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324章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324章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兄弟再重逢

  根据陆续收到了情报,面对大辽终于不再龟缩,集结重兵打算在南京府外一决高下。身为宋军指挥官的章惇,也有意放缓部队行进的速度,命令后续的两路赶来支援。
  面对辽军集结了超过十万骑兵,十五万步兵的强大兵力。章惇也清楚,单凭中军一路只怕输多胜少。有意停下前进的脚步,急令其余两路大军向中军靠拢。
  眼下燕云十六州尽管还有几州之地未能收复,可章惇清楚,只要拿下大宋称之为幽州的大辽南京府,后面几州之地唾手可得。此战,才是决定宋辽之战胜负的决定之战。
  最重要的,章惇不敢冒险。如果赵煦愿意听他劝止,返回京师坐镇,也许他敢用一些险招跟大辽进行周旋对战。可眼下赵煦不走,他自然不敢让其犯险。
  根据收集到的大辽调兵情况,章惇也下令,宋军中扩编跟原有的骑 兵,全部向中军靠拢。在平原与辽军交战,没有一定数量的骑兵,只怕也没法抵达辽兵铁骑的凶猛冲锋。
  做为应战的一方,辽国太子耶律图,同样做好了破釜沉舟的打算。若是失去南京府,大辽只能退到中京府。从此失去,真正问鼎中原的机会,甚至失去了防御大宋兵锋的屏障。
  对于大宋而言,如今收复了绝大多数的失地,只要拿下南京府,便是改变国运的大胜。有这场大胜,足以再保证大宋至少上百年的国运。
  面对辽兵集结的重兵,身居于密营中的赵孝锡,最后下令驻扎在渤海附近的火枪队,同样紧急派遣到中军大营。配合随军作战的火炮队,护卫赵煦的安全。
  尽管大辽方面。已经知道了火炮队的厉害。火枪队的威力,暂时辽兵还不清楚。这支三千人的火枪队,也是经过实战洗礼的,能保证赵煦在军中的绝对安全。
  在这种两方开始集结兵力的时候,一支三千人步兵形式的援军,自然不会引起注意。而火枪队入住大营之外。直接跟王子殊的风骑营驻扎在一起。
  那怕宋军当中,也不知道这支步兵打扮模样的部队,到底是什么来头。这也保证,火枪队在战时,能够最大限度,打辽兵一个措手不及。
  面对这支援兵的抵达,赵孝锡直接让赵十八给赵煦通报了一下。就连章惇这位指挥官,赵孝锡都让赵十八对其进行保密。当时火炮队跟火枪队,做为皇帝御用卫队。
  听完赵十八的汇报。赵煦略显感叹的道:“赵十八,如果朕没猜错,琼州王应该抵达了辽境吧?他怎么不来见朕呢?他是害怕朕吗?”
  对于这样直接的询问,赵十八吭哧半天才道:“回皇上,王爷确实抵达了辽境。只是他目前还在调集一些兵力,希望助皇上打好这一仗。
  王爷也说过,此战他应该会参加。只是为了让别人多生是非,王爷就算参加。只怕也不会显露真露。而且根据末将所知,王爷似乎还在等待一支援军。”
  听着赵十八的回答。赵煦也自嘲的道:“赵将军,你是不是觉得朕很不近人情?琼州王如此忠诚,朕却对他多有猜忌。行了,朕不多问了。
  你可以给你们王爷回话,如果他愿意来了,那便直接现身参战便是了。当年朕答应过他。将来朕御驾亲征,便任命他为大军统帅。现在,是朕失信于他了。”
  面对赵煦这种话,赵十八又怎么敢回答呢?只能用非常尴尬的神情,算是答复了赵煦的回答。而赵十八心里清楚。那位王爷还是很挂念赵煦安慰的。
  这次赵煦突然下令对辽国宣战,完全打乱了赵孝锡的计划。可面对这种情况,赵孝锡毅然下令,所以设在辽国的密营,都启动起来配合作战。
  要是没赵孝锡的全力配合,此战宋军攻辽,只怕没现在这样顺利。就算能攻到这里,宋军只怕也是一场惨胜。毕竟,攻城战本身就是靠人命堆的肉搏战。
  在赵煦让赵十八离开后,独坐帅帐的赵煦。也略显感叹的道:“云哥,看来小六真的误会你了。只是小六是皇帝,有些事情就算不想做,也不得不做啊!”
