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444章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444章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数十瓦大军在手,皇岂能睡的安稳?”

  “可是父皇将长安城交给了太子李承乾,还给他留下了长孙无忌和侯君集等人,他就不怕李承乾有所举动吗?”李恪问道。

  “皇当然知道,可这正是他的一石二鸟之计!”狄知逊郑重的回答道。

  “————”李恪沉默。

  “殿下,皇知道长安现在的太子李承乾的天下,只要李承乾不安分,被有心人利用,他可能就会做出大逆不道之事,那到时候你该怎么办?”狄知逊问道。

  李恪没有说话,依旧沉默,可他已经想清楚了李世民这招险棋。

  “你想进京勤王,可你没有皇的旨意,等到勤王成功,皇肯定追求你擅自用兵罪责,你想要坐视不理,等到皇赶到长安,你依然会被安一个渎职之罪,这里外你都要受到惩罚,而皇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收了黑衣卫的军权,将他们解散。”狄知逊分析道。

  “父皇他是想做渔翁啊!”李恪叹息道,一股悲伤之情涌心头,他没有想到最后的结果会是这样,父子之间会成为对手,会走到现在的这一步。

  “殿下,事出反常必有妖孽,这里面也肯定也有其他人的参与!”狄知逊安慰道。

  “本王知道——”李恪淡淡回道,只是表情有点失落。

  “殿下,你说,西北大军听凭你的了命了!”苏定方看到李恪沮丧的表情便大声说道。

  “定方,不到位不得已,西北大军不能动!”李恪安抚苏定方道,“西北大军的大唐西北的保证,不能轻易入关,再不济本王不是还有并州的十万精骑吗?”

  苏定方没有说话,他清楚李恪话里的意思。

  狄知逊也不在说话,也保持了沉默。

  因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不管李恪怎么做,他都处于被动的局面,除非……

  第五卷第六百七十九章辽东战况

  太宗皇帝李世民率领二十万大军从幽州出发,御驾亲征。

  九月十五,太宗大军到了大唐跟高丽的边境营州,营州都督刘仁轨出城十里相迎。看到刘仁轨身后的数千精骑,太宗颇为满意刘仁轨的治军。当太宗观看了水师的操练时,太宗真正的了解了李恪让刘仁轨坐镇营州组建水师的用意。

  确实,作为陆战帝王的太宗皇帝,即便是一个门军的门外汉,但看到刘仁轨组建的水师的操练时,也清楚的意识到这支水师的强大。

  同时,他对自己北征高丽有了更大的信心。

  又过了几天,唐军的粮草辎重和攻城器械运到了营州,太宗开始点将部署作战任务。他让刘仁轨率领两万水师渡海袭占卑沙城(即卑奢城,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又让薛万彻为先锋大将,率军五万攻打辽东重镇辽东城(今辽宁辽阳),自己则是亲帅剩下的十五万大军缓缓而行,想用稳步作战,步步蚕食的方式彻底将灭掉高丽。

  远在青唐城的李恪在收到辽东作战场上李世民的作战部署时,对李世民的战术安排很是满意。他觉得对高丽就必须采用这样的方式,稳稳推进,步步蚕食,这才是最为稳妥的办法。

  “殿下,目下辽东大战不会出什么问题,皇上身边有任城王,有幽州大都督程知节,还有南衙大都督薛万彻,他们可都是跟随皇上东征西战的老将,小小高丽能猖狂得了多久。”苏定方说道,“但是,眼下的问题——殿下还是应该将目光放在长安城,长安城可还有王妃和王子们呢。”

  “其实,殿下这次回西北,应该将王妃和王子他们都带到青唐城!”狄知逊也开口说道。

  “让本王来西北是媚娘的意思,本王也想将她们带到西北,可在临走的时候媚娘主动要求留在长安,她说这样做才能让父皇消除戒心,要是大家都离开,父皇的疑心会更重。”李恪淡淡的说道,“哎——现在就等辽东战役结束吧,再看父皇的决议。”

  “难道殿下就想坐以待毙吗?”苏定方开口问道。

  “那你让本王怎么办?”李恪不解的问道。

  “要是西域出现混乱,殿下不就又可以统兵了吗?到时候攻下西域诸国,以防不测也行啊!”苏定方建议道,也只有跟随李恪数十年之久的他才敢说出这样的话,要换做别人,肯定不敢这么说。

  “西域诸国,现在不足以为略,本王担心的还是西方的另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才是大唐真正的敌人。”李恪思量了片刻说道,“所以,要想跟西域诸国作战,就要做好跟这个国家作战的准备,可现在父皇在北征高丽,我们再西征西域诸国的话,两线作战国库吃紧啊。”李恪叹息一声,又说道,“不到万不得已,我们存在华州和青唐城的物资不能动,这才是我们今后跟长安城抗衡的资本。”

  “殿下……”狄知逊突然开口道,“不到万不得已,可不能走那么一步啊!”

