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

第652章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第652章

小说: 三国重生之我是路人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拓跋力微见好不容易壮大起来的队伍一天天在减少,一颗心仿佛像在滴血一般。可他想破了头也想不出法子来,只好听之任之,终日长吁短叹。两位夫人见他不到半个月整个人瘦了一圈,自是心痛万分。可她们头发很长,这见识却很短。两女私下里曾多次聚首,唧唧歪歪的商议了半天,狗屁的主意就想了不少,可真正管用的却没有一个,而这种讨论每次都是以相互斗殴而告结束。这段时间来她们的脑子并没有因为天天商量而变得聪明起来,不过这拳脚功夫倒是见长。有道是不打不相识,两人的功夫本就半斤对八两,接连几次切磋下来,两人的感情反倒越来越好,这也是始料未及的事情。

这日邓芝结束了对没鹿回部及周边十数个小部落的访问,辞别窦宾,北行至长川,拜访拓跋力微。拓跋力微听闻邓芝将至,预使人扫除道路,亲率部众赶到三十里外郊迎,将其让到大帐,摒退左右,长跪请教:“拓跋部僻居长川,百废待兴,不知先生何以教我?”

邓芝拜倒还礼,道:“大人太客气了,在下不过是末学后进,有何本事指教大人?大人效法越王勾践,舍弃安逸的环境,毅然决然的率众迁徙至长川。这分远见,这分勇气,不得不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我来时也看到了,大人的处境不容乐观。我见大人心事重重,想是和归附的部众受不了艰苦的环境纷纷逃离有关吧?”

拓跋力微缓缓地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一点也没错,为这事我这几天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昨天来了三十人,可却走了六十五人,再这样下去,不出一个月,拓跋部将走得一个不剩,我这个孤家寡人在这里生活下去都困难,遑论兴复拓跋部?我和先生同往长安,素知先生足智多谋,希望先生看在你我相识一场的份上,不吝赐教。”

邓芝道:“人人说长川有一大半土地是沙漠,根本不宜生存。可据我观察,情况并没有他们想像的那么糟,只不过是荒地多了一些罢了,想是前人过度放牧所致,只要再补上青草,情况又会好起来的。不过就长川这片草场而言,刚开始来的人不宜过多,维持在两三千人也就差不多了。等过上十来年左右的时间,左近这些荒地都变成了绿油油的草原,那时大人想恢复拓跋部旧观,可就不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了。”

拓跋力微道:“先生说的太好了,听该让那些鼠目寸光的家伙都听听。说实话,先生所说的我也想到了,可是十来年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一想到杀死父亲的大仇人正在草原上逍遥快活,我这心就仿佛在滴血一般。先生素富奇计,不知可有何速成良策?”

邓芝皱起眉头,沉吟片刻,摇摇头,道:“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想必大人也知道。我们汉人有话叫:‘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当年越王勾践为报会稽之耻,卧薪尝胆,隐忍了二十年方才成事。燕昭王为报齐国灭燕之仇,也是忍辱负重隐忍了二十八年,方才有成。以拓跋部目前的实力想像复仇,无异于以卵击石。大人要想稳操胜券,差不多也要二十余年左右的时间,好在大人年方壮盛,来日方才,切不可一时之恨,而操之过急。”

拓跋力微那两道深邃的目光向帐外望了良久,长长的叹了口气,道:“看来也只能如……”

突然间邓芝脑子里灵光一闪,笑道:“妙极,妙极,妙之极矣!”

拓跋力微心下大喜,道:“先生定是有法子了,快说快说。”

邓芝道:“大人熟知汉人历史,应该知道秦国吧?”

拓跋力微点了点头道:“春秋战国时秦国僻处西戎,从不和中原交通,中原人都当它是域外蛮夷,可就是这个亳不起眼域外蛮夷,凭自身的地理优势,逐渐蚕食六国,一统天下。”

邓芝道:“秦国在秦穆公之后就一直默默无闻,还一度成为楚国的属国。可就在秦孝公之后不到两百年的时间里突然间变得十分强大,傲视诸侯,大人知道这是为什么么?”

