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294章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294章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中长和薛仁贵见李恪下达了停手的命令,他们便立即住手。

  “你们不用比了,本王答应你就是了!”李恪对薛仁贵说道。

  “多谢殿下!”薛仁贵向李恪谢道,他之前还很自负,觉得以自己的能力,绝对会在黑衣卫出类拔萃,不过经过刚才跟王中长的jiāo手,他才发现黑衣卫果然不简单,就跟他jiāo手的这名shì卫,他不敢说自己一定能赢,再别说他听说过黑衣卫的头号战将是陈其了。

  “多谢殿下!”

  这个时候,周文、周武和周青向李恪谢道。

  “不用谢本王,本王容许你们进并州军,但光宗耀祖还要看你们自己!”李恪的话也很直白,但这样的话在薛仁贵这种憨直的来听就觉得特别悦耳。

  “殿下放心,我们兄弟不会让你失望!”薛仁贵有点兴奋的说道。

  这个时候,李恪将目光投向了李淳风,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今天自己只有四人投靠自己,他的意思就是想告诉李淳风:李淳风,你输了!

  可是李淳风看到李恪的目光,不但没有一丝的气恼,反而淡淡一笑,好似很不在意输赢一样,这让李恪莫名不已。

  第四百四十四章李淳风,你输了

  第四百四十四章李淳风,你输了

  第五卷第四百四十五章十万雄兵就这么得到了

  但是,李恪的疑惑还在持续,就听见薛仁贵说道,“殿下,卑职还有一个兄弟,他精于骑兵箭术,卑职向殿下举荐他”

  薛仁贵现在已经入了并州军,称呼也改变了,自称卑职

  李恪愣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会这样,薛仁贵会向他举荐一个人

  “他在哪里?”李恪向薛仁贵问道

  他现在不看李淳风也能猜的出这厮一副奸计得逞的样子,正在看着自己

  “他人就在绛州,卑职已经写信通知他了,让他到太原找卑我”薛仁贵向李恪回道

  “行,本王就答应你了”李恪淡淡的道,他现在心情很复杂,高兴有之,失落有之,高兴是得到了五员大将,失落的输给了李淳风,不清楚李淳风会跟自己提什么要求

  薛仁贵和王中长的比试结果,薛仁贵等顺利的加入了并州军,黑衣卫内部又进行了几场比武,这才让众人兴致所归

  等众人解散回自己的寝帐,李恪让阿史那云自行回去,他说自己有点事情要处理一下

  阿史那云自然不会在政事上耽误李恪,很乖巧的离开了

  帐内就剩下了李淳风和李恪两个人

  “李丈夫,看来是你赢了,说说你的要求?”李恪淡淡说道,他实在的觉得憋屈,这还是他第一次输,而且输的还这么彻底

  “殿下,你不用这么急”李淳风不紧不慢的说道

  “我想还是早点解决你的问题为好”李恪没有给李淳风什么脸色

  “那我们到外面去聊”李淳风建议道

  李恪一听就觉得惊讶,难道李淳风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要让自己办?不过他既然跟李淳风打了赌,就不能失言

  两人出了大帐,来到了帐外一处空旷的平地上,距离营地大概有六七百步,这里说话其他人都听不到,当然,李恪身边的侍卫例外

  “现在,李丈夫可以说了”李恪淡淡的说道

  “在我提要求之前,想问殿下一个问题”李淳风故意卖关子道

  “丈夫请问”李恪无奈,但也只能忍着,谁叫他赌输了呢?这就叫愿赌服输啊

  “殿下相比对佛教很了解,能不能请殿下说说自己对佛教的看法?”李淳风突然提出的问题让李恪一惊

  因为,李恪心里很清楚,李淳风的老师袁天罡的道士,是属于道教的人,而佛道本就是争锋相对的存在

  现在,李淳风既然的袁天罡的徒弟,肯定会继承他道统,这样可以将李淳风归为道教徒,他现在以道教徒的身份向李恪询问对佛教的看法,那意思自然已经很清楚了,而李恪现在已经明白了他会跟自己提什么样的要求

  佛教?

