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木兰无长兄 >

第590章

木兰无长兄-第590章

小说: 木兰无长兄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震下了结论。
  “若是兴平公主那里有什么不妥……”贺穆兰没有把兴平公主可能德行有亏的事情透露出来,只是换了个模棱两可的说法。
  “有没有法子替换个人选?”
  “你是说兴平公主会暗地里行刺陛下?”
  几个使臣对视一眼,骇然地开口。
  “将军是在孟王后那里听到什么消息了吗?”
  源破羌意外地看了贺穆兰一眼,大概是觉得她到现在还没对兴平公主的人品和危害下个结论很是奇怪。
  贺穆兰心中并不想为难兴平公主,虽然说这位公主并非陛下良配,但她原本在北凉放浪无羁是她自己的私事,为了一国的安宁牺牲她的安危千里前往平城却是北凉做出的决定,而不是她的。
  只要她没有什么恶毒的心思,最多不过就在魏国冷宫里过一辈子,算起来,她也是个无辜的牺牲品。
  但现在众人问起,贺穆兰也没办法明说。因为和孟王后没有正式结盟,贺穆兰并没有请求孟家想法子证明兴平公主不适合和亲的事。
  对于北凉来说,从上到下都是希望和亲能成功的,孟王后恐怕也不会愿意魏国和北凉撕破脸,导致战争提前。
  “不是孟王后那,只是在外面听到了一些不好的风声,在私德上的……”
  众位使臣松了一口气,不以为然地说:“北凉王室信妖僧的事情传了不是一天两天了,我们在平城都有所耳闻,这件事原本就是北凉巴着我们,兴平公主若有什么不对,让她回京后水土不服‘暴毙’或者思乡‘郁郁而终’是很容易的事情。算不得什么大事。”
  纠结了贺穆兰许久的问题,在这些使臣口中却是这么的“轻松随意”。
  一位公主的生死,只不过适应魏国需要的工具。因为北凉现在形势不如魏国,所以只要拓跋焘一句话,她就会成为“得病而终”的公主,连个泡都会留下。
  贺穆兰顿时恍然大悟。
  为什么那么多和亲的公主都早夭,难道真的都是体弱多病之人吗?哪怕环境再艰苦,能登上王位或首领之位的贵族身边,难道环境能艰苦到哪里去?
  恐怕大多都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郁郁而终”了。
  “不过兴平公主要是确有劣迹,倒是一个开战的好理由,我们可以多打听打听。”几个使臣商量之后对贺穆兰献策道:“目前还不清楚情况,最好不要打草惊蛇,我们多打听一二再做结论。”
  
