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医嫁 >

第108章

医嫁-第108章

小说: 医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青菀的二叔和二婶次日也搬回了昭池坊,虽然他们没个好气。
    老太太那边,还是没信。
    景氏安顿好了之后,家里收拾妥当,一切照旧,就派人去程家问,老太太什么时候回来。
    “二姑奶奶说,姑爷还在牢里,老太太没心思回来。家里都是孝顺儿女,怎么不顾老太太死活?”去闻信的丫鬟是微雨,回来对景氏道。
    景氏听了,既好气又好笑。
    “到底是谁不知道孝顺?”景氏无奈摇头,“既然二姑奶奶孝顺,还拉着老太太要挟我?”
    “娘,您别理会!”凌青菀在一旁说。
    这件事,凌青菀也知道。
    二姑父的确是私吞了赈灾的银两。这段日子,到处饿死人,朝廷开了国库救济,却被贪官污吏中饱私囊,层层盘剥。
    这么下去,还是要饿死人。
    一旦饿死人,就有动乱。盛京城里动乱的话,整个朝廷都不保了。
    所以,这次谁敢动赈灾银两,谁就是死罪。
    已经砍了三名从三品的大员,好几位底下的小官员。这个时候,就是敲山震虎,谁也不许打赈灾粮的主意。
    倘或程家姑爷没有关系。现在早已定罪行刑了。
    纪王到底跟程家姑爷是连襟,程家姑爷关在应天府,程家的二姑奶奶频繁登门,甚至亲自到了衙门,纪王不堪其烦,也不好见死不救。
    因此,程家姑爷的案子。纪王搁置不审。想先关他半年左右,等这件事的风声过去,再寻个理由放出程家姑爷。
    这样。就等于保住了程家姑爷的命,而纪王可能面临被御史弹劾。
    包庇贪污犯,也要被弹劾,可能丢官。
    程轩官小位低。现在没什么人留意他,纪王就大胆将他搁置下来。
    纪王冒了这么大的风险。将程家姑爷保护在狱中,程家却不知足,非要让纪王将程家姑爷放出来。
    简直不知好歹!
    “娘,此前二姑父案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狱中,否则他在劫难逃。可是二姑姑呢,不知是愚蠢还是贪婪。非要做美梦想让他出来,还官复原职。
    他们家的太夫人。看似精明,这个时候也没个主意,任由二姑姑胡闹!”凌青菀说道。
    说起这件事,凌青菀就觉得纪王着实好心肠。
    帮旁人尚可,把程家却是徒劳无功。别说感激了,他们不拉纪王下水,已经是万幸了。
    前些日子她二姑姑还说,想让二姑父年前出来,希望纪王能网开一面。
    好像纪王是故意为难二姑父一样。
    岂不气人?
    丫鬟微雨道:“婢子一下人,都听说菜市口砍了好些官员的头,全是贪污赈灾粮的。二姑爷碰到这件事,能保住命已是万幸,二姑奶奶和老太太,到底还有什么不满?”
    景氏就苦笑。
    “对啊。”凌青菀也道,“她们哪有半分感激?不仅不感激,还不知足。难道她们是想看着二姑父死吗?”
    “算了,别理会!”景氏道,“老太太爱回不回吧,反正家里这些事也忙不过来。”
    景氏就没有再派人去程家。
    家里还有一堆事。
    祖父则终于从纪王府回来。他回来之后,仍关在他自己的小书房,著书立说,不与家人罩面。
    景氏也忙着家务事。两个月的清闲日子,终于结束了,景氏又开始忙里忙外,马不停蹄。
    中途,石庭来了凌家两次。
    他也见到了凌青菀,把一些事告诉凌青菀。
    “梅江彦乃户部郎中,是怀庆长公主的势力,最得怀庆长公主的信任。此人诡计多端,狡猾异常。他是怀庆长公主的智囊之一,怀庆很信任他。
    这次赈灾粮的案子,只怕牵扯甚广,我打算借这个案子,先除去梅江彦,斩去怀庆长公主的一条胳膊。没了这个智囊,怀庆长公主迟早要自寻死路。”石庭对凌青菀道。
    当初杀卢玉,是太后和怀庆长公主两人。
    她们的目的却是完全不同。
    太后是为了破坏长公主府和皇后的结盟,想让皇后自乱阵脚,然后将皇后杀害,用太后自己的亲信取代皇后,确保太后自己和王家的地位。
    卢皇后野心勃勃,那几年诸多排挤王家,想要卢氏独占西北势力。
    岂有那么容易?
    卢、王两族平分秋色多年,在西北各不相让,岂能让卢皇后压制了王家?
    所以,王氏集团授意太后,必须除掉卢皇后,换个没有背影的皇后,这样才好掌控。