  李恪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只是觉得在后世,佛教的一些避世思想,还有一些因果报应的思想束缚了一部分世人,使得人性加趋于和善,没有了血腥和蛮狠,这使得华夏民族老受人欺负

  但是,现在让突然间要对佛教做一番理解,阐述一下自己的见解,他还真觉得为难自己了

  “李丈夫,你的问题本王不能回答,因为直到现在,本王对佛教理解尚浅,根本就没有什么自己的见解”李恪说的很认真

  “那殿下对我道教的理解吗?”。李淳风不依不饶的问道

  “南北朝时期兴起了一股灭佛风,本王想,贵教可没受到过这样的礼遇”李恪反问道,不过他这句话很有艺术性,南北朝的时候,佛教兴起,小至贫民百姓,大至帝王将相无一不信佛,这使得梁朝出现了一位皇帝,动不动就跑到寺院出家,害的大臣们每次都要去用大量的钱财才能把他赎出来,他就是梁武帝

  所以,李恪这句话中有贬斥佛教的意思

  但还有另一层一次,李恪想李淳风自然会很清楚,不用他给李淳风再做解释

  “有殿下这句话,李淳风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李淳风甘愿服侍殿下十年,不知殿下是否信得过我?”李淳风很直接的问道

  “李丈夫能助我,本王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信不过你呢?”李恪欣喜的说道

  他可是很清楚李淳风的能力,说抵得上十万雄兵一点都不为过

  历史记载,李淳风可是唐代最为杰出的天文学家、数学家而且,他的成就也很高,他改进汉代落下闳发明的天文浑仪,加黄道、赤道、白道三环古称三辰仪,使天文观测便捷精确,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唐以后所制浑仪都仿此结构,现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复制的古浑仪亦仿此结构

  他受诏主持并与国学算学博士梁述、太学助教王真儒等注解的《周髀算经》和《古算十经》颁行为全国教材,是世界上最早的数学教材,对后世东方数学影响巨大深远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一直沿用到近代李约瑟博士称其为:“整个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著作注解”

  他25岁上改进《戊寅元历》,唐太宗亲自主持专家评议,最终采纳了李淳风七条建议

  他编著《晋?天文志》时,总结的慧星尾“夕见则东指,晨见则西指”,常背太阳的规律,比西方早九百多年被李约瑟誉为“天文学知识的宝库”,对后世天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他集近40年对天文观测、推算的成果,编制了《麟德历》,而成为他在太史局工作的收山杰作,术者称其精密

  他在淳风村隐居期间,用自己设计的“三脚鸡风动标”观风、测风,并将风定为八级,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古代科学家,1000年后,欧州人才在李淳风所定八级风基础上细化为十三级风

  而且,李恪最为清楚的就是,他与袁天罡合著《推bei图》,预言了“太平天国”、“清兵入关”、“日本侵华”等历史事件,被誉为东方千古预言奇

  这样的奇人甘愿辅佐自己,李恪怎么会不答应,他怎么不会不高兴呢?

  “李淳风见过殿下”李淳风对李恪施礼道,态度很恭敬,这表明他已经向李恪表示了效忠

  “淳风不用多礼请起”李恪上前扶住李淳风,他的称呼也改变了,两人算是确定了一个明确的关系

  “淳风可以到本王开设的学院任职,可以教授学生,可以著立传”李恪对李淳风道,“今后,只要你有什么要求,本王能够满足你的,就不会敷衍你”

  李恪这算是给了李淳风一个肯定的答复而在皇家学院任职,这就等于有了一个官职

  “多谢殿下”李恪颇为感动,李恪对他确实不粗

  见他继续说道,“臣还要请殿下赎罪,之前臣对殿下的诸多无礼只是想试探殿下的脾性而已,还请殿下赎罪”

  “那淳风觉得本王如何?”李恪笑道

  李淳风见李恪这么问他,他也淡淡一笑

  两人之间没有说话,但都明白对方的心思

  李恪的意思就是,你之前数次奚落和针对我,我对你没有说过什么?那既然对你没有说过什么,那我还是治罪于你吗?

