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回到唐朝当皇帝 >

第235章

回到唐朝当皇帝-第235章

小说: 回到唐朝当皇帝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塔塔斯托的时候,塔塔斯托脸色露出了胜利微笑。他这次主动请缨夜袭唐军军营,就是想跟颉利证明自己的能力,想让颉利更加的倚重他。现在,斥候回报说唐军营地周围基本没有斥候,但军营里却是战马嘶鸣,人影不断的时候,他就觉得唐军这次大意了,这次正是自己偷袭的最佳时刻。所以,塔塔斯托跟阿根族的首领一商量,决定了直奔唐军大营的计划。

  塔塔斯托和阿根族是首领合兵大概有三万多四万人吗,而四万精骑狂奔的时候气势也不小,要是夜袭唐军答应的话,五里之内唐军肯定会发现。但是,塔塔斯托现在已经被胜利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他现在想的第一个目的就是冲进唐军大营,用自己手中的铁骑踏平唐军的大营。

  所以,在塔塔斯托的带领下,将近四万多突厥精骑杀进了唐军军营。

  只是很可惜的是,塔塔斯托杀进唐军军营,骑马狂奔到唐军营帐的中军大帐的时候发现营内空无一人。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当了,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下达撤退的命令,就见天空中划过一道流星,带着火的箭果断的落在了塔塔斯托的身边。

  “哗——”的一声,熊熊大火开始燃烧,而这个时候借着大火的光芒,塔塔斯托才发现他所在的答应道出堆满了材禾,他才明白这个就是唐军给他设下的圈套。

  一支支带着火的箭落在材禾,燃气了熊熊的大火,塔塔斯托看到不少突厥精骑也被大火包围。

  “撤退——”塔塔斯托果断的下达了撤兵的命令。

  可是在这个时候,大军已经乱成了一团,根本就不听从他的命令,开始四处逃窜。

  塔塔斯托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他所带领的骑兵只能临时拼凑的骑兵,根本不是他本部人马。所以,这个时候他的命令根本就不会这些人估计,为了逃命他们不会遵从自己的命令。所以,他很有自知之明的带领自己的本部人马逃离了大军,独自开始向营外冲击。

  只是李恪和李靖定下的火攻击不是那么容易逃脱的,所以,既是塔塔斯托怎么努力冲击,他所面对的依然是熊熊大火。

  “完蛋了!”这个念头在塔塔斯托的脑海里不断的重复。

  同时,他的断臂在这个时候也开始疼痛,剧烈的疼痛使得差点摔下马背。

  “怎么办?怎么办啊?”

  这是阿根族首领的声音,他现在已经快成了一个疯子,本想着跟塔塔斯托前来袭击唐军大营,能够戴罪立功,这样颉利有可能不会收了自己的兵马大权,还是让自己做阿根族的首领。所以,在颉利下令让他跟塔塔斯托一同前往的时候,他心里很高兴,表现的也很活跃。但是现在呢?当他自己置身在火海之中的时候,他被胜利冲昏的头脑开始清醒,他才知道自己想的有多的愚蠢,他恨自己怎么会这么冲动,跟塔塔斯托这样没有脑子的将领来这里呢?而他自己不知道的是,塔塔斯托是没有什么脑子,但他自己何尝有过脑子呢?不然,现在他自己也不会置身在火海之中。

  远处,静静观看这一场火烧大戏的李靖和李恪两人脸没有任何的表情。

  自古战争就必须死人,对于将军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对于士兵而言,则是封侯拜将,对于君王来说这就是一场游戏,权利角逐的游戏。

  所以,李靖已经熟悉这样的生活,面对眼前的火海之中慢慢死去的突厥骑兵,他没有半点的怜悯之心。

  同样,李恪就像一个冷眼旁观者,他也没有任何的慈悲和怜悯。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两军交战,对方不死,那死的人肯定是自己。

