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本色 >

第55章

农女本色-第55章

小说: 农女本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奶奶拿着血书,千辛万苦将裴逸凡带到南安,在山里面寻到了这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所在,并用奶奶夫家的姓氏,将赫连逸凡改名“裴逸凡”。

可是,别说这血书是如此简单,即便这血书能证明裴逸凡的身世,又能怎么样呢?那场战争,应该是很久之前的事了,且不说裴逸凡现在只是这小山村的一个普通的少年,就是他有不忘旧主,忠心拥戴的手下,估计也成不了什么事儿了。

“奶奶,你带哥哥来这村里的时候,哥哥几岁?”杨桃想了想,问道。

“当初百里氏逼宫的时候,他刚刚出生不久,待辗转来到这里,他刚刚两岁。”奶奶回答。

杨桃虽想象不到却十分明白,奶奶看似简短的描述和口中的这两年,其实对奶奶和裴逸凡来说,是腥风血雨,异常泥泞和坎坷的两年。甚至,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那,村里人,就没人怀疑过你老人家和哥哥的关系吗?”杨桃迟疑地问,话说连她都产生过疑惑,何况其他人。

“也许有,但一定没人知道撇娃的身世,这村里也大多是从北国各地逃来的,因着大家都是为逃难来的,都经过战乱,每一户人家,都有说不出的苦,并不愿意多谈当年的事。”

杨桃点点头,知道奶奶说的是实情。那些人家,未必有奶奶这么大的秘密,也未必有那么多的生离死别,但战乱给普通百姓带来的苦难和惊惧,却同样沉重,否则,又有几个人愿意背井离乡,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杨桃不说话,只是将血书默默地交还奶奶。这么多年,奶奶独自一人保守着这个秘密,谁都没有说,如今竟然告诉了她,除了奶奶所说的年老的理由,也是对她无尽的信任,她暗下决心,无论发生什么事儿,一定会跟奶奶一起,保守这个秘密。

奶奶接过那血书,凑到那小油灯面前,将血书点燃。

“奶奶!”杨桃轻叫,有些诧异地看着奶奶。

“奶奶将这个秘密告诉你,只是怕将来有一天奶奶去了,没有人知道撇娃的身世,但却不希望这个东西,影响撇娃以后的日子,这孩子素来胆小,成不了大事,还不如在这山村里草草一生。十年了,就算赫连家还有其他活着的人,恐怕也没有办法再做什么,留着这个,只能给你和撇娃带来麻烦。”

杨桃看着奶奶,这个年近七旬,只识得几个字,也算过了许多安逸的日子,却在晚年如此坎坷的老人的见识,的确非同一般。那裴逸凡两岁来到山村,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与其让他知道身世徒增伤感,倒不如让他在这小山村悠闲一生。

“奶奶,怎么了?”裴逸凡显然是看到屋内的火光,连忙大声问道,却只是站起身来,并没有大步回屋。

杨桃暗暗叹息,这裴逸凡真的是个太听话的孩子,奶奶不让他进来,他居然连一步也不会多走。想当初他带自己回家,应该是他做的最大胆的事情,之所以那么大胆,不是他想未经奶奶同意做什么,而是因为,他的心地太过善良,也知道奶奶同样善良。

虽然,他被奶奶惯的有点儿小自私,但哪一个被溺爱的孩子不是如此呢?而且自从她来了之后,裴逸凡已经变的知道帮奶奶干活了。

奶奶说的对,这样的裴逸凡,根本成不了大事,还不如生活在这山野之中,做个自在的闲人。

“没事儿。”奶奶回答着,将已成灰烬的血书抖落在地。

那不仅是一个人身世的秘密,还承载着国恨家仇,如今却已经化成一片灰烬,再也不会有人将这份仇恨,带给裴逸凡了。

“撇娃,天不早了,进来睡觉吧!东西搁在那儿,奶奶收拾。”奶奶说着,就要向门外走去。

“还是俺和哥哥收拾吧!”杨桃贴着奶奶的身子,紧紧地抱了一下奶奶。“奶奶你先睡。”

“恩恩,俺们收拾就好。”裴逸凡显然有困了,并不十分情愿,但见杨桃这么说了,也就没有反驳。

杨桃看着裴逸凡那张还算漂亮和秀气的脸,想起第一次在小溪边见到他的情形,她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个把他带到这个家的男孩儿,竟然有这样一段不为人知的身世,当然,除了她和奶奶,也永远不会再有人知道了。

不知道为什么,杨桃脑中,忽然闪现出第一次去镇上的时候,马车里,风筝默默注视着裴逸凡的情形。

那时候,她似乎特别喜欢给风筝安排跟基情有关的想象,还以为风筝看上了裴逸凡,还曾经想过,一定要好好保护裴逸凡不被那妖孽伤害,而风筝在后来,似乎也曾经不经意地提到过一次,要教裴逸凡武功,虽然再没有下文,但……

等等等等!

