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幻海逐流 >

第84章

幻海逐流-第84章

小说: 幻海逐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维道:“左巡抚此言差矣,李某的信函中不是已然说明,你我一战无论谁胜谁败,最大的赢家都是魏阉。我义军诏告天下的檄文中讲得清楚,我们反的不是朝廷,而是魏阉等奸佞小人。魏阉欲将左巡抚这样的清流来填我义军的刀口,陷我义军为不义之师,这等拙劣的借刀杀人之计?也亏他想得出。”

左迎秋道:“那你……李将军欲如何处置我等败军之将?”

李维道:“自然是放左巡抚回去,左巡抚深谙孔孟之道,忠君爱国,自然不会跟我等同流合污。”

左迎秋闻言猛点头,表示确实不屑入他们伙。李维身边众将见状颇为不满,暗骂老匹夫不识时务。

李维继续道:“那就请做左大人回去后想办法面见圣上,将我等良苦用心告之,只要诛除魏阉,我等立刻罢兵。”

左迎秋闻言点头道:“诛除魏阉不光是列位将军的意愿,也是我东林人士最大的心愿,老夫虽不赞同你们的做法,但我们殊途同归。”

李维将左迎秋连同身边十几名将官送至城下。

第三章 逐鹿吟 卷四 神武维扬3

城下,李维抱拳道:“左大人珍重,希望沙场之上莫再相遇。”

左迎秋苦口婆心劝道:“李将军听左某一句劝告,诛除阉狗有很多种方法,何必非走这叛君背主之路?那可是要遗臭万年的啊!”

李维道:“只要能让百姓安居乐业,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李某便是遗臭万年又能如何?”

送走左迎秋,众将齐集一处。此刻,余新刚好回来。

李维命余新述说一下战况。

余新道:“末将奉命埋伏于鸡肠野外。果然,第二日黎明,左迎秋便率大军前来。不想,我们这边稍一动手,左迎秋便慌了阵脚,潮水般溃退,踩踏致死伤者数千人。末将一路追杀,一直追到北门外不远,终于遇到一支二千人左右的队伍展开了点象样的厮杀。明军战力太差,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已然被我军击溃。末将见溃军分两路败逃,一路去城里,一路直奔营寨,末将便自作主张带兵直捣其营寨。半路上,听到我军的收兵锣,便立即半路退回。”

李维道:“令行禁止,余将军做得很好,我将你召回,便是暂不想将明军营寨捣毁。现在明军营寨里只有督军林琮,率领着一万人马。若是李某料想得不差的话,营寨毋须我们动手,他们自会前来相投。”

众人面面相觑,将信将疑。

王辉道:“恕末将直言,左迎秋刚刚分明流露出不屑与我等为伍之神态,怎会前来相投?”

王化明道:“就是,左迎秋对我军已有所了解,放虎归山对我军大大不利。”

张平海笑道:“放虎归山?王将军此言极不恰当。”

李维笑道:“他算虎么,五万人马一日之内便全军覆没,你以为本将军不杀他,他还能活吗?”

王化明:“末将愚钝,请李将军明示。”

李维笑道:“左迎秋此人性格倔强,读过几年书,小有成就,便恃才傲物,自命清高,不屑与才疏学浅之辈交往。那魏阉乃是泼皮赌棍出身,因为赌债被逼当了太监,却阴差阳错的平步青云,自然被左迎秋等所谓清流之辈所不屑。他们的矛盾也因此产生,魏阉欲假李某之手除去这个眼中钉,李某偏不就范。但是,左迎秋今日一战几乎全军覆没,魏阉的亲信督军林琮便可凭此理直气壮地斩下左迎秋的头颅。”

众人听完李维一席话,无不感到他分析的头头是道,非常有道理。对李维的智谋由衷佩服,不愧是常胜大将军。众人都巴不得左迎秋早死,到时,加深东林党对魏阉的敌对,增加天下士大夫对魏阉的仇恨。对义军来讲,有百利而无一害。

就武犇一人郁郁不乐,他见李维放左迎秋回去,一开始还十分高兴,左迎秋虽然不讨人喜欢,但好歹也是朝中少之又少敢说真话的直臣。可如今李维既然明知他回去必死,也不想办法留他一命,不由替左迎秋担心。

