    也是如此,提到小杨夫人,大家都隐去她气死胞姐、夺胞姐亲夫的劣迹,只宣扬她的绝代风华。或者在男人们看来,她那些劣迹,根本不算什么。
    至少,男人们觉得她对杨太师的情谊,不顾世俗、不顾阻力、不顾名声,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