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武帝之天龙八部 >

第287章

武帝之天龙八部-第287章

小说: 武帝之天龙八部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官员犯罪,朝廷买单的事情,想来除了赵孝锡会做。整个大宋朝,只怕都没听说过。对于这些百姓而言,能看到罪魁祸首伏法,他们已然心满意足。
  可现在,突然得到五十两抚慰银,百姓还能有什么不满足的呢?一时间,别说台上的百姓,就连台下的百姓,都觉得有这样的王爷,他们还怕贪官污吏吗?
  听着百姓传来的高呼之声,一旁的陈延宗也感觉到,彻骨透的寒意。这位王爷收买人心的本事,真可谓闻所未闻,偏偏效果还立竿见影。
  有这样的王爷,自然是百姓之福。可对他们这些大族之人而言,则是一个不幸的消息。他几乎可以想象,赵孝锡的到来,将让琼州大族世家彻底失去民心。
  拥有了民心的支持,赵孝锡在琼州还有什么人敢惹呢?这种感悟生出,陈延宗内心觉得。也许他今天来城里,就是一个错误,现在也只能将错就错下去了。
  至少目前,他还没听到,赵孝锡要治他全族之罪的话。原本想请罪离开,可随着赵孝锡又是一拍惊堂木,命令侍卫将第二个人犯带上来时,陈延宗就知道麻烦了。
  这次被带上高台的人,同样是他的嫡系孙女。这位陈家长孙女,跟那位被斩掉头颅的陈霸天一样,都是打小受尽他宠爱的孙辈陈家人。
  跟陈霸天一样,花容失色的县令夫人,望着这位在她们心目中,威望无 边的爷爷出现。第一反应,就是下意识的喊救命。这种现象,也令堂下百姓忍不住皱眉。
  虽说百姓都好糊弄,可在有些事情上,他们还是拥有自己的智慧。这被斩的县尉,是这位陈老太爷的亲孙,这县令夫人,又何尝不是他的亲孙女呢?
  如果他真是众人嘴中的大善人,又怎么会教导出,这样十恶不郝的孙辈呢?
  善人形象,迅速在百姓心中土崩瓦解的陈延宗。也明白,今天赵孝锡把他叫到这里,亲眼看着审案。就是要彻底催毁,他为之自傲的底气。
  相比审理陈县尉的案子,审理这位县令夫人的案子,则令百姓更是倒吸一口冷气。那位陈府的管家,在赵孝锡的威慑下,那敢隐瞒事实,将当日之事全部交待了。
  听到这位县令夫人,竟然聘请城外的山贼,以四千两的纹银要刺杀掉赵孝锡。这种破城杀王之罪,可不是一个斩首示众就能混过去的,这是诛九族的大罪啊!
  这次用不着赵孝锡多说,陈延宗也清楚,陈家能不能逃过此劫。全凭赵孝锡一句话,这个孙女跟那个孙子一比,已经不能用愚蠢能形容了。
  面对陈延宗的请罪,赵孝锡起身道:“陈老族长,相信不用本王多说,你应该清楚。你孙女到底犯了何等的大罪!为一已私利,枉顾全城百姓生命,真可谓疯狂啊!
  虽说民间有嫁出女儿泼出水一说,法理上,她已然不是你们陈家人。可她会有这番疯狂的底气,你比本王更清楚来自那里。本王现在就问你一句,你觉得你有罪吗?”
  对于这种问话,陈延宗很干脆的道:“草民有罪!”
  赵孝锡也清楚,这个时候用不着过于斩草除根。很快道:“先前本王已经派人,到军营找你族人问话。你玩的那套狡兔三窟的把戏,实在可笑的很。
  不过,念在陈家早年,也有造福乡民之功。本王可以破例,免你陈家全族的死罪。至于如何处置,你静坐等候便可。还是那句话,本王只杀该杀之人。起来吧!”
  跪在高台之上的陈延宗,听到家族能幸免于难,似乎长松了一口气。可他同样清楚,接下来赵孝锡如何定罪,同样会让陈家难以承受。
  可只要人能活下来,钱财这些东西,也是身外之物。甚至陈延宗觉得,到了这个时候,他突然觉得,面对赵孝锡都有些恨不起来!(未完待续。。)


