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木兰无长兄 >

第643章

木兰无长兄-第643章

小说: 木兰无长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罗浑带着笑意道:“还在厕房里蹲着呢,一时半会出不来。”
  拉肚子拉的连还手的余地都没有了,想来之前试酒的那个也好不到哪里去。
  “那就把他带走吧。至于土漠郡守……”贺穆兰意味深长地看向黄明仁:“相信黄尚书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黄明仁原本就想替沮渠牧犍将灵州“梳理”一番,这里几乎是后党的大本营,得到这个机会,立刻满脸诚恳地表示一定会给魏国使团一个满意的答复。
  那郡守也是真疼儿子,见魏国士卒要来提走那少年回去审讯,立刻将他紧紧抱在怀里,甚至以死相拼,让许多在场的族长和官员看了心有不忍,那少年倒是倔强,不但不害怕,还不停安慰郡守自己不会有事,就算有事他死了也没什么云云,引得许多北凉人升起了物伤其类之感。
  自从魏国继而连三在北凉出事,对各地的通商确实有了不少的影响,因为住宿和补给带来的发达商业一下子萧条起来,当地的百姓也陷入了惶惶不可天日之中。
  这世道乱了那么多年,还没安定下来多久,又要生乱,从国主到奴隶,没有一个不为所动的。
  这郡守的庶子无论是什么原因去袭击魏国人,但他们此刻站在凉人的立场,除了表明上唾骂他胡闹、不重大局,心里却还是赞叹他的勇气。
  这个年纪的孩子,许多还在斗鸡走狗呢。
  可惜赞归赞,他们的情绪对事情的发展一点帮助都没有。作为受害人和势强的那一方,少年还是被素和君身后的白鹭官带走了,郡守也被黄明仁带来的侍卫控制起来,恐怕少不了一些盘问。
  就在宴厅里一片乱糟糟之际,原本守着宴厅安全的镇戍校尉王兴悄悄地溜出了大厅,头也不回地投入了夜色之中。
  因为有这样不愉快的事,还有之前入城的阻拦,贺穆兰等人并没有留在卫城之内歇息,而是连夜返回了在外城驻扎的大营。
  被白鹭官押回来的少年除了一开始嚎的那几嗓子,后来就像是哑巴一样,一句话都不说。
  黄明仁担心魏国栽赃嫁祸,借故生事,留下几个部属拷问此地郡守就跟着匆匆而来,要求和魏国的白鹭官一起审讯这个少年,素和君笑了笑没表示反对,就让他在旁边看了看白鹭官的手段。
  白鹭官审问,其手段不用多说,那孩子没被戳几下就直接表现出崩溃的样子,自称叫土漠小白,哭着说没人撺掇,就是因为魏国在北凉作威作福看不惯,就想教训教训花木兰一顿云云。
  这话一听就是假话,带着人手在厕房等着,明显是想等人虚脱或没有抵抗之力的时候杀人或绑架,可惜太过幼稚,不知道一军主帅即使如厕也会有不少人守卫。
  要么就是事先打听过,知道贺穆兰如厕从来不让人伺候。
  如果是后者,那就更加居心叵测。
  可惜这少年年纪太小,落在白鹭官手里没有多久就体力不支昏了过去,再勉强刑讯恐怕会猝死,素和君有些遗憾地命令暂时给他休息一会儿,明日继续。
  这冷水一泼,少年哆嗦着就醒了过来,瑟瑟发抖着被看管了起来。
  他已经开始害怕明日的到来了。
  就像是还不够似得,已经拉肚子拉的快要虚脱的陈节当夜又发起了高烧,贺穆兰又气又急,盖吴和郑宗又没有回来,连夜带人敲开了城门,要求城中送名医来治。
  其实是想借这场骚动大开城门,好让盖吴等人趁乱溜回大营。
  然而直到第二天上午,贺穆兰一行人也没有等到盖吴和郑宗回营。