  所以,李恪绝对不会对眼前的敌人存任何的慈悲的念头。

  而这个时候任虎和王真也率领鬼面骑回归,两人立即来到了李恪和李靖的身边汇报夜袭的情况。

  “你们的任务完成了?”李恪冷冷的问道,丝毫不因为两人是自己的部下就格外对待他们。

  “回殿下,任务完成的很顺利,突厥的营盘防御能力很差,我们没有浪费多少时间就冲进了他们的营地,比我们刚开始预料的要顺利很多!”任虎简单的说道。

  “而且,我们一连冲破了两个营盘,就我们鬼面骑的夜袭给突厥人的损失也不小!”王真补充道。

  “恩——你们具体说说!”李靖开口说道。

  “诺”任虎和王真道,然后两人简单了说了一些自己冲入突厥营盘之后的种种情况,特别是道出了突厥以部落的形式扎营,才会让他们有机可乘等,李靖听完两人的汇报也很满意的点头。

  “恩,你们完成的不错啊!今晚就先到这里!你们先下去休息,记得明天写份战后总结交给本王。”李恪说道。

  “诺”任虎和王真道,两人跟李恪和李靖施礼完毕,这才骑马离开。

  “什么是战后总结?”李靖疑惑的问道,“殿下可否给老夫解释一二呢?”

  “是啊,战后总结!”李恪叹息了一声,重复说道,但看到李靖很认真的样子,他笑着解释道,“在并州军当中,只要一名将领参加了一场战争,那他在战后都要写一份关于战场的得失的经验的总结,不管是失败的经验还是胜利的经验都必须要写。”

  “恩——听起来这样做好像很不错啊!倒是很有创新啊!”李靖思量了片刻后说道,“难怪老夫总觉得并州军打仗要比大唐其他的军队更灵活,在对阵突厥的时候更加有经验,现在老夫算是明白了,真正的原因就在这里啊!”

  李靖这句话确实是发自肺腑之言,他一直觉得李恪的并州军身有一些东西,具体是什么东西存在,他到现在都不清楚,他想深入了了解这支军队,可是让他失望的是,这么长时间他在并州军身什么问题都没有发现。现在听李恪说出战后总结,他的心里豁然开朗。作为打了数十年仗的老将,他自己就有一个习惯,就是参加一次战役,战后他都会做出总结,而这也是他到现在每战必胜的原因,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现在的并州军所以的将校都会这么做。他自然也很清楚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那就是将领们会在不断的总结中发现自己缺点,看清自己的优点,他们会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统军能力。

  “不敢承大总管的夸奖啊!”李恪也客气的说道,但他没有否认并州强悍的原因在于将校的统帅能力。

  俗话说的好,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确实,并州军这几年在他的带领下能够变得现在这般的强大,问题跟参加战斗之后的主将们都会做战后的总结有关系。

  “汉王殿下手里也有不少这方面的总结下来的笔记”李靖突然跟李恪问道。

  李靖的话李恪一点都不吃惊,他淡淡说道,“本王确实也有战后做总结的习惯,总结成功的经验,也寻找失败的原因。”

  只是李恪没有理解透李靖的话里的意思。

  所以,他在听到李靖接下来的话时候,他自己也大吃一惊。

  就听见李靖说道,“殿下是否能够将你的笔记借给老夫阅览呢?”

  “……”

  李恪不知道该怎么答复李靖,他确实不知道李靖这句话是跟他在开玩笑还是认真的。

  “殿下不要多想,老夫只是想看看殿下的毕竟,看在今后编纂兵的时候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帮助!”李靖看到李恪惊讶的表情,立即解释道。

  “恩——大总管——”李恪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表达,他还是第一次失态。毕竟对方可是大唐的军神啊,历史大大有名的名将啊,要主动看自己的战争总结的笔记,李恪怎么能不失态呢?

  “行——不过那些毕竟暂时不在本网身边,等这场战争结束之后,本王亲自送到大总管的府。”李恪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说道。

  “好——到时候老夫再跟殿下痛饮一番!”李靖也笑道。

  他的话中丝毫没有将李恪当成的皇子,当成是一个晚辈看待,而是将李恪当成了知己,当成了朋。

  第五卷第三百五十章班师回营

  夜袭的唐军陆续回到了自己的营地,但他们发现营地已经被大火烧成了一堆灰烬,还有不少没有烧干净的尸体,正在露出洁白的白骨。

  “末将参见大总管和殿下!”李敬玄和马良成向李靖和李恪施礼道。

  “将士们的士气不错啊!”李靖夸奖了李敬玄一句。

  “只是这场仗损失很大,将近损失了八千多人吗!”李敬玄语气悲凉的说道。

  “有战争就有牺牲,对于军人死亡是很正常的一家事情。”李恪指着对面营地的废墟说道,“在这里,就在昨天晚,突厥死了将近三万人,两个部落首领都被活活的烧死。”

