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418章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418章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派出了二十万精锐杀向了青唐城。相对于逻些门户的匹播城而言,青唐城则是成了唐军跟吐蕃大军的决战之地。而因为匹播城是逻些城的门户,攻下匹播城兵峰就能够指向逻些城。所以,禄东赞和桑熊两人也派出了十万精骑到匹播城驻守。这样一来的话,青唐城就有三十万大军,而匹播城也有将近二十的大军,这样强大的兵力把守这两座吐蕃除了逻些之外的大城,可见这两座城池对吐蕃的重要性。

  天色快要进入暮色的时候,苏定方的大军来到了青唐城外三十里的地方。

  经过先锋宇文过和游骑薛仁贵两人的侦查,苏定方选择了青唐城外一处依山处搭建了自己的军营。

  唐军在青唐城外搭建军营,而青唐城的城楼吐蕃二十万大军的统领卓青脸色沉重的目视唐军的方向沉默不语。

  卓青是跟桑熊齐名的吐蕃大将,不论资历和军功都跟桑熊不相下。所以,吐蕃松赞干布才会让他驻守青唐城这样重要的地方。然而,他身还有一半的汉人血统,他的母亲是一名唐人商人的女儿,在青唐城跟随父亲经商的时候被当时青唐城的土司看重,做了自己的小妾,这才有了卓青。

  现在,青唐城的土司去世,而继承土司一职的则是他的大哥,纯真的吐蕃血统的男人。所以,卓青便参军,在战场立下了赫赫战功,才会被松赞干布封为青唐城的主将,统帅青唐城所有的大军,这也算是另一种衣锦还乡!

  然而,就因为卓青的汉人血统,他自小就从自己母亲的教导下认识了汉字,学会了写毛笔字。因此,他也养成了看和学习的习惯,《孙子兵法》《尉缭字》等他也认真的翻阅过,才会深得松赞干布的赏识被封到青唐城,才会在战场战无不胜。

  可是,了解中原文化和大唐精骑的卓青现在的脸色很阴沉!

  因为,从斥候送回的消息中他推测出了这次唐军的强大。

  特别是对三万的重骑营和两万的陌刀兵,卓青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这两支精兵,可还是从跟这两支精骑交战过的将领们口中多少了解了一点情况,再加他在兵看到的介绍,他的心里非常的忧心。他有一种预感,这才能够解决吐蕃和大唐胜败最为关键的可能就会是唐军的这两支精兵,特别是两万陌刀兵。

  其中,还有一个原因让他心思很沉重的是,王庭到现在派遣来的二十万大军还没有到,而城外就有十多万大唐的精兵,他担心的是大唐会趁机在援兵没有到青唐城的时候猛攻青唐城,是否能够攻得下青唐城他不清楚,可他依旧很担心这个问题。

  因为,唐军的攻城器械很精良,唐军是一支善于攻城拔寨的军队。

  城外,唐军营地已经搭建完毕。

  苏定方开始在中军大帐跟诸将商议军情。

  这次出兵,除了狼骑营和陌刀兵两支精兵没有随行之外,其他的大军都在苏定方的手中。所以,现在的唐军中军大帐可谓的将星云集。杜君绰、扎德勒、程名振、李仙重、宇文过、薛仁贵、李宗和李愔、吐延等人全部落座。苏定方这才开口说道,“根本我们的情报,现在的青唐城吐蕃只是驻扎了十万精骑,他们从逻些城派来支援的二十万大军还没有到青唐城。所以,我们要利用好这一时间差,在吐蕃二十万援兵到达之前攻下青唐城。”

  “诺”诸将应声道。

  “但是,对于跟我们已经交手过数次,深得我大唐行军奥妙的禄东赞和桑熊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苏定方继续说道,“所以,大军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将有杜君绰统领灵州军、卫军和扬州精兵中的步卒攻城,李仙重率领卫军骑兵协助杜君绰。”

  “诺”杜君绰和李仙重两人领命道。

  扬州和卫军、灵州等三方的步卒加到一起大概有五万人马,用五万步卒攻城,再让李仙重帅两两万的卫军的骑兵辅助,苏定方认真这样的兵力已经足够。同时,攻下青唐城对大唐来说很重要,而他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杜君绰和李仙重,这是想将这份大功劳给杜君绰,目的是就杜君绰的升迁做铺垫。

