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296章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296章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外耽误了片刻,李恪一行人开始向太原城而来。

  这次,陈其出城的时候,带出了一千多名鹰卫。

  所以,入城的时候,两千名鹰卫将李恪一行人护卫在中间。

  起初,李恪对陈其的做法有点不悦,但看到这名心腹将领跟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他也就没有当面训斥陈其。

  可是,当他一入太原城的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错怪陈其了!

  太原城的百姓夹道两边,热烈的欢迎李恪。

  整个太原城通向北王府的街道两边人山人海。

  李恪自己想不到百姓们怎么会自发的前来欢迎自己呢?好半天他认为这是李言等士族大家为了讨好自己而组织的欢迎仪式呢!

  可是,经过一路走过来,当李恪等回到了北王府,李他这才弄清楚了原因。

  原来,这不是李言等士族大家组织的仪式,而是太原百姓知道李恪今天回太原,是他们自发组织的欢迎仪式。

  为什么呢?

  因为,李恪坐镇太原的四年时间,在他的带领下狄知逊和李言等官员将并州治理的仅仅有条,再加上李恪又是打败了突厥人英雄,而太原是李氏龙兴之地,百姓都是那种铁了心的非李氏不能立的人。所以,才会有刚才的,太原城的百姓们夹道欢迎的场面。

  而经过这里欢迎仪式,李恪终于体会到了为什么太原的位置会这么特殊。

  原来,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难怪,李世民会将自己放在并州,将治所设在太原。

  李恪今天是终于体会到了李世民的另一层意思!

  北王府是李恪被封北王之后,李言等士族大家为了讨好李恪,也为能够在太原体现李恪的地位而将几座府邸进行合并修葺的王府。

  李恪知道这是太原关陇士族对自己在忠心上的标示,他也就没有说什么,坦然的收下了这份大礼。

  李恪回到北王府,他先是让阿史那云跟并州个官员和将领见面,这才让兰儿服侍阿史那云早为她准备的阁楼。

  而李恪则是跟众人聊了片刻,就让陈其负责安排袁天罡、李淳风和董伯仁、谢偃和王绩等一行人。

  李言等刺史府官员和郭孝恪等都督府将领也识趣的李恪。

  北王府的大殿里就剩下了狄知逊和许敬宗两个人。

  “同怀,事情办的怎么样了?”李恪急切的向狄知逊问道。

  “殿下,微臣已经顺利的将孙思邈留在太原!”狄知逊向李恪汇报道。

  “太好了!同怀你用的是什么办法?”李恪兴奋的问道,他也想清楚,狄知逊究竟用什么办法留住了孙思邈这尊大神。

  “殿下!”这个时候就见许敬宗说道,“狄刺史身体有疾,孙思邈才留下为他诊治的!”

  “什么?”李恪大惊,他觉得狄知逊看着好端端的样子,怎么会有病呢?不过,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狄知逊好像在任的时候活的岁数也不是很大,时间不长。

  所以,这倒是提醒了李恪,他觉得身边这些将领的身体方面,他不能掉以轻心。只是,当李恪一想到孙思邈就在刺史府,心里激动不已。

  “同怀,那你现在就带我就见见这个孙思邈吧!”李恪对狄知逊说道,狄知逊也清楚了李恪想开办学院,想开设医学类的学院,让孙思邈任职。

  所以,看到李恪急切的样子,他劝道,“殿下,微臣管孙思邈不是寻常之人,不可轻视怠慢,还请殿下沐浴更衣,再和微臣前去也不迟啊!”

  经过狄知逊这么一说,李恪举得他的话很合理。

  确实,他和一路上行程匆忙,而为了便于行走,他换了便服。

  现在人已经到了太原,他是应该穿上王袍,庄重的去见孙思邈才对,这样才能体现出他礼贤下士的风格,还会给孙思邈留下一个对他很尊重的影响。

  李恪让狄知逊和许敬宗两人在大殿等他,他再是在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更衣,这才出了北王府和狄知逊还有许敬宗三人来到了刺史府。

  在刺史府,孙思邈喜欢安静。

  所以,狄知逊将他安排在了后院。

  李恪在狄知逊和许敬宗两人的陪同下来到了后院孙思邈的院落,就看见孙思邈在捣鼓药材。

  见到狄知逊带着李恪前来自己的院中,孙思邈从李恪的服饰上就便出了他的身份。而且,他隐隐之间觉得狄知逊留下他,肯定跟李恪有关。

  孙思邈不是那种避世之人,李恪和狄知逊的漠北之行,还有两人又一同任职并州,这些事情他还是很清楚的。

  “老朽见过北王殿下!”孙思邈给李恪施礼。

  可是,李恪早已上前扶住了他,“孙老先生不用多礼!”

