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死神永生 >

第52章

死神永生-第52章

小说: 死神永生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A立刻呕吐起来。

“外面。。。。。。全是烤肉味儿。”AA在呕吐平缓下来后说。“我们会死吗?”一个女孩儿从上面的座椅里探出头问。“我们会看到非常非常壮观的宇宙景象。”AA一脸神秘地对她说。“是什么样子?”“反正;是最最壮观的;太阳将变成一团大焰火!”

“然后呢?”

“然后。。。。。。也没什么;什么都没了能有什么;是吧?”AA走上去依次拍拍三个孩子的头说;她不打算哄骗他们;他们既然能答出那样的问题;就不会缺少看清眼前现实的智力。

当两人再次紧挨着坐下后;程心把一只手放到AA的手上;轻轻说道:〃AA;对不起。”

AA对程心笑笑;这笑容程心很熟悉;AA在她眼中一直是一个小女孩儿;但却是一个强有力的小女孩儿;她在AA面前既感觉成熟;又感到无力。

“别放在心上;反正都是瞎忙活;最后结果都一样;像这样省点儿心也好。〃AA长出一口气说。

如果“星环”号真的是恒星际飞船;那它飞到木星就要快得多。虽然地球至木星间的距离还不足以让它充分加速;但航程也只需两周左右。

AA似乎看出了程心的想法;“即使太阳系预警系统完全建成;预警时间也不过一天而已。。。。。。不过冷静下来细想想;我感觉警报可能是假的。”

程心不知道;AA是不是因为这个想法;刚才才那么轻易对她屈服的。

AA的话很快得到了证实。程心收到了那个IDC委员会、同时也是PDC官员的电话;告诉她舰队国际和联合国已经联合发表声明;警报纯属误传;目前没有发现任何黑暗森林打击的迹象。AA点开了几个信息窗口;大部分都在播放联合国和舰队发言人发布声明的画面。再看看外面;发射区和停泊区的穿梭机发射都停止了;混乱还在继续;但不会再恶化了。

等外面稍稍平静一些;程心和AA走出穿梭机;看到的景象如惨烈的战场。到处是烧焦的尸体;都呈炭黑色;有的仍在冒出火苗。穿梭机群东倒西歪;有的倒在地上;有的相互斜靠在一起。前后共有九架穿梭机从停泊区强行发射;现在它们在天空中的尾迹还十分清晰;像划开的伤口一般。人群已不再狂躁;人们有的坐在发热的地上;有的呆立着;有的漫无目的地走动;似乎都搞不清眼前的一切究竟是噩梦还是现实。有警察部队在维持秩序;救护工作也开始了。

“下一次警报可能就是真的了。’;AA对程心说;“你跟我们到木星背面去吧;星环公司要在那里建掩体工程的太空城。”程心没有回答AA;而是问道:“‘星环’号是怎么回事?”

“这不是原来的‘星环’号;是新建的一艘小型恒星际飞船;行星航行状态时可乘二十人;恒星状态时乘五人;这是董事会特别为你建造的;可以作为你在木星的办公地点。”

行星际飞船与恒星际飞船的差别;就像内河渡船与大洋上的万吨巨轮的差别一样;当然区别并不是体现在体积上;恒星际飞船也有体积很小的;但与行星际飞船相比;它们拥有最精良的推进系统;装备着行星际飞船上没有的生态循环系统;且每个分系统都有三到四个冗余备份。如果程心真的乘新的“星环”号到木星背阳而;不管发生什么情况;飞船都足以维持她一生的生存。

程心摇摇头;“你们去木星吧;你乘‘星环’号去;我不参与公司的具体事务;待在地球上就可以。”

“你只是不想成为少数能活下来的人。”“我与几十亿人在一起;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如果同时发生在几十亿人身上;那就不再可怕。”“我很担心你。”AA抱住程心的双肩关切地端详着她;“不是担心你同几十亿人一起死去;我是怕你遇到比死更可怕的事。”“我已经遇到过了。”“如果向着光速飞船的理想走下去;你肯定还会遇到的;可你还能经受得起吗?”

