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秀色田园 >

第106章

秀色田园-第106章

小说: 秀色田园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濂呵呵笑着,指着那些酒说道,“这里面儿有江南的酒方子,也有大北边儿的烈酒,更有京城的名酒。”

李薇听他的话头儿象是跑过许多地方的,这么一结合,倒不奇怪他认得那落葵子了。

只可惜,这么多名目繁多的酒,来问者多,买者却寥寥无已,周濂倒也不急,立在一旁与李薇和春杏两个,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聊了约抹三刻钟,何氏从庙里烧完了香出来,一眼瞧见春杏李薇两个正与人说着话,再细看那人,忙走过笑道,“这位公子,上午多谢了”

李薇忙扯着她娘的手,“娘,这位是周濂周大哥,家住在东门巷子里,他答应帮四姐寻那个落葵子的种子呢。”

何氏好气又好笑的,一人给她们一下子,向周濂道,“两个小丫头子胡闹呢,可不敢费您的功夫。”

周濂笑着摇头,“不妨事,我在江南还有些朋友,这菜种子,倒也平常,写信让他们托人捎来些便好。”

春杏喜出望外,扭头朝着刚走过来的李海歆道,“爹,那你回头来送鸡蛋,可要记得去周大哥家里帮我看看。”

周濂在一旁补充说,月余之后,就能有了。

李海歆何氏忙向他道谢。白得他的帮忙,何氏心中很是过意不去,扔下五钱银子,抱了最小一坛子酒,匆忙上了马车。

待李家人的牛车走远之后,周濂身边儿的小伙计苦着脸儿掂起那块儿银子跟他说,“少东家,那坛子酒可值一两二钱呢。”

周濂笑笑摆手。

牛车上,何氏抱着那坛子酒,训斥李薇与春杏两个,“都是你们两个丫头片子,要搁咱们村儿,这半钱的银子得能买多少酒?”

李海歆边赶着牛车边笑道,“那今儿我也托春杏的福,尝一回这好酒”

一家人回到小客栈,已是大半下午的光景,一家人从早上到现在,虽然没干什么正经的事儿,却觉得困乏得很,便在房中休息,哪儿也不去了,专等着夜幕降临后,去赏灯。

春杏在屋中又商着要去看贺府看一看。李薇摇头,爹娘不同意,她可不敢撺掇春杏乱跑。

春杏又跑去磨李海歆,李海歆被她磨得无法,便同意去年哥儿家外的那条街上看看,能碰上最好,碰不上也准去找他。

春杏同意了。

宜阳的正月十五花灯会一如那年李薇看到的那般热闹,灯火璀璨,圆月清辉与街上灯火交织成一片,小虎子眼睛睁得溜圆,乌黑的眼珠,骨碌碌的转着,偶尔有烟火升空,一蓬蓬五颜六色的星光在空中炸开,他也只是惊吓的缩一下小脑袋,眼睛便追逐过去,小手兴奋的乱舞,咧着刚长了一颗小牙的小嘴儿,嘎嘎大笑。

何氏高兴得一会指着这个逗她,一会指着那个逗他。姐妹几个都惦记着去年哥儿家前面那条街的事儿,倒顾不上哄他了。

随着人流往含英街而去,刚转入街道,贺府那一排排屋脊和院墙外,一排排的花灯便映入眼睑。

春杏惊叹,“那个就是哥哥家?”

李薇嗯了一声。

春柳鼻子孔里哼一下,跟着家人慢慢往深入走去。

贺府的花灯架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花灯,琳琅满目,仍有些迷语供人猜测,不过,却没了那年的赏钱儿。

李薇扯着春杏春柳的手,跟在爹娘身后,走过花灯架子,再往前儿,便是贺府的正门儿,此时贺府大门口有五六个下人肃声立在门口儿,象是迎里面的人出来,又象是等外面的人归来。

一家人在最靠近门口的花灯架前站定,都装作赏花灯的模样,注意着里面的动静,正这时,从街道对面行来几个人,李薇定眼一瞧,却是四五个十八九岁的青年男子,其中一人的身形有些眼熟,再细看过去,中间儿的那人,正是下午刚见的周濂,暗叹真巧,在这里也能遇见他。

还未等她想好要不要打个招呼,春杏已欢快的向他挥手,“周大哥”

周濂与身边的几人说了句什么,独自走过来,与李海歆拱手见礼,“与李家大哥一家还真是有缘,一天之内碰上三次。”

李海歆也回礼道,“可不是呢。我们听人说贺府的花灯新奇,便过来瞧瞧。”

周濂一边笑着说话,一边看向李薇三姐妹,扫过春柳时,似是愣了一下。李薇看顺着他的目光看去,春柳临出门儿前,嫌帏帽碍事儿,硬给摘了去。忙给他介绍,“周大哥,这是我三姐。”