  孟玉龙的到来给魏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而在沮渠牧犍那边,也很快从忠于他的官员那里得到了孟家接触魏国使者的消息。
  换句话说,孟王后真的开始向他宣战了。
  其实沮渠牧犍根本不愿和孟王后对上,他幼年时候也得过这位王后的许多照顾,和其他王子一样,他们都嫉妒羡慕恨两位兄长有这样强大而潇洒的母亲,可以做到他们的母亲做不到的许多事。
  然而他们总是要离开宫中的,童年的温情很快被利益抛之脑后。
  他天生聪颖,过目不忘,每个汉臣都夸奖他有成为“贤王”的天赋,他却不服气,他想做“贤王”,此“贤王”却非彼“贤王”,他想做真正的王。
  他知道许多人都觉得大王子和二王子是他暗算死的,因为最终得到最大利益的人会是他。可只有他知道,做出这一切的不是他,而是时势。
  大王子倾向汉臣,想以汉家法度治国,所以佛门出了手。柔然贵族几乎个个信佛,有他们牵线搭桥,柔然又想得到物资,大王子死于暗算之中也是正常。
  正是因为大兄的死亡让他为佛门的力量而战栗,从那时起,他一面结交大儒名士,一边表现出自己对佛门虔诚的信仰,在敦煌和天梯山开凿佛窟,小心翼翼的不得罪到这群无冕之王。
  信仰实在太可怕,一个僧人的几句话,就可能让他父王最忠心耿耿的属下为了“佛祖”而倒戈相向,更别说影响朝臣们的立场了。
  正是他的态度引起了那些人的注意,两方开始接触、合作。
  到了二王兄死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了选择。
  人人都认为是宋繇做了手脚,却没人发现后勤补给的队伍里有许多的僧官。这些人是防止军队出现疫病而带的僧医,也是为了安抚可能会有的俘虏,一向是北凉军队中的特色。
  两个王兄都死了,他被卷到了风口浪尖,只能被裹挟着前进。
  只要他能登上王位,能成为他们口中的“天王”,他们就会出动自己的所有力量,将西域诸国贡献到他手中。
  高昌、鄯善、楼兰……
  哪怕魏国出兵伐了北凉,他依然还有许多选择。
  他还是天王,西域之王。只要佛门不灭,就会有前赴后继的北凉遗民不停叛乱、起义、反抗……
  直到他再次夺回北凉。
  没有人能正面撼动魏国的锋芒,就算佛门也不可能,这是他们数次推演后最好的结果,哪怕有一天魏国真的出兵了,他们也不是没有生存的可能。
  他的父王不懂,大王兄不懂,二王兄也不懂,他们只会拼命想着保住北凉的疆土,却没想过还有一招叫做“以退为进”。
  可在此之前,他必须当上世子、凉王、天王,然后才能让所有人信服他,听从他的命令。
  他不想和孟王后为敌,因为这个女人和他之间根本没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恨,他充其量不过是没有把佛门的目的告诉她罢了。
  他不相信她一点都不知道背后是谁下的手,父王将小弟的名字改为“菩提”,已经是对佛门的一次示好和对小弟的保护。
  若是她不出手,他绝对不会为难小弟。
  可是为什么……
  沮渠牧犍仰头看着面前的嫡母,不甘心地恨道:“您为什么会在这里!”
  率领着宫中侍卫的孟王后虽然年华不在,可气势依旧。
  一张对女子来说稍显刚硬的国字脸上,看不到任何嘲讽、愤怒或者是仇恨的表情,有的只是绝对的平静。
  正是因为这样的平静,让沮渠牧犍的一颗心沉了下去。
  她已经将一切都不顾了。
  丈夫的爱护和尊敬,国家的生死或存亡,王室的名誉和声望,甚至于她自己会有的下场,她全部都已经不放在心里。
  光裸着身子的沮渠牧犍瑟缩了一下,看向塌尾同样衣不蔽体、正在痛哭流涕的大李氏。
  “你……你算计了我是不是?我说为何你这几天这么频繁的给我口讯想要见我,一见我就这么热情……”
  大李氏什么都不说,只低着头哭,哭的婉转动听,甚至还带着一股煽情的味道,就像无数次她在他的身下,被掐住身上的要害,细细软软的轻嘤低泣一般。
  以往他听到这样的声音,只觉得全身炽热难当,如今再听,只觉得说不出的烦躁。
  “你别再哭了!”
  “你们这些男人,只知道在女人身上耀武扬威。”孟王后终于露出了今日的第一个表情,那是一抹哀痛。
  “你不必问东问西,你只需知道你今天栽了就行。”
  “王后,我自问对你恭恭敬敬……”
  “然后,你就侮辱你大哥的遗孀吗?”
  孟王后目光冰冷地望向沮渠牧犍,“这座王宫里,没有一个人是干净的。你也好,大王也好,对我恭敬有什么用,我需要的从来都不是恭敬。”
  年过五十的王后穿着一身凤袍,犹如当年她身披战袍一般。
  “经宫人举发,三王子沮渠牧犍与大王妃李氏通奸。本宫身为王后,不得姑息淫乱宫闱之事。将三王子送往内府听由宗室发落……”
  她看了眼大王妃李氏。
  大李氏哆嗦了一下,但依然用期待的目光看向王后。
  “大李氏暂时收押在东宫,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内。”
  “是,王后!”
  沮渠牧犍颓唐的坐在榻上,他不是没想过大闹一场跑掉,可他知道自己不是孟王后和她身后那些孟家出身的侍卫对手。
  宗室是支持菩提为世子的,他一旦落在内府手中,宗室会如何将他的事情夸大其词,可想而知。
  “我真可怜你,有李敬爱那么一位风华绝代内外兼修的王妃,却偏偏弄出这样的勾当……”
  孟王后摇了摇头。
  “不过你也算是恶有恶报,等你和大李氏通奸的消息一传出,南凉那些遗民第一个就要反了你了。你该想想如何面对李敬爱的几位兄弟,而不是考虑现在对我恭敬有没有用。”
  她摆了摆手,沮渠牧犍就像是被拖死猪一般拖下去了。
  孟王后尝到了久违的胜利滋味。
  就像当初她披荆斩棘,随沮渠蒙逊东征西讨之时一般。
  那时候虽然过的苦,天天都在朝不保夕之中挣扎,却远比自己这样陷在后宫之中,每天为了维持王后的形象和北凉的声誉苦苦挣扎要好。
  她为何到现在才想通呢?
  那时候她便该伸手的……
  “李氏,当初吾儿命丧柔然时,我曾问过你愿不愿意出宫,我会送你回娘家,继续以宗室的待遇待你,甚至允你可以改嫁……”
  孟王后俯下身子,抬起她的脸庞。
  “你不愿离开王宫,离开这荣华富贵,我如今问你,你可后悔?”
  大李氏看着这肖似丈夫的脸庞,似乎像是被亡夫托着下巴在询问,一时间竟停止了作伪的抽泣,直愣愣地看着婆婆出神。
  “你为什么要死呢……”
  她喃喃自语。
  “你答应我不会比我先死的……”
  “李氏!”
  “你答应我不会死的!!!!”
  大李氏歇斯底里地叫了起来。
  孟王后不知道自己的一番话怎么就让大李氏陷入了癫狂,事实上,当初她这个的儿媳给她送信,愿意帮她设下这个局,已经很很出乎她的意料之外了。
  毕竟当她勾引了她的丈夫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将她当成了毫无干系的外人,再也不会为她惋惜一分。
  她给了她选择的。
  “罢了,看在你为我……”
  “政德是大王杀的。”
  大李氏突然捂住了自己的脸。
  “阿母,政德是大王杀的啊!”
  “什么!”
  孟王后正准备安慰李氏自己不会杀她,猛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后退几步,脸上绷住的平静也一下子变得惊慌失措起来。
  “政德意图和魏国交好,联合对抗夏国,分割夏国疆土,而大王却希望联合夏国抵抗魏国,两人政见不合,其实已经争吵了无数次。有一次,政德失魂落魄的回来说,大王训斥他,若是他再生出亲近魏国的念头,就让他死,就在那件事后一个月,柔然入侵,大王派政德抵抗柔然骑兵,他就出了事……”
  大李氏擦着眼泪。
  “大王在我这里就寝时曾经说过梦话,他说,‘政德你不要怨我,我也不想让你死’……”
  孟王后听着儿媳的哭诉,只觉得天地一片混沌,如同天上落下一个巨大的锤子,使劲地敲打着她,要把她锤到地底下去。
  锤吧!锤吧!
  最好将我锤到地府!去问问政德和兴国事情的真相!
  大李氏有没有说谎?
  沮渠牧犍到底是不是真凶?
  孟王后失魂落魄地看着已经哭成泪人的李氏。
  她还记得这女人被沮渠政德牵到她的面前,兴奋地说自己要娶她时的情景。
  那时候的她,有这么妖冶吗?
  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我的孩子……
  我的孩子们,到底是怎么死的?
  这究竟是怎样的罪孽!

