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农女本色 >

第36章

农女本色-第36章

小说: 农女本色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杨桃还没等开口,风筝已经将绣架拿到手里。

“两位嫂子,我帮你们送到绣铺去吧!”说着,风筝已经率先向前走去。

这是杨桃第二次跟在风筝身后看他的背影,这背影可真是一点儿也不扭捏,一丝妖娆的味道也没有,杨桃瞬间想起风筝那一闪而过的清亮的眼神,再度怀疑那妖娆的模样,是风筝故意的。

当然作为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公众人物人物,伪装一下自己也是有情可原的。杨桃觉得可以理解。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锦绣阁”,依然是刘明轩在门口等着,见杨桃她们来了,刘明轩脸上的笑容依然灿烂。

“路婶和柳婶来了,我娘正在里面等着。”刘明轩说着,就接过风筝手中的绣架向屋内走去,并没有跟杨桃说话。

杨桃翻了翻眼睛,小孩子果然又成了被忽视的。

风筝将绣架交给刘明轩,就很自觉地走了,杨桃估计他是不会老老实实的等在马车旁的,但既然人家是第一高手,也不必她来担心了。

刘大娘很认真地看了看路大娘交上了的绣活,尤其是成衣,其实杨桃的那些花样儿只有几个复杂些的,其他的都非常简单,甚至比刘大娘以前派人送过去的要简单,关键在于特别,当然精致的绣工也很重要。

终于刘大娘都看完了,连连点头。

“不错,我觉得都不错,估计那老……老夫人和小姐们会满意的。”

“那就好,俺们这可是悬着一颗心,就怕辜负了嫂子的美意。”路大娘和柳婶都说。

“妹妹们且喝着茶等着,我这就给你们拿新活计和工钱去。”刘大娘说着,已经将成衣都收好,亲自送了出去。

路大娘和柳婶也没跟刘大娘再客气,说什么有二两银子了就不要工钱之类的,她们也慢慢地了解了刘大娘这人,就是你客气了,她也是会给的,确实是个难得的实在人。只是她们不知道,这实在人若是打起实在的主意来,那是更实在的。

“今儿的绣活不是很多,也不急,你们且先拿回去,半月二十天的送过来,就成。”刘大娘说着,又将几吊钱交给路大娘。“你们这些日子赶成衣的活儿,家里的事一定也荒废了不少,也该好好拾掇拾掇了。”

“正是这话呢!”路大娘一边将钱收好,一边说。“只是嫂子有了好活计,别忘了俺们就行。”

“这个是自然。而且这十几件衣裳穿出去,也不愁将来没有好买卖。”刘大娘信心满满,又看了看自己内定的小儿媳妇,因为是自己相中的,果然是越看越顺眼,只可惜自己那小儿子还不懂这个,直嚷着不要找媳妇。

几个人正在说说笑笑,一个伙计走了进来。

“老板娘,那些布头已经满满的两袋子了,那家子收布头做鞋的还没有来,还有那两袋子不成器的碎布,掌柜的说也该扔了,让我来跟你说一声。”

“扔了吧!那两袋子可用的,再等等。”路大娘说道。

“小哥,请你先等等。”杨桃忽然想起,自己正觉得村里的孩子们没什么可玩儿的东西,男孩子们倒行了,可以到处疯跑,掏鸟蛋什么的,但女孩儿们能玩儿的东西就太少了,本来想着给孩子们缝几个沙包,见家里的碎布并不多,奶奶做鞋还要用,就没好意思跟奶奶要。“刘大娘,能不能让这位小哥把那布头和碎布拿来给我看看。”

“那可有什么不行的。”刘大娘说着,就吩咐伙计去拿。

伙计很快回来,杨桃看了看,伙计所说的能做鞋的那种都不算小,估计是做什么剩下的,因都是粗布料子,大概是刘大娘觉得不能做枕面之类的,就卖给别人做鞋用,而那要扔了的碎布,的确够零碎,不过大人手掌那么大,也有更小的,但缝沙包或拼接起来丢手绢用,都够了。

“大娘,那家子收你的布头,要多少钱?”杨桃问道。

“这个能多少钱,一麻袋也不过三五文。”路大娘说。“本就不是什么值钱的,只是觉得扔了糟蹋东西。”

“大娘,那这袋子五文钱卖给我吧,给做鞋的那家留下一袋子,省得他来了没有。还有这两袋碎布,你看看多少钱?”杨桃立刻说。

“桃子,你要这个做什么?”刘大娘有些诧异。

“回村里给弟弟妹妹们做玩意儿用。”杨桃笑。“那袋子布头,给奶奶做鞋用。”