  “不敢当!”孙思邈对李恪也很客气。

  “孙老先生在太原过的可好啊!”李恪问道。

  “还不错!多谢狄刺史的盛情款待啊!”孙思邈向狄知逊说道。

  “不敢!同怀还有多谢孙老先生的医术啊,要不是有你,同怀还真不知道自己身患顽疾!”狄知逊谦虚的说道。

  “哦,对了,孙老先生,同怀的病不要紧吧?”李恪听狄知逊说自己身患顽疾,他便担心的向孙思邈问道。

  “殿下不用担心,狄刺史吃了老朽开的药已经好了一大半,过不了几天挽救就能彻底根除!”孙思邈淡淡的说道。

  李恪心里轻松了不少,而一旁的狄知逊看到李恪这么关心他的病情,他心里感动不已。

  “可惜啊!可惜!”

  等到大家进屋就坐,孙思邈还没有问李恪来这里目的,就听见李恪痛心疾首是叹息不已。

  “殿下,心里可有心事?”孙思邈问道,他猜不透李恪这句话的意思!

  “没有,本王只是忧心天下百姓的病而已!”李恪给孙思邈买了一个关子。

  就见孙思邈果然上了李恪的当,他向李恪问道,“殿下,天下百姓有什么病?”

  “今日,同怀能遇上孙老先生,才能查得出身上的顽疾,才能及时的医治,方能捡回一条性命,可天下百姓数万万之多,身上有顽疾的不知有多少,他们岂能像同怀这样遇到孙老先生?那他们岂不要没了性命!”李恪哀伤的说道。

  孙思邈这才听清楚李恪的话里的意思,他淡淡的道,“这个老朽也没有办法!”

  “孙老先生,要是本王有良策,你是否可以帮助本王呢?”李恪设下了一个陷进给孙思邈。

  “医者父母!只要能救更多的百姓的性命,老朽有什么不能帮殿下的呢?”孙思邈果然掉进了李恪的陷进之中。

  “好啊!孙老先生的胸襟实在是让本王佩服啊!”李恪赞叹道,为了能够得到孙思邈,他也不得不拍孙思邈的马屁。

  “殿下还是说你的良策吧!”孙思邈显然不领李恪的马屁之情。

  “是这样的孙老先生,本王想在太原府开设一所能够想世人传授医术的中医学院,只是欠缺管理者和授课之人,还请孙老先生能够屈就任职。”李恪的话说道的很委婉。

  “赎老朽得罪了,殿下还是另请高明吧!”孙思邈当即就拒绝了李恪的邀请。

  “孙老先生可否听本王一言?”李恪见孙思邈拒绝了他自己,他也不恼怒,这是他预料之中的事情。

  “殿下要是说让老朽去你的中医学院授课,那还是不要说的好!”孙思邈是一点都不给李恪面子。

  “敢问孙老先生,你的医术如何?”李恪淡淡的问道。

  “不能说天下无双,但也世所罕见!”孙思邈如实的回答李恪。

  “那像孙老先生这样的大夫人世间有多少?”李恪问道。

  “不足三人!”孙思邈答道。

  “那孙老先生一生能救几个人?”李恪继续问道。

  “数百人而已!”孙思邈回答,但这是谦虚之辞,也是孙思邈的实话,在孙思邈的眼中,平常的大夫能治好的病,要他医治的话,他不觉得这是他在救别人,只有别人医治不了病人,让他就救活了,他认为这才是救了别人的命。

  “是啊,孙老先生答的很对,你是医术天下无双,可你有限的生命之中也只能就数百人,可大唐有千千万万的等着孙老先生去救呢,可孙老先生能去吗?不能,因为孙老先生没有时间,同样也没有这个经历!”李恪掷地有声是说道,“可是,只要孙老先生能够培养出数以十万的弟子,他们个个都能达到孙老先生的医术水平,那会救多大大唐百姓呢?”