  李恪的话很直白,但很有道理,大唐跟突厥打仗,大唐士兵死了,但突厥也有人在死,没有不死人的战争。

  李敬玄沉默,马良成沉默,李靖就这么静静的看着李恪。

  “作为主将,你不该去考虑牺牲了多少将士,而是要去思考,怎么打仗才能减少更多将士不被牺牲!”李恪一字一句是说道,“你们两个回去好好写一份对这次夜袭的总结,将你们的得失都写出来交给大总管。”

  “诺”李敬玄和马良成告辞离开。

  “不错!”李靖淡淡的说道,李恪越来越像一军主帅,这样快的成熟速度确实让李靖很欣喜,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他是否该致仕呢?他自己已经老了,何不辞官在家,将剩下的时间用来编写兵呢?

  以前李靖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想到辞官回家的时候,想到大唐没有一个真正能够统帅千军万马的人的时候,他就压下了自己心中这个欲望。

  李靖这么想,不是说李绩和李道宗都不适合领兵,相反的他很看好李绩和李道宗。

  但是,他很清楚李绩所代表的不是他个人,他代表的山东豪强。所以,很大程度他都会以豪强利益为出发点,战争有的时候只会成为他晋升的捷径。而一个合格的统兵帅才,第一想到的避免死亡,第二是用最少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所以,李靖觉得李绩不适合接自己的班。

  至于,李道宗,李靖很看好李道宗的领兵才能。只是李道宗是李氏皇族,而他的身份有比较特殊,这使得李世民不怎么放心大胆的启用他。

  所以,综合各种原因,李恪才会在入职兵部,当兵部尚的时候还没有选择辞官回家。

  现在,李恪已经成了他眼中理想的接班人,成了能够统领大唐千军万马的合格统帅,李靖的辞官的念头又浮了他的心头。

  “末将参见大总管和殿下!”

  李靖的思绪被郭侍封打断。

  李靖看了一眼精神抖擞的郭侍封,再看了一眼他身后的新军骑兵,他们身隐隐有了一股子杀气,虽然这股子杀气跟鬼面骑的杀气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但还是让李靖很满意。

  “任务完成的不错!”李靖夸奖道。

  “多谢大总管夸奖!”郭侍封很谦虚的回道。

  “你先下去休息!”李靖说道。

  “诺”郭侍封跟李靖和李恪施礼,恭敬了退了下去。

  “有什么样的将军就有什么样的军队啊!”李靖淡淡的说道,“李敬玄的骑兵有一股子冲劲,郭侍封骑兵有一股子悍不畏死劲头。”

  “恩——这可能就是这两只骑兵最为原始的军魂!”李恪也淡淡的回复道,“这次颉利遭受的损失很大,可能往后颉利会变得更加的小心,我们要跟他打仗,能否还能取得这几场这样的胜仗就很难说了。”

  “经过这几天的几次打仗,颉利手中的十万大军损失了不少,现在剩下的全都是精锐铁骑,我们在训练我们的骑兵,但也不能否认我们在给颉利精简精兵。”李靖淡淡的说道,“今后的战场跟颉利争锋,恐怕就要看张公谨和李孟尝他们两人那边是是否能够敌得过突厥阿史那社尔,还有杜君绰和孙贰朗,他们才是我们的骑兵啊!”

  “恩!张公谨那边的胜负对我们能否取得胜利影响很大,对颉利是影响也很大,只是不知道他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李恪好像在自言自语的问道。

  “这个老夫现在也很担忧啊,只是,情况大概不会太好!”李靖严肃的说道,“要不然张公谨到现在不会还不给我们发来军报汇报战况!”

  李恪没有说话,显然是默认了李靖的这句话的意思。

  两人就这么沉默的注视着远方,久久没有开口。

  半响,李恪开口道,“大总管,我们也该往图论河大营撤军了,现在行军的话,今晚子时就能到达图论河的营地!”

  “恩,那就立即下令出发,大军班师回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