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30章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30章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丝微笑。

  杨妃看在眼里,关心的道:“恪儿,母妃刚才听你说的蹴鞠之事,感觉关系重大,你一定要谨慎行事,不要出什么乱子。”

  李恪怕自己害杨妃担心,赶紧保证道:“母妃放心,恪已将蹴鞠一事向父皇奏明,父皇很支持恪儿,让恪在汉王府建立个蹴鞠司,专门管理蹴鞠事宜。”

  “如此最好。”杨妃如释重负道。

  告别了杨妃李愔等人,李恪回到自己在平康坊的汉王府,吩咐小宝子和陈其换上便服,他想到街上走走,顺便考察下长安城居民对蹴鞠的喜爱程度。

  正是半晌时分,街上行人如织,热闹非凡。李恪边走边看,目光流转处,众生百态尽收眼底。

  渐渐的,行人稀落下来,李恪朝周围仔细一看,才发现街旁的建筑看起来颇为破旧,像山水画褪了色,给人一种灰暗的感觉。李恪停下脚步,疑惑的问小宝子道:“这是什么地方啊?为何如此落魄?”

  小宝子赶紧回道:“启禀殿下,这里是长乐坊地界。”

  听到“长乐坊”三个字,李恪觉得有些耳熟,努力回想,记起前世看过的影视剧里有提到过长乐坊的,好像是三教九流聚居之地。李恪于是又问道:“长乐坊是个怎样的地方啊?”

  小宝子撇撇嘴道:“这长乐坊,是长安城里的贫民区,住在这里的几乎都是贩夫走卒。”

  陈其听完,劝李恪道:“殿下,这里玉龙混杂,某将认为不去也罢。”

  李恪却来了兴趣,不在乎道:“既来之,我们不妨进去看看,就当体察下民间生活吧。”说完,率先朝前走去。小宝子和陈其不敢怠慢,连忙跟上去,小宝子一指前面道:“殿下你看,进了这个大门,就是长乐坊了。”李恪顺着小宝子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一座大门,隐约可见门内行人来往的身影。

  李恪紧走几步,进到门内,放眼一望,一片低矮杂乱的房屋店铺蜿蜒而下,三三两两走过的行人,穿着都很粗鄙。李恪三人沿着不太宽的街道往里走了几步,忽见从一条小巷里冲出一群人来,竟是将三人挤到了一边,小宝子刚想斥责他们,李恪已经拦住一人问道:“请问这位小哥,你们如此匆忙,这是要去做什么?”被拦住的打量了李恪一眼,见他一身华服,很客气的道:“我们去看叶西的比赛。”

  李恪好奇道:“叶西是谁?”

  那人很自豪地道:“叶西是我们长乐坊的英雄,他一会要与刘壮比试蹴鞠,我们急着去给他鼓劲加油。”

  听到“蹴鞠”两字,李恪心里一动,忙追问道:“叶西蹴鞠玩的是不是踢得很好?”

  “何止很好,简直无人能比。”那人夸赞道,看到其他人都跑远了,赶紧撒开腿去追。李恪也跟了上去,陈其小宝子自是紧紧跟随。

  路上,通过那人的介绍,李恪大致了解了叶西的情况,叶西家住长乐坊,世代以做蹴鞠为业,只是如今马球流行,蹴鞠不免有些受到排挤,因此,叶家勉强能够糊口。叶西从小热爱蹴鞠,练就了一身好本事。球在他脚下,就像是一个听话的孩子那样的顺从那样的帖服。受叶西的影响,坊里很多孩子也喜欢上了蹴鞠,叶西于是组织了一个蹴鞠队,常常踢蹴鞠自娱自乐。

  可恨的是,东城首富刘壮看上了叶西和他邻居一共十几家的地皮,想用低价买过来开个赌场。叶西几家自然不肯答应,刘壮就收买长安府尉赵科为其做主,赵科曾经看上了叶西的姐姐叶青,想娶为小妾,无奈叶青誓死不从,赵科因此对叶家怀恨在心,于是以官威恐吓叶家等十几家尽快搬走,然而叶西为人铁骨铮铮,带领大家一起反抗赵科刘壮的仗势欺人。赵科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让叶西和刘壮进行一场蹴鞠赛,叶西如果输了,就搬出长乐坊。