  “看情况吧!”李恪叹气道。

  其实,他自己也不清楚走到这一步,今后该怎么办。

  李世民想消弱他的权利,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到底消弱到什么程度呢,对于这点自己也不清楚。

  要是说当初,消弱了自己的军权,自己在朝堂上还有不少大臣帮衬。

  可现在呢?自己的势力不是在地方,就是在军中,朝堂上,中枢之中根本就没有替自己说话的人,这要是再消弱自己的权利,让长孙无忌坐大,那还有自己什么好下场呢?

  “你们都出去吧,让本王休息休息!”李恪淡淡的道。他突然之间觉得有点累,倏然之间想到了候若依的那几句话,说自己累吗?值得吗?

  可是,李恪又是一阵苦笑,自己不拼,自己不努力,那就只有等死,这样死了,自己甘心吗?

  有过了两个月,辽东战报传到了青唐城,这是动用了鹰卫暗卫的特殊渠道。

  不然,依照平常的驿站传递,根本不会有这样的速度。

  战报上说,唐军刘仁轨水师攻破了卑沙城,继续向高丽府邸进攻,而薛万彻的大军也也是一路高歌猛进,攻城拔寨,势如破竹,杀的高丽军队溃不成军。

  看到这份战报,李恪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很清楚骄兵必败的道理,高丽虽然不是一等一的强国,但现在的高丽可谓是历史上最为强势的时候。虽然,这几天自己的鸦片没少毒害他们的军队士兵的素质,但也不至于数十万的大军被薛万彻六万大军杀的溃不成军啊。

  倏然之前,李恪心中一惊,难道这其中有诈?

  “你们分析分析这份战报!”李恪将战报递给了苏定方和狄知逊。

  “殿下,高丽人是想诱敌深入——”狄知逊说道。

  “那他们的目的呢?”李恪问道。

  “这么已经到了十一月份了吗?辽东苦寒之地,大唐的大军怎么能受得了那样的天气呢?”狄知逊分析道,“高丽人在等,他们也在赌,他们等到大唐军队适应不了辽东的苦寒天气,等到粮草运送困难而大军陷入缺衣少粮的情况下时,他们才会反戈一击。”

  “还有,辽东的高丽经营了数十年的地方,他们的败北何尝不是分散兵力的做法呢?将大军分散到各地,等到大唐军队深入高丽腹地,粮草不济,不适应气候的时候,他们再来个出其不意的攻击,到时候大军……”苏定方虽然没有继续说道,但李恪明白其中的结果。

  “那本王立即上书父皇,不能轻敌冒进!”李恪急切的说道。

  “殿下这是关心则乱,难道皇上不清楚高丽人的伎俩吗?”狄知逊反问道,“但是,皇上依然冒进,殿下不觉得可疑吗?”

  “那你的意思呢?”李恪反问道。

  “要么皇上想将计就计,给高丽人参设下了一个圈套,将一举歼灭高丽主力大军;要么就是皇上急于求成,才会这么不顾后顾之忧。”狄知逊分析道,“所以,殿下这个时候上书,皇上不但不会采纳,反而会厌恶殿下,殿下可不要忘了大唐的江山一大半都是皇上打下来的。”

  “那依你的意思呢?”李恪有点不悦,但他清楚狄知逊的建议的对的。

  “殿下,既然皇上没有让你去辽东,说明他不想你参与辽东战事,你何必将自己陷入到辽东之战的泥潭之中呢?”狄知逊劝谏道,“殿下,你现在的真正对手还是长安城的那位啊,要是大唐跟高丽的大战陷入相持阶段,这仗打个两三年,皇上就不会短期回长安,到时候殿下难道还想一直待在青唐城不成?”