假警报事件是大移民以来最大的社会动乱;虽然很短暂;造成的损失也十分有限;但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却铭心刻骨。

在世界各地的上千个太空发射港中;大部分都发生了穿梭机从人群中强行发射的罪行;有一万多人死于核发动机的烈焰。在太空电梯的基站也发生了武装冲突;与发射港骚乱不同;这种冲突是国家间的;部分国家试图派军队控制赤道海洋上的国际基站;只是由于假警报的及时解除才没有升级成战争。在地球的太空轨道上;甚至在火星;都发生了民众群体争夺飞船的事件。

除了那些为自己逃命不顾众人死活的败类;在假警报事件中还发现了一件同样让公众深恶痛绝的事:在地球同步轨道和月球背面;有几十艘小型的恒星际和准恒星际飞船正在秘密建造中。所谓的准恒星际飞船;是指拥有恒星际飞船的生态循环系统;但只装备行星际推进系统的太空飞行器。这些建造中的昂贵飞船有些属于大公司;有些属于超级富豪。这些飞船都很小;恒星际状态下;也就是在完全依赖生态循环系统长期生存的状态下;大多只能容纳几个人。它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长期躲在巨行星背面。

正在建设的太阳系预警系统只能提供约二十四小时的预警时间;如果黑暗森林打击真的到来;这点时间内;现有的任何宇宙飞行器都不可能把人从地球送到最近的掩蔽处——木星;地球其实是孤悬于死亡之海上。这是一个人们早就看清了的事实;假警报过程中的争相逃命;不过是被压倒一切的求生欲望所驱使的集体疯狂;其实没有意义。目前长期生活在木星的有五万多人;大多是舰队木星基地的太空军军人;也有一部分掩体工程前期准备的工作人员;他们有充足的理由待在那里;公众无话可说。但那些秘密建造的恒星际飞船一旦完工;它们那些暴富的拥有者就可以长期躲在木星的背阳面了。

从法律角度讲;至少在目前;没有国际法或国家法律禁止团体或个人建造恒星际飞船;在巨行星背阳面避难也不被看做是逃亡主义;但这里出现了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不平等:在死亡面前的不平等。

在历史上;社会不平等主要出现在经济和社会地位领域;所有人在死亡面前基本上是平等的。当然;死亡上的不平等也一直存在;比如医疗条件的不均、因贫富差距造成的在自然灾害中不同的生存率、战争中军队与平民的生存差异等等;但还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局面:占人类总数不到万分之一的少数人能够躲到安全之处生存下来;而剩下的几十亿人在地球上等死。

即使在古代;这种巨大的不平等都无法被容忍;更不用说在现代社会了。

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国际社会对光速飞船计戈的质疑。

生活在木星或土星背后的飞船中;固然能够在黑暗森林打击中幸存下来;却不是一种让人羡慕的生活;不管生态循环系统能够提供多么舒适的环境;毕竟是生活在寒冷荒凉、与世隔绝的太阳系外围。但对三体第二舰队的观测表明;曲率驱动的宇宙飞行器加速到光速几乎不需要时间;光速飞船有可能在几十分钟的时间里从地球航行到木星;这样;太阳系预警系统提供的预警时间就绰绰有余;那些拥有光速飞船的特权人士和超级富豪完全可以在地球上舒适地生活;打击到来之际丢下几十亿人一逃了之;这个前景绝对无法让社会接受。假警报事件中的恐怖场景人们仍历历在目;大多数人都认为;光速飞船的出现可能引发世界范围的动动荡;光速飞船计划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阻力。

假警报的产生是由于超信息化社会对敏感信息的迅速放大效应;它的源头和起因是太阳系预瞥系统第一观测单元发现的异常现象;发现异常现象这件事是真实的;只是这个发现与光粒无关。

《时间之外的往事》(节选)太空前哨——太阳系预警系统

对于光拉;地球世界只在187J3X1恒星和三体星系被摧毁时观察到两次;对它的了解很少;只知道它的运行速度极为接近光速;对于它的体积、初始质量和接近光速时的相对论质量则一无所知。但光粒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攻击恒星的最原始武器;仅凭其巨大的相对论质量产生的动能摧毁目标。如果具备了将物体加速到光速的技术;只需发射极小质量的“子弹”即可产生巨大的摧毁能力;确实很“经济”。有关光粒的最宝贵的观测数据是在三体星系毁灭前取得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现象:由于光粒极高的速度;在与星际空间的稀薄原子和尘埃的剧烈碰撞中;会发出包括从可见光到伽马射线的强烈辐射;这种辐射有明显的特征。由于光粒的体积极小;所以直接观察完全不可能;而这种辐射却能够被观测到。