  而李淳风则是清楚李恪根本不在意之前他对李恪的针对性不满

  两人相视一笑,携手走向李恪的大帐

  第四百四十五章十万雄兵就这么得到了

  第四百四十五章十万雄兵就这么得到了

  第五卷第四百四十六章文化奴役

  李恪和李淳风来到大帐,两人相对而坐…_)

  李恪自然要请教李淳风一些问题,另外他也有考校李淳风的意思

  “本王这次去太原,主要做三件大事,第一,开办学院;第二,发展商业;第三,组建海军”李恪简短的对李淳风说道,“不知道淳风有什么建议?”

  李淳风微微一想,便想李恪问道,“殿下,你做这三件事情,都是有自己的目的?”

  李淳风问的很直接,但李恪就是喜欢他的性格

  君臣之间,揣摩猜测是最招忌讳的

  虽然,李恪和李淳风之间不是君臣,但也是上级和下属的关系

  李恪很希望自己和李淳风之间能够达到开诚布公的地步

  还有一点,那就是清楚于李恪推算能力的李恪,认为即便是自己骗了李淳风,只要他肯推算,只要他想知道也不难

  李恪对于李淳风的历史记载了解的还是很多,诸如,他著《宅经》,而被尊为风水宗师;他著《六壬阴阳经》,而被尊为六壬祖师;他著《金锁流珠引》、《太上赤文洞神三篆注》而成为道学经典名著,并成为唐代道家名人因此,明代杨维贞指出:“古今知天文历数者,应首推李淳风”

  还有就是,传闻由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命两位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作,以推算大唐国运由于李淳风推算的上了瘾,一发不可收,竟推算到唐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泻,还是回去休息!”,而因此,推bei图才得此名根据李淳风的推算,由唐开始一直预言到未来世界大同,当**包括六十象,六十,代表著循环周而复始的意思推bei图因为它预言的准确,使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心惊,一直被列为禁,直到后世它在国内依然没能逃脱禁的黑名单

  所以,让数个王朝对列为禁,即便科技发到的现代社会,依然不能当众于天下可见李淳风推算之强和精准

  因此,李恪觉得对这样一个人保守自己今后要做的事情是很没必要的就以他的能力,既然想效忠自己,那他自然已经推算出了自己今后的结果,才会这么做

  “第一,开设学院,培养一大批不论门第高低,之论才学品德的有才学之人,让他们入仕,依次来改革士族政治所暴露的诸多弊端”李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

  但是,李淳风听了之后没有露出多少惊讶之态,只是淡淡的点头

  “第二,开设陆军学院,就是想培养大批的有战略眼光的将领,大唐的西面很有很广袤的土地,本王不收之,是在可惜组建海军的目的也一样,在大唐南边,在大海之中很有很多岛屿,很有很广阔的陆地,这些都必须为我大唐所有”李恪说的很自然,好像整个地球就是他的一样,听的李淳风都有点汗颜

  但是,李淳风绝对相信李恪的话,观察形象,对天文学深入了解的他,相信李恪所说的大海之中还有的岛屿,在海的另一边还有广阔的陆地

  只是,李淳风对李恪说的话有点惊讶,他惊讶的是李恪怎么会这么肯定,他是通过观察形象才有这样的预感,难道李恪也是一个星相学家?

  “至于,发展商业吗?肯定是为了好的统治的陆地和的地域”李恪简短的说道,他清楚李淳风对商业方面不深感兴趣,也就没有说太多

  “看来殿下志向不小啊”李淳风说道

  “既然是逆天改命,就必须要做出一番成就,不然怎么对得起天,对得起这条性命呢?”李恪毫不忌讳的说道,他很清李淳风说出逆天改命觉不是无的放矢

  “殿下,武力侵占,经济通知,你有没有想过文化奴役呢?”李淳风淡淡的说道

  可是,他的这句话在李恪听来无疑是晴天霹雳啊

  文化奴役?

  这不就是辫子王朝对华夏族的统治吗?

  通过宣扬忠君思想,使得华夏族在皇帝都没有了时候,很多人痛苦流涕,在一说到皇上的时候要口头跪拜

  绝对不行,李恪没有想过用文化奴役一个民族

  他觉得自己要是这样做了,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