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古代的舒心日子 >

第12章

古代的舒心日子-第12章

小说: 古代的舒心日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伯这炒菘菜不腻,那萝卜没剩多少了。”老三媳妇把那盘炒白菜往杨震海面前送了送。

杨震海看着面前的像黄泥似的菘菜黑了脸。瞥了老三家的一眼。

老三家的不敢吱声了,嘴角微微往下撇,起身去拿萝卜。

瑾娘赶紧低下头怕自己笑出来,老三媳妇定是把杨震海当成老虎了,说不定心里怎么骂他呢。这人也是人前背后像两个人似地。

萝卜拿来,瑾娘看着又差点乐了,一个大盘子里一共就六块切得跟丁似地萝卜块,要是杨震海吃估计一口就没了。

杨震海看着脸上更黑了,自己夹了一小块,吃了,剩下的就推瑾娘跟前了。老三媳妇瞥了两眼,似乎想端回去的样子。

老二媳妇吃饭一点都不含糊,端着炖肉盆子就往自己往里泡了点汤还夹了几块大肥肉。老二跟她也差不到哪去,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老三只是闷头吃饭,倒是他媳妇一个劲的给他夹菜。老四倒是个文明的。

总算就着五块萝卜把早饭吃了,瑾娘帮着把桌捡下去,同时看了看这院子的结构,跟陈家也差不多,都是有两边厢房,厨房在东厢房后边,单独的一间草房里,旁边有一间马棚,棚子里有一匹马一匹牛,还有一辆车,听姐夫说那车跟马是杨震海带回来的。家里养了鸡和鸭。老二老三住东厢房,老四占了西厢房一间,另一间是粮库。厕所在后院,菜园子也在后院,西厢后面还有一个园子一亩左右。冬天院子里有点荒凉。杨家条件比陈家好很多,虽说比不上大地主人家,可也算是村里的富户了。

大致看了一下,瑾娘就回屋了,她得趁回门前这三天把嫁妆收拾起来。

刚回屋,看着杨震海拿了两个包好的果盒子,“收拾一下,咱们去一趟大伯家。”

“就拿着两个果盒吗?大伯家有没有小孩?”

“恩,别的不用准备了,大堂兄在县城里,得二十八九才能回来。”

“不是说大伯娘帮着准备的吗?用不用再准备点啥?”杨家没有主事的女人,结婚都是大伯娘帮着张罗的。

杨震海想了想,“那有没有合适的布料给扯身衣服就行了。”

瑾娘点了点头,找出一块烟黄色的布料,都是裁好的,正好做一身的料。

“穿上斗篷吧,外边冷,大伯家住村东头,有一段路呢。”看着瑾娘就想穿这身衣服出门,杨震海又嘱咐一声。

瑾娘点点头,又找出一件桃红撒花黄狸毛滚边斗篷。新娘子就做一回,王氏给她置办了不少好料子,足够她用上好几年了。

杨震海看着眼前一亮,那长毛滚边衬得瑾娘多的三分可爱,粉团一样,忍不住靠前亲了一口,“你可要快快长大才好。”

瑾娘被他弄得脸又红了,忍不住伸出拳头敲了一下他的手臂,这人怎么人前人后两个样,亏她还以为他是个严谨正派的人呢,真是有些无赖。

伸手拉过瑾娘的小拳头,一手拎着礼品就出了屋。

杨震海大伯杨启业早年是个秀才,只是考了几年没有考上就歇了心思,家中有十几亩地,有一子一女,长子也是秀才,现在在县衙做文书,女儿嫁给雁城一举人,杨启业刚接任杨氏族长,在村中说话比较有用,不过他为人还算刚正,处事公道,很受族人拥戴。

两人进了院子,瑾娘看着这里是前后两进宅子,都是青砖瓦房,看来大伯家的条件是很好的。

“正说着你们呢,可巧就来了。”大伯娘是个能张罗的,小两口刚进院就迎了出来,眼睛不停的打量瑾娘,心想着怨不得侄子着急成亲,这小娘子长的就是有福样。自家侄女也是差了一层的。

两人给大伯大伯母行了礼,大伯母带着瑾娘就进里屋说话。

瑾娘脱了斗篷,露出里边的绣缠枝花对襟红袄,大伯娘看着她打扮的简单,却也富贵,对新娘子来说这饰品简单,可她年纪不大,容色好,到是恰到好处,又许是对襟红袄贴身裁剪,竟显的身量修长,有了大姑娘的样了。