  ☆、第405章 相互试探

  孟皇后一出手,动若雷霆,快如闪电,就在魏国使臣们还在醉生梦死(?)间,让人震动的消息已经从北凉那边传了过来。
  三王子沮渠牧犍和已逝的大王妃李氏通奸,被人举发后由孟皇后在东宫捉到,据说捉到的时候沮渠牧犍都还没从大李氏床上下来。
  对于胡人来说,兄长死了,妻子由弟弟照顾是很正常的,娶了寡嫂的也有不少,这并不是值得诟病的事,最多算私交不好。
  但问题就在于沮渠牧犍的身份。
  他是酒泉兼敦煌太守,西凉公主李敬爱的丈夫,酒泉到敦煌所在的西州全靠两人的婚姻维系才保持着稳定的发展,百姓很少起义,李敬爱的兄弟们都对姐姐十分爱护,很少主动闹事惹事。
  但这不代表西凉遗民就没有怨气。
  北凉、南凉和西凉的矛盾一直都在,三个国家原本就是死敌,北凉虽然灭了西凉,占了姑臧,但并没有选择安抚的手段处理遗民的问题,而是拉拢北凉当地的豪族和高门强行镇压,再加上联姻等手段维系北凉和其他几国之间的关系。
  李敬爱是个识大体的女人,也知道西凉的遗民的平等全靠着两人的婚姻维系着,所以遇见再恶劣的事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孟王后却强行扒开了她的眼睛,让她没有办法再装聋作哑。
  兴平公主原本是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