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86章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86章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副使朝议郎狄议郎。”

  狄知逊对张公谨也有所耳闻,玄武门政变的功臣,李世民的爱将,狄知逊岂能不知。所以,虽然张公谨连续吃了败仗,他对张公谨还是很施礼礼貌。

  张公谨没有说太多的话,他将李恪请到都督府之后方才问道,“不知道殿下在代州要停留多久?刚才说出使突厥是怎么一回事?”

  李恪对狄知逊看了一眼,狄知逊会意的点点头,将自己和李恪出使突厥和谈的事情跟张公谨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随后,就听到李恪说道,“因为宿州百姓在突厥手里,正在饱受欺凌。所以,还请张都督给本王的士卒换上好马,装上足够的干粮,我们在代州歇息半日,晚上还要连夜赶路。”

  张公谨听完狄知逊的话,知道李恪不是冲着他来到,一颗悬着的心放了下来。然后又听到李恪要出使突厥,跟突厥和谈用钱财赎回百姓的事宜,心里对他也胆识和魄力佩服不已。此时再听到李恪为了能够尽快跟突厥达成协议而不愿休息,连夜赶路,心里已经对他产生了敬畏之情。作为武将,佩服和尊敬的永远的强者,李恪没有用武力征服张公谨,但用他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胸怀和高大的形象。

  “殿下,突厥凶残,你沿途又要遭受天寒地冻的天气,身边五百卫士略显单薄,末将愿意将自己的亲卫三百铁甲送于殿下。”张公谨突然做了一个决定,目光坚定的对李恪说道。

  “张都督不可,本王岂能夺人之爱?”李恪表情严肃,站起身来,语露霸气的说道,“本王奉命出使突厥,代表的是父皇,代表的是大唐千千万万的百姓。本王身后有是父皇,是大唐的百姓,颉利小儿他敢对本王怎么样?”

  张公谨听到李恪的话,不由的怔了片刻,他暗自道,“汉王殿下太像皇上了,他的语气,他的神态处处透露着皇上的自信和对待敌人的无所畏惧的凌然之气。”想到这里,张公谨起身施礼道,“还望殿下不要推辞,末将无能,使得两州百姓惨遭突厥欺凌和屠杀,还让宿州百姓落到突厥颉利手里。如今殿下出使突厥,为的是宿州百姓,末将想给宿州百姓做点什么,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只能为殿下安全着想,给增加你的护卫,还望殿下不要推辞。”

  “殿下,既然张都督一片心意,你就不要推辞了吧。”狄知逊此时劝道。

  李恪心里那个高兴啊,张公谨是一员猛将,深得李世民信任。所以,他的亲卫肯定不差,再者这些人都是在边疆跟突厥经历过大仗,战斗经验丰富。李恪岂能不乐。他拒绝张公谨是不想一见面就跟人家要人,此时见狄知逊适时的劝解自己,他岂能不知道狄知逊是在帮自己。想到这里,他脸带为难的道,“既然张都督如此诚意,本王就收下了。等本王出使突厥回来之后,定将奉还。”李恪嘴上这么说,但是道那个时候,李恪给张公谨,张公谨也不会跟他要。

  李恪收下了张公谨赠他是三百亲卫,张公谨心里明显的轻松了不少。他赠亲卫李恪是出于公心,自己的失误造成这样的悲剧,现在李恪能够挺身而出,出使突厥,这本来就是对他的救赎。还有就是对李恪的敬佩,作为一个皇子,能够担任这样的任务,足以说明他心里想的是百姓,想的是大唐。这样的皇子即是的自己的支持者太子的对手,他也不会不对他另眼相待。再者,李世民身为一国之君,看到自己的儿子以身犯险,岂能不为他担忧。但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他不能因为李恪是自己的儿子格外的对待他。所以,派出五百的千牛卫已经是他的极限。所以,此时的张公谨最能明白李世民的心情,他觉得自己能帮的上忙的时候又岂能袖手旁观。出于这两点的考虑,他心甘情愿的将自己训练多年的精锐亲卫赠给了李恪。

  接受了张公谨亲卫的李恪心里对张公谨的为人又有了新的了解。随后,他跟张公谨详细的了解了下关于宿州和云州两战中的具体情况。又跟张公谨询问了一些关于突厥的骑兵方面的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张公谨一面给李恪做解答,心里又对李恪的好学态度所倾倒。突然间,他觉得自己选择李承乾是一个错误的决定,早跟李恪接触了不到半天的时间,他觉得眼前的这个皇子更适合自己追随他。