“快坐下,咱们娘俩说说话。”大伯母热情的拉着瑾娘的手坐在炕边上。

“怎么样还习惯吗?你婆婆去的早,家里没有个主事的女人,有些事情恐怕想不到。你家里那两个又是弟妹,有什么事也不好说,以后要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就过来跟我说。震海虽说离开六年可从小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他要是欺负你了,你来找我,我给你撑腰。”

瑾娘笑着点点头,脸也有些红。

“看你也是个面嫩的。”大伯母笑着握着瑾娘的手,指着她的衣领上的绣花说,“我看这花样不错,是你自己绣的吧。”

“恩。”

“看这巧的,样式也好,以后伯母作秀活,你可给伯母画几个好看的花样。”

“恩,伯母要绣什么,让瑾娘做好了。”

伯母听了更是笑的合不拢嘴。

外面杨震海却跟他大伯说着正事。

“那块地县里来人已经测过了,因为是青山地界,咱们村子没权,要去官府买卖,前天你忙着娶亲来人我就带着去了,不过要连着东边荒地也要一起买了,价格也不便宜,不过你要是买了算在宅基地里,没有税,以后出产什么也方便,盖了房子只要不出那个地界扩建也没有问题。”

杨震海听了问“荒地不是随便开吗?”

“本来是那样,可那边连着石林子,也太靠青山,村里人都怕野兽,多少年都没人去,正好你买,县衙来人就说一起买了去。”

杨震海点了点头,“也行,反正也没多少。大伯我还想把西边和北山底下连着的小竹林也买下得多少银钱。”

杨启业听了一愣,“你买那个做什么?白花那个银钱。”

“倒也不做什么,只是想在那边建房连着小竹林和那个小水塘,界限不是清楚吗?”他想着以后盖了房子,在小水塘边上盖个竹亭子,瑾娘应该会喜欢。

杨启业一想,可不是,小竹林这边是山道,一趟的石子路。这边隔着荒地就是石林子,南边没多远就是青山,竹林和青山上枫树正好分着界,可是清楚。背山面水,可不就是风水宝地,景色优美,这么一想他都有点动心。

“你小子可真会挑地方。中,明天就去县里,那竹林那天也量了,亏着我还说你买不了这么大,明天咱们一起去说一声就行,都不用再量了。不过银钱上恐怕不低,买了把那边荒地收拾了,每年出产也不会少。不能低于一百五十两。”

“麻烦大伯了。”大伯还是他们这里的里正,这事非要他出面才行。

“你小子还跟我客气。”

作者有话要说:明日一更5000+

16、清点嫁妆震海财产

两人坐了半个时辰,就回去了。杨父是家里老四上边有三个哥哥,下边两个弟弟,杨家老二一家搬到县城去了,所以不用去拜见,两人又去了一趟三伯家,三伯家大女儿刚生了孩子,三伯娘去照顾,没在家,两人只是说了几句话就回来了。剩下的两个叔叔,也只没坐多长时间。

回了家,瑾娘开始收拾自己的嫁妆,杨震海没什么事,就坐在炕上看着自家小媳妇忙活着,瑾娘开始还注意他一会忙起来就忘了。

王氏给瑾娘置备嫁妆用了五十两,连带家里给的嫁妆十六两聘金二十两还剩下八十两多点,瑾娘原本自己留了三十多两,剩下那五十两拿去给王氏,自己来到这里得到爹娘家人的爱护,她也想让家人生活的好一点,她就算有些能力可也不敢在熟悉她的父母面前展露,也没给家里什么挣得什么好处,嫁妆银子就不要了,这五十两也是她真心想给,让家里改善一下。

王氏和陈老爹却是不要的,现在除了成海,几个孩子嫁娶都结束了,负担轻了,成海娶亲还早着呢,而且如果没有杨震海给的钱,他们也不可能置办这么多钱的嫁妆。王氏的意思是,让瑾娘把这银钱买了地,这样才能有依靠,买地的事,瑾娘也想过,只是现在不急着办,她听姐夫说了,杨震海在外面六年,身手练的好,上山打猎下海摸鱼这都是好手,可种田还是差些,小时候家里地少,他十一二岁就出去给人跑腿,真正种田没干过几次,要是真买了地,也干不过来。

瑾娘就算是看了齐民要术,可真让她去弄那个也得抓瞎,这身体更是弱,种种菜还是凑合,下地就别想了。所以这事还得慢慢的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而且听说杨震海那两个弟妹,也没带田地做嫁妆,真要那么做了,她们肯定有说法,娘家这边两个嫂子心里也不会高兴。还是慢慢来吧。最后她好说歹说总算是让爹娘收回十两,于供成海念书的用。再多他们说什么就不要了,瑾娘想着以后找机会再帮助家里,成海念书的钱她供了。只要大家努力日子总会好过的。