杨桃忽然被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给吓住了,那个风筝,他接近她和路大黑,不是真的打的裴逸凡的主意吧?想想风筝看裴逸凡那眼神儿,那可是她第一次发现风筝妖娆外表的另一面,假如,风筝和落叶也是赫连家侥幸活下来的,会不是裴逸凡的什么人?

晕了晕了!她只想做种田文的女主,赚很多的钱,过很悠闲自在的日子,对江湖恩怨和皇位之争都不敢兴趣,能不能饶了她,别给她安排这么匪夷所思的情节啊!

ps:

谢谢蔡浠宸、大寒尖、菜菜的平安符。

098。分工

杨桃很快就让自己的想象适可而止,虽然她也想继续按她的套路幻想下去,并没事儿的时候编一下后面的情节,但是却忽然觉得,这想法的确是非常不靠谱。

风筝张扬高调,又带着浓浓的风尘气,更是恨不得天下人都认识他才好,要是真的是赫连家的人,即便武功再高,被北辰皇朝注意到,也早就杀了他了,毕竟是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而落叶则冷酷淡漠,出手狠辣,不喜欢任何人对他接近,一看就是那种江湖气十足的武林人士,还是黑道。

怎么看这兄弟二人,都不像是那种能够韬光养晦,想要积蓄力量,蓄势待发的人,所以,她还是收起自己的想象力,让自己的心清净一些的好。

中秋节一过,村里又开始了一年的第二次农忙,收玉米,种冬小麦,但比起收麦子的时节,还是松缓了许多,不是那么紧张,再加上村里的地本来就不多,男人们在村长和几位老人家的主持下,互帮互助,倒是让女人都有了空闲的时间,只要先把家里的饭做好,依然可以绣绣花做做布贴画。

本来在最初做布贴画的时候,大家是一起做的,因为并不知道这个新鲜玩意儿的销路如何,就当边玩边做了。

而上一次也是大家一起合作的结果。因而除了杨桃画底图,柳桃拓图,这是没什么其他说法儿的,该分几成就分几成。但其他的媳妇儿姑娘们,则分工不那么清楚,有挑布的颜色的,有照着杨柳桃拓下的图裁剪的。有负责贴的,有打袼褙的,还有缝缝花边装饰一下的,也有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的,到最后都拿到杨桃手中,写上“在水一方”的标记。

但这样的做法有利有弊,好处是大家可以凑在一起说说笑笑的热闹,缺点却是容易造成分成时的不均匀。

前两次数量少,路大娘和柳婶在给大家分银子的时候,大家都没说什么。但眼下就要多做。且有柳二家的参与进来。路大娘就和柳婶商议了一下,决定还是将杨桃的底图和柳桃的拓图分给大家,让大家各自拿回家去做。

而买布头花的钱。则由大家平摊,反正也没有多少。

这样,从剪裁到贴到打袼褙,就都是自己的事儿,哪幅画卖了多少银子,除却杨桃和柳桃的,就分给那人,不跟别人参合,有那愿意自己搭伴的,路大娘和柳婶也不管。由得她们自己去分,至少可以避免口舌。

本来路大娘和柳婶也是叫过杨桃来一起商量的,杨桃虽然觉得这样自己做自己的,不像一个集体,但想到她毕竟只是为了自己赚钱,顺便让大家也跟着共同富裕一下,并没有想开工厂做企业,而且这样也可以根据活计的精细程度定价,还让路大娘和柳婶少操心,多做点儿活儿,便由着路大娘和柳婶去。

只是别忘了最后都标上“在水一方”的“商标”就行。

尤其是有柳二家的在,这分开还真是必须的,否则随着这布贴画越做越多,别人尚可,那柳二家的一定会咋咋呼呼的,这个多了那个少了的,反倒惹不必要的麻烦,不管怎么说,大家是都不喜欢听人骂骂咧咧的。

再有那愿意没事儿绣绣花,不喜欢做布贴画麻麻烦烦弄的满手浆糊的,又有那愿意做布贴画挣钱多不想绣花的,也正好可以分开。

刘大娘给拿的绣活,慢慢都做好了,那布贴画做好的,也都送到了路大娘家,杨桃抽空画好要画的标记,路大娘和柳婶也用特殊的方式记下了哪几幅画是谁家的,算术学的比较好的柳橙也帮忙记着,一行三人,再次来到镇上。