  两人聊的很投机,而一旁的狄知逊则的一脸满意的看着李恪。不知什么时候,他的心里已经将李恪奉为了自己可以跟随的人。

  此时,就见一个士兵禀报说饭菜已经准备妥当。张公谨知道李恪长途跋涉,腹中已经饥饿,便邀请他入席。席间两人又谈论如何克制突厥骑兵,如何限制他们的战斗力等的问题,让两人都获益良多。

  李恪因为基于赶路,吃晚饭之后就跟狄知逊去休息了。等到傍晚时间,李恪在张公谨的护送下出了代州城,向云州而去。

  张公谨静静的注视着李恪消失的身影,这才调转马头,缓缓的入了城。此时,他心里有了一个决定,如果自己还有机会领兵打仗,如果自己还有机会选择太子,他一定会支持汉王李恪。

  第四卷第一百二十二章辱

  李恪和狄知逊带着八百多的护卫一路向北而来,一夜急行军,终于在第二天午时赶到了云州。到了云州,李恪只是在云州补充了一下实物便没有多做停留,直奔突厥的大利城定襄而来。

  一路上,狄知逊见李恪在路过云州的时候神色不对,知道他心里有事,便问道,“殿下是否有心事?”

  “同怀,你难道没有看出来吗,云州城的主将林全勇岂是一个守城的将才?特别是云州这样的暴露在突厥人眼皮底下的城池。本王今天看了一眼云州的将领,除了副将杨若有几分才能之外,其余诸人都是不堪大用的人,他们岂能胜任云州这样要塞城池的重任?”李恪怒道,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屑。

  “殿下要慎言,这是朝廷的事情,我们岂能妄论。”狄知逊提醒道,“其实皇上也有自己的苦衷。”

  “本王明白,只是有些不忿而已,这样的人担当云州主将,本王此时也能理解为什么张公谨这样的宿将也会犯错。”李恪也只有跟狄知逊发发牢骚而已,其实他心里很明白,大唐立国靠的是各族门阀,世家大族。李渊立国之时为了能够笼络世家大族,便启用士族子弟在朝为官。可是,世家大族很多子弟不愿意出仕,所以他们就举荐自己的亲信出任要职,做自己在大唐的代言人。当时,大唐正在跟中原的其他势力争夺天下。所以,边关倒是成了最为安稳的地方。所以,很多世家大族的弟子都被安排到了这里任要职。其中林全勇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

  李渊在位的时候,突厥很少寇边,倒是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故而任命这些人驻守边防要塞的问题没有暴露出来。等到李世民登基,突厥寇边,问题才出现。当时李世民登基,根基尚浅,所以没有做出什么大的人员调整。所以,像林全勇这样的牧守一方的人也没有调换,如今事情发生了,估计也该到换这批人的时候了。但是,即使这样李恪一想到林全勇毫无主见的样子,心里就不由的来气。

  狄知逊知道了李恪不悦的原因,并没有规劝他,他知道李恪自己会想明白的。

  云州和定襄离的不远,傍晚时分,李恪的队伍已经出现了在了定襄大利城的十里之外,跟突厥在这里的斥候撞上了。突厥人对唐军不屑一顾,这是源于他们多次跟唐军的战斗所致,所以即使李恪这边有八百多人,他们只有不到一百人,也不近不远的和唐军保持了距离,并没有因为这部分唐军的出现而像惊弓之鸟一样向大利城跑去。

  狄知逊看了李恪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寒光,本想跟他说几句,但终究是犹豫了片刻,近身的跟在了他的身后。

  唐军没有剑拔弩张,突厥也没有刀剑相向,彼此就以这样一个速度朝定襄大利城缓缓而来。少顷,就见定襄方向的天际出现了一条黑线,渐渐的传来了马蹄声。

  “保护殿下。”陈其的声音传到了每个大唐士兵的耳中,他们突然间改变了阵型,鱼鳞阵,将李恪护卫在中间,而陈其骑马走在最前端。他已经成了这支八百多人的指挥。

  随着黑线成了突厥骑兵,李恪目测了一下,竟有数千人。双双在两距三百米的地方站定。李恪示意狄知逊上前跟突厥交涉,狄知逊会意,骑马走到两军阵前,用他不甚熟悉的突厥语跟对方交涉了半天。就见一个身材魁梧,面貌粗狂的突厥人骑马来到李恪面前,“你就是大唐的使者汉王殿下?”

