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丘吉尔传 >

第15章

丘吉尔传-第15章

小说: 丘吉尔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选结果与同年年初的上一次大选几乎完全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这可以看作是选民们对现任内阁的肯定和支持。因此内阁在下院通过了一项把上院的否决权降格为推迟权的议案。该议案规定,“在以民众而不是以世袭贵族为基础所组成的一个第二院来代替现存的贵族院”;规定财政案为“公共关系法案”,必须由下院议长加以认证,议长的批准证明书是“完全具有最后决定性的”,不受任何法庭的质询,贵族院也不得加以修正或否决,一俟国王批准立即成为法律;规定财政案以外的议案上院可以搁延两年,但如果下院在第三年议会举行期间仍然通过该法案,则只须经国王批准即可成为法律。

1911年夏末,上项议案被上院大幅度修改后退回下院。阿斯奎斯首相认为已经有呈请国王增封新贵族以使上院不能行使否决权的必要了;国王勉强同意了首相的请求。消息传开,保守党贵族们立即分裂为两派,以兰兹道恩勋爵和克尔桑勋爵为首的“修篱派”,主张接受下院的议案以钳制新贵族的册封;而另以霍尔斯伯里伯爵为首的“掘壕派”则试图孤注一掷,迫使国王出面作最后的仲裁。最后,“修篱派”在上院以131票对114票的微弱多数使这项议案得以通过,终于结束了这场持续已久的宪政危机。

在国际关系中,英国此时也面临着一场危机。1911年7月,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乘坐“豹子号”军舰驶抵摩洛哥港口阿加迪尔,表明了德国不甘于法国和英国在欧洲扩张而亦欲分一杯羹的意向。威廉二世自称为“大西洋的海军统帅”,炫耀德国军队所向无敌,可以随时出击任何对手。他公然表示了对法国和俄国的蔑视;仅仅是因为自身的一半英国血统,他才对英国略示尊重。这说明英、法、俄与德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已经公开化了。丘吉尔和劳合—乔治密切地注视着事态的发展,并毫不迟疑地作出了强烈的反应。劳合—乔治7月21日在演说中警告德国不要把英国看得“仿佛在这个国际内阁中微不足道”,如果德国人挑起战争,英国定将战斗下去。丘吉尔不仅完全拥护劳合—乔治的观点,并且运用内政大臣的权力迅速行动起来。他与陆军部联系,说服他们派兵对存储在伦敦地区的火药库里的、海军大炮用的无烟线状火药进行警戒。他频繁拜访外交部和陆军部,与军方高级将领多次接触,花费了大量时间查询帝国防务委员会的会议记录,以了解各方面的详细情况和英国备战工作的现状。他在广泛收集材料和征询意见的基础上,就一旦德、奥与英、法、俄两方之间爆发战争时将发生的情况拟出一份颇有说服力的备忘录,对将要发生的战事做了令人惊异的大胆预测。比如,他认为德国人将会在第20天跨过缪斯河,战争形势将在开战40天左右发生转折等等。他还忧心忡忡地提醒首相,海军部没有应付战争的适当计划,对发生任何突发性事变毫无准备,“他们目前几乎都在休假”。他得出了与德国的战争已不可避免的明确结论。他将把对付这一战争作为头等大事,“七年之内,我不会考虑任何其他事情”。

丘吉尔与劳合—乔治的态度令许多人、包括一些德国人大感意外,因为此前他俩在军费问题上是出了名的“主张节俭的人”。德国人甚至因为德国驻英大使麦德尔尼赫伯爵未能看出丘吉尔和劳合—乔治的态度变化而将其召回国。在为麦德尔尼赫伯爵饯行的晚宴上,丘吉尔对伯爵说,德国不应试图与英国进行海战,“如有必要,德国建成一艘军舰,我们将建两艘……,激进派与保守派无论怎样相互指责,但在这个问题上立场是一致的。”