    杀了卢玉,果然卢皇后方寸大乱,心思全在后宫,丝毫不顾朝政和卢家。
    那段日子,王氏和卢氏又重新恢复平衡。
    而怀庆长公主杀卢玉,则是完全出于私心。她喜欢王七郎的容貌,想要王七郎做她的男|宠,丝毫不顾王七郎亦高门大户子弟,有自己的尊严。
    她被王七郎拒绝之后,打听到王七郎和卢玉的关系,心生嫉恨,所以杀卢玉。
    特别是卢玉坏了王家的孩子,太后和怀庆长公主于公于私都不会让她活下去。
    怀庆长公主荒|淫无道,私下里豢养年轻的美男子,和朝中诸多大臣来往亲密,让他们入她的幕下。
    她自己躲在背后,所以朝臣皆曰太后的几个女儿。行事低调。
    其实,她们只是聪明而已,行事可是半点都不低调。
    王家几百年的老牌贵族,对付皇权有他们自己的法则。这些经验,自然也会教给几个公主。而那四位公主,个个聪明听话。
    所以,太后的几位女儿。表面上行事低调。但是暗中势力雄厚。
    真正傻的,是汝宁长公主。她身为皇帝的胞姐,行事不知隐藏。公然干涉朝政,朝臣对她多有不满。
    女人干涉朝政,不管是长公主还是宫妃,都是大忌。迟早要被弹劾收拾的。
    “好,你看着办。”凌青菀道。
    石庭要杀怀庆长公主。不仅仅是因为卢玉,也是为了他自己。
    王七郎也是怀庆长公主和太后杀的。
    “。。。。。。我在内宅,父兄都不当官,出不上什么力气。倘或哪里需要我,只管告诉我。”凌青菀又道。
    “不必了,我会同安二郎商量。”石庭道。
    他见凌青菀似乎为自己出不上力气而懊恼。就安慰她到:“我们现在还只是在剪枝桠。等真正伐树的时候,肯定需要你的帮忙。”
    怀庆长公主是一颗大树。
    若不先将枝桠先剪去。砍树会非常困难,而是还容易被垂下来的枝桠所打伤。
    石庭现在做的,只是剪去怀庆长公主的各方势力。
    朝中对怀庆长公主如此了解的,非王七郎莫属了,那曾经是他的表姐。
    石庭走后,安檐很快就来了。
    他让莲生跟在凌青菀身边,只要凌青菀和石庭见面,他立马就会知道。
    “和他说了什么?”安檐问凌青菀。他似乎已经相信了卢玉几分,说话没有之前冲了,仅仅是询问要事,没那样愤怒。
    “他说,这次赈灾粮被贪污的案子,牵扯甚广,他想趁机砍去怀庆长公主的左膀右臂。”凌青菀如实道。
    “先要砍去谁?”安檐问。
    “梅江彦。”凌青菀回答。
    石庭是这么告诉她的。
    安檐知道梅江彦,长得颇为俊朗,为人却心狠手辣。身居高位,行为不端。但是,官家颇为忌惮他,听说他背后是王家。
    不成想,竟然是怀庆长公主的私人。
    安檐也听他父亲说过怀庆长公主的一些事,隐约传闻那位长公主可不像朝臣口中那么温婉贤良。
    安檐从凌家出来,顺道走到了石庭府中。
    这是他第一次登门。
    石庭有些惊讶,将他迎接入府,沏茶相待。两人在书房密谈。
    “怎么除去梅江彦?”安檐开门见山,问石庭。
    “。。。。。。怀庆长公主的驸马府上,总管事从祁州买回来一批粮食,足有一千石。先让御史弹劾驸马牵涉案中,紧咬不放。”石庭道。
    安檐挑了挑眉,问他:“声东击西?”
    诬陷驸马贪污。驸马犯事,涉及太后和长公主的颜面,她们肯定要极力保住驸马。那时候,怀庆长公主就分身乏术,没有力气去保梅江彦。
    这就是石庭的声东击西法。
    安檐觉得还不错。
    石庭回眸,看着安檐,眉宇间有了几分微笑:“你安二郎身材魁梧,世人皆对你放松警惕,以为你高大鲁莽。
    却没人知晓,你安二郎天生敏锐多智,精明过人。旁人对你的误解,是你的优势,你将来能定有番作为。”
    石庭很欣赏安檐。
    安檐能一下子把石庭的意图点出来,没有半分疑惑,跟得上石庭的思路,石庭觉得他很不错。
    安檐顿了顿,没接话。
    “既你有了主意,就动手吧。”安檐冷冷道,起身告辞。
    石庭却拦住了他。
    “你得帮我。”石庭笑道,“我在朝中势力微薄,没有你帮衬,我行事也颇为艰难。”
    安檐沉默了下,坐了起来。
    两人开始密谋。
    这些事,他们瞒着凌青菀。
    很快,凌青菀就听莲生说,怀庆长公主的驸马,涉嫌与朝臣合谋贪污赈灾粮。
    “哦,声东击西。”凌青菀心想。
    石庭是不会这么直接去碰怀庆长公主这块硬石头的,她身后有王氏和太后。
    所以攻击怀庆长公主的驸马,是为了让她无瑕旁顾,从而打击她的谋士。
    ***L