拓跋力微道:“你是说这全是商鞅变法的功劳。”

邓芝道:“嗯,商鞅之法虽然失于刻薄,不过在有些方面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不然秦国也不可能在短短十年间内就挤身于强国之林。这按当时秦国的国力是完全不可能办到的。《史记》货殖列传中有一句话很能说明问题,那句话是这么说的:‘故关中之地,於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意思是说关中的土地仅占天下三分之一,人口约占天下十分之三,而以这么少的土地,这么少的人口,创造出来的财富却占了天下十分之六。商鞅之法给秦国带来的是一个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由此可想而知了。”

拓跋力微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可秦国以农耕为主,我拓跋部却以游牧为主,可谓风马牛不相及,这商鞅之法如何能运用到我们这里来?”

邓芝笑道:“全部照搬肯定是不行的。不过有一条略加改动,倒还可用。”

拓跋力微道:“哦,哪一条。”

邓芝道:“徕民。”

拓跋力微道:“徕民?”

邓芝道:“商鞅变法前秦国土旷民稀,荒地甚多,却没有人耕种,这不是拓跋部现在的情景很相似么。商鞅的远见在战国乃至今日都是无人可及的。他发现秦国地多人少而邻近的三晋却地少人多,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那就是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鼓励三晋农民来秦国开垦荒地。经过商的人都知道什么叫无利不起早,商鞅当然知道空口白牙就让人跋涉千里来到不毛之地上开荒那是根本没可能的事情,于是他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让其他地方的老百姓一见了就怦然心动,在如此大的利益驱使下,商鞅都不用苦口婆心的对那些老百姓说什么事成之后会怎样怎样,他们就好似飞蛾扑火一般,源源不绝的涌来。秦国荒地在短时期内得到了大量开垦,成了令人羡慕的良田,秦国也从徕民政策中攫取了巨大的财富,关中一地之所以能创造全国十分之六的财富,徕民政策在其间实有大功。”

拓跋力微兴奋搓着双手道:“那徕民政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您能和我说说么?”

邓芝道:“《商君书》我好久没看了,里面的文字大多都记不得了,不过大概意思还没有忘。秦国为了吸引三晋百姓入秦垦荒,曾制定了给来垦荒的三晋百姓免费提供房屋土地,十年内免交一切赋税、三世不负担任何徭役等等优惠政策,这在当时列国之中可是绝无仅有的,列国百姓听闻如此政策,自然趋之若鹜,秦国也得以富强。”

拓跋力微奋大叫:“太棒了,太棒了,商君真神人也!”在中原被全盘否定,人也被五牛分尸而死的商鞅要是泉下有知,听到了一个异邦人士对他大加赞赏,不知是该哭还中该笑了。

邓芝道:“秦人农耕,贵部游牧,不过在徕民上倒没有太大的差别。如今贵部人少地多,局面恶劣,还实行过去那一套方法,族民们肯定是提不起劲干活的。要想让他们玩了命的狠干,诱以重利有时也是必要的手段。不过商鞅为人尖酸刻薄,他行的法只有威而没有德,秦人由此只重法治,推崇法家,最终导致二世亡国。大人切不可操之过急,而将商鞅那套照搬照套,那样短期内可能卓见成效,可是长远来说却是利大于弊的。古语有云:‘德为本,威济之,德而不威,其国外削;威而不德,其民内溃。’这句说的再明白没有了,威德相辅相承,二者缺一不可,治国以德为本,以威为辅。如果只有德没有威,那国家就会遭人欺负,受人蹂躏。如果只有威没有德,那老百姓就会揭竿而起,反抗暴政。大人熟读史籍,不仿将各国之兴衰相互映证,就知道这话说的有没有道理了。”

拓跋力微恭恭敬敬的拜倒行礼,道:“先生之来,实出天赐。如起死人而肉白骨,在下敢不奉教!”直起身子,轻击两掌,两名侍女走进大帐,道:“大人有什么吩咐?”

拓跋力微道:“取黄金百镒,宝刀一柄,良马二匹送给先生。”

侍女应道:“是。”

不多时几名侍女捧着几只大托盘进帐,恭敬呈上。邓芝固辞不受,入内见了杨瑛,道上刘备问候之意,并呈上刘备为她精心准备的礼物,飘然而去。

拓跋力微虽然生于草原,长于草原,却也饱读诗书,肚子里的还算有几两墨水,他只不过是一时糊涂,这才无计可施。一经邓芝点拨,当真如拨云雾而睹青天。当下他在营帐里手舞足蹈,发了好一会疯,这才冷静下来,起草了一份徕民榜文,令人张贴在大草原上的每一个角落。

