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92章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92章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露出一副得意的模样,“到时候阿史那云不就乖乖的跟我了吗?”随即他话锋一转,“这件事情你去安排吧,不要搞出什么大动静,至少在还没有杀了李恪之前。”

  “奴才明白”阿瓦隆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对着施罗德说道。

  突然,施罗德一把抓住阿瓦隆的领子,脸上露出了凶残的表情,“事情如果搞砸了,你也不用活着回来了。”说完扔下还在发呆的阿瓦隆走出了大帐——

  大唐,长安城。

  李恪走后又下了一场雪,大雪覆盖了光秃秃的山坡和树木,让长安城包裹在了银的世界中。杨妃在千秋殿向着北方的方向怔怔出神,以至于连李世民进来,侍女回禀她的话都没有听到。

  “你们都下去吧。”李世民的淡淡的说道。

  “诺”宫女退下来,李世民朝着杨妃深情的道,“爱妃,你在想恪儿吧?”

  “啊?”杨妃看到李世民,一惊,急忙起身施礼,“臣妾见过皇。”却被李世民一把扶住将她按在了塌上,“放心吧,恪儿没事的。”随即他坐在了杨妃的身边。

  “臣妾只是担心他不适应漠北的天气。”杨妃淡淡的说道,“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去那么远的地方,还是去出使突厥。皇上,你说我怎么就不担心呢?”

  杨妃这么一问,李世民倒是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李恪出使突厥,让作为父亲的他自豪,同样也让他担心他的安危。可是,身为君王,想到先是国家,然后才是自己的家。所以,李恪主动请缨,他不能拒绝,只能答应他。李世民随着杨妃的话,将目光转向了北方的方向,他的心里也在轻轻的叹息,他希望李恪平安归来,更期待李恪能够和谈成功。

  李世民想到这里,将眼前这个一脸担忧的女人轻轻的拦在怀里,低声安慰道,“他不会有事的,他是朕的儿子,颉利不敢对他怎么样。”他对杨妃说这句话的同时也好像也在对自己说,因为在他的心里也摸不准李恪作为皇子出使突厥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皇上,你答应过臣妾,会让恪儿平平安安的。”杨妃说道这里,感受到李世民结实的胸膛所带来的安全感,低声哭泣道。

  “会的,朕说过,恪儿一声都会平平安安的。”李世民说着话,思绪飘到了很远很远的以前,李恪刚出生的时候——

  李恪出使突厥,李承乾没有任何举动。长孙无忌知道李恪是为了大唐,为了李世民出使突厥的。如果谁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他即是是李世民的叔叔,李世民也敢把他给杀了。所以,他严厉的斥责李承乾安安稳稳的在东宫待着,别惹什么事端。

  李泰是一个聪明的皇子,他的身边还有一帮能臣干吏。所以,他更加不会在李恪出使突厥的时候给他使坏来影响自己在李世民心中的形象。并且,他的目的是想让李恪和李承乾二虎相争,自己黄雀在后得利。因此,他更希望李恪能够凯旋而归,加剧他和李承乾的矛盾,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但是,齐王李佑就不这么想,他对李恪的怨恨随着李恪被李世民的赏识而越来越深。始终想着要把李恪踩在脚下。并且,他身边没什么谋臣干吏,只有一个疼恨李恪权万纪。所以,在他书房,几个人在窃窃私语在谋划什么事情。

  就见李佑眼里闪过一抹寒光,“昝君莫,你训练的那些侍卫实力可靠吗?”

  “殿下放心,绝对不成问题,他们以前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游侠,微臣好不容易才把他们召集起来,实力肯定不会出什么问题。”昝君莫献媚的说道。

  “那就好,”然后,李佑阴冷的目光扫了昝君莫一眼,“事情搞砸了,你该知道怎么做吧。”

  昝君莫被李佑的目光刺的打了寒颤,声音有些僵硬的说道,“微臣明白。”

  “去吧”李佑冰冷的说道。

  昝君莫走后,李佑才对权万纪略显担心的道,“希望老师的计谋不会出什么问题。”