 第七十四章 为战争做准备

  借机敲打了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陈氏族长一番,赵孝锡最终在审问结束,再次斩了两个人头。其中一个,自然是那位陈家孙女的,另一个则是引贼袭城管家的。
  一次审案,三颗血淋淋的人头收场。赵孝锡给汀迈百姓的见面礼,既充当血腥之气,却也充满仁义之气。原因很简单,没那个百姓觉得,那三人不该杀。
  带着有些失魂落魄,一下苍老许多的陈延宗,今天的菜市问案,也算告一段落。可很多百姓都知道,明后天才是真正热闹的时候,有冤的百姓明后两天都会赶来。
  结束了菜市审案,那些袭城的山贼,赵孝锡并没当众斩首。原因很简单,这些山贼留着还有用。想要找李朝兴师问罪,这些山贼便是最好的借口。
  回到县衙的赵孝锡,看着乖乖站在大堂的陈延宗。也觉得,眼前这位老人,也算大宋少有的高寿之人。可为了家族昌盛,他行事有些无所顾及,才酿成今日之祸。
  看着陈延宗,赵孝锡最终道:“陈老族长,本王知道你此刻担心什么。本王办事,也不喜欢拖泥带水。既然你现在站在这里,那本王就说说如何处置你陈家之事。
  相信你进城的时候,应该知道本王已经下令,在菜市开堂审案两天。本王既然说出这话,那就会说到做到,本王不想失信于民,这点不容置疑。
  你应该知道,这些年你陈家,虽然做了一些好事。可相比你们做的错事,那边多你也应该心知肚明。本王敢说,明后两天进城告状的百姓,告你陈家的百姓绝对最多。
  今天的事情。你也看到了,如今的陈家已然走歪了。即如此,那本王就必须做出点事情,引导你们陈家走上正途。如陈家,还有犯过人命官司的,本王希望他们主动伏法认罪。
  其二。被你们陈家祸害过的百姓,如果没致人于死地,本王给你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只要陈家,能取得那些告状百姓的谅解,本王就当你们私下调解成功,不予追究。
  其三,青云寨的大当家身份,你应该是清楚的。窝藏他们在琼州,你可谓罪该万死。也就看在你。至少严令他们不得侵害乡里的份上,本王能给你留条活路。
  听你那位管家说,陈家在李朝、占城还有真腊,都有一定的人脉。本王希望,朝廷有所需要的时候,你能将功补过。只要有功,本王同样会重重有赏,这些你听明白了吗?”
  想到陈家这些年。在东南亚这些小国,也经营了一些人脉。甚至陈家。还有一些旁系子嗣,在那些国家安了家。了解到这个情况,赵孝锡自然要利用一番。
  知道没有讨价还价余地的陈延宗,此刻对于这些要求,自然一一允诺答应。对他而言,现在能保住陈家血脉。比什么都重要。只要人不死,钱财子孙有出息,早晚都会赚回来。
  如果这个时候,因为贪恋一些家财,被赵孝锡给一刀咔嚓了。陈家多年积累的财富。也将一夜间变成别人的。为此,陈延宗自然明白,应该做何选择。
  没留这位陈家族长在县衙,赵孝锡就让他,将他送回军营。并且下令,陈家人也全部返回陈家庄听候发落。明天城门开启前,陈延宗来不来,也就看他怎么打算了。
  在这琼州岛上,赵孝锡不怕他陈家人跑了。更何况,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离开了陈家庄,他们陈家在其它地方,估计什么都不是。
  让赵五将这位陈氏族长打发走之后,赵孝锡提笔给赵煦写了一份密折。里面提及的事情,就是希望朝廷能下令,由他暂时接管广南西路的军政大权。
  至于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备战,对李朝的备战。如果时机成熟,他将在年底左右,向李朝发动战争。要是赵煦答应,攻占的领地交由朝廷管理。
  要是赵煦觉得不放心,那赵孝锡就自己干。反正有近一年的时间,加上大理的帮助,赵孝锡相信,解决一个李朝应该不成问题。可那时,就没赵煦什么事情了。
  折子写好之后,赵孝锡将赵大叫来,让他命令布衣阁,以海运的形式,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京城。送折的人,也不用急着回来,只要赵煦下旨,直接带着密旨回来就行。
  看着赵大拿着折子离开,赵孝锡也清楚,如今的这位堂弟对他,估计也是提防跟器重并存。一边需要他帮衬着稳定局势,一边又总担心他谋朝篡位。
  想到两兄弟的感情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赵孝锡心里其实也不是滋味。可他非常清楚,赵煦虽然不是什么中兴之主,可守成也算做的不错。