有道是筑巢才能养凤,没有黄金屋,颜如玉那是肯定不会来的矣。就算是牛,想要从它身上榨取奶水,最起码也得喂它吃草,同样道理,不用花钱就想白使唤人,这样的好事估计连天方夜谭的故事里也不会有。拓跋力微自己想要卧心尝胆,励经图治,当然没人管得了他。可他一时脑袋烧糊涂了,竟以为其他族民念着拓跋部对他们的好,定会心甘情愿和自己一起茹毛饮血,一起吃草根啃树皮,那可就打错如意算盘了。虽然他的口才很好,说出来的话很能振奋人心,可是士气终究不能当饭吃,坚持个一两天还可以,日子久了,族民们老见不到好处,自然不会跟在他屁屁后面混。

邓芝一席话,算是彻底将他这个梦中人给点醒了。他寻思现今鲜卑诸部林立,和当时战国群雄割据也相差无几。而长川虽看上去荒芜不堪,不适合游牧,但和秦国的关中一样,易守难攻,要不然当初自己也不会一眼就相中这里。只是拓跋部覆亡后重建,正如同一个新生的婴孩一般脆弱,这样一个什么条件都还不完善的新生势力,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和它一起共甘苦共患难的。这一点和秦孝公时的秦国形势倒十分相似。

秦孝公之前,秦国内乱不断,外侮迭至,真可谓是微弱到了极点,要是不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为他的后代子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秦国估计都还算上战国七雄里的一分子,而且秦国一向闭关琐国,从不和诸侯来往,诸侯也都视其为蛮夷,除了从他手里抢地盘之外,几乎不和他打交道。到秦孝公初即立时,这种恶劣的局面仍没有多少改观。秦孝公也是不世出的英雄人物,耻于屈居诸侯之末,于是下令求贤。规定不论宾客群臣,凡有能出奇计强秦者,授以尊官,封以大邑。在如此重利的诱惑下,在魏国郁郁不得志的卫鞅跑到了秦国,求见秦孝公,献上强秦之策。他就是后来让全天下人震惊的商鞅,他的到来无疑以衰弱已极的秦国注射了一针强心剂。

秦孝公和他谈了几天,龙心大悦,当即封他为左庶长,赐第一区,黄金百镒,并晓谕群臣,今后国政,悉听左庶长施行,有违抗者,与逆旨同。商鞅原来就是一个天下奇人,握有如此巨大的权柄,自然要放手大干一番,于是他将自己的才干发挥的淋漓尽致,十年之后秦国道不拾遗,国无盗贼,仓廪充足,勇于公战,而不敢私斗。秦国富强,天下莫比。秦国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如此富强,“废井田、开阡陌”及“徕民令”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拓跋力微熟读史籍,这一切他当然是倒背如流,心想商鞅能以重利徕民强秦,自己为什么不能徕民强盛拓跋部。正好附近几大部落人口众多,而他们控制的草场资源有限,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的需要。各部落中分不到草场牛羊的部众比比皆是,这些人生活十分艰苦,只要给他们一片草地,哪怕那片草场实在荒芜,他们也会感激得眼泪鼻涕齐流。如今徕民的大环境已然形成,自己若不好好的把握,那当真就是大傻瓜了。

徕民令在中原倒不怎么新鲜,可是对刚开化未久的鲜卑诸部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是以这令一下,立时引起轩然大波。草原上众百姓听说只要肯去长川开荒,拓跋部将免费提供营帐工具,对于实在贫穷的人,他们还免费提供牛羊马匹等生活必用之物。他们还规定只要有人能在一片荒地上坚持三年,那这片土地连同其上的牛羊,全部都是那位勇士的私有财产,该勇士除了十年不必交纳贡赋外,还终生不用服兵役及徭役。这样的好事,草原上这些个平头老百姓怕是做梦都不会梦到。正因为这样的好事来的太过突兀,就好像一向吝啬成性的老天突然间下了一场馅饼雨一般,令人难以置信。近来各部落族民只要一闲下来,就都聚在一起议论纷纷,可是他们嘴上说得天花乱坠,真正跑到长川的倒没有几个。有道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草原上不少穷得活不下去的部民,见到徕民就像飞蛾见到了火一般扑了过去。拓跋力微果然言而有信,不管来者身分多么低下,都一律欢迎,并为他们提供开荒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7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