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侯夫人 >

第116章

侯夫人-第116章

小说: 侯夫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夫人笑话她:“这又不是弥勒佛,你供它做什么,你不怕别人偷了?”

吕舅母被吓得立刻不敢说话了,过了好一会,才又小心翼翼的问道:“那我把它供在床头?”她大概以为陈夫人是真的怕它被人偷了,供在床头就会安全。裙下之臣·霸占新鲜小妻

这下轮到陈夫人无语了,最后只得道:“你喜欢供就供着吧。”

另外吕族长辛辛苦苦来一趟京城,陈夫人自然也要有所表示。除了一些京城的特产装了一车让他带回去之外,另外还给了他一千二百两的银票,言明其中一千两是给族中办学用的,二百两是给他来回的“交通费”。

茵娘给毅哥儿喂奶的事情最终还是被林太夫人发现了,林太夫人将茵娘叫过来训斥了一顿,又说了大户人家的女子亲自喂奶是多么不合规矩,以及女人亲自喂奶的一系列坏处之后,严令茵娘以后不许再给毅哥儿喂奶,并派来了袁麽麽亲自监督。

毅哥儿一开始还不愿意喝奶娘的奶,奶娘一抱着他喂奶就哭,茵娘心疼得不行,泪眼汪汪的看着袁麽麽,结果袁麽麽将脸一转,假装自己没看到。而事实证明,在肚子饿面前,一切习惯都是浮云,毅哥儿在折腾了一天之后,最终向食物低了头,重新喝上了奶娘的奶。

毅哥儿不用喝茵娘的奶,最终便宜的是某人。这样过了半个月之后,林太夫人看着茵娘仍是圆鼓鼓,时不时会晕湿衣裳的胸口,严重怀疑她阳奉阴违,于是亲自向太医要了一张回奶的方子,每到茵娘去给她请安时,就让丫鬟端一碗汤药出来,亲眼看着她喝下去。

当茵娘完全回奶之后,林凤祁看着茵娘比之前小了不少的胸部,很是遗憾忧伤了一把。

到了六月,春闱放榜,林凤祁有一日回来时,对茵娘说道:“王大学士的三孙子考中了状元!”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虽然有点在意料之中,但茵娘听到时,还是小小惊讶了一把,毕竟王三公子今年才二十三岁。

王三公子一直被称为有状元之才,三年前京城人人等着他中状元时,他出乎意料的竟没有参加春闱,那时正值出了他与蕴姐儿断亲,与秦小姐成亲之事,大家自然而然以为他是为情所困而放弃了春闱。然后等了三年,他终于众望所归的考中了状元。但便是如此,他仍是大燕开国以来最年轻的状元。

王家出了这种喜事,自然会请宴庆祝,永宁侯府虽然跟王家只是普通的交情,但也需要让人打点了礼物送去祝贺,不过这些都是外院的事情了,自然用不上茵娘来操心。

但茵娘却是很为蕴姐儿开心,蕴姐儿与王三公子的婚期定在七月初一,原本威北侯府的嫡女嫁给王大学士的孙子做继室,蕴姐儿算是下嫁,但王三公子有了状元的功名,蕴姐儿嫁给他时,面上却会好看很多。

王三公子中了状元,最开心的莫过于王大学士。王大学士今年已经六十多岁,将将是要致仕的年纪。王大学士只有一个儿子,儿子打理庶务很有一套,可惜不是读书的料。儿子又生了三个孙子,大孙子像了儿子,庶务有天赋,读书也不行。二孙子是读书不行庶务也不行,人虽算不上纨绔,但也真的没有什么出息。只有小孙子像了他,三岁能读书七岁能断句,从小由他亲自教导长大,而小孙子也果然不负他所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当年他是传胪出身,教了一个状元出身的孙子,由不得他不开心。

而他这一开心,就开心出问题来了。客人上门给他祝贺时,他当着客人的面乐晕了,将一屋的宾客和王家众人吓得半死。幸好太医称他只是年纪大了,受不了情绪过于波动所致,休息一两日也就好了。这件事情一度将永宁侯府分家的八卦压了下去,成了京城的头条八卦。茵娘倒是很感激王大学士的这一晕,终于让人们将注意力不再投向永宁侯府。

与此同时,石磨胡同哪里传来消息,大太夫人自那一晚吐血之后,经过一个多月的休养,身体已经缓过来了,现在能吃能走,只是身体比以前虚弱了些。虽然大家已经撕破了脸,但作为做给外人看的面子情,茵娘还是让人收拾了一些药材送到了石磨胡同。