  叶西自认蹴鞠技术好,就接受了刘壮的挑战,今天就是比赛的日子,所以大家都去给他加油助阵。李恪听完,不禁对叶西有了好感,心里隐隐有些期待。

  随着众人,李恪三人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场地,看样子,像长乐坊的集市。场地靠边的地方,已经插好了两根竹竿,竹竿上罩着网,场地正中,面对面站着两个男人,一个六七岁,虽然身穿一身旧衣,却掩不住的英武帅气,李恪猜道:“他应该就是叶西吧。”另一个三十多岁,穿着华丽,一副居高临下的气势。“难道他是刘壮?”李恪想着,不觉对他的表情很是反感。正好旁边有人在悄声议论,李恪听了会,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这时,几个差役拥着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男人走了过来,刘壮见了,忙跑过来迎接。显然,这个中年男人就是赵科了。赵科在差役准备好的椅子上坐下,吩咐比赛开始。

  立即,十几名男子跑到了场地里,分别站在了刘壮和叶西的身边,各是八人。刘壮一方先开球,看得出,他的队员都是家丁所选,个个精壮结实,只是蹴鞠是一项讲究技巧的运动,光凭孔武有力并不能控制脚下的蹴鞠,很快,蹴鞠就被叶西抢到了脚下。场外观看的李恪,视线一直跟着叶西,看他带球娴熟,在对方人高马大的假定面前,如入无人之境,几个闪转,就到了球门前,没等众人看清楚,叶西一脚抽射,势大力沉,蹴鞠划过一道弧线后,稳稳落进了球门,场外顿时响起一片叫好声,李恪情不自禁鼓了下掌,心里有了想把叶西招到汉王府的想法。

  在叶西的攻势下,刘壮眼看自已一方连连败退,慌忙叫停,赵科正为刘壮的形式急得不行,见刘壮喊停,赶忙顺水推舟,宣布双方休息一会再比。

  刘壮带着手下请赵科进了场外街对面的一家酒馆,叶西和他的队员在场外席地而坐,气定神闲。小宝子担心李恪口渴,便建议也去喝茶,李恪确实感到渴了,就带小宝子和陈其进了一家茶楼,喝了杯茶出来,发现刘壮赵科也出了酒馆。

  回到场地,双方重新开始比赛,这次,风云却急转直下,刘壮等人像一群打手,见到叶西的人上前伸腿就踢,被踢中的人纷纷倒地不起,即便没被踢中的,只要不小心挨到对方的腿,也立即扑倒在地。李恪看着,既好奇又气愤,盯住刘壮的腿部看了一会,忽然看出了一些端倪,于是对陈其说了几句什么,陈其一个箭步飞身跃进场地,一个扫堂腿,刘壮哎呦一声倒了下去,陈其顺势一扯他的裤腿,赫然,一块铜板从膝盖以下露了出来。

  “哗!”场外一片嘘声,不知谁喊道:“打倒作弊的!”一时之间,众人也都喊了起来。

  刘壮被家丁搀扶起来,对陈其骂道:“你敢踢我,知不知道我是谁?”陈其冷笑道:“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想你知道他是谁。”说着,陈其一指李恪。立即,李恪成了人们眼中的焦点,在人们的注视下,李恪神情自若。小宝子忙着显摆道:“他就是汉王殿下。”刘壮一听,骇然一惊,慌乱的走过来给李恪行礼,嘴里连连赔罪,赵科也吃了一吓,顾不得官架子,忙来到李恪面前说好话。

  李恪训斥了两人一顿,告诫他们不要涨势欺压百姓,两人忙不迭的点头答应。众人看李恪的目光,无不充满钦佩。叶西一一扶起他的队员,走过去,感激的看着李恪,道:“小民叶西,见过汉王殿下,多谢殿下揭穿刘壮的把戏,为小民做主。”

  李恪笑道:“不必客气,刚才本王看你踢球,动作标准,技术娴熟,好身手啊。”叶西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谦虚道:“都是雕虫小技,让殿下见笑了。”

  李恪顺势道:“本王也喜欢蹴鞠,最近府中想成立一支蹴鞠队,可惜缺少人手,不知你可否有兴趣来本王府上踢球?”叶西听后,连忙道:“只要殿下不嫌,小民求之不得。”李恪听了,十分高兴。又道:“本王看你这些弟兄蹴鞠玩的也很不错,就一起来吧?”