  “殿下放心,绝对不会出什么差错。”权万纪胸有成竹的说道。

  然后他看了李佑一眼,见李佑也在看他,两个都从彼此眼看到了恨,不由的释怀,同时开心的大笑起来。

  第四卷第一百三十二章刀锋入骨不得不战

  八百多人的队伍,快马加鞭,在天黑之前终于出了阴山。千牛卫不愧是大唐实力最强悍的卫军。他们每个人都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所以在选择的驻地和搭建的帐篷时动作极其麻利,让李恪和黑衣卫好好是感受了一把什么叫野外行军。

  晚间休息的时候,李恪特意到陈其的帐篷看了一下的他的伤势,见缠在身上的纱布渗出了鲜血,李恪便亲自给陈其换上药膏,让陈其感动不已。

  夜很静,天很蓝,草原的夜晚少了一份温暖但多了一份广袤。所以,李恪没有睡意,在陈其的护送下走出了驻地来到了不远处的溪水边。

  “跟着本王,苦了你了。”沉默片刻,李恪平静的对陈其说道,“这次你为大唐立下功勋,本王回去一定会重重的赏你。”

  “殿下,”陈其刚要开口,就听见李恪继续说道,“本王功过分明,你就不用多说了,明天赶路的时候就跟在我身边,把手头上的事情交给候虎和孟山。”话说到这里,李恪转身,拍了拍陈其的肩膀,“好好把伤养好,不要落下什么病,本王今后还需要你。”

  “殿下,”此时的陈其,堂堂七尺男儿,尽然语带哽咽哭腔之声。

  “离开阴山后,本王的心绪不宁,总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李恪淡淡的道,“希望我是多略了吧。今晚巡逻要加派人手,让候虎和孟山负责,别掉以轻心。”

  “诺”陈其在李恪下命令的时候体现出了他军人的风格。

  李恪跟陈其在溪边站了将近有一炷香的时间才返回驻地,然后陈其安排巡逻但的事情,他则跟前来看他的狄知逊聊了半天,在狄知逊走后,拿出了自己的佩剑渊虹,久久不语。施罗德的话,“李恪,你会为今天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的。”和阿史那云的话,“你要小心,以施罗德的性格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不断的在他耳边萦绕。

  李恪发现这次的草原之行改变了他很多的想法,特别的见到颉利之后,他的感触更大。之前他不明白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在看到颉利之后,看到颉利的眼神,那种藐视一切的孤傲和对权利充满欲望的痴迷,他才真正的了解到自己究竟需要的什么?明白了原来自己跟颉利的同一种人,不同的只是一个像草原上是狼,天生嗜血;一个是池中的金鳞,一遇风云便化龙。

  同时李恪想到了颉利对自己的态度,“他其实也很懂自己,很了解自己内心想什么,不然在和谈之后怎么会对自己的态度会发生那么大的变化呢?”李恪想到,只有对自己的敌人,颉利才会用平等的态度去对待他,因为这是对敌人的尊重,同样也对自己的尊重。李恪叹道,“颉利是把自己当成了他真正的敌人,这是幸福,还是不幸呢?”

  第二天早上,李恪依然命令队伍加速行军,他不想在路上耽搁时间。可是,就在他们绕过一座小山坡的时候,眼前豁然开朗,然后面对的就是数千的突厥骑兵。

  李恪先是一愣,然后定了定神,这才直视眼前突厥骑兵的主将,跟千夫长素图一样的打扮,但人长的比素图更加彪悍的人。那人表情显得有犹豫,内心似乎在挣扎,脸色变幻不定,而他旁边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则不停的给他使眼色,同时在他耳边低声的说着什么。

  “你们的突厥那个部落的?受了谁的命令,尽敢阻拦大唐使节回国复命。”狄知逊在这个时候骑马上前怒斥道,“难道你们颉利大汗就是这样治兵的吗?”狄知逊的话说的很有技巧,他就是在试探突厥人是否的颉利派来的人。如果是,他们会理直气壮的反驳他。如果不是,他们会沉默不语或者狡辩。

  李恪在看到眼前的突厥骑兵的时候,心里顿时明白了自己昨晚的不安,同时也知道这些骑兵有可能的施罗德派来要追杀自己的。所以,他悄悄的对身后的陈其道,“以不变因万变,只要他们敢动手,你就先射杀那个千夫长。”

  陈其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然后,就听见狄知逊严厉的声音吼道,“你们的突厥的勇士,你们的颉利可汗忠勇之士,今天尽然没有接到自己大汗的命了,就公受人挑拨,来阻拦大唐使节,难道你就是这样对你们大汗表示自己的忠心吗?”狄知逊看出那个五十多岁的老者的举动,知道这些人多半是受此人鼓动才会追杀自己一行人。他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但他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说话。

  “你们如果今天阻拦了大唐的使节回唐,破坏了大唐和突厥的和平关系,难道你们想挑起你们大汗不愿意看到的两国战争吗?现在你们这样的肆意阻拦我们,难道你们就不想要大唐给你们的粮食和丝绸了吗?难道你们就因为今天受他人的蒙骗而作出愚蠢举动,就像让自己的族人得不到大唐的粮食活活饿死吗?”

