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451章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451章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厅里的诸将听苏定方这么说,将目光移向了李恪,想看看他的态度。╠╣

  “今天,本王只想告诉你们,我们西北大军的目的不是杀回长安或者北征高丽,而是为大唐镇守西北。再说远里说,就是要打下西域诸国,让西域成为大唐的国土,让诸位都能封王封侯。”

  李恪的话颇具煽动xìng,他一下子就给诸将许下了封王的诺言,但诸将一点都不怀疑李恪的话。因为,苏定方的封王就证明了李恪不是一个将爵位守得很紧的而,恰恰倒是反映出他对待功臣,对待自己心腹将领的诚意。

  所以,诸将听到这里的时候,目光中闪过一丝jīng光,等在期待着下文。

  李恪很满意自己刚才的这一番话,继续说道,“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我们现在是否有能力打下广袤的西域诸国?我们在打下西域诸国之后该怎么统治他们?那里没有大唐的子民,我们难道要置身在外去做西域异邦人的王吗?不能——绝对不能!所以,我们要等到朝廷平定了高丽,长安局势稳定,大唐有足够的财力和可以向西域迁徙的百姓,我们才能挥师西进!”

  “然而——现在,你们最主要的就是练好自己手中的jīng兵,等到大唐对西域开战,封侯还是封王,要看你们的战功,而不是你们的资历!”李恪大声说道。

  “诺”诸将应声道。

  看到诸将高昂的情绪,李恪脸sè一沉道,“但是,我们西北大军也面临着威胁和考验——长孙无忌和太子李承乾虎视眈眈,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你们要记住,只要为了大唐的和平,我们西北军绝对要以荣誉去捍卫它——”

  李恪的话说的很隐晦,可诸将心里都清楚了北王想表达的意思,大家都起身领命。

  严肃的对话结束,酒宴便开始了!

  因为,李恪不缺钱,柴哲威又专程来到了青唐城,宴会的规模很大。

  大家都是好久没见了,酒桌上见面,自然是喝的难解难分。

  等到深夜时分,诸将准备离开时,李恪又吩咐鹰卫抬出了五个大箱子。

  “诸位,你们跟随我李恪东征西讨,本王岂能忘了你们功劳和苦劳,还有你们的忠心?”李恪语气缓和的说道,“这点钱就当是本王给你们的奖励吧——”

  李恪话音一落,五个大箱子打开,里面全是码的整整齐齐纸钞。是北府银行发行,面值是一百贯的纸钞。

  “发给大家——”李恪命令道。

  王中长领命,将一踏踏纸钞放到了诸将面前。

  一沓是一百张,就是万百贯,大家的前面至少有五沓,足足五万贯。

  诸将愣住了,他们知道北王有钱,整个黑衣卫大军都的北王自己huā钱养的。而他们拿的军饷也都的北王自己的钱,没想到今天北王还会给自己等这么多钱。

  “怎么,你们嫌少啊?”李恪见诸将都愣着不语,便开口笑道。

  “没有——校长,学生真缺钱呢!”宇文过嘿嘿一笑,速度抓起了钱。

  诸将看到他的样子也都哄堂大笑,收起了各自的钱。

  诸将离开,李恪的书房中就剩下了李愔、李宗、柴哲威和苏定方、狄知逊。

  李恪将李世民生病的事情告诉了李愔、李宗和柴哲威三人。

  “三哥,皇上病情是否严重有待于细查,但长孙无忌这般的调兵,肯定另有想法!”李宗说道。

  “皇上病危,长孙无忌调兵,他还能有什么想法——”柴哲威狠狠的说道,“还是三哥有先见之明啊,早做了准备,在华州存储了足够多的粮草!”

  “殿下,虽说崤关驻本不多,即便加上三万洛阳jīng兵,大军总共也不到五万人。但是,崤关险峻,西北jīng兵大多是骑兵,不善于攻城,只怕是短时间内难以攻破啊——”苏定方忧心的说道。

  “还有,长孙无忌调防蒲州的是齐州军,而齐州军驻防蒲州,长孙无忌肯定会让李绩领兵,有李绩防守蒲州,陈其大军恐怕是很难攻下蒲州城啊!”狄知逊也忧心的说道。

  “其实,本王没想过动用西北大军——”李恪开口说道,“西北大军的目的是西域,而不是长安城,不是平定国内的动luàn。”

  李恪话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并州有十万jīng骑,黑骑军三万北上了辽东,但还有两万鬼面骑、两万重骑和一万狼骑营。这三支jīng骑,任何一支都可以踏平长安城,何须数万大军呢?”