  李恪没有想到对方会汉话,“就是本王,两国和谈,时间紧迫,希望将军能速速带我去见你们首领。”

  “我叫素图,是大利城千人队的千夫长,殿下请。”素图不卑不亢的说道。

  李恪和素图并肩而行,在突厥和唐军的护卫下缓缓的走进了大利城。素图很像草原上的汉子,说话不多,一路上李恪跟他聊天,也只能从他的口中知道驻守大利城的是突厥可汗颉利的心腹特勤阿史那?当托,是颉利的亲弟弟。是最近从阴山来大利城的。

  特勤是突厥三大显爵之一,地位仅在叶护、设之下。一般是对可汗子弟的称呼。

  李恪是在见到阿史那?当托在大利城的一座府邸看到他的。此人正在自己的大殿里跟突厥在大利城的一帮守将饮酒作乐,丝毫没有将走进大殿的李恪放在眼里。更别谈用接待使者的方式接待李恪。

  李恪的怒容从脸上一扫而过,但被他很好的掩饰了下来,所以只有狄知逊注意到李恪脸上瞬间出现的阴冷之色。

  “当托特勤,本王奉父皇之命出使突厥,跟颉利可汗就如何赎回宿州百姓一事进行商谈,还望当托特勤能够给予方便。”李恪掩饰住自己对当托的恼怒,和颜悦色的说道。

  “大唐想跟突厥和谈?”当托这才放下酒杯,明知故问的说道,“为了那些跟随我们的宿州唐人?”他这话一出,就见在座的突厥将领哈哈大笑起来。而李恪身边的陈其压抑不住自己的怒火,拔刀走上前吼道,“谁要是跟殿下无礼,陈其砍了他。”陈其的举动让正在狂笑中的突厥人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轻狂,收住了笑声。其实,说他们被陈其身上发出了强烈的战意所吓倒也不为过。因为,突厥人在陈其身上感受到的压迫不亚于他们的草原的第一勇士琅德。

  陈其的发怒让突厥人闷了好半响,这才见素图拔出刀站在了陈其对面,示意陈其要是再敢妄动就杀了他。

  李恪吼斥陈其,陈其还刀入鞘,冷眼注意了众人一眼,回到了李恪身后。

  “当托特勤,宿州百姓不是跟随你们,而是被你们给残忍的掠劫去的,请你注意自己的言辞。”李恪听到当托说宿州百姓是自愿跟随突厥人的,顿时大怒的斥责当托,“本王今天是想告诉你,本王是要去阴山跟颉利可汗和谈,不是来你这里听当托特勤的歌舞的。两国百姓都在饥饿和严寒中苟延残喘,和谈早点结束,就意味百姓们能够少受点罪。本王说的不光是我大唐的百姓,还有你们突厥部落的族人。本王想托特勤身为突厥的王族,该知道自己怎么做吧。”李恪知道颉利提前把当托放在大利城,估计就是在等待和大唐和谈。

  “殿下何须动怒呢。”李恪的强硬让当托收敛了几分嚣张之气,“可汗已经猜到大唐会派使者跟突厥和谈。所以,特命我在此等候特使,如今殿下已到大利城,就先请用餐,然后休息一日,我们明天即刻上路。”

  “哼,那本王明天恭贺当托特勤的大驾。”李恪说完,头也不回的出了当托的府邸。而狄知逊作为副使,自然顶替了李恪的位置,赶忙上前跟当托客气了几句。然后,就听当托跟素图吩咐了几句,素图一一点头。

  素图这才跟狄知逊说了几句,将他领出了当托的府邸。

  大利城原本就是大唐的定襄城,被突厥人占领之后成了颉利的行宫。所以,这里的宫殿府邸都成了阿史那王族子弟的私人财产,就像是当托的府邸一样,以前是定向都督的都督府。

  李恪和狄知逊被安排到了一座以前定襄富商留下的府邸,突厥只准陈其和五十名鹰卫护卫李恪。所以,五百的千牛卫和三百的亲卫被安排在了突厥的军营。

  第四卷第一百二十三章颉利

  因为,连日赶路,李恪很劳累,今天终于到了大利城,心里轻松了不少。所以他睡的比较早,睡的比较充实。一觉睡到了天亮,陈其叫唤他的时候,他才起身。

  “当托那边有动静吗?”李恪的用餐的时候问陈其。

  “突厥人正在收拾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