  “……”

  李恪没有给孙思邈说话的机会,他继续说道,“还有很多病,孙老先生可能也会遇到难题,可能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还有钱财去解决他,可是本王能够给你提供这样的条件呢?”

  “今天,本王打扰孙老先生了,多有得罪!”李恪向孙思邈施礼道,“只是本王想告诉孙老先生,医学之道,在于利民,医者父母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还请孙老先生三思而后行!”

  李恪说完,微微拱手,便离开了孙思邈的小院,留下了陷入沉思之中的孙思邈。

  李恪很肯定孙思邈会答应他,没有别的原因,就一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李恪觉得就凭这句话,就凭孙思邈的道德操守,他一定会答应自己!

  第四百四十八章药王,你就出山吧!

  第四百四十八章药王,你就出山吧!

  第五卷第四百四十九章商业合作

  晚上,李恪要给董伯仁、王绩和谢偃还有袁天罡、李淳风等接风洗尘

  所以,他回到北王府就一直待在房,没处理军务,待在自己的房的主要目的还是思考恩美开办这三所学院

  对于商业上问题,他觉得柴哲威和李宗还有李愔三人能够解决好这个问题他是有意要给三人放权的,目的也是将三人培养成独当一面的人物

  至于在海军方面,刘仁轨已经向太原而来,只要等到刘仁轨到了太原,李恪相信跟他说清楚自己的想法,以刘仁轨的能力,组建海军号还是没有问题

  所以,唯一让他烦心的就是这三所学院的建设了

  这是烦心不是经济上的问题,是人才方面的欠缺上

  主要还是体现在学院的教授水平上

  当然,他对自己手里的这几个人还是有信心的

  所以,对于孙思邈,他也发了一份请柬,让他今晚到北王府赴宴

  晚上,北王府灯火通明,人声鼎沸

  李恪在钱财方法从来都不愁,所以,宴会的规格很高

  首先到的第一个人是李淳风,自从他归降李恪以后,跟李恪走的很近,李恪也不清楚他归降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目的,但对于李淳风的为人他还是很清楚,他不是一个大逆不道的人,不会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所以,李恪才能容忍他不明不白的在自己的身边

  其次,出现的自然是董伯仁和王绩还有谢偃三人,他们三人本就是以前隋朝的老臣,又都是在文学和艺术方面很有造诣的人

  所以,经过这几天的接触和理解,三人大有惺惺相惜的感觉

  李恪将三人迎到偏厅喝茶,静等大家

  再然后出现是袁天罡

  李恪对袁天罡也很敬重,对他很礼遇

  等到接风洗尘的人到齐,李恪跟众人继续在偏厅喝茶,还跟大家聊些关于学院的建设方面的问题

  不过话题一牵扯到学院的问题上,关于这次组建皇家汉学院,在做的除了袁天罡,其余四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但李恪听后都发现他们之中除了李淳风之外,其余三人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不怎么重视,这让李恪有点失望

  不过他也觉得很正常,别说大唐不重视自然科学,就是整个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何时真正的重视过这个问题

  要真是重视过,就凭秦汉,唐宋和明这几朝在这方面取得的领先于世界的优势,怎么会出现鞭子王朝统治之后的屈辱历史呢

  所以,李恪在想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也就释然了

  而就在这时候,王中长走进偏厅,他告诉李恪,大殿里酒宴已经准备妥当,众人已经就绪,就等李恪一行人了

  李恪这才跟董伯仁和袁天罡等一行人来到了大殿

  大殿内并州刺史府和都督府诸将已经到齐

  都督府主要是郭孝恪、陈其、许敬宗和任虎、侯虎还有哲羽等将领

  刺史府出了狄知逊和李言之外,还有刺史府的长史元德谦和司马于开伦

  可以说,刺史府除了狄知逊之外,诸人都是代表了太原关陇士族,李恪对他们还是比较看重

  所以,李恪一出现,众人自然要上前施礼

  “诸位不用多礼,今天本王设宴,款待老师和几位丈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