  “至于——李绩吗?”李恪冷冷的一笑,“这次他敢去蒲州城领兵驻防,本王也就不会对他客气——就让他最后再再一次吧!”

  看到李恪说的这么自信满满,狄知逊微微笑道,“看来殿下有良策啊——”

  苏定方也将询问的目光移向了李恪。

  李恪淡淡一笑道,“长孙无忌不是调走了洛阳的三万jīng兵吗?洛阳兵驻军五万,调走了三万,只剩下了老弱两万人不到,城内兵力空虚,这就是本王的关键所在。”李恪微微笑道。

  “殿下,太原大军想绕道幽州再下洛阳,入长安的话,这一路的路程太过遥远,目标也很明显,要是让长孙无忌发现了你的意图,肯定会调集重兵防守洛阳——”苏定方质疑道。

  “定方啊——本王是不会给他机会,本王的目的是蒲州,是李绩——”李恪冷冷道,“洛阳城,自会有人攻陷的——”李恪很自信的说道,“只要洛阳城破,长安城还能守得住吗?他长孙无忌怎么也不会想到,恰好是他最不防备的东都洛阳才是长安城的克星——”

  随即,又道,“定方,眼前国内局势不明,所以西北大军绝对不能动,我们已经灭了吐谷浑和吐蕃,又扶持了一个新吐蕃,这使得西域诸国对大唐很警惕,他们已经开始忌惮大唐,开始防着大唐。所以,这段时间内国内一luàn的话,难免不会出现他们乘火打劫的情况。所以,西北大军的主要目标还是西域,你只要发现西域诸国有什么异动,就立马出兵,给本王一战扬威,打出大唐的国威——等到国luàn局一过,本王会下令让你灭了西域诸国。”

  “殿下放心,苏烈晓得——”苏定方稳重的答道。

  “恩——”李恪点头,又对狄知逊说道,“同怀,西北的政务就jiāo给你了,你可要稳定住局面啊——”

  “殿下放心,微臣必将全力以赴——”狄知逊也开口说道。

  “你们两个——”李恪想了片刻这才开口说道,“你们两人还是跟随本王吧——”又对柴哲威道,“哲威,这段时间你就留在青唐城——我会有任务jiāo给你!”

  “诺——”

  李宗、李愔和柴哲威三人应声道。

  做完这一番部署,李恪这才让五人离开书房!而他则是陷入了沉思之中!

  因为,他现在也很难确定李世民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发现长孙无忌擅自调兵会采取什么手段,是想让自己平叛呢?还是自己亲自回长安——

  但是,不管那种情况,而李恪而言,都不是坏事,李恪想的怎么才能从中取得更大的利益。

  第五卷第六百九十二章北上

  节日的气氛没有冲淡西北的备战的紧张气氛。┏┓西北大军早已在严寒之际进入了备战状态。

  李恪这段时间也没闲着,开始跟苏定方和狄知逊等将领商议大唐将乱之际西北会出现的诸多可能情况。还有研究当下的兵种,是否及时的组建一支攻城部队。李恪认为自己手上有重骑兵,轻骑兵,还有重装步兵,现在缺少的就是攻城步卒。不管攻打西域还是高丽,都会遇到攻城战,没有攻城步卒,让骑兵充当步兵攻城,这是非常愚蠢的举动,当年的吐蕃人教训就在眼前。

  然而,这天李恪正在将军厅和诸将推演沙盘,就见王中长匆匆而来。

  “殿下,皇上派遣的使者到了门口——”王中长说道。

  “使者?”李恪惊讶道,不清楚这个时候李世民怎么会派遣使者到西北,“请——”

  “诺——”王中长领命道。

  少卿,就见八名千牛卫护卫着一名内侍走进了将军厅。

  “参见殿下——”这名内侍向李恪行礼,“皇上手诏,请殿下过目——”

  李恪接过李世民的手诏,向内侍说道,“本王知道了——你下去吧!”他冷冷的说道,以他现在的权势和地位真没必要对一个内侍客客气气的。

  等内侍和千牛卫离开,李恪将诏书递给了苏定方和狄知逊两人。

  两人快速看完。

  “殿下,皇上让你北上辽东主持大局?”狄知逊疑惑道,“皇上究竟是什么意思,难道他准备回长安?”