果然,傍晚十分,城上守军来报,说是城下来了黑压压近万人,声称要投诚。

李维等人登上城头一看,城下兵将都弃械于地,为首的将领手里拎着血淋淋的人头。

原来,左迎秋一回大营,早上带走的四万士卒跟回来的不到两千,尤其是左迎秋还絮絮叨叨地说要回去面圣,说李维等人实有苦衷,要皇上下旨招安义军。林琮一听大怒,出来前魏阉对他早就有交代,这太监功夫不弱,当即抽出长刀斩下了左迎秋的人头。江三平等从将相救不及,他们中大都是受过左迎秋恩惠的,眼睁睁看着这位谦谦君子被阉狗斩杀,无不义愤填膺。众将官互通眼神,群起发难。那林琮虽是猛虎,却也架不住狼多,折腾了半天,还是被众将斩杀。江三平带的头,众人便推他为首领。众将官一起商量,回是回不去了,那去哪呢?眼下西南王祖用闹得正热乎,可都是些受灾农民瞎闹,不靠谱,被朝廷剿灭了又反,反了又剿,折腾了好几回。

有人提出来了:“不如就投李维义军。一来,都是明军旧部,多为魏阉陷害逼上梁山的。人家刘长今不就是杀了阉宦督军,最后投奔义军的吗?再说,李大将军明明将我等活捉,却又全部放回,这等恩德,我们不去投他投谁?”

众人议定,便将林琮人头斩下,来至邵武城下。李维将万人全部收纳,众将除了对李维的佩服外,还由衷高兴,义军势力又上了一个台阶。

李维下令摆庆功宴,每人赏酒半斤,肉四两,全军欢庆首站大捷。

第二日,李维来至校兵场,对众降卒下令:愿意回家的得银二两,不愿意走的每年四两军饷。场上四万农民琢磨来琢磨去,竟无一人想走,连李维都大为奇怪。后来一问,明白了。原来,他们都是有军籍的垛集军,跟达官显贵的爵位一样,军籍也是世袭的,他们倒霉,祖上当过兵,到了他们这一代,征兵还得他们出,本来就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一出生就带着“军衔”。临到打仗,组织起来,拉出去简单训练几天,便成了士兵,这样的士兵何谈战斗力?而他们即便回去,一到用人还得回来当兵。既然都是当兵还不如就在这混算了,回去千里迢迢,还给家里多添一张嘴。

李维心里其实并不想要这些农民兵,既然手下将官都想留下。那就分配到各城池,做守城士卒用吧,再命各守备对他们加紧训练。义军从七万人暴涨至十一万加上邵德万人,共十二万。守城用六万,现在李维手下随时听调的士兵有六万人,假以时日,这些垛集军训练有成,便可有十万人马,到时即便是远征亦无不可。

转眼间,过了半月。这一日,李维收到线报:皇上震怒,不明就里斩了左迎秋全家八十余口,左光斗等东林人士亦受牵连,就连刚直不阿的杨涟亦被收监下狱。皇帝钦命五军营征讨李维。

李维得到消息,望着窗外远山翠峦,缓缓地道:“诸君,真正的大战开始了。”

武犇叹道:“皇帝昏聩至极,就连杨大人这样的忠臣都打入大牢,唉,大明还有什么指望?”

余新道:“不知杨涟是何罪收监?”

武犇道:“探子说是遍查无罪,强加了个贪污罪收在东厂尸诏狱。”

张平海骂道:“魏阉早想铲除杨大人久矣,现今利用左迎秋之败,迁怒东林党人,谁为左家说话谁就会被立即收监。进了尸诏狱,就别想再活着出来了。”

刘长今不会说话:“明律对贪污罪处罚最是严厉,是我们害了杨大人。”

余新道:“我们赢了就害了杨大人等,若我们输了,难不成砍下咱们脑袋,魏阉一高兴便会放过杨大人么?”

刘长今立即嘻道:“老刘开个玩笑,想取咱们脑袋,谈何容易?”

李维见众人越说题越远,一摆手示意安静,下面立即止声,缓缓道:“魏阉为祸多年,屈死之人早已数不胜数。若想早一步制止魏阉的屠刀,就得以杀止杀。诸君当齐心协力,号召天下有识之士,群起而攻之,只有铲除魏阉方能还天下太平。”

众人齐道:“李将军说得有理。”

李维道:“眼下,皇帝亲发五军营十万,一路会合沿途诸府县卫所兵,共计十八万,前来征讨我等,各位将军有何高见?”

众人小声议论开来。

第三章 逐鹿吟 卷四 神武维扬4

这时,一个探子来至李维近前耳语几句。李维道:“最新探报,此次领兵的总兵官是礼部尚书周福元,现在大军已达安徽池州。”

余新大呼:“这么快!”