  “哼——长孙无忌这只老枭,本王绝对不会放过他!”李恪狠狠的道。

  随即,便开始跟苏定方和狄知逊两人分析和商议长安最近的情况。

  第五卷第六百八十章薛礼和蒙昭的一战成名(上)

  唐军对高丽的作战一直都很顺利。&&

  可是,当唐军的先锋大军攻到白岩城的时候,他们遇到了高丽军队的顽强抵抗。他们发现,只是几天的时间,他们面对的高丽人不在的胆小怯战之辈,而是悍勇、不畏死之士。顿时,大唐的进攻受阻,再加大唐将士不适应辽东苦寒的气候。在白岩城下攻城的唐军屡屡被高丽守军挫败,士气很低落。

  然而,更为要紧的时作为先锋大军的主将,刘君邛面对士气低落的唐军也是束手无策,一时间整个大营弥漫着悲凉的气氛。

  刘君邛是程知节的心腹将领,是以他才能成为这次先锋大军的主将,薛仁贵因为有了西北的战功,被提升做了刘君邛的副将。薛仁贵看到将士们的士气,曾两次建议刘君邛撤兵,以免被高丽大军围困偷袭,但刘君邛没有接到李世民的旨意,不敢冒然退兵。所以,三万唐军和高丽大军就这样处在僵持之中。

  然而,身在后方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听到前方三万大军受阻白岩城,数天之下尽然攻不下一座城池,顿时大怒不已,决定亲赴白岩城下看个究竟,想亲自督导攻城作战。诸将苦苦劝解都无济于事,只能跟随太宗李世民来到白岩城下。

  可是,让大家怎么也没有想到的是,太宗的亲赴白岩城刺激到了高丽人。

  就在第二天早,高丽人突然打开城门,数万高丽大军杀出了白岩城,杀向了唐军的营地。唐军没有想到一向龟缩在城池,仪仗城池坚固而防守的高丽人会主动出击,愣是没有做好防御,被高丽大军杀的节节败退。主将刘君邛更是陷入了高丽人的重重包围之中。高丽人的战术很明显,就是想杀了这支唐军的主将,想激励自己一方的士气,打击唐军的嚣张气焰。所以,他们的主攻方向是处在中军位置的刘君邛大帐。

  然而,唐军颓败的这一幕正好被赶来督战的李世民看到。

  骑马赶到了唐军营地对面的李世民站在高处,一眼便看到了唐军大营之中的颓败。

  他脸色阴沉的说道,“你们看看,高丽人这次出动了多少人马?”

  其实,太宗李世民距离唐军营地的直线距离很短,但要发兵去援救要走很远的一段路,再说高丽这次出动的人数较多,他身边只有三千千牛卫,他也不敢贸然下达命令。

  “皇,估计有八万大军!”任城王李道宗开口说道。

  “可恨的高丽狗,敢在白岩城下设计,皇,老将请你下令,让老将率军灭了白岩城!”程知节怒气冲冲的说道。刘君邛的他的心腹将领,这三万大军中又有一半的幽州精兵,程知节自然恼怒不已。

  “皇,我们只有三千人马,不足以对抗高丽的八万大军,还请皇三思啊!”房玄龄狠狠的瞪了一眼程知节,向李世民谏言道。

  “是啊,皇,微臣同意房相的话,还请皇三思啊!”岑文本也开口说道。

  顿时,李世民身边的诸将也都开口劝解李世民。

  程知节听到大家的劝谏之言,就黑着脸不再说话。

  然而,就在李世民沉默不语的时候,突然有人喊道,“皇,请给末将一千精骑,末将必将救回刘将军。”

  寂静!

  场面很寂静,只能听见北风的呼啸之声。

  李世民顺着大家的目光回头目视,发现开口说话的人是他千牛卫的将军蒙昭。

  就见蒙昭一脸坚毅的跪在地向自己请战。

  李世民很欣赏蒙昭,这是因为蒙昭不但精通兵要略,而且统兵有方,武艺又好,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稳重,这才会被李世民提拔,短短几年就做了千牛卫的将军。然而,让李世民没有想到的是,今天一向稳重的蒙昭会主动请战,还敢扬言一千精骑就能救回被八万大军围困的刘君邛。

  “蒙昭,军无戏言!”李世民冷冷的说道。

  “皇,末将不能带回刘君邛,甘愿提头来见!”蒙昭铿锵有力的回答道。

  “好——不愧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