  可惜在他英年早逝之后,北宋就开始走下坡路。随着金国的崛起,北宋也一步步走到覆灭的边缘,最终导致两帝被俘,北方的大片彊土沦为它国之地。
  那怕最后据长江天险,阻击了金国入侵多年,可最终难逃覆灭崖山的命运。而正是从那刻起,华夏汉民族也正式进入,黑暗的被奴役时期。
  为了改变这种民族命运,赵孝锡有些事情必须做。他给赵煦面子,一来觉得他本身就是臣民承认的君主,二来也是成全少年时期,那份兄弟之情。
  可对于未来接班赵煦的那个堂弟,赵孝锡就没太多顾及。总之一句话,这江山可以由赵家坐,但这个赵家人,必须是他自己,别人他都信不过。
  给赵煦发出这封密折之后,赵孝锡又连写几道密令,让人通过海军跟武卫,送往各处密营跟大理。有些事情,还是早做准备为妥。要么不战,要战就必须一战而胜。
  等到赵孝锡开始,拿着李朝等国的地图,推断着进军的路线时。送陈延宗离城的赵五,看到赵孝锡在研究地图,立刻意识到这位主子,真在打李朝的主意。
  看着周围没人,赵五也面带讨好的道:“王爷,要打仗了?”
  看着赵五那嬉皮笑脸的表情,赵孝锡也没隐瞒,点头道:“是啊!不过,应该还要等上一段时间。怎么着?你有想法?不想给我当侍卫了?”
  赵五立刻讨饶道:“王爷,你别吓我,我可不禁吓啊!只是觉得,天天跟在王爷身上,耳薰目染这么久,也学到一些本领,想找个地方试试手嘛!
  要是王爷觉得老五还成,能不能给个先锋将当当。王爷以前不是常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吗?现在既然王爷有需要,那我们这些王府侍卫,自然不能为人后嘛!”
  听着赵五明里暗里,都想带兵打仗。清楚这家伙,是多老王府跟过来,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卒。这些年跟在他身边,也确实学了不少本事。
  想了想道:“先锋将,你小子口气还真大!要是赵大在,肯定跟你吹胡子瞪眼。行了,打仗根本少不了你们上阵的机会,你要真想带兵打仗,本王给你一个新差事,如何?”
  赵五立刻神情一喜,立正站好道:“王爷有令,莫敢不从啊!”
  赵孝锡很快道:“相信你也清楚,本王此行琼州,是要组建陆军。先前本王已经向朝廷具折,希望得到广南西路的军政大权,也不知小六他会不会同意。
  可不管如何,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本王手里,现在钱粮管够,缺的就是手头无兵。现在给你一个招兵使的任务,让你先在琼州负责招兵训兵。
  给你三千人的名额,如果你能在一个月之内,招满这三千人。那么本王如果进军李朝,就以你这三千人为先锋部队。要是做不到,那你以后就替本王牵马,如何?”
  在琼州境内,招一支三千人的部队。这听上去,似乎很简单。可赵五清楚,赵孝锡所说的三千人,是必须能成军合格的三千人,并非是用来凑人数的。
  这样一来,这个任务就有点难。可想到当先锋将跟先锋军的诱惑,他还是咬咬牙道:“王爷,只要招到人,把他们训练成军,我就能当先锋将?”
  赵孝锡点头道:“当然,另外本王还给你一个特权,可以从侍卫队,抽调二十个帮手。只要他们愿意带兵打仗,本王也会有功必赏。
  至于招兵的饷银,新兵入营三月,饷银二两一月。三月如能通过考核,饷银一律按新南城的陆军,五两每月的标准发放。另外,本王给你批个条子,去府库先提一千两银子。
  拿着这些银子,你们去琼州治下各县招兵。另外,在那里练兵,你们也顺便看一下。只要你有需要,本王一概应允。有这些,你应该有信心了吧?”
  听着赵孝锡给予的条件,赵五却突然觉得,这位王爷似乎,早就有所准备让他招兵训兵。那怕今天他不主动提,估计这份差事,也会落到他头上。
  可现在变成他主动提,赵孝锡顺水推舟,还给他增加了一点压力。赵五觉得,自己好象上当了。可这种当,他觉得越多越好啊!
  尽管只有三千人的指挥权,可赵五非常清楚。只要他能在对李朝的战争中,猎取到战功。那么他想当将军的愿望,应该很快就能实现了!(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 琼州新政

  对汀迈城的百姓而言,王爷入城的三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