“嫂子你还不知道吧,桃子是俺们村里的小先生呢!教着俺们村大多数孩子读书识字。前几日,还给俺家三个孩子起了名字。”柳婶接口。

“俺们村现在也有名字了,叫绿水村,也是桃子起的。”路大娘也说。

显摆!又替她显摆!杨桃算是服了这些大娘婶婶了,看来她想低调生活的美好愿望,算是毁在她们手里了。

“我们桃子这么厉害啊!”刘大娘也惊叹。不过杨桃能看出来,刘大娘的惊叹并不怎么走心,还有点儿见怪不怪的意思,杨桃知道是那一次在满春院,刘大娘已经看出来她是识字的了。“那这三袋子东西,大娘就送给你了。”

“不行哦大娘,人家都说,亲兄弟明算账,这账目上清清清楚楚不是因为疏远,而是为了日后更好亲近,大娘还是算些钱吧,不过,要便宜一点儿哦。”杨桃笑眯眯的样子煞是可爱。

“成。成。”刘大娘越发笑得开心。“我们桃子真是做买卖的好手呢!那,这袋子布头就算你三文好了,至于这两袋子碎布,反正也是要扔的,怎么能要你钱呢!你不要,大娘可就扔了!”

“要!要!”杨桃连忙说。

虽然小点儿的用不了太多,剩下的可以先放在那儿,等她想起来做什么,再做什么。

几个人又跟刘大娘说了会子话,就起身告辞,杨桃提议,且将布头和绣活放在缀锦阁,她和路大娘柳婶去镇上逛逛再回来拿。今天虽然不是赶集的日子,但街上商铺林立,卖什么的都有,也有些小摊摆在路边,依然很热闹。既然来了,又没什么特别的事儿需要工夫,当然要逛逛再回去。而且杨桃也知道,路大娘和柳婶,都想给买些好吃的回去。

而她,还要去想办法弄点儿蔬菜种子,来年春天好种。

071。预定种子

杨桃刚刚走出门口,就见到打扮成张尧的风筝,正坐在门口一个石头敦子上面等着,那姿态倒是伪装的十分忠诚,一点儿不妖媚。

杨桃瞬间改变了主意,立刻返回店里,在刘明轩的帮助下,将三个麻袋和绣活拿了出来。

“张大哥,麻烦你先将这些东西拿到马车上,我和路大娘柳婶还想逛逛再回去,可以吗?”杨桃让自己表现的非常得体非常有礼貌,实际上,她是不喜欢她逛街的时候,风筝飘飘荡荡地在身后跟着。

“好。”风筝答应的非常痛快,仿佛没有看透杨桃的小心思,想了一下,又从腰间摸出一小锭银子,递给杨桃。“这是我家公子给你的,说是你还他的银子多出来的,一共三两。”

杨桃有些讶异地看了一眼风筝,不是觉得风筝当真只收她十七两银子有些奇怪,反正风筝一副很有钱的样子,也不会在乎。她惊奇的是风筝的细心,话说她要逛街了,此刻最需要的,当然是银子啊!

杨桃和路大娘柳婶本来想买些油盐酱醋,却发现找不到地方,从前用这些东西,都是老夏家想办法弄到村里卖给大家的,因为他们村离镇上太远,连货郎也不肯去。

路大娘想着马车里地方有限,即便是买了也暂时没办法运回村里去,而且预先也没想着这个,并没有拿家什儿来,只好暂时放下。

出来之前,路大娘和柳婶就许诺给孩子们带好吃的回去,于是就每个人买了些糖果,这东西她们从前只有过年才会买几个给孩子吃,又不敢多买,因为老夏家卖的太贵。

柳婶还特别挑了些味道淡些的,说是回去给柳奶奶吃。因为老人家不喜欢太甜。

杨桃想了想,也买了一包,虽然她对这个不太感兴趣。但想着奶奶和裴逸凡,也许过年也未必舍得买。最多奶奶也只是买一两点给裴逸凡吃。

不知不觉的,三个人就走到上回买猪肉的地方,那家子果然是平日里也在铺子外面摆个摊。杨桃和路大娘柳婶如法炮制,每人买了半斤猪肉,又要了半麻袋猪下水,也幸亏这家子平日里杀猪,不想要的破旧篮子麻袋的很多。倒也不吝啬送给她们。

“丫头,你要这臭烘烘的东西干什么?”风筝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吓了杨桃一跳。

杨桃趁路大娘和柳婶不注意,狠狠地瞪了风筝一眼。其实她心里也明白。因为刚才在路上的事情,风筝比较担心她的安全,跟在后面是为了保护她,但能不能不做的这么明显?虽然他扮成了张尧的样子,但他不知道张尧平时是不爱说话的吗?就算看她拿了猪下水到车上。也只是皱皱眉头而已。

