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朱明画卷 >

第62章

朱明画卷-第62章

小说: 朱明画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棣眼里闪过一丝欣赏,却仍不改初衷,截住仪华的话道:“王妃,你误会了本王的意思。”

仪华一愣,反应却是快,作势一副不明白的样子,看着朱棣咦道:“王爷是?”

朱棣挑了挑浓眉,似对仪华这般反应颇有兴致,却也只是须臾片刻,已正色道:“凡传过三郡主患痴傻之症的一律杖毙!”

有传留言者,决不下一百人,现在却要一律杖毙?!

仪华只觉得自己听错了,瞪大了双眼一瞬不瞬的望着朱棣,就见朱棣薄唇嚅动间,有话说出口内:“若是王妃腾不出闲理这事,本王可以代劳。”

代劳! 代劳!他代劳,还会让人有命活!

仪华低低的垂下头,脸上的神色模糊不清,半晌才听她应道:“王爷政事繁忙,此事不劳王爷费心,臣妾会处理的。”

硬邦邦的话语听在耳时在,朱棣皱了皱眉却没说什么,只是看着双肩似有颤抖的仪华,另交代道:“十四日之前处理了吧,十五日有骑射宴,算是为永昌侯(蓝玉)的洗尘宴,说来他也是中山王一辈,你叫声世伯也不为过,唔,到时你随本王一同去吧。”

朱棣他说些什么,仪华没有听进去,光是低头坐在那里,木木地听着。

这时外面忽起一阵嘈杂,李婉儿身边的一个嬷嬷急匆匆的跑来说三郡主风寒加重口里都吐白沫了。对于子嗣稀少的朱棣而言,一个小小的郡主的身份也不低,陈德海,陈妈妈不敢耽搁,忙带着那嬷嬷赶到内堂门栏口,急忙禀道:“王爷,三郡主病重!”

还有事没说完,就让人给打断了,且又是三郡主的事,朱棣脸上明显不虞,也没让陈德海他们进来,就已迁怒道:“三郡主生来病弱,一直病情反复,李氏三天两头找人传话,这次是伤寒还是其他”

听出朱棣质问之意,陈德海想起李婉儿时常遣人禀三郡主病重,但一次两次赶过去倒也罢,次数多了不免生厌,且每次过去,三郡主都是早产婴儿一类的伤寒之症,虽是病得确有皮鼓夸大成分。

这样想着,陈德海打住了再劝的话,面对那嬷嬷一脸的着急也漠然不见。

陈妈妈不知其中原由,只想着李婉儿的人到这里来请,若朱棣不去三郡主又真病重,就怕以后会不利仪华的话传出,不由暗暗着急。

那嬷嬷见他们无动于衷,心里急得没法,又不敢闯进去,忍不住就大哭着求陈德海,陈妈妈:“真得不好了,三郡主口吐白沫,一张小脸青紫的不成样子,老奴真怕小郡主她。。。。。。”哭咽中,已手抓着陈妈妈的衣袖跪了下去。

呜呜咽咽的话听着不似有虚,朱棣炯炯的虎目有丝跳动。

“三郡主即将送去别庄养病,这一去究竟要走多久也说不准,王爷不如再去看看三郡主吧。”一直低着头的仪华,突然抬头说道。

听言,朱棣已然改变主意,正欲起身离开,却不经意注意到仪华一双波澜不兴的眸子,蓦然想起以前也发生过类的事,“她”明着贤惠劝暗下却阻拦,那现在仪华是真心让他去又还是假意?

一念闪过,朱棣又忆起“她”也曾拿襁褓中的朱高炽做文章,而今日的李婉儿与“她”如出一辙,倒是仪华从未拿曦儿的事找过他一次,不由转脸对仪结安抚一句:“本王去看了,便回来。”

仪华默然置之,朱棣没有察觉,起身便撩帘而了。

望着朱棣大步离去的身影,似有几不可辨的匆忙,仪华心里莫名地松了一口气。

是夜,时入三更天。

信华朦胧睡去,一张张陌生熟悉的面孔,或凄楚,或绝望,或怨恨的望着她,纷杂的哀求声响彻云霄,她却只身站在高台上惊恐的看着乱棍下生命的消逝。。。。。。

夜更深了,放风微凉,烛火摇晃,在墙上投下一片怪异,鬼魅的阴影,突然一阵凉风从门口传来,灯火终于“噗”地一声来了,屋里登时陷入了黑暗,将侵入者的身影彻底淹没。

不安宁的梦中,她被黑暗覆盖,胸口沉重的似要窒息,仪华挣扎着从梦魇中醒来,一睁眼,竟是一个人伏在自己身上,动作急切的撕扯她单薄的衣裳,她恐惧的奋力挣扎,却让一道喘着粗气的沙哑男间,在顷刻间化去她所有的反抗。