  ☆、第440章 勇敢和懦弱

  盖吴和郑宗带着几个斥候出身的黑山精锐离开了队伍,一路小心翼翼的隐藏行踪,靠着郑宗熟练的羌语打听到了普宁寺的下落,可还没有进入普宁寺,就在普宁寺后门的小径内给一锅端了。
  贺穆兰和素和君想的太简单了,以为他们只是去打探消息又不是去抓人,以他们的身手肯定没有什么问题,却没想到普宁寺既然可能是孟王后托付儿女的地方,以她的本事,怎么可能不在普宁寺里留有后手?
  普宁寺内外看似平静,实际上连只鸟都飞不进去。
  孟王后出去剿灭马贼带了三千孟家军,可她自己的亲卫队和所有心腹武装全部都留在了灵州的鸣沙郡,就是为了保护好自己的一双儿女。
  这些人许多都是生活在地道里的暗卫,一双眼睛在黑夜里也能视物,盖吴带着的人虽然惯于隐匿身形,但那只是相对普通人而言,对于这些专门用来在夜晚放哨的“暗卫”,盖吴他们就像是黑夜中的火把那么显眼。
  要不是顾及着孟王后还在对方的手里,需要他们打听消息,恐怕普宁寺里的人早就一刀一个把他们杀了。
  盖吴和郑宗是领头之人,两个人也不担心普宁寺的人会拿他们怎么样,来之前素和君就告诉过他们,如果不幸落入敌手,大大方方报出来历,北凉的佛门早已经倒戈了魏国,如果真是佛门的人,说不定他们还会捧着沮渠菩提送回来。
  要不是佛门中人,只要咬死了孟王后还在魏军,就一定能保命。
  这位白鹭官的话自然不会有假,盖吴直接说出自己是虎威将军花木兰的弟子,卢水胡人盖天台的儿子;郑宗更是担心小命不保,说出自己是魏帝身边的近臣,天子舍人兼使团的译官,是使臣之一。
  其他几位虎贲军都是那罗浑从虎贲军里挑出来的精锐,忠心绝对没有问题,只老实的做各种沉默状。
  果不其然,普宁寺里的人马大多是孟王后的兵马,听到他们的身份,只以为是孟王后挨不住刑讯,或者是为了子女的安危所以透露了沮渠菩提的行踪,却没想到是之前罗睺送回沮渠菩提时暴露了自己的行迹。
  因为这样的猜测,普宁寺里的人更加惶恐起来,将这些虎贲军关押起来之后,匆匆忙忙就要带着沮渠菩提跑。
  “你们想要我跑去哪儿呢?”沮渠菩提已经被这些躲躲藏藏的日子弄的快要疯了,这和他的母亲之前和他说过的“天下之大,哪里都去得”完全不同。
  “牧健兄长已经继位,我在外面是失踪的身份,无论出现在哪里,都有杀身之祸。更何况我的母后还在魏国人手里,我的阿姊又被寄养在土漠伯伯那里,你让我一个人逃?”
  他抿了抿唇。
  因为这段时间内心的煎熬,沮渠菩提已经瘦得脸没有巴掌大了,眼睛下面也是深深的黑眼圈。
  “我不想逃了,就让魏国人来把我带走吧。我原本就是要出使魏国的啊。”
  沮渠菩提露出疲惫的表情。
  “王后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事,就是因为魏国人没有把她交出去。即是如此,说明魏国还看重世子,只要世子没出现,王后的安全应该就无虞。”
  孟王后身边的将领卫亢龙对着沮渠菩提沉声道:“为了世子的安全,我们牺牲的已经太多,我知道世子你很累了,但在你安全之前,不能轻易妥协!”
  “我根本不想要你们为我牺牲这么多!”
  卫亢龙的话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沮渠菩提大叫了起来:“你们把我关在这个地方,天天等着我阿母来接我,结果呢?阿母带着大军走了,回来了吗?我阿姊被你们送去郡守那冒充我,为我做幌子,我求你们了吗?我求你们不要做啊!你们一个个都不愿听!”
  沮渠菩提捏着拳头颤抖:“我们一开始就错了,结果步步错,还要为我牺牲多少人才够呢?拿北凉所有的百姓作为替罪羊吗?”
  卫亢龙低着头听完沮渠菩提的哭诉,心中忍不住一阵酸楚,却只能化为一声叹息。
  他如今已经四十好几了,几乎是看着三兄弟长大的,他自己没有孩子,对待沮渠菩提像是自己的子侄一般,此时却只能寡然无味地吐出几个字来:
  “恕属下有罪……”
  卫亢龙垂下眼眸。
  “送世子回房!收拾东西准备从密道走。”
  “那些魏国人呢?”
  卫亢龙苦笑了一下。
  王后在他们手里,杀了盖天台的儿子激怒卢水胡人?还是杀了魏国的使臣激怒魏国人?
  他能怎么办?
  “把他们捆了丢在禅房,等我们走了之后魏国人会来找的。”
  他终是不敢做什么。
  沮渠菩提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强迫着走了。当初黄沙漫天之时,他就想去找最近的绿洲和城镇求救,却被铁卫营打晕直接送到了沙漠边陲的小镇,然后遇见一群穷凶极恶的马贼,以俘虏的身份不算太体面的被送到这里来。