“张大哥,麻烦你帮我们把这些拿回马车上,我们还要接着再逛逛。”杨桃还是决定赶走风筝,不然他再忍不住好奇多问两句,路大娘和柳婶肯定会奇怪。这人怎么变得这么爱管闲事了。

风筝倒乖觉,立刻也觉得自己管的太多,接过杨桃递过来的猪下水和三小包糖果,脸上虽然难免露出嫌弃之色,但还是很不情愿地拿走了。

杨桃她们继续兴致勃勃的逛街,有了猪下水,当然要配点儿干辣椒之类的,再看看还有什么蔬菜。

这段日子,杨桃发现,村里虽然每户人家包括老夏家都自己种菜吃,但却只有那么几种,基本都是韭菜,芹菜,黄瓜,白菜,还有便于储存的土豆和萝卜。奶奶家院子前面那小菜园虽然不是很大,除了土豆是在山上的地里种的,就只有韭菜,芹菜,白菜和黄瓜了,显得菜园里稀稀拉拉的。虽然这个时候也够吃,却难免单调,而且不好存放,等到了天稍微冷的时候,就只剩下白菜、土豆和萝卜可吃了,再就是咸菜。

而镇上卖的蔬菜,倒是品种还算齐全,有辣椒、丝瓜,豆角,茄子等等,还有苦瓜,但是,却没有西红柿和杨桃最爱吃的茼蒿。

杨桃这个晕啊!西红柿没有倒是有情可原的,据传,这西红柿虽然可能是明代传入中国,但却是做观赏用的,到了清朝光绪年间,才开始有人食用。即便这个架空的地方有土豆有辣椒有苦瓜,但没人吃西红柿,倒还是可以理解。

可茼蒿啊茼蒿啊,她爱吃的茼蒿啊,被称为“皇帝菜”的茼蒿,据说在很早之前就有人吃了,这个地方居然没有?当然想想路大娘她们连野菜都不认识,倒是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

只是感觉好悲催啊!杨桃无语。难道以后的岁月里,她就只能在幻想中思念她的“蒜蓉茼蒿”了吗?

路大娘和柳婶见杨桃小嘴儿瘪瘪着,似乎有些生气又有些委屈,不知道杨桃本来好好的,忽然之间这是怎么了。

“桃子,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路大娘关心地问。

“是啊桃子,如果你累了,咱们就回去好了。”柳婶将买来的干辣椒青辣椒装好,也问道。

“没事的大娘婶婶。”杨桃连忙笑道,知道柳婶虽然那么说,但还想再逛逛,毕竟来一趟镇上不那么容易。“咱们还是再看看吧,下次来又不一定有工夫!”

路大娘很仔细地看了看杨桃,发现杨桃刚才虽然有点儿小委屈的样子,但脸色还是很正常的,也就放了心,点了点头。而且很自以为是地觉得杨桃可能是想家了,不禁轻轻拍了拍杨桃。

“掌柜的,我有件事想请你帮忙。”杨桃忽然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话说她只顾着思念蒜蓉茼蒿了,正事儿还没干呢!

“小姑娘,你有什么事儿,尽管说!”这掌柜的倒也和气。

“是这样的,你这里卖的菜,都是自己家种的吗?”杨桃接着问。

“当然是自己种的。”掌柜的回答。“俺和俺兄弟两家都在这弥镇南边那个村子里,有很大几块地种菜,现摘现卖,保证新鲜。”

杨桃问完之后也觉得自己问的有点儿多余,这个时代交通又不发达,估计很少有人从外地进了菜来卖的,就是进菜,也是尽可能就近的,总不能人人都跟皇帝似的,吃各地的“贡米”。

只是听掌柜的这么说,她倒是有点儿忐忑了,看这菜摊虽然不太小,但人家没准儿就指着卖菜养家糊口,会答应她的要求吗?

“是这样的掌柜的,我想等秋天的时候,来买你些豆角、茄子、苦瓜和丝瓜种子,我们村离这里很远,来回差不多得一天,想吃点儿新鲜的菜太麻烦了。”杨桃还得决定一试,并尽量说得非常诚恳。“我奶奶年纪大了,腿脚也不太利落,我想明年自己种点儿菜给她吃。”

“哦,是这样啊!”掌柜的果然有些迟疑。“你们是哪个村的?”

“俺们村叫绿水村,只有几十户人家,在很远的山里,大家都不到镇上来,就是俺们,也是半月二十天才能来一次。”柳婶接口,看出来这掌柜的有些顾虑,本来这就是小本买卖,如果再多出个同行来,那就更难做了,而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