罗氏第二日过来侯府给茵娘道谢,同时还带来了一个消息:林凤鄠的两个姨娘,文氏和刘氏都怀孕了,现在已经过了三个月。大房搬出去至今不过一个多月,而两个姨娘已经怀孕三个多月,那也就是说在侯府的时候就已经怀上了。但在侯府时茵娘却没有听到一点消息,这也不知是两位姨娘防着罗氏,还是大房为了防着三房才故意瞒下。

罗氏自生了大姐儿之后,便一直再没有怀上。两位姨娘却同时怀孕,并且已经坐稳了胎,两人中至少一人生下儿子的机会还是非常大的,到时候庶长子出生,生母又是外面纳进来的良妾,不知此时,罗氏心中是何滋味。

罗氏心中是如何想的,茵娘实在是看不出来,但罗氏说这件事的时候,却是表现得非常高兴的,滔滔不绝的道:“说起来,还要多亏了两位姨娘,若不是两位姨娘怀孕的消息传出来,婆婆也不可能好得这么快。原来婆婆一直躺在床上,药也不大愿意喝,我日日衣不沾带的侍奉着,也不见婆婆好转,甚至有一段时间大夫都让我们准备后事了,急得我和相公跟什么似的,却偏偏没有一点办法。无限炎破

后来传出文姨娘和刘姨娘已经有三个多月没有换洗了,我找了大夫来瞧,才知道她们都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了。也怪两位姨娘粗心,一直没往怀孕方向想,我又因为一直照顾婆婆,对她们也多有疏忽。后来我将这消息告诉婆婆,婆婆的病立刻就好了三分,之后也肯好好吃药了,不过半个多月,就能下地行走。”说着又松了一口气似的,道:“相公是独苗苗,偏偏我自己的肚子却不争气,我也指望着两位姨娘都能生下儿子来,好让我们一房能多条香火……”

茵娘只是静静听着,除了一句恭喜其他什么话也没说。怀孕虽然是喜事,但却不是罗氏怀,谁知道罗氏心中是怎么想的,万一她哪一句话刺到了她怎么办。

罗氏走的时候,茵娘不好没有表示,于是让人包了一些药材和燕窝让罗氏带了回去。他们送的保胎药材大房大概不会用,茵娘就让人包了两根三十年的人参,燕窝是上好的血燕,分作两份,一份半斤。

做完这些之后,茵娘则不对大房的事情多作关心。

明玉郡主和林凤鄯的婚期定在九月,茵娘平时除了逗逗儿子,其他时候都忙着给林凤鄯粉刷新房和准备成亲的物件。

林凤鄯的新房设在丛景院,是一个前后三进的院落,每一进有房屋八间,是侯府里除了棠荣院和福寿院最大的院子。

丛景院是原先燕娘的住处,燕娘进宫后,一直都空着,里面很多一些摆设都旧了,需要重新拿出来清洗或直接更换。

到了七月,蕴姐儿成亲,茵娘去威北侯府喝喜酒。回来后就听到,董家的大老爷,大太夫人的长兄殁了,茵娘听到时很是怔愣了一会。

董大老爷自二十多年前与父亲一起战败,就一直重伤在床,二十多年都是躺在床上过来的。据闻从十几年起,侯府就经常能听到董府传消息来,说董大老爷病危了,结果每一次他都能熬过来,并且坚强的熬了十几年。

茵娘对林凤祁很是唏嘘的道:“没想到这次他竟没有熬过去?”

林凤祁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董大老爷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又一身的伤痛,熬不过去也正常。像他这样的,前半辈子意气风发,后半辈子却只能躺在床上,连吃喝拉撒都要人服侍,去了说不定反倒轻松些。”

林凤祁说这话的时候,正在炕上教毅哥儿翻身。

都说三翻六坐九扶立,毅哥儿已经两个半月大,前两日的时候,林凤祁将他放在床上,他躺在床上一使劲,突然就从仰卧翻成了俯卧,让林凤祁激动的不行,直称赞他“有乃父之风!”所以这两日林凤祁都不愿意出门,一整天都呆在内院里教毅哥儿翻身。

毅哥儿虽然偶尔能自己翻过来,但大多数的时候却还是不行,需要借用外力。林凤祁的手在他的屁股上一推,毅哥儿就像青蛙一样翻了过去,然后他仆俯在炕上抬起头来,对着林凤祁咧着嘴笑。林凤祁亲他一口,赞一句“真聪明!”,然后再将他翻过来。

茵娘想到林凤祁也是行军打仗的人,战场刀剑无眼,谁能知道林凤祁是不是就那么幸运,一辈子不会被刀剑所伤,若是……茵娘突然问道:“若是有一天,你也像董大老爷那样,你会不会也觉得死了会轻松些?”