。。。。。。儿子,再给本王生个儿子吧。。。。。。

全身禁不住的发颤,一抹白光闪过神经,她想到了一句话——倘若无能为力,那就接受现实。

第一百零二章 行至

前雨初停

长巷里很清幽,空气中浮动着新番泥土草木的芬芳,清得怡人。

一辆驾似四马的宝盖珠缨大马辇,缓缓地行驶在淅沥沥的巷道里,车尾十余辆小马辇依次随行,轱辘辘的车轮声响彻不休。

徐行中,一阵带着水汽的晨风吹来,微微绻起清绮帷幔一角,一道两人宽的漆红角门不经意的映入眼帘。

角门倾敞,门内是一个空旷的庭院,四周空空如了,没有花草点缀变没有华屋坐落,只有灰色的高墙,青石的地面,简单地无一丝人烟气儿,此时,许是四更天那场时雨,瓦楞上还有凝聚的雨滴,正顺檐落下,敲打在青石地面上,又一滴一滴的滚落至墙角开凿的沟渠里,流淌出去。

车轮声依旧,马车驶过了角门。

晨风渐停了,帷幔覆上了车窗。

脑海里的印象,只留有冰冷的高墙,亮镗的地面,以及那条沟渠。。。。。。

仪华倚回软座,自然的垂下双眼,尖尖的瓜子脸上端宁,掩盖了心里久久难平的心绪。

那间处处着冷清的庭院为,是前朝元宫用于杖毙宫人的地方。

庭院只有墙,让置于院内的宫人无处可逃,最终在挣扎无果后丧命于乱棍之下,流出大片大片的鲜血染上青石地面,然,青石面上的血迹,终究会让清水洗涮掉,从殷红的血水慢慢地变得清澈,流进角落的沟渠——随之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存在过的人,就这样的没了甚至连最后一点痕迹也被抹去。

一如两日前,整整三十八条人命丧命于此,可时短如斯,却已找不到任何一点他们存在过的痕迹。

想到这,仪华止不住地打了一个冷颤,激地睁开双眼慌乱地看向周围。

“王妃,您怎么了?可是觉得冷?”一个清脆细腻的女声关切的迭声追问。

听到声音,仪华神情恍惚的转过脸支,一张白皙的脸上柳眉杏眼,琼鼻樱唇,不正是她的近身侍女盼夏?

仪华伸手揉了揉阵阵发疼的太阳穴,轻轻摇头道:“不用紧张,没什么事,大概是有些晕车吧。”

闻言,盼夏关切的眸中闪过一丝诧异,很快地又掩了下去,从车内红木方几上翻了一只茶盅倒了一杯清茶递过去,温声细语道:“王妃您先喝口清茶压压,奴婢这就把蜜饯,梅子的瓷罐拿出来。”

话音刚落,只听“扑哧”一声轻笑,迎春吟吟笑道:“王妃,您这可不行!马车都还没驶出王府,您就开始晕车,这后还有一日的行程呢!”

挨着迎春坐得喜冬,见她一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剜了她一眼骂道:“仗着王妃宠您越发的没个规矩,现在连王妃都打趣了去,小心陈嬷嬷知道了不收拾了你!”说着一指截上了迎春的额头。

迎春素来就被喜冬管着,这会儿也不恼,笑嘻嘻的抱住了喜冬,嘟嘴撒娇道:“陈嬷嬷和秋姑姑留在府里照顾二王子,好姐姐你可别去告诉了她们这个,我改一定改。”脸一转,就向仪华告饶道:‘王妃,奴婢错了,再了不敢打趣您了!“

仪华听着放下了茶盅,看着喜冬微微一笑道:”难得出府一趟,你也别过于拘谨了。“

喜冬心里有些慌,觉得仪华虽还是 贯的柔声,却似把自己方才说话的动机一清二楚,不由言辞闪烁的应了一声,就推开身上的迎春,去给盼夏打下手帮着拿瓷罐。

这时车外忽起一阵骚动,紧接着一片高声齐呼:“参见王爷!”

被撂在一旁的迎春,自进了府就再没出过,听到动静忍不住悄悄撩起帷帘——一百多名黑甲侍卫动作整齐有致的跪地行礼,随后又身形利落的翻身上马,威风凛凛的护卫在车队外围。

迎春看得震惊非常,两眼发直的攥着帷幔,道:“王府里也有侍卫,可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就像什么。。。。。。要上战场的战士似地!还有王爷他一个人坐在高马上,就俯瞰着那么多人。。。。。。”犹言未完,后知后觉的发现盼夏,喜冬饶有兴味的目光,脸上刷得一下红似沁血,半晌才扔了帷幔大叫一声:“出府了!”