五十多两嫁妆中,家具买料加上做工,用了九两,这价放在现代那就是绝对跳楼价,还是在几百层楼上跳下来的,可在这就算是贵的了,人工用去二两,让王氏心疼不已,一般一两就足足的了,现在做工一天才给二十文,这硬木家具不好打,按照瑾娘的图纸,虽然不算繁复,细节上要求却很高,所以找的他们这边最好的木匠师傅,价格贵了些。不过做出来效果很好。也没用红漆,保留原汁原味,深红色家具带着深紫红色条纹,看着特别舒服。当时家具做好了,王氏喜欢的也不觉的贵了,一个劲的说自家姑娘眼光好。她哪里眼光好了,只是有了前人经验而已。

摆设什么的农村不那么讲究,瑾娘也只带了铜质蜡扦一对,铜质油灯一架,大瓷掸瓶一对,青瓷六方花鸟鱼虫茶叶罐一对。青瓷茶具一套,楠木果盘一对。其他应该还有一些瓷器摆件瑾娘一概没要,以上都是必须的,农家置办嫁妆也是按照自家财力来,就算真的准备齐全,东西也只是一般,还用不上,瑾娘看过三婶家杏的嫁妆,东西虽然齐全但是质量上和样式上她都不喜欢,还是以后一点点自己置备吧。总要和自己心意的好。

梳妆匣子一个,胭脂等化妆品撑门面的一套,瑾娘是不准备用的,屋里的幔帐,衾褥,鸳鸯枕,八铺八盖,这些不能省,被子都是瑾娘按照自己喜欢的样子做的,除了新婚用的红喜被,其他的都绣的新样子,瑾娘还多准备了被罩,同样绣的漂亮,让两个嫂子看到羡慕的不得了,瑾娘不得不给她们画了新花样,让她们自己绣去,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绣好。

四季衣服瑾娘准备的不多,一个樟木箱子就装满了,主要是长身体,怕做好了不合身,不过料子很多,送聘礼来的时候就有四箱子料子,王氏又给她添了些,各种花样棉布的,软纱,锦缎的,够她用上几年,四季料子齐全。杨震海聘礼中有十一块皮子,一个完整的白虎皮,价值不可估量,要卖的话,没准能卖几千两银子,这个聘礼可够贵重的,不过她没打算卖,自己喜欢是一方面,另一个是觉着杨震海为了给她准备聘礼特意打的,很有意义。另外十张皮子,好一点的是四张水貂皮,一张白的三张黑的。剩下有两张獭兔皮,四张银鼠皮。都是很难得的,不知道杨震海从那里得来的。

首饰捡着简洁的打了几套,之前聘礼中金银玉的首饰每样成套的两套,还有些小件,整整装了一匣子,她也不习惯带,就都放起来了,留几件常用的放在妆盒里。

常用的衣物挂在衣柜中,两组两开门的大衣柜面上雕着梅兰竹菊,没弄那么繁复,只是简单的勾画。用的是现代大衣柜的样式,唯一不同是门上的铜蝙蝠门挂,免得柜门自动打开制作的也比较精致,整体上雅致大方。

杨震海的衣服都挂进里面了,瑾娘看了一下,就几件常用的,还旧了,一共就两套新衣,心里记下等收拾好了,量一量给他做几件常服。

几个放置衣物的樟木箱子收拾有些空了,一些暂时用不上的嫁妆用品放进去,放在南窗地下,铺上枣红的垫子,就可以坐人了,镂花屏风放在西南角,挡着后面的小间门。

等全都收拾利索,西边从北炕到南窗依次是,炕柜,五斗柜,妆台大衣柜,屏风,南墙底下四个大木箱,东墙这边炕柜,花架子,房门,一对太师椅四方小桌。屋子靠南中间放着圆桌鼓凳。

瑾娘收拾好自己的财产,估算一下她也是个小富婆了。而且这个世界的购买力很强。她心里明白能置办下这么多东西都是靠的杨震海,除了他给的银票,聘礼也是占了一大部分的。

刚把东西归置好,就听见门响,一看杨震海拿着一个大箱子走了进来。瑾娘有点迷糊这人什么时候出去的,干起活来把他都给忘了。

“这些东西也收拾一下,这是我几年攒的积蓄你也收着。”杨震海把箱子往地上一放,又从身上拿了一个荷包,递给瑾娘。他从京城带回两个箱子,给他爹养身子的药材,还有几块皮子和料子给瑾娘当聘礼了,剩下这一个一直放老爷子那屋,这会拿回来让瑾娘一起交给瑾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