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仙侠电子书 > 大地之皇 >

第234章

大地之皇-第234章

小说: 大地之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名胡权,是天宇城本地人,无儿无女,一人生活,买干果已经有超过四十年的时间了。

常山大概打听了一下老人的情况,老人也又问了常山的一些情况。

他们一边聊着,一边走着,天色完全黑下来之时,来到了一个不大的小院。

小院内有四间房子,一间是胡权的卧房,一间是储存干果的货仓,一间是厨房,还有一间是杂物房。

胡权给了常山几块米饼做晚饭,便让常山去杂物房收拾一个地方休息。

就这样,常山以一个街边买干货的货郎身份呆在了天宇城。

胡权摆摊的街口,靠近王宫,附近居住的都是权贵之人。常山通过观察来往的行人,以及听附近的摊贩讲的闲言碎语,很容易就打听到了现在大宇王朝的一些情况。当然,这些摊贩见识不多,知道的事情也有限,常山打定到的信息有限,他也没指望从这些摊贩身上打听到他想打听的东西。

实际上,他之所以选择在这个街口守着,乃是为了监视大宇王室的一些动静。

转眼间,时间便过去了大半年。

这大半年,常山倒是在街上见到了几位大宇王朝的王子,不过,他却始终没有见有人从王宫中飞出来。

这一天早上,胡权又推脱身上不适,让常山独自一人去摆摊。

常山担着货担刚走到目的地,刚要开始摆摊,突然,一个骑着碧水犀蓝衣男子进入了到了他的视线中。

“这人好像在那里见过!”

常山皱眉沉思了一会,没想起他在什么地方见过这男子,于是又抬头往那蓝衣男子看去。

此时,街上还没有几个人,常山只不过盯着那蓝衣男子看了几眼,便被他发现了。见蓝衣男子往他看来,常山连忙低下了头。

蓝衣男子骑着碧水犀走到常山跟前,停顿了一会,直将常山看的满头大汉,他这才继续前行。

等到蓝衣男子走的有些远了,常山这才抬起了头。

“这人真的好面善!”

常山又皱眉沉思了一会,等到蓝衣男子与他身后的两队侍卫拐到直对着王宫宫门的那条街上,他先摆好摊,然后走到边上卖花香精的摊位前,对着摆摊的郑氏老人问道:“郑老伯,那位骑青牛的大人,你认得吗?”

郑老伯往前方的街口看了一眼,笑道:“这街上的人,几乎没有不认得他的,他是三九将军。”

“三九将军?”

郑老伯点点头,笑道:“据说,从几百年前开始,每一年的九月初三,他都会骑着青牛去王宫。”

“原来是这么个三九将军!”

常山又愣了一下,接着问道:“老伯知道这三九将军叫什么名字吗?”

郑老伯摇摇头,笑道:“这种大人物的名字,我们哪有资格知道。不过,听人说,他好像姓祝。”

“姓祝?”

常山皱眉沉思了一会,走到了自己的摊位前。

随口打发走过来讨笑话的两个中年汉子,常山一边整理着摊上的干果,一边紧皱眉头回忆着。

突然,常山想起这位三九将军的身份,手一紧,捏碎了手上的苦杏核。

“原来是他!”

常山抬眼往王宫方向看了一眼,眼中寒光一闪,暗自道:“出卖武宗的内奸会不会就是他呢?”

当年常山第一次到武城,武宗举办的论武大会恰好就要召开,他在武城的演武台下看了差不多两个月的比武。

常山的这些记忆,原本已经有些模糊了,现在却被这位三九将军挑起来了。

这位三九将军,便是当年常山第一次到武城之时,在论武大会之上大放异彩进而加入武宗的祝明。

当年,常山在祝明的入宗之礼结束之后,便没有再见过他,因此,对他也没有太深刻的记忆。

回忆了一下当年的一些事,常山暗暗想道:“这位祝明心狠又辣,又有些狂傲自大,他还真的可能是那位出卖武宗的内奸。”

清晨,街上行人不多,也少有人光顾这些街边的货摊。常山就趁着这会空闲,向郑老伯打听起了祝明的情况。

郑老伯对祝明没有多少了解,二口相传之间,他却也知道祝明的府邸在福华街上。

“若是他的真的是出卖武宗的内奸的话,我出手抓了他,极有可能会引起大宇王室的警觉。”

左思右想了好一会,常山放弃了出手对付祝明的打算。

晚上,常山回到胡权的住处,吃过晚饭,常山便向胡权告辞。

“你要走?”