见状,盼夏,喜冬对视一眼,俱是掩嘴轻笑。

仪华却没有笑,只伸手拈了一粒梅子含在口里,闭着眼细尝着它的酸甜慢慢侵袭味蕾。

三月春,一有骑射宴,一有明军远赴大漠。

而朱棣此行便是以骑射宴为蓝玉接风,并赶在明军春入大漠前巡视三军。

如此,这一趟征程最少也要十天半月,岂不是要将曦儿一人留在王府这久?尽管她还留了阿秋,陈妈妈,李进忠三人照看,却依然难以安心,尤其是在她手上沾了三十八条人命以后,她莫名地更加怕了。。。。。。

如今,只能希望这趟行程能一切顺利,以求早日返回。

北平三月中,风和日暖,天朗气清。

通往燕山的路上,林木葱茏,鲜花怒放,踏春的行人熙熙攘攘。官道两旁,树荫之下,到处可见摆摊位的小商小贩,结伴而行的红男绿女,一片热闹繁盛之景。

一跳透过青灰纱窗看着外面春景,触目一眼的绿,鲜嫩嫩地似望不见尽头,这般举目眺望,许是视野的开阔,胸襟亦随之豁达,仪华一扫近几日郁结,贪婪地呼吸着春的气息,享受着难得抽身府外的惬意。

不知不觉间,一日的行程将阑,如织的游人各自归去,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

“哒哒哒。。。。。。”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寂静的山间响起,显得格外清晰。

仪华略好奇的往窗外望去,只见沉沉暮霭中,两匹飞奔的骏马由远及近,马上两抹青春飞扬的身影也渐渐明了,两人脸上犹有几分风尘仆仆的灰色,却掩不住其英姿飒爽,风仪俊秀。

这两人一人有救命之恩,一人视为亲弟,仪华看着脸上眼里明显带着笑意:“你们怎么来了?徐增寿可是你央了你朱大哥偷跑出来?”

驾马驶来的两人,动作统一的勒住缰绳,速度缓慢的跟在马车旁,朝着一纱之隔的仪华点头一礼后,徐增寿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得意道:“大姐,我俩是奉命前来迎接王爷和您的!”说着一拳打上朱能的胸膛,下颌一扬道:“我可没央他,是他跟着我一起来的!”

朱能脸上蓦然一红,又见仪华循话看来,忙低头抱拳道:“启禀王妃,大帐已经在营地外搭好了,一应科技领域也俱备齐,再行半个时辰,王妃便可休息,属下这先告辞!”

一口气说完,双拳一抱又行一礼,便不由分说的在徐增寿马上一拍,强行与徐增寿加入了骑卫之列。

仪华看着驽马而去的二人,带着年轻青春的气息,她脸上的倦意顿消一半,脸上也一直挂着愉悦的笑容直到入帐。

第一百零三章 同宿

暮色四合

远处的燕山山脉隐隐起伏,隐秘的如同一抹浓的化不开的墨汁。

山脚下,一望无垠的草原上,万千灯火煌煌燃烧,升起袅袅炊烟。

一座由多个帐篷环绕在内,并用重兵把守的大帐篷,就是仪华随后几日歇榻的地方。

第一次入住大帐,仪华也架不住心里的好奇,却碍于身份束缚,不能像迎春,盼夏她们一样东看西望,只略抬眼打量了一下大帐。

大帐宽敞舒适,一架黑漆描金百宝嵌八扇屏风,将倘大的帐分割成里外两间,里面一间作为睡寝之用,外面一间作为大厅正房,又有成套黑漆描金的几案,椅凳,柜架等家具摆设在内,倒与住家大院相差无几,只是一板一眼的不知摆设,看起来有引起中规中矩的死板,但好在别有一种严谨大气弥补,倒也不错。

再加之,一律黑漆描金的成套家具,又蕴藏了几分豪迈霸气。。。。。。

真不愧是守边将士搭建的帐篷!

带着前世的情感,仪华心里有了偏颇,对这件阳刚气十足的大帐,几乎是立即喜欢上了,更有种跃跃欲试的澎湃心情涌起,恨不得这会就出去,见识一下六百年前的大明边防军。

不妨明日一大早起来,说不定还能见到他们出早操。

念及此,仪华不由止住了走向屏风前那座紫檀木雕云龙宝座的步子,驻足转身道:“盼夏你去看一下行礼箱子搬过来没?早些把行礼收拾了,今儿也好早点歇寝。”

“王妃,不用差人去了!小的已让人把东西抬过来了。”不及盼夏答话,只见陈德海琏撩帘进帐,一边扬着他尖细的嗓子说道。

看到陈德海来了,帐内的八名侍人都转过身看向他,福身叫道:“德公公!”

陈德海看着一张脸笑得似开了花,口中却一个劲称道:“不敢当!不敢当!你们可都是王妃身边的人,当不得行礼。”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