见到张尧,路大娘和柳婶难免说几句客气话,那张尧一开口,杨桃就听出来又是风筝,中秋节那日关于风筝和落叶的想象不禁又浮上心头,虽然她十分不相信风筝和落叶也是赫连家的人,却还是觉得,风筝接近她,貌似跟裴逸凡有关。

但她无论如何是不会问风筝的,哪怕风筝对她真的很不错,还帮她治疗体内的毒。

“大娘,婶婶,你们上次去镇上,伯伯和叔叔怎么样,有没有想过要做什么?”杨桃决定还是把心思用在村里的事儿上,不禁想起了那天跟路大娘柳婶商议的事。

“有点儿上路。”路大娘笑道。“那天俺们特意带你叔叔伯伯到卖菜的那家子去,假装问咱们定的种子的事儿,俺看你路伯伯虽然没说什么,但你柳叔却仿佛有些想法,只是这个不能着急,还得让他们自己慢慢琢磨。”

“已经开始琢磨了。”柳婶接口。“嫂子,你知道俺家那口子虽然心里有想头,却不善言辞,那天俺从你家回去,看到你家大哥,还有俺家老二,冯家兄弟他们几个都在,估计是说这件事儿,俺就当没听见,倒是俺家小桃说了句,水塘那块地好像挺好。”

杨桃听柳婶也开始不叫“大丫头”而改叫小桃,知道是柳桃终于给柳婶洗脑成功,倒是柳橙从来都不在乎这些称呼上的小事儿,因此除了那些小孩子叫“橙子姐姐”,大人们还是“二丫头”“二丫头”地叫。

而且,柳桃的那句插言,再次让杨桃的心里浮出些想头儿,这大丫头自从落水被救之后,可是不止一次地似乎提前知道点儿什么了,比如将她要说的话抢先说出来,比如起名字,比如学画……

但杨桃还是决定,不去想这么多,即便是想到了,也不能说,毕竟这穿越和重生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都等同借尸还魂,不是会害怕,就是会把她们当妖精看待。

只是不知道柳桃若真是重生的,是否知道她的真正身世,能给她透漏那么一丢丢信息呢?杨桃想来想去,也不知道该怎么问才好。

怎么说重生也只是她的假设。

很快到了镇上,杨桃这才想起雁儿姐妹,又好多天过去了,也不知道鱼儿的病怎么样了,银子花完了没有。

“大娘,婶婶,俺忘了让卿苍哥哥多派辆车,把雁儿姐姐和鱼儿姐姐接到村里。”想着路大娘和柳婶她们已经拾掇好那个小院子,杨桃心里觉得特别温暖。

“等会儿交完布贴画和绣活,咱们先去看看那鱼儿是不是好了。”路大娘说。“要是好了再接回去,毕竟咱们村的条件不好,又离镇上远,别耽误了那孩子的病。”

“是啊,又不好总是让那卿公子家多派车。”柳婶十分同意路大娘的话。“还是等病好了再接,到时候问问她们愿不愿意做布贴画和绣活,也让她们有个营生,日子也好过一些。”

“听大娘和婶婶的。”说话间,几个人已经来到缀锦阁。

布贴画卖的很好自不必说,很快刘大娘就算好了工钱和布贴画的钱,交到路大娘手上,又将要做的绣活包好,给柳婶拿着。

这边又跟杨桃定好了每幅画的价格,并让刘明轩帮忙记号,交给路大娘和柳婶拿回去。且又拿来了一袋子布头和两袋子碎布。

“两位妹妹,若是绣活忙不过来,大可先做布贴画,这些零散枕面帕子的,店里都有存货,不着急。”刘大娘依然跟上次一样嘱咐。

“俺们明白了嫂子,没想到桃子想的这新鲜玩意儿,能这么卖钱。”

“不止你没想到,我也是没想到啊!要说将来,谁娶了桃子这样的媳妇儿,可是有福气了。”刘大娘笑。

额!杨桃看刘大娘笑得跟个媒婆一样,不禁腹诽,这刘大娘是迫不及待地想当媒人吧,怎么说着说着又说到这件事儿上了!

“哈哈,嫂子你说的对,俺们也是这么想的。”柳婶说着,人却站了起来。“俺们还有事儿,就不在这里多打扰嫂子你了,只是有那赚钱的营生,别忘了俺们就成。”

“那是一定的,你们也没忘了我啊!”刘大娘说着,也站了起来,一边往外送她们一边又开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