  因为,只要有了攻下青唐城这一份大功,再加其他的功劳,杜君绰想做到十二卫卫军的大将军也不是不可能。

  “宇文过、吐延!”苏定方开始点将。

  “末将在!”宇文过和吐延出列道。

  “你们两人负责我大营的左翼防线,你们要率军延伸到青唐城外一百里的地方,在大军还没有攻下青唐城的时候,要是遇到逻些派出的援兵,你们要适时的拖延和阻击他们。”苏定方说道。

  “诺”宇文过和吐延领命。

  “扎德勒和薛礼!”苏定方继续点将。

  “末将在!”扎德勒和薛仁贵出列道。

  “你们两人负责我大营的右翼防线,你们要率军延伸到青唐城外一百里的地方,在大军还没有攻下青唐城的时候,要是遇到逻些派出的援兵,你们要适时的拖延和阻击他们。”苏定方说道。

  “诺”扎德勒和薛仁贵领命道。

  这样一来的话,左翼有四万五千精骑,右翼同样有四万五千精骑,有效的防卫住了大军的两翼不受禄东赞二十万大军的攻击,而中军位置有三万重骑营和扬州精骑,还有哲羽的两万鬼面骑。

  所以,这样的部署很精妙。

  而诸将也从苏定方这个部署方面看到了苏定方的战略。

  那就是不屑一切代价的攻下青唐城,在严冬来临之际断绝了吐蕃人的商路,让吐蕃人冬天所需要的物品得不到补充,这样他们没有了冬天生活的必需品,使得因为严酷的冬天而需要的物资缺少而死人、得病,给他们国内造成很大的恐慌,给松赞干布施加更大的压力。而在这种情况下,再给吐蕃一两次败仗,吐蕃人心必将浮躁,他们的大军就会崩溃,他们的国民就会显得恐慌不安,这个时候吐蕃国王松赞干布就会疑心前方将领的能力,会使得吐蕃君臣猜忌,君臣不和,等到那个时候,才是大唐最佳的攻击时机!

  诸将猜透了苏定方对吐蕃的战略部署,心里也佩服不已。

  苏定方这是将心理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同时,他也清楚大唐针对吐蕃的战役不像对吐谷浑那么简单。

  所以,他一开始就采取了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吐蕃最为重要的一座城池,作为大唐针对吐蕃时的依托之地。

  这是典型的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求取胜利的最为稳妥的方案!

  “程名振,哲羽、李愔、李宗。”苏定方继续点将道。

  “末将在!”程名振,哲羽、李愔、李宗四人出列道。

  “你们率领剩余的精骑坐镇中军位置,防止禄东赞援兵正面突破我们的防线去驰援青唐城。”苏定方命令道。

  “诺”程名振,哲羽、李愔、李宗四人领命道。

  “你们还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吗?”苏定方继续问道。

  诸将沉默,表示没有意见。

  “那就下去准备!”苏定方说道。

  “诺”诸将领命,依次离开了中军大帐。

  等到诸将离开,就见一名亲卫来到了苏定方的中军大帐。

  “大将军,南线陈其将军的军报!”亲卫说道,将军报递给了苏定方。

  苏定方接过军报,仔细看完,脸色依旧平静,但心里欣喜不已。

  因为,陈其攻下了墨悦城,这给了南线唐军一个重要的城池作为依托之地,可以跟吐蕃长期周旋。还有一点就是,攻下墨悦城,那距离逻些城之间就只有亚泽城和匹播城,大唐精骑距离逻些城这么近,吐蕃肯定会重兵前去迎战,这减少了自己这一方的压力,使得自己这边可以尽快的攻下青唐城,完成战略的大部署。

  苏定方看完军报,并没有继续回复,而是挥挥手让亲卫离开。

  可是,半响也没见亲卫离开。

  “你还有什么事情吗?”苏定方不解的问道。

  “回大将军,郭将军说,陈将军在攻下墨悦城之后坑杀了城内十万吐蕃平民和两万两千吐蕃精骑!”亲卫小心的回道。

  “还有吗?”苏定方面不改色的问道。

  “没了!”亲卫回道。

  “你下去,本将军知道了!”苏定方淡淡的说道。

  等到亲卫离开。

  苏定方依旧沉默不语,坑杀十万吐蕃平民和两万五千的吐蕃精骑,这对陈其而言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他了解陈其的性格,了解陈其对李恪的敬重和忠心。吐蕃在北王李恪身犯下的罪孽,陈其必将会用十倍的代价偿还。