阿斯奎斯将丘吉尔的备忘录印发给帝国防务委员会的所有成员,即内阁的一些重要大臣和军方高级将领。1911年8月23日,帝国防务委员会举行会议,听取陆军部和海军部关于战略计划的报告。会议同意了丘吉尔备忘录中关于战争主要将在法德两国陆军之间进行,战争一爆发,英国即向法国派遣远征军的意见。帝国防务委员会议还证实,海军在保证英国远征军安全渡过英吉利海峡赴欧洲大陆与法国并肩作战这一问题上,没有作任何计划。为此,首相阿斯奎斯决心更换海军大臣麦肯纳。1911年9月下旬,丘吉尔随首相一起到阿什菲尔德度假,阿斯奎斯邀请丘吉尔接替麦肯纳的海军大臣职务,丘吉尔立即同意了。本来陆军大臣霍尔丹亦有意于海军大臣一职,并试图将自己在陆军部创立作战参谋机构的作法搬到海军部再实践一次,但首相已和丘吉尔打过招呼,加之霍尔丹此前几个月已接受了贵族爵位的册封,这意味着他放弃了下院的席位,因而在与丘吉尔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首相认为:“大臣应该身处下院,海军部尤其不应倾心于照搬陆军部的一套。总的说来,我满意地看到,丘吉尔是合适的人选,况且他本人也愿意去。”事情就算是最后确定了。10月25日,如丘吉尔后来所说的那样,“麦肯纳先生和我以严格形式交换了各自的岗位”。

丘吉尔传……5 海军大臣

5 海军大臣

丘吉尔以一个工作狂的面目出现在海军部。他立即在海军部建立了参谋人员值班制度,规定值班人员在必要情况下发紧急警报。他极力造成一种临战气氛,促使部内各级人员相信来自德国的进攻已迫在眉睫。在他办公室写字台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北海大地图,他让参谋人员用小纸旗在图上标出德国海军兵力部署的变动情况。他认为这不仅可以使自己一上班就能详细了解敌方舰队的活动情况,还可以使自己和海军部的同事“经常保持敌情观念”。他经常乘坐皇家海军的“魔女号”快艇外出视察海军部队,几乎走遍了所有最主要的海军基地,视察了所有的大型军舰,详尽地掌握了海军各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跟随他一起来到海军部的私人秘书埃迪·马什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温斯顿每天至少工作八小时……,甚至连星期天也不能由我自己支配,在最近这四天中,我有三天时间是在‘魔女号’上度过的。我们已经规定了新的戒律,‘第七天是海军大臣的安息日,而在这一天我等却要做各种各样的工作’。”

丘吉尔请资深海军上将约翰·费希尔爵士担任自己的非正式顾问;任命海军上将弗朗西斯·布里奇曼爵士为第一海务大臣,取代了年龄几乎大丘吉尔一倍、声望极高、思想却跟不上形势的海军上将阿瑟·威尔逊爵士;任命巴滕贝格的路易斯亲王为第二海务大臣,后来又令其取代布里奇曼爵士成为第一海务大臣;又任命海军中最年轻的将官、40岁的海军少将戴维·贝蒂为自己的私人海军事务秘书。这些任命都是丘吉尔到任后几个星期内发布的。

1912年1月,丘吉尔在海军部正式建立了作战参谋部,由第一海务大臣具体领导。丘吉尔还下令对参谋人员进行培训,并要求将英国自古以来的海战范例作为培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措施收到了明显效果,有几项重要的战略设想就是由作战参谋部提出来,而且在战争爆发后予以采用了的。比如,对德国实行的“远距离封锁政策”即是一例。

丘吉尔勇于任事、雷厉风行的果断作风与海军部的传统行政模式从一开始就产生了较严重的矛盾。海军部不同于商务部,它的行政事务按惯例是由四位海务大臣协同海军大臣共同处理的,海务大臣们握有较大的实际行政权力。丘吉尔认为这种局面对于即将来临的战争而言是很糟糕的。他开始改变海务大臣们的职能,向他们发出强制性指令,要求他们服从海军大臣的权威。布里奇曼爵士就是不满于此并与丘吉尔发生争执而丢掉了自己的职位;丘吉尔坚持要他以健康原因辞职,而以更听话也更有能力的路易斯亲王作第一海务大臣,为此丘吉尔遭到了保守党人的抨击。但有时丘吉尔也不得不作些妥协。比如,海军中一些高级指挥官对丘吉尔在视察中允许低级军官和士兵发表意见甚至批评自己的长官深表不满。一次,挨了批评的诺尔基地司令、海军上将理查德·普尔爵士就此向更高当局提出申诉,丘吉尔提出要解除这位司令的指挥权,由于第二、第三、第四海务大臣联名以提出辞呈相要挟,丘吉尔被迫收回了自己的意见。