  狄知逊说道这里,继续说道,“不知道这位将军怎么称呼?”

  “狄副使,汉王殿下,我叫桑德,你的话虽然我不是很懂,但我明白你的意思,我不愿意做突厥的罪人。”说完,朝后面了看了一眼,“我们走。”然后不理他身边使劲给他使眼色的老者消失在李恪眼前。

  狄知逊回到李恪面前,李恪看见他的额头在大冷天的时候尽然渗出了汗水,可见他刚才的压力有多大。“殿下,这只是权宜之计,我们还是要立即启程,以免再次碰到突厥的追兵。微臣刚才仔细观察过,桑德身边那个老者就是鼓动这帮人的主谋。以微臣看桑德不是那个老者的对手,迟早他们还会追上来的。”

  “哎!起码有一千五百多人,我们根本敌不过他们,”自言自语的说道,然后就听见他喊道,“出发”八百人再次继续朝大唐方向而来。

  一路上他将自己的猜测告诉了狄知逊,狄知逊想了半天也同意李恪的解释。这些人不是颉利派来的,也不是某个部落首领派来的,而是施罗德暗自派遣的追杀李恪的骑兵。只是,他们选择颉利身边最为强悍的一支骑兵,但没有选择好领兵的将领,才会功亏一篑。不然,就眼前这一千五百多人,李恪身后的八百人根本不是他们敌手。

  李恪和狄知逊没有说话,迎风而驰使他们难以开口。半响,李恪突然停身。大家都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停住不走了,而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李恪突然喊道,“候虎孟山。”

  “末将在”两人同时骑马出现在了李恪面前。

  “你们率领自己的人马护送狄副使回长安,本王拖后引开追兵。”李恪坚定的目光不容候虎和孟山反抗。

  “诺”半响,两人终于领命。

  期间,狄知逊想说话,均被李恪用手止住,此刻见候虎和孟山领命,李恪才道,“同怀,如果这是施罗德个人的主意,那么我们的和谈就一直有效,本王希望你能尽快回长安,然后跟突厥人交涉。”

  狄知逊刚要说话,李恪继续道,“宿州百姓还在等我们呢,你别在推辞了,候虎和孟山沿途会保护你。就让本王跟这一千的骑兵好好玩玩吧!”李恪说到这里,脸上露出了久违的霸气。他的目光显得冰冷,让狄知逊不由的打了个寒颤。

  狄知逊终究没有跟李恪争执,但李恪在他离去的时候看到了他眼眶中的泪水。狄知逊知道,八百的唐军跟一千五百多突厥骑兵人,李恪基本没有胜算。可是,他能怎么办?以李恪的性格,他是不会让自己留下来拖住突厥骑兵而自己回去的。所以,他果断的离开,希望早点回到云州,让大唐出兵驰援李恪。

  狄知逊走了,候虎和孟山带走了二十名鹰卫和五十名千牛卫。李恪看着眼前的剩下的八百人,突然笑道,“你们怕吗?”

  “不怕”

  “大声点说,你们怕吗?”李恪吼道。

  “不怕”八百多人同时喊道,虽然是空旷的草原,但气势却完全被李恪给调动起来了。

  “知道你们面对是什么?”李恪吼道。

  “突厥人”众将士齐声喊道。

  “那你们知道他们要干嘛吗?”李恪道。

  众人沉默,但他们眼中升起了轰轰烈火,他们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做什么。

  “刀锋入骨我们战不战?”李恪再次问道。

  “战”

  “对,刀锋入骨我们不得不战。”李恪吼道。

  “战”空旷的草原上,八百人杀气腾腾。

  “陈其,派斥候前去查探突厥人的消息,其余人都下马原地休息,准备战斗。”李恪喊道,他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