  只是,苏定方不想去管这见事情。

  因为,他跟陈其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除了北王李恪的大力支持,还跟自己的努力有关系。陈其能有今天的地位,他也确实很有才能。所以,南线的战事他不想去参与,他想彻底的交给陈其和郭侍封。所以,他也不会去干涉陈其的作为,不会去管陈其是否杀了多少俘虏或者平民,他只要陈其完成他大战略的部署任务就行。

  第五卷第六百三十八章青唐城(二)

  第二天,唐军就开始对青唐城的进攻。

  相对于吐蕃弱爆了攻城战,唐军的攻城显得气势宏大。

  就见青唐城下的空地,两万骑兵分列而立,他们的前方则是分成了以五千人为单位的十个攻城方阵。在每一个方阵之中,有一百架投石车和一百架云梯,还有一百架床弩。五千人之中,就这三百驾攻城器械用去了两人的步卒,剩下的三千步卒才是真正的攻城尖兵。

  杜君绰站在中军的位置,开始慢慢的指挥和调动,他的身边是大将军苏定方和副将程名振。

  因为,将攻城的任务交给了杜君绰,苏定方选择了沉默,他充当了一个看客。就见杜君绰令旗一举,“咚咚咚……”的大鼓敲响,鼓声震天。

  唐军开始了第一次的攻城。

  第一拨的攻城,杜君绰派出了一个五千人的方阵,命令一下大,唐军五千人开始推着云梯和床弩缓缓的向青唐城移动,而身后的投石车也开始不停的将大石头抛向了青唐城。而攻城步卒在走到距离城墙角还有八百步的距离时,床弩兵止步,他们开始选择有效的地点,将床弩对准了青唐城的城楼。

  因为,吐蕃在青唐城经验了很多年,这座城池的高大坚固,易守难攻。

  可是,云梯和投石车等东西是禄东赞在凉州城下抓了汉人工匠制作的,在禄东赞大军撤退之时这些工程器械已经被李恪烧光。所以,即便的高大的青唐城,城楼既没有投石车,更加没有床弩,有的只是数万的吐蕃守军。

  所以,面对这样的防御,唐军的投石车和床弩手简直就将青唐城当成了训练场,将吐蕃士兵当成了活动的靶子。

  就见每一块大石头摔城墙,都能砸死不少吐蕃守城士卒。

  而床弩更加的凶狠,他们的精确度很高,往往是一支长箭就能射死两道三名吐蕃守军。唐军的床弩发威,就见一支两米长的长箭破空而出,呼啸着射向了城楼的一名吐蕃百夫长,吐蕃百夫长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发现自己被一股大力向推,继而胸口一疼,发现自己已经被生生的钉在了身后的柱子。

  他不断的惨叫,不断的呼唤,可是身边的同伴没有一个人愿意帮他。

  因为,唐军的长箭和投石车发威了,砸的城墙的吐蕃守军乱了方寸,只想着躲避长箭和大石头,那有功夫去解救同伴。

  而被钉在柱子的百夫长,喊的有气无力的时候,就眼睁睁的看到一个磨扇大的石块砸向了他的头颅。

  远处观战的卓青,脸没有任何的表情,就想一尊石像一样目视青唐城下密密麻麻的杀向青唐城的唐军步卒。

  二百步!

  ……

  八十步!

  五十步!

  等到了五十步的距离时,吐蕃守军才从刚才的凌乱中恢复神智,开始了有效的抵抗。

  就见他们的弓箭兵发威,将一支支的羽箭射向了唐军步卒。

  唐军步卒被一阵箭雨射翻了一大片,攻城的步伐得到了遏制。

  可是,就在吐蕃守军的一阵箭雨刚结束时,就听见城楼一声惨叫,“啊——”一名吐蕃弓箭手摔下了城墙。

  因为,唐军的床弩兵开始发威,他们将目光移向了青唐城的弓箭兵。

  就见两米长的长箭“嗖”的一声,破空而出,射向了青唐城,将吐蕃弓箭手钉在了身后城楼的木柱。

  有了床弩的发威,遏制住了吐蕃的弓箭手,唐军的步卒开始向城下推进,而云梯也在不断的向青唐城移动。

  只用了几息的时间,唐军就已经杀到了青唐城下。

  吐蕃人的弓箭手占不到便宜,他们就开始将大石块扔下城,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