  “看来父皇的病情很严重啊,不然他怎么会离开辽东呢?”李恪忧心忡忡的说道。

  因为,李世民发过誓言要灭了高丽才还朝。然而这次他没有誓言诺言就急急回长安,肯定是因为病情很严重,到了不能支撑他在辽东继续指挥作战的境地。

  然则,李恪最为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他的想法时,只要李世民一回到长安,他也准备回长安,伺机而动。但现在李世民让他北上辽东,他在中枢又没有亲信大臣,这会让他的势力在朝堂上很被动。

  李世民病危,这可是各方各派权利角逐最为厉害的时候,他怎么可能离开长安呢?

  但是,他能拒绝吗?

  这又何尝不是李世民的一种策略呢?将自己调到偏远的辽东。自己要北上辽东,肯定会需要黑衣卫大军随行,而从并州调兵,并州驻军减少就能减轻对长安城的压力和威胁。果然,这个调令还是在针对自己啊!

  李恪微微叹息一声。

  “殿下,西北军——”苏定方话还没有说完,李恪便开口道,“定方,西北大军不要动,本王这次北上也不会调集并州大军,只需要裴行敛的三万黑骑军和一万狼骑营就足够,将两万鬼面骑和两万重骑营留给陈其,太原不能没有黑衣卫大军驻守。”

  “殿下,带兵太少的话,恐怕不利于对高丽的大战啊!”苏定方劝解道。

  他很清楚辽东的环境和气候,更加清楚辽东的地域,知道高丽人的战术。

  “定方,本王北上不是想剿灭高丽,而是想将观其变——”李恪淡淡的说道,“长安乱局不结束,大军岂能贸然的跟高丽作战?”

  “殿下说的是,皇上调殿下北上辽东,目的也不像是的只对高丽作战这么简单——”狄知逊开口说道,“对高丽开战,殿下还需要慎重——”

  “王中长,给同州大都督突利去信,让他给调集两万突厥精骑北上,到白岩城待命;给陈其去信,让狼骑营做好准证的准备——”李恪命令道。

  “诺”王中长领命离开。

  李恪没有消减突厥过多的大军。

  所以,突利手中的突厥精骑达到了十万之众。

  因此,李恪才会显得从容而淡定!

  因为,这样一来的话,即便李世民回长安,只要给他留下五万大军,加上裴行敛的三万黑骑军,自己的一万狼骑和两万突厥精骑,这十一万大军即便不能灭了高丽,但绝对能够稳定现在辽东的局势,不至于吃败仗。

  “定方,本王明日就离开青唐城;西北就交给你们两个人了——”李恪向苏定方和狄知逊说道。

  “殿下放心,末将绝对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苏定方朗声答道。

  “殿下请放心,微臣必将全力以赴——”狄知逊也回答道。

  “恩,有你们两个人在西北,本王很放心!”李恪肯定的说道。

  第二天,一支精骑出了青唐城,他们就是李恪北上的队伍。

  李恪这次北上,他并没有走同州那条路,而是走了华州这条路,因为他要顺道去太原。

  除了在太原调集一万狼骑营之外,他还要去陆军学院跟李靖谈谈,还要跟李淳风和董伯仁等汉学院的老谋士们聊聊。

  所以,花了将近十天的时间,李恪回到了太原城。

  他走进太原城的北王府时,已经到了旁晚时分。

  早已知晓的陈其和房遗爱、任虎、侯虎和哲羽等心腹早已在府中等候。

  “参见殿下——”见到李恪,诸将朗声说道。

  “不用多礼——”李恪淡淡的说道,又对一旁的侯虎说道,“狼骑营准备好了吗?”

  “早已准装待发——”侯虎应声答道。

  “哲羽,本王北上,鬼面骑务必听从陈其调遣——”李恪向哲羽说道。

  “诺——”哲羽领命。

  “陈其,太原对本王很重,你心里清楚该怎么做——”李恪对陈其说道。

  “殿下放心,陈其晓得怎么做——”陈其朗声答道。

  “遗爱,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