  他在看见那可怕的沙暴时就知道大祸已经酿成,他曾不止一次的要求母亲将他送回去,一切就当成马贼见财起意,还有挽救的余地。
  可是他的母亲却安慰他只要做的不留痕迹,虽然有些变故,可结果还是一样的,并且在他还在沉睡的半夜,带着三千孟家军离开了卫城。
  鸣沙郡的郡守是他大兄的死忠者,鸣沙郡的校尉王兴是他阿母暗中收的徒弟,宫中暗卫出身,普宁寺的主持是他表嫂的父亲出家为僧的寺院,整个寺庙里的小和尚都已经被换了一遍,只有那位大和尚济宁还留在寺中主持法事,以免卫城的权贵发现寺中不对。
  他名为被“保护”,其实和被“软禁”也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后院这片地,他根本无法自己离开。
  有时候,他甚至想着干脆自尽算了。
  一切都是因为他的懦弱无能造成的,如果他是像他的两位兄长那样能干,他的母亲一定不会只想着带着他们离开北凉。
  如果白马是个男人,而他是个女子,也许这一切也不会变成这样……他的阿姊性格肖似两位兄长,一定能继承他们的衣钵。
  而他……
  他只会躲在阴暗的角落里软弱地哭罢了。
  “要离开了,为什么还哭呢?你不是一点也不想留在这里的吗?”
  和蔼的声音从门前传来,沮渠菩提抬起泪眼婆娑地小脸。
  当看到是表嫂出家的父亲,这位普宁寺的主持济宁和尚进来,忍不住害羞地擦掉了眼泪。
  这人虽然名义上是亲戚,实际上在表嫂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皈依佛门了。表嫂小时候是寄养在孟家的,后来还嫁给了表哥孟玉龙做妻子,这位大和尚也就对孟家人在普宁寺做的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普宁寺的这么多日子,他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辈一般照顾着他,所以孟王后身边一干不会带孩子的武将们就把希望寄托与他,每当沮渠菩提情绪低落,就请他去安抚。
  这一次也不例外。
  “济宁大师,我想去换回阿母。”沮渠菩提耸了耸鼻子,“花将军是很好的人,那位盖吴师父也是很好的人,我在魏国使团里的时候,受了他们许多照顾,我不觉得他们会加害我,就算他们加害我,那也是我自己的错,我不想再逃了……”
  “你可想过以后该怎么办?”所有人都在忙着撤退的事情,所以除了门外的看守以外,此时的守卫是最松懈的时候,济宁也总算找到机会和他私谈现在外面的情况。
  “我……我不知道……我一直都是跟着阿姊和阿母的。”
  “你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我却是知道的。”为了不让人怀疑,直到最近济宁都还经常出入鸣沙郡的富豪人家,讲经说法,消息从未断绝。
  “王后率领三千孟家军去剿匪,却遇到虎贲军先灭了马贼,据说是找回了失踪的你,王后心忧儿子,主动要求留在使团里……”济宁看着满脸疑惑表情的菩提,同情之色大起:“这是不满三王子登位的大臣们散布出去的消息。他们希望借你的名义让三王子退位,毕竟你才是名正言顺的世子。”
  沮渠菩提低了低头。
  “我不想坐那个位子。”
  “孟家和马贼勾结,意图吞没兴平公主的嫁妆,在沙漠中设伏袭击魏国人,最终使魏国伤亡惨重,孟王后起兵灭口,反被魏国所擒,被马贼掳走想黑吃黑的世子殿下也被救回,如今魏国对世子殿下满腔怒火……”
  济宁吁了口气。
  “这是大王传出来的风声。”
  “……和嫁妆没关系。”
  沮渠菩提脸色更白了。
  “所以,殿下,这可能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问你。你有没有勇气面对愤怒的魏国、面对登位后很可能将你除之而后快的大王、面对两国百姓的千夫所指?”
  济宁目光依旧温和地看向沮渠菩提。
  “接受保护,也许是最好的结果。你母亲留下的人,能保证你去这世上任何一个地方。也许刘宋也不错,你不是一直想去刘宋看看吗?”
  “我……我只想让两国不要打起来,我想救回阿母,我想赎罪……”
  沮渠菩提被济宁口中的话吓得后退了一步。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有因必有果,彼法因缘尽。”
  济宁听见外面有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