“嗯!”

常山点点头,也没有解释什么。

人一旦懒下来,很难再勤快起来。胡权这些日子悠闲惯了,当然不想让常山走,不过,他心眼不算太坏,在劝了常山一番之后,见常山始终不肯再留下,也只是说了一番不给常山任何工钱的话,倒也没有威逼常山留下。

第二天一早,常山告别了胡权,在另一个小巷之中换了一个模样,又换了一身衣服,走向了福华街。

福华街上没有店铺,常山当年并没有来过,不过,由于整条福华街上就只有一座祝府,他还是很容易就确定了祝明的住处。

确定了祝明的住处之后,常山便以对胡权说过的几乎同样的措辞十分轻松的借了一个摊位做掩护,监视起了祝府的动静。

转眼之间,又是三个月的时间过去了。

这三个月中,常山没有见过祝明出门,倒是经常见到有轿子进出祝府。常山打听了一下,惊讶的发现,这轿子竟然是一个青楼的轿子。

修炼界,不乏贪花好色的男子,也不乏以身换利的女子,因此,修炼界也存在青楼。

常山到轿子所属的青楼观察了数日,便确定了专门抬往祝明府邸的那抬轿子的轿夫的大概脾性以及他们所住的地方。

这一日,常山悄然潜到一个轿夫的家中打混了他,然后变成他的模样,换上他的衣服,代替他去了青楼。

青楼的轿子去祝明府上很有规律,常山以那个轿夫的身份到了青楼,果然被派去抬轿子到祝明府上去。

到了祝明府上,在轿子里的女子被祝府的丫鬟带走之后,常山惊讶从其他三个轿夫口中得知,叫青楼女子的人竟然就是祝明本人。

“想不到他还这么好色!”

常山以意念跟随那丫鬟找到祝明的住处,然后趁着其他三个轿夫不注意,从轿子边走开,悄然潜到了祝明的房间外。

“房门口没有侍卫,房内也只有他们,他倒是挺配合的。”

常山换了一副模样,又换了一身衣服,嘴角带着一丝讥讽的笑意,走向了房门口。

在祝明以元神之力探向他的时候,常山先分别以灭神刺与惊魂咒攻击了祝明与那名青楼女子一下,接着,一步走到房门口,推开房门,再一步走到祝明床边,趁着祝明清醒过来之前,又对其施展了灭神刺。

祝明此时已有绿丹期的修为,不过,他的元神修为比起常山却差的远,在常山的偷袭与精心算计之下,他在被灭神刺攻击的不清醒的情况下,被常山成功的以迷神术迷住了。

深吸了一口气,常山沉声问道:“是不是你出卖了武宗?”

祝明只是略微挣扎了一下,便回道:“是!”

第三百二十五章  两样心态

虽然常山心中早有猜测,听到祝明的话,他还是忍不住有了片刻的失神。当年的常山,心中着实看不起祝明,因此在回忆他认识的那些武宗弟子的时候,就没想起他来。不想,武宗就是被这么一个他觉得不会有什么大作为的人给毁掉了。

“想不到真是他!”

失神了片刻,常山便压下心底的杂念问起了祝明当年出卖武宗的一些事情。

祝明的元神修为差常山很远,虽然常山问的全部都是祝明心底的一些秘密,祝明却都回答了。

武宗选才,并不是单以资质论,还要看品性。

祝明天资不错,不过,论武之会上,他将他心胸狭窄、自视不凡的一面展现在了武忠面前,加入武宗之后,他并不十分受重视。

此为祸之根,祝明便是在这时对整个武宗产生了不满。

后来,祝明渐渐知道他是因为品性不受武忠所喜,因此在不受重视,便做了一番改变,慢慢的,他当初在论武之会上的表现被人遗忘,他与当初与他一起加入武宗的林海,由于修为进展较为迅速,渐渐的成为了武宗的重点培养对象。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谚语之所以流传久远,乃是因为它真的有一定的道理,人的根本品性是很难改变的。