☆、第141章忍耐的尽头


    凌青菀原本以为,贪污赈灾粮案子,对她的影响,仅仅是牵涉她的二姑父。
    不成想,石庭却要抓住机遇,对付怀庆长公主。
    凌青菀记得怀庆长公主。
    怀庆年纪不大,今年应该才二十五岁,比官家还要小一岁,是太后最看重的小女儿。
    她也时常进出宫门,巧笑嫣然。卢玉在宫里见过她数次,她时常到皇后跟前。
    卢珃不太喜欢她。
    怀庆长公主生得美艳,不同于她几个姐姐。她身材娇小纤细,五官精致,只是肌肤不够莹润白皙。
    和她几个姐姐相比,她是很婉约可人的,有点江南佳丽的柔媚。
    男人多半喜欢她那样的。
    “。。。。。。你身为皇后的妹妹、卢氏贵女,要小心每个人。你以为不认识你的人就不会害你,那是蠢!你总不知道,背后有多少人嫉妒你,想要置你于死地!”凌青菀记得卢珃曾经一次次这样对她说。
    卢珃常说,嫉妒在普通人心里,只是挠心挠肺的难过;但是在权贵的心里,就是一把利刀,会一刀把自己所嫉妒的人杀死。
    卢玉总是不以为意。
    最后,她死去的原因之一,果然就是怀庆长公主的嫉妒。
    她死的时候才十七岁,非常年幼。在她短暂的生命里,她对姐姐的话时常叛逆,不相信。可惜,她还没来得及跌个跟头、买个教训。就被人害死了。
    人都要走些弯路,才会慢慢变得成熟。
    而她卢九娘连走弯路的机会都没有,就直接被一击致命。
    没过几天,凌青菀就听说,怀庆长公主的驸马,被牵涉到赈灾粮案子里了。
    是莲生告诉她的。
    这个案子,已经将京里两成的官员牵涉进去。数目庞大。影响恶劣。
    可见,官吏*已经到了如此境地,贪污是他们习以为常的事。所以赈灾粮下来,自然也要贪些。
    他们却没有想到,这次官家下这么大的狠心,想要彻底整治这件事;而朝中大权贵。为了京城的安稳和他们自身的高位,也同意严惩不贷。
    故意。中下级官员就倒了霉。
    晋国公府只有三叔荫了个小官,这件事跟他们关系不大,他们谈论起来,也是语气轻松。
    “二姑爷还在牢里吗?”三婶也会问。
    “在牢里是好事。”三叔道。“一旦过审就是死罪。纪王给他报了个瘟疫病,怕他会传染,将他单独关在小囚禁牢里。
    暂时是见不到他。但是能保命。拖个一年半载,风声过去了。再悄悄保出来。”
    三房和二房还会稍微谈几句,景氏和凌青城他们,则谈也不谈,因为他们更忙碌。
    大哥和大嫂的粮食铺子,生意很好。
    大嫂还叫母亲,在坊门口支个大棚,每天用十斤米熬煮成稀粥,散给穷苦人。
    这些米,大嫂的铺子出。
    景氏觉得这是大善,能帮大哥大嫂积福,就答应了,派了人两个小厮和甘妈妈,负责这件事。
    可是晋国公府内,他们的大米仍是要上账的。今年大旱,没有田租,家里存粮稀薄,买米又太贵,所以每天只有一顿白米饭,早晚两顿喝浓粥。
    普通人家都这样,不仅仅是晋国公府。
    这件事,就引起二房的极大不满。
    “大嫂,您不是把家里的粮食,拿给侄儿媳妇去赚钱了吧?”二婶就很不客气的说。
    她是晚膳的时候,当着全家人的面说这些话的。
    陈七娘听了,脸色不变,丝毫没有惊慌失措,只是淡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