初看光粒攻击是无法预警的;因为它的运行速度几乎是光速;与它自己产生的辐射几乎并行前进;同时到达目标——换句话说;观测者在事件光锥之外——但真实的情况却更复杂一些。由于有静止质量的物体不可能完全达到光速;光粒的速度虽极为接近光速;但与精确的光速还是有一个微小的差值;这个差值使得光粒发出的辐射比光粒本身要稍快一些;如果光粒的飞行距离足够长;这个差值将越来越大。另外;光粒攻击目标的弹道并非绝对直线;由于其巨大的质量;不可避免地受附近天体引力的影响;弹道会发生轻微的弯曲;而这种弯曲比纯光线在相同引力场中弯曲的曲率要大得多;在接近目标时需要进行修正;这就使得光粒所走的路程比它发出的辐射要长一些。

由于以上两个因素;光粒发出的辐射将先于光粒本身到达太阳系;这个时间差就是预警时间。二十四小时的预警时间;是根据目前能够观测到光粒辐射的最远距离枯算的;这种情况下;辐射超前光粒约一百八十个天文单位到达太阳系。

但这只是一种理想情况;如果光粒从近距离的飞船上发射;便几乎没有预誉的机会;就像三体世界的命运一样。

太阳系预警系统计划建立了三十五个观测单元;从所有方向密切监视太空中的光粒辐射。

假警报事件两天前;太阳系预警系统一号观测单元。一号观测单元其实就是危机纪元末的林格…斐兹罗观测站;七十多年前;正是这个观测站首先发现了驶向太阳系的强互作用力探测器——水滴。现在;观测站仍位于小行星带外侧的太空中;只是设备都进行了更新。比如可见光观测部分;望远镜的镜片面积又增大了许多;第一个镜片的直径由一千二百米增至两千米;上面可以放下一个小城镇了。这些巨型镜片的制造材料直接取自小行星带。最初制造的是透镜组中一片中等的镜片;直径五百米;它造出后被临时用来把太阳光聚焦到小行星上;熔化岩石制造高纯度玻璃;继而造出了其他的镜片。各个镜片成一排悬浮在太空中;透镜组延绵二十五千米;镜片间相距很远;看上去都像是孤立而互不相关的东西。观测站位于透镜组的末端;是一个仅容纳两人的小型空间站。

观测站中的常驻人员仍然是军人与学者的组合;前者负责预警观测;后者从事天文学和宇宙学研究;因此;三个世纪前开始的林格博士和斐兹罗将军之间因为观测时问而发生的争执也延续了下来。

当这架有史以来最大的望远镜调试完成、第一次成功地获取一颗四十七光年外的恒星图像时;观测站中的天文学家威纳尔激动得像看到儿子降生一般。与普通人想象的不同;以前的天文望远镜在观察太阳系外的恒星时;能做到的只是增强光度;不可能看到形状;不管望远镜有多强大;看到的恒星都是一个点;只是亮了些。但这时;在这架超级望远镜的视野中;恒星第一次显出了圆盘形状;虽然很小;像几十米外的一个乒乓球;看不清任何细节;但对于古老的可见光天文观测来说仍是一个划时代得时刻。

“天文学从此摘除了白内障!”威纳尔热泪盈眶地说。

预替观测员瓦西里却不以为然;“我说;你应该明白我们的身份:前哨哨兵。在过去的时代。我们应该是站在边境线上的木头岗亭上;周围是没有人烟的戈壁或雪原;我们在寒风中看着敌国方向一旦发现地平线上的坦克或骑兵。就打电话或点狼烟通知后方说敌人要入侵了。。。。。。你一定要找到这种哨兵的感觉;别总把这儿当天文台。”

威纳尔的眼睛暂时离开显示着望远镜图像的终端屏幕;向空间站的窗外看了看;只见到远近飘浮着几块不规则的石块。那是制造镜片玻璃留下的小行星残块;它们在冷瑟的阳光中缓缓转动;更衬托出太空的荒凉。倒是真有些中尉所说的意境。

威纳尔说:“如果真发现了光粒。不发警报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反正也没什么用。本来嘛;在不知不觉中突然完蛋是一种幸运;你却又要把几十亿人折磨二十四小时;这简直是反人类罪。”

“要是那样;我们俩岂不是成了最不幸的?”

观测站接到舰队总参谋部的命令;调整望远镜方向;对三体星系进行观测;这一次威纳尔和瓦西里倒没有发生争执;天文学家对那个被摧毁的世界也很感兴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