世间难有真正的公平,宗门之中分配利益存在不公,十分正常。

当祝明分到的利益稍多一点的时候,他认为这是自己应得的;当祝明分到的利益稍微少一点的时候,他便认为武宗待他不公,心中便会有一点怨气。

这时的祝明已经十分成熟,他不敢将心中的怨气展现出来,可是,他心中的怨气却未曾他未展现出来而又丝毫消失。

随着怨气越积越重,祝明终于忍不住爆发了出来,出手打伤了他觉得比他更受人看重的林海。

这件事,便是祸之头。

祝明打伤林海之后,他被受罚到一个比较危险的秘境的历练。从历练之中出来没多久,他便与大宇王室的人联系上了。

受利益驱使,又觉得武宗待他实在不公,于是,他便答应做大宇王室的细作。

在大宇王室提供的一些修炼资源的支持下,祝明慢慢展现出了比以前更好的修炼天赋,慢慢再次受到武宗的重视。

这时,武宗真正的核心弟子都有资格到武神宫借助武神傀儡磨练武技。

祝明天赋不错,在各种历练之中又表现出了对武宗的忠心,受到了武天重的认可,自然也有进武神宫磨练武技的机会。

在祝明进武神宫修炼的那一刻,武宗被灭便已经是一件注定的事情了。

祝明其人心胸太过狭窄,还欲壑难填,一次,他偶然听说有一个与他修为相当的武宗弟子比他多进武神宫修炼了一段时间,他便再次觉得武宗对他不公,气怒之下,将武宗有武神傀儡的事情告诉了大宇王室。

若是一般的宝物,大宇王室未必便会下决心灭掉武宗,但是,四具武神傀儡不是一般的宝物,它们能整体提升大宇王室的实力。

为了独占四具武神傀儡,大宇王室便在武宗毫无防备的情况之下,以武宗有叛逆之举为名,一夜之间灭了武宗。

在那一场大战之中,整个武宗,整个武城,除了祝明一人之外,无一幸免。

“你亲眼看到石鹏死了?”

“是!”

常山眼中血光一闪,强压下心底的杀意,接着问道:“石鹏的妻子与儿子呢?”

“他也被楼将军一招杀了!”

常山沉默了片刻,深吸了几口气,再次问道:“大宇王室为何要灭了整个武城?”

“不知道!”

常山一脸杀机的盯着祝明看了好一会,刚想离开,骤然想起一事,继续施展迷魂术,接着问道:“你弄出一个‘三九将军’的名头有何用意?”

祝明眼角抽搐了几下,说出了一番让常山有些愕然的话。

懂得通过伪装来获取武忠、武天重的好感,祝明也算是精明,可是,精明的他却忘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乃是绝大部分细作,尤其是以单以利益做叛徒的那类细作,最终的下场。

正当祝明由于为大宇王室立下了一个大功而得意洋洋之时,他意外从几个皇子的闲话中得知,大宇王可能会找个机会杀他。

直到这时,祝明才想起武宗的好。

他加入武宗之后,尽管感受到了“大量不公”,武宗却还当他是武宗弟子;可是,在刚刚成为大宇王室的人的时候,却就有了随时被暗害的危险。

为了活命,祝明左思右想了一番,定下了这么一计,一面表现自己的胸无大志、贪图享乐,一面在大宇王朝的那些有权势的人中间形成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以此来让大宇王在想杀自己的时候,生出一点顾忌之心。

直到此时,祝明还想着要大展宏图,不过,他心中明白自身处境的危险,这几百年却没有做出任何出格的举动,大概也正因为如此,他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听完祝明的一番解释,常山骤然想起了他的师兄张彻。

张彻与祝明,两人生活环境不同,性格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都将“别人对他的好”以及“别人对他的不好”两样对待,极大的缩小了自己受到的恩惠,极大的放大了自己所受到的委屈。

他们发泄“委屈”的方式相似,因为嫉妒,张彻出手欲杀一直对他敬他为师兄的常山;同样是因为嫉妒,祝明背叛了培养他的武宗,害的武宗被灭。

他们的结局也比较相似,张彻在没有了利用价值的时候,被黄一杰所杀;祝明在没有了利用价值之后,处于随时被杀的险境中。

“你倒是受到了一些惩罚,不过,不真的死在大宇王室的手上,又怎能算是真的遭报应了呢?”

常山喃喃自语一声,先换上轿夫的衣服,一步走到门口,关上房门,然后一步走到轿子附近,在另外三个轿夫不注意的情况下,回到了他们身边。

由于常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