  叶西喜道:“殿下只管放心,我这些兄弟个个技法高超,都想有个发挥的机会,如今殿下如此看得起我们,我等必为殿下小犬马之劳。”叶西说完,给李恪逐一介绍起他的队员,其中一个叫柳超的,和叶西的姐姐叶青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彼此感情很好。李恪见众人踢了半天球,已经气喘吁吁,而自己也是口干舌操,于是就想去附近的酒馆,众人自是跟从。

  喝过酒后,李恪让叶西明天带着他的兄弟就去汉王府报到,又问了叶西家里的一些事情,叶西仔细回答后,李恪带着小宝子和陈其离开了长乐坊。走在回府是路上,李恪心中对叶西在将来的表现很是期待,他也许会成为大唐将来的蹴鞠新星也未必不可能。

  第二卷第四十章争相建队

  回到汉王府,已是晌午了,李恪来到书房,坐下来思考着下一步的打算,他想如果蹴鞠能够兴盛的话,鞠球也不失为一条生财之道,特别是他设计出来的鞠球,里面有气垫,所以,弹性非常好,踢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因此,他决定把制作鞠球的工作交给专人负责,而具体的制作人员就从王府侍卫、叶西等人的家人中选拔,这样一是可以给他们一份工作,解决生计问题;二来,也不需要经常麻烦苏志,毕竟将作监不是做这些蹊跷杂耍的地方。

  想通这点,李恪就吩咐下人将总管杨恩找来。不多时,杨恩来到了书房,见到李恪问道:“不知道殿下找老奴,所为何事?”李恪让杨恩坐下之后,问道:“杨老,府中可否有既懂经营之道,又能信得过的人?”

  杨恩顿了顿,反问道:“不知殿下要做何事?可否告知老奴呢?”

  李恪就把自己刚才所想、制作鞠球的事宜跟杨恩介绍了一番,并说自己缺个管理的人。

  杨恩听李恪说完,就对他道:“如此之人,老奴手下确实有一个,他叫孙福,是以前给王府经常外出办理杂物的,也是老奴的手下。”

  李恪闻言一喜,道“那就让孙福办理这件事情吧,具体怎么操作等本王在苏志那里要到制作方法再说。”

  杨恩见李恪没有其他的事情交代,就告辞离开了,李恪开始想蹴鞠之外的另一件事情,那就是今天在朝会讨论的组建新军的事情。他因为太过张扬而被李世民夸奖,平白树敌。所以,心情烦躁没有详细听大家讨论结果。所以,现在回想起来,倒是有点摸不到头绪。

  而在李恪从两仪殿离开不久之后,他向李世民进献蹴鞠新法,进言朝庭专门为此设立部门的事情,已经传到了住在东宫的太子李承乾和李泰的耳中。

  李承乾对于李恪今天的表现很恼火,今天在大殿上,那么多人都夸奖李恪,硬是没把他这个太子当回事。所以,现在听到李恪又想出了什么蹴鞠新法,还要在整个大唐举办比赛,很是不愤,再想到李世民尽然要他成立蹴鞠司来管理组织整个比赛,李承乾的心里就更觉得如鲠在喉,他咆哮着对身边的太子少师李刚道:“他汉王究竟想干什么?如此张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大哥,这个太子?”

  李刚见李承乾这么大动肝火,慢条斯理的劝道:“殿下,汉王此举不过是贪玩所致,你又何须为此生气呢?现在,你最主要的就是提高学业,今天在太极殿议事时你也看到了,皇上最注重的还是皇子们的才学,不是一些旁门左道的奇巧杂耍。”李刚不愧为当世大儒,在他眼中李恪一下子就成了不学无术之辈,成了喜欢奇巧杂耍之徒。

  李承乾对于李刚的话却不以为然,他觉得李恪并非真如李刚所说那么简单,只是,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判断李恪的这一举动。于是他将目光看向少傅张玄素,看他有何见解。

  张玄素见李承乾在看自己,知道他想听听自己的意见,就拱一拱手道:“依老臣看来,认为汉王此举无非为了赢得圣心而已。”

  李承乾听后,又问道:“不知少傅何以有此一说。”

  张玄素娓娓道来:“汉王学问不及卫王,虽喜欢武略,但终究年少,不能有所作为,所以,为了讨皇上欢心,才有自创蹴鞠新法的举动,只有如此他才能引起皇上重视,如果,他再组队参加比赛,夺得第一名的话,皇上一定会对他有所嘉奖,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李承乾忙问道:“那依少傅的意思,孤该如何应对?”

  张玄素见李承乾对自己的分析极为满意,就微微一笑道:“老臣以为殿下不如在宫中组建一支队伍,到时候参加蹴鞠比赛,倘若能够拿到第一,皇上肯定会为殿下高兴,即使拿不到第一,皇上见殿下支持汉王举办的比赛,也会因为殿下对兄弟的友爱而感到高兴。”

  张玄素这样一说,众人都觉得有理,自是支持他的意见。李承乾见大家达成共识,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