  大营中赵煦的感慨,赵孝锡自然是听不到。此刻待在武卫秘营的他,却在等待一个思念许久的兄弟到来。而这个兄弟,便是身居辽西的骑兵统帅乔峰。
  此次宋辽大战起,乔峰还是按照赵孝锡的书信,给予左路军杨士鹏部很大的支援。这种独立与大辽跟辽西的契丹骑兵,也可谓是一支反大辽的骑兵。
  加入这支骑兵队伍的骑兵,大多都是受过辽人欺凌的贫苦辽人。当然,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生活在大辽境内的汉人骑兵。
  他们在被乔峰,以及各处密营收拢之后。感受到乔峰还有密营,那些统领的信任,对他们家人的照顾。毅然投身到乔峰帐下,听其差遣。
  尽管这支骑兵数量,只有一万多点,可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得知宋辽决战将起,赵孝锡也将其邀请过来,希望充当奇兵,在适当的时候袭击辽军。
  一支上万的骑兵过境,多少还是会引人瞩目。只是有武卫跟布衣阁人员的配合,加上昼伏夜出的行军,这支上万人的骑兵,最终隐密的进驻 密营之中。
  看着最后一批进驻密营的骑兵,前来迎接的赵孝锡,盯着骑在队伍前面,那个看上去越发沧桑的高大身影。也觉得,能结交这个兄弟,也是他的福气。
  主动拍马而出,离对方不远之时,赵孝锡便腾空而起。来到已然停下奔跑的乔峰面前,非常激动的道:“大哥!想死小弟了!”
  看着一脸激动的赵孝锡,这些年身居辽西的乔峰。尽管日子过的有些清贫,可他却觉得心安。有阿朱跟新生的女儿陪伴,乔峰觉得很幸福很踏实。
  同样从马上跃下的乔峰,来到赵孝锡身前,搭着赵孝锡的双肩道:“许久不见,云弟你又壮实许多了。好!看到你平安无事,大哥也就放心了。”
  加入赵孝锡旗下的密营,乔峰才真正明白,相比于赵孝锡的武功,让乔峰多有佩服。这种运筹帷幄的本事,才真正令乔峰折服。
  尤其在辽西各处密营实行的,不分辽人还是宋人,甚至于西夏人。只分好人跟坏人的管理方法,让乔峰也觉得,赵孝锡是真心想一统天下的真龙天子。
  尽管他很想带阿朱,回大理去看看父母。可他清楚,大军需要他这位统领。辽西尽管局势趋于稳定,可小股战斗不时都会存在,他必须坐镇指挥。
  此次配合杨士鹏的左路军作战,他也真正看到,大宋异军崛起的实力。对于赵孝锡派给左路军的爆破队,乔峰也感叹,那东西连他也无力抵抗。
  这些东西的出现,让乔峰清楚。尽管他不想参加,攻打辽国的战争。可他清楚,只要结束这场战争,才能让更多的契丹人,真正回归幸福祥和的生活。
  为了赵孝锡心中的大一统,也为了本族良善百姓的未来,乔峰最终还是决定领兵出征。毕竟,那怕他自认是赵孝锡的大哥,却也清楚在公事上,他是赵孝锡的部下。
  两兄弟在密营前的重逢,让两方的骑兵都能感受到,这对兄弟的感情深厚。而对于随乔峰出征的骑兵而言,他们也都知道,现在的一切都是赵孝锡给予的。
  在一些武卫出身的骑兵武官带领下,这些来自多个民族的骑兵,都以单膝下跪的形式行礼道:“参见阁主!(参见王爷!)”
  这两种声音,很快在两兄弟结束谈话之后响起。对于这些部下的行礼,赵孝锡很亲切的上前,扶起几位武将模样的人道:“一路幸苦,都起来吧!酒肉已经准备多时,进营喝酒吃肉去吧!”
  又是一番道谢之后,随着赵孝锡跟乔峰,让他们先行回营。两位结拜兄弟,却步行返回营地。虽然两人有段时间没见,却发现这份兄弟情,还是让两人都感触颇多。
  好在两人都已然身为人父,谈及各自的孩子,两人都流露出初为人父的慈爱。尽管赵孝锡生了一个儿子,第二个孩子估计要不了多久也会临盆。
  可对于他们而言,孩子也是一个能聊到一起的话题。甚至赵孝锡也表示,木婉清她们其实蛮挂念,身居在辽西的阿朱,以及乔峰那个已然满周岁的女儿。
  一路畅谈回营的两人,不时响起的哈哈大笑之声。让进驻这里的辽西骑兵,也看出乔峰跟赵孝锡的感情。将帅和,自然也是他们这些属下的福气。
  伴随着赵孝锡下令,开始上酒上肉。一路行军的辽西骑兵,看着翻滚着肉香之气的大餐,还有一坛坛对他们而言,可谓奢侈的英雄血。众骑兵也感叹,这位阁主真仁义!