丘吉尔的做法在低级军官和士兵中却大受欢迎。他提高了已有半个世纪没变动过的士兵薪饷标准,修改了军纪条例中的某些处罚士兵的荒唐规定,并为士兵升迁为军官打开了一条尽管还十分狭窄的通道,规定优秀的士兵可以被任命为军官。海军的《舰队》月刊在丘吉尔任海军大臣约一年后曾撰文指出:“在海军历史上,对处理下级军官与士兵的各种待遇,还没有一位海军大臣能比温斯顿·丘吉尔具有更为实际的同情心。”

在推动海军进行更大规模的建设方面,他显然比他的前任麦肯纳做得要好,这一点是海军中从上到下都有目共睹的。丘吉尔一改过去“主张节俭”的旧形象,大力主张英国在与德国进行的海军军备竞赛中要压倒对方,因而提出了高额海军预算。1912年1月,德国想同英国就限制海军军备达成某种程度的相互谅解,这显然是一种外交上的策略手段;因为当英国政府的代表、陆军大臣霍尔丹到达柏林时,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国会宣布将大幅度增加德国的军费开支。这位被称为“凯撒”的威廉二世在讲话中宣称:“支持和加强德国在陆地和海上的国防实力,是我的永恒职责和本分。”他还说,德国人民“并不缺少能够拿起武器”的年轻人。

1912年2月,丘吉尔在格拉斯哥发表了一篇针锋相对的演说。他宣称,英国人从儿童开始就受到热爱海洋的教育,有当海军的精神准备,英国从来都不缺海员。他强调指出:“英国海军是一支无比强大的防御力量。”他特别提到海军对英德两国的不同意义:“英国海军对我们来说是必需的。而德国海军,从某种意义上说,对德国人是一种奢侈。我们的海军实力直接关系到英国本身的生死存亡,是我们生存的保证。对于德国人来说,海军实力就是扩张。”丘吉尔的演讲在德国和英国都引起了不满。威廉二世斥其为“狂妄自大”;英国内阁中则有人认为丘吉尔讲话太激烈,不慎重。但英国新闻界对这篇演讲却好评如潮。《泰晤士报》甚至认为丘吉尔的演讲“或许是……自1889年乔治·汉弥尔顿勋爵发表的著名声明以来,对海军政策作出的最好说明”。

1912年春,丘吉尔提出削减地中海舰队,集中兵力加强北海海域的防卫,由于保守党人的反对,这项计划在实施时被大打折扣。丘吉尔还认为,为了“在必要时刻到来的时候,保障……我们选择的自由和保持举足轻重的力量,事先对法国政策施加影响,这样做是完全必要的”。为此他与法国海军部举行了非正式会谈。但他也清楚地知道,自由党的广大党员反对与法国结成任何联盟,因此他只能将会谈局限于互通情报而不相互承担义务。

丘吉尔在领导海军战备工作的过程中,充分注意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军队作战能力的重要作用。他决定使用石油取代煤作军舰的燃料;在他的坚持下,内阁终于同意以200多万英镑购买英国—伊朗石油公司的控制权。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项效益十分显著的投资少、收益大的成功生意。他冒着风险决定将新型军舰上的主力火炮由13.5英寸口径改为15英寸口径,后来实践也证明了他的决定的正确性。他极力鼓励皇家海军航空兵部队在使用水上飞机和飞艇方面进行大胆试验,他甚至自己也学会了开飞机。

进行技术更新的昂贵投资使海军的费用大幅度增加。丘吉尔在提出1913年的庞大海军预算时,不得不非常策略地建议英国与德国进行谈判以暂停海军军备竞赛。其实他心里早已认定英德之间的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德国人对此建议毫不理睬,因此丘吉尔能够在同年11月理直气壮地提出警告说,海军的1914年预算又将比上年更加庞大。担任财政大臣的劳合—乔治虽然在战争问题上与丘吉尔态度一致,但也认为海军部的预算是过于庞大了。他在伦敦《每日纪事报》于1914年元旦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暗示说,伦道夫勋爵宁愿辞职也不同意过分庞大的军费开支。而丘吉尔微妙地反击道,他自己对“凡属此类性质的重大问题,如果内阁尚在考虑之中,就不接受报界的采访。”两个人的矛盾在逐步升级,似乎只有一方辞职才可能结束冲突。但劳合—乔治认为内阁不能少了丘吉尔这样杰出的人才,他甚至说,丘吉尔留在内阁里“值百万英镑”。于是,1914年1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