林凤祁道:“自然会的!”

茵娘走过来,从背后抱住丈夫的脖子,道:“我不准!你就不想想我和毅哥儿?”

林凤祁拍拍茵娘的手,道:“放心吧,就是为了你和毅哥儿,我也不会让自己变成那样的。”

董大老爷去世,大太夫人又因此病了一场,之后身体便时好时坏的。董家将董大老爷小敛之后,又在京中停灵了数日,接着董二老爷便带着全家一起扶灵回老家。听闻董二老爷这次离开,将京中的产业连带现在的宅子都全部变卖了,想来是不打算再回京城了。

董家在京中毕竟已经没了什么影响力,他们的离开,在京城中没有引起任何的波澜。

曾经煊赫一时的董大将军府,就这样消逝在京城的芸芸众生里,不能不让人唏嘘。

129

九月;林凤鄯迎娶明玉郡主进门。林凤鄯成亲之前;林凤祁为了弟弟面子上好看一些,在京卫指挥使司给他谋了一个从五品的京卫指挥使司镇抚的职位。

林凤鄯成亲;林凤邺和何氏并没有回来;只打点了礼物让管事送回来以表心意。跟着回来的还有何氏身边的何妈妈;何妈妈到福寿院代自家主子给林太夫人磕了三个头;然后道;“奴婢代二爷和二夫人给太夫人请安,祝太夫人身体安康。”

林太夫人问她;“老二和老二媳妇在任上可好;”

何妈妈笑着答道,“二爷和二夫人都好;只是常惦记着太夫人。二爷和二夫人原想回来给太夫人请安的;只是奴婢来时,二夫人刚诊出有孕,二夫人怀相不好,二爷怕路上颠簸伤了孩子,这才打消了回来的念头。二少爷又说,等以后小主子出来,再抱小主子一起回来给太夫人请安。”

林太夫人道:“孩子重要,老二有了孩子,我们林家也能多条香火。你回去后告诉他们,我在家里好好的,他们不用惦记着我。让老二在任上好好为百姓做事,这就是孝顺我了!”

何妈妈笑着道是。

到了成亲前一日,窦氏领着人来给明玉县主铺床,窦氏拉着茵娘的手道:“茵娘,我这小姑子人是极好的,也没什么坏心,就是性子有些迷糊,人情世故上有些欠缺。你以后就看在她是小的份上,帮我多多看顾着她,她若说了什么不恰当的话,你也不要放在心中,她定是无心的!”

茵娘还以为窦氏说的是客气话,再加上她是见过几次明玉郡主的,长得可爱腼腆,虽然人前不大爱说话,但规矩上却是全的。因此笑着道:“姐姐说的是哪里话,县主进了门,与我就是嫡亲的妯娌,自该是互爱互助的。何况县主是太妃和长公主教导长大的,人格品行自然是好的,还是说姐姐怕我是个恶大嫂,会为难了县主?”

茵娘还以为窦氏会跟着说几句“我自然相信你的”之类的客气话,结果她却是满含担忧的欲言又止,最终什么话也没说,拿着茵娘的手轻轻的拍了拍,仿佛是拜托之意。

而到了成亲第二日认亲的时候,茵娘才明白窦氏的担忧何来。

明玉给林太夫人奉完茶,林太夫人觉得自己有必要对新媳妇表达一下善意,于是拉着新媳妇的手问道:“院里的丫鬟婆子服侍得可尽心?”

新媳妇呈迷糊状,答曰:“明玉不知道啊,哲麽麽去!”

林太夫人:“……”你不是应该说:丫鬟婆子服侍得都很尽心,然后谢谢我关心的么?

等到给家里人送面见礼时,明玉送了毅哥儿一顶虎头帽,帽顶的老虎做得栩栩如生,茵娘茵娘感谢道:“谢谢弟妹,这帽子做得真好看,花了弟妹不少功夫吧?”

明玉继续迷糊状:“明玉不知道啊,这得问扣儿去!”

茵娘:“……”不是应该说,毅哥儿喜欢就好的么!

等到三朝回门的时候,茵娘将回门的礼单拿给她看,问她还有没有哪里需要添减的。然后她再次用一种很无辜很迷蒙的表情对茵娘道:“明玉不知道啊,这得问哲麽麽去!”

这传说中的哲麽麽,则站在她的旁边,用一种抱歉的眼神看着茵娘,好似对明玉的这种行为已经习以为常。

好吧,她明白了,她的口头禅就是:“明玉不知道啊,这得问XXX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