  对于这种,在辽西只有很少机会喝到的英雄血。谁都清楚,只有乔峰跟几位统兵将领,每月能领到几坛。一般情况下,普通骑兵是绝对喝不到的。
  可今天进驻密营,这引起骑兵发现。赵孝锡用来招待他们的酒水,都是这种英雄血,也能从中感受到,赵孝锡对他们的器重之意!(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万骑约死战

  随着乔峰统领的一万精骑,进驻赵孝锡建立在幽州的密营。章惇急令赶来支援的众军,也陆续与中军开始汇合,一直没怎么得到锻炼的骑军,正式拉响两方的战事。
  尽管宋辽方面都清楚,这一次的决战很大情况下,将影响两国接下来的国运。丝毫不敢慢怠,让双方的骑兵展开试探性的对决,也是非常合理的情况。
  面对双方的探骑队,不断在双方排兵布阵的间距区,展开惨烈的撕杀。在南京府下,已然时常能看到,小股骑兵间的对决。而这种对决,则意味着双方开始互有伤亡。
  明白眼下宋军拥有的近十万骑兵,真正可堪大用的,还是骑军的三万精锐。至于那些边军骑兵,在这种小股精锐的骑兵对决中,大多也是输多胜少。
  看出双方骑兵差距的章惇,在赵煦的命令下,终于开始指挥大军。往大辽南京府外,适合大军对决的丰台平原挺进。这场决战,也将在那里展开。
  宋军胜,则燕云十六州将如数收复宋朝,辽军在其余几城中的兵力,几乎少的可怜。宋军败,才意味着战事到此结束。甚至辽军还会乘胜追击,收复一些失地也未尝可知。
  得知宋朝大军已然挺进丰台平原,辽国太子耶律图,同样亲率辽国的重甲骑兵。指挥麾下集结的大军,开始出城朝丰台平原进军,在那与宋军决一死战。
  伴随着双方的兵力,开始在丰台平原上展开。这个原本宽敞的平原之地,也旌旗林立战马嘶鸣,大战将起的气氛,令两国的将士都不敢有丝毫大意。
  一方是皇帝御驾亲征,一方是太子亲自坐镇参战。两方的军心士气。都可谓高涨。只是接下来,谁能取得胜利,却还要靠麾下的将士拼杀之后才知。
  收到宋辽大军即将展开决战,关注这场战事的各国,已然做好了集结出兵的准备。只要那方失利,他们便会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替本国获取利益。
  近五十万的兵力进行对决,对于很多参加战事的两国将士而言,都是从未想象过的。无论是已方军营,还是敌方军营,看上去都是密密麻麻的军队。
  相比辽军骑兵占据一些优势,宋朝的步兵却比辽军步兵精锐。这是一场,至少实力上看起来势均力敌的决战。谁胜谁负,真的未尝可知!
  似乎都清楚此战谁都不能输。宋辽双方的统兵将领,都没急于一战取胜。在辽军主将派出一万骑兵邀战之时,章惇同样清楚不能避战,同样派出一万骑兵应战。
  面对骑军几位统领的请战,章惇却将点将的权利交给了赵煦。毕竟,章惇非常清楚,骑兵对决第一战,对宋军而言意义重大。输了。是会影响军心士气的!
  另外章惇还有一个担心便是,此战是战前死约。双方的一万骑兵。只有一方骑兵战至最后一人便结束战斗。这意味着,失利便是一支万人队全军覆没。
  看着章惇的犹豫,还有旗下统兵将领的请战。赵煦也忍不住道:“尔等忠心,朕心甚慰。可众将应该清楚,这是死战之约。不到双方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便不能结束战斗。
  你们都是朕的心腹爱将。朕不想看到任何一人战死沙场。只是辽军放出此言,如果畏战是件很丢脸的事情。朕不得不慎重考虑,派遣你们谁担任此次主将。
  张将军,此战只怕需要骑军出战,朕相信你们不会让朕失望。一万骑军。意味着两个骑军营。你觉得那两位适合,那就由你推荐,朕再下决断。”
  听着赵煦的话,张亭光很清楚,身为骑军指挥使,他是不可能出战的。最有可能出战的,便是骑下每营扩张到五千精骑的六位统领将。
  无论选谁,都是一个非常难下的决定。毕竟,阵前骑兵邀战,还死战不退。这便意味着,一旦失利,除了一万骑军将士将不复存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