李维道:“所谓兵贵神速,这个周福元倒是不可小窥。”

武犇道:“以他的行军速度,最多十天便可抵达福建境内,我们须早作准备。”

李维道:“以武将军来看,周福元会从哪里进入福建?”

武犇道:“想了解一个将领的意图,就要首先了解这名将领的脾性。这个周福元,据说是少年时代便是乡里的神童,乡试、会试均是第一。若不是少年读书时读成了歪脖子,万历帝恐其有损大明国威,特殿试时点了榜眼。他便是本朝继黄观、商辂之后第三个连中三元的才子。此人,文采风流,常与东林党人一起针贬时事,又因为人极其倔强,但凡认定的事情,极认死理,死不认输,因此,魏阉等人呼其为歪脖周。”

说到歪脖周,朝中名人,众人自然无人不知,齐声大笑。

李维道:“一个人只要他有缺点,便不难对付。这便如同武艺相仿的二人切磋武功,谁先露出破绽,谁就要输。”

武犇道:“此人虽也是文臣,却颇有远见卓识,并非左迎秋这些纸上谈兵之辈可比,我们不可大意。”

张平海道:“周福元既非阉宦一类,此际带的又是五军营的兵,可见这是魏阉为了进一步削弱皇帝势力的筹谋。我们是否要先下一封信函,以示诚意呢?”

余新道:“张将军说得好,兄弟完全赞同,不管开不开战,先说明我们的苦衷,若是周福元理会,我们岂不大大有利。就算不理会,咱们也没损失。”

李维笑道:“刚才武将军已经说了周福元此人的脾性,李某跟他也有过些交往。给他去信,只会枉送了送信人的性命。周福元作为东林领袖之一,他此刻急需一场胜利来夺回皇帝的信任,并借此来压制魏阉。这是东林党人和魏阉的一场豪赌,我们便是筹码,吃掉我们方能令东林党起死回生,扬眉吐气。”

武犇道:“东林党人自诩清流,虽其中不乏忠直君子,但在魏阉之前,亦是排斥异己,独断专行,一党独大。眼下东林遭厄,暂处下风,二虎相争必有一伤,此乃是千古政治斗争的必然结果。为国为民,我们义军行的才是正道。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不管谁来打义军的算盘,都将遭到我等众志成城一致抵抗。”

众将闻言,热血沸腾,齐声喝道:“众志成城,坚决抵抗。”

李维见武犇将众将斗志成功调动起来,拍案而起,趁热打铁道:“好,周福元想拿咱们的人头去换回他们昔日的荣耀,叫他做白日梦去吧,众将听令。”

众人齐喝道:“有。”

李维拔出一支令箭:“武犇何在?”

武犇站出道:“末将在。”

李维道:“本总兵命你带领三万人马,迅速攻占松溪、浦城,在浦城集结待命。”

武犇道:“末将遵令。”

李维道:“余新何在?”

余新出列抱拳道:“末将在。”

李维道:“本将命你带领一万人马,迅速攻占政和、周宁。这二城有失唯你是问。”

余新道:“属下遵令。”

李维道:“张平海,邵德何在?”

二人道:“属下在。”

李维道:“张平海率领二万人马攻占光泽,邵德率二万人马屯兵于黄坑。”

二人道:“末将遵令。”

安排完毕,李维又将辎重,粮运安排完毕。对众将道:“诸君,可有异议?”

武犇道:“光泽守将赵安,此人颇有先见之明。自从我们占领邵武,他便广招兵勇,朝廷也给他增派了不少兵马,现今光泽城内少说有三万之众,李总兵缘何只派二万人攻打光泽?”

李维道:“正如之前本将军所说,赵安手下俱是垛集军,是临时从四方征募的农民,这些人有何战斗力可言?俱探子报,城内守军莫说兵器,就连统一的军服尚且未发到手里,很多士卒用的武器还是竹竿,我派二万人已是高估他了。”

武犇点头道:“可是,光泽乃是有名的坚城,易守难攻。”

李维道:“正因此李某才打算跟张将军一起去拿下光泽。一旦拿下城池,周福元必会分兵两路,一路取浦城,一路驰援光泽。此战武将军最为关键,浦城、松溪、兴田三城一定要拿下。抓紧修筑工事,等待明军到来。若是周福元恃众强攻浦城,你们可退守松溪、兴田,二城遥相呼应,互为犄角。周福元必会再次将军队一分为二,到时,你们只需坚守。这时间邵将军率军从黄坑悄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