周濂微笑着点头,向春柳施礼,“李姑娘好。”

春柳微微点头还礼。

身后的人群突然喧哗起来,随即有马蹄声响起,李海歆忙拉姐妹几人往边儿上靠,几匹马从几人面前一闪而过,年哥儿熟悉又有些到陌生的面孔,在春杏眼前一闪而去,刹时便只能看到背影。

春杏一手指过去,失声叫出去,“爹,你看……”

一家人看过去时,那疾行一行人,已没入贺府大门之后。

周濂有些疑惑有看着李家人,春杏顿了下,连忙改口说道,“爹,刚才那个小公子的衣衫真好看,咱也给虎子买一匹好料子做衣裳吧。”

李海歆顺着春杏的话,应了一声,又与周濂说了几句话,便相互告辞。

……

冲粉红月票榜,最后一天求粉红:)

第一百零二章两人高中(求粉红)

正月十六一早李家人从宜阳回家,转去小赵村儿看望春桃,石头爹娘强留一家住了两夜,次日又到在镇上磨了大半日,一直到正月十八日傍晚天将擦黑时,才回到家里。

刚进入李家村便听村民说,里正选好了,是老里正的二小子做了新里正。

春兰正在厨房做饭,听见外面动静,忙跑出来,迎一下家人进了院子。

李海歆一边卸着牛车,一边笑,“这一回总算是避过去了。”

何氏也笑,抱着已睡熟的虎子往堂屋走,“咱们倒象是被人逼了债似的,有家不能回。”

春兰在一旁笑着,“你们走了这几日,老里正和另一个娃子,来咱们家好几趟呢,我跟他们说爹娘去宜阳了,他们还似是不信。后来非要请三叔过去,三叔死也不应,和三婶儿也出去避了一天。听说今儿上午唱票时,二叔和爷爷都被请到前排坐了呢。”

这时李家老三闻讯也过来了,李海歆听他说,老二和老李头只是去坐了坐,与其他村民一样,都投了票,旁的话倒也没说,便放下心来。

几天后,老里正又上门儿一趟,一进门便笑眯眯的数落李海歆,“大娃子,你鬼得很咧。”

李海歆只赔笑,说宜阳来人叫得急,没办法推脱,便去了。老里正的儿子继任了里正,也遂了他的愿,老里正也没多说,闲话了一会便家去了。

这一档子事儿过去,家里也开始忙活了。李薇也开始研究莲藕如何种,想来想去,突然发觉自己在想这个点子时遗漏了一个很重要的采收环节。莲藕采收,一般是要干塘以后,可是这水库里一到四季水不干,而且也有鱼在,也不能人为的把水排空,为了莲藕,损失鱼的收成,这可是得不偿失的。

盘算了许久,便决定只有小水塘的边缘地势略高处,种上一圈子莲藕。初春,深秋和冬季,小水库的水位都比较低,正好儿把这一圈子都裸露出来,方便采挖。

春杏自从宜阳回来,更是日日闷着在西屋里做她的妆粉。

春柳除了每日习字,便是帮何氏带虎子,现在他已经八个多月了,性子开始野起来,醒着的时候,不让在屋里呆一会儿,一进屋便嚎叫起来,春柳有时候恼他,何氏便笑着数落,“你的小时也是这样,那时候你大姐才五岁多点儿,见天背着在院子里晃着,整日哄着‘春柳乖,姐姐背着跑’……”

说着一家子人都笑起来。虎子也趴在春柳背上咯咯咯的笑。

进入二月里,李薇便开始着手种她的莲藕,先把带壳的莲子都放开水中浸泡,再小心的把一颗颗莲子外壳砸裂开来,方便出芽儿。趁水位未上涨之前,沿着鱼塘边缘处,将莲子种下去,总共种了三排,用去四斤左右的莲子。

种完之后,春兰笑着说吴旭,“将来莲藕挣了钱儿,咱们可要给梨花备一份厚嫁妆。”

吴旭笑着点头。吴旭娘这几日听说要种莲藕也过来帮忙,在屋里听见,也出来笑着说,“梨花喜欢啥花样儿,婶子早些给你绣一套新嫁衣。”

李薇朝春兰吴旭两个皱鼻子,二姐自嫁了人后,倒变得会打趣人了。眼儿一转,向吴旭娘笑着,“婶子还是先给小孙子做衣裳吧。”

说完笑嘻嘻的往家里跑。

春兰的脸儿霎时红成一片,吴旭娘愣了下,喜得没了眼睛,惊喜的问春兰,“真有了?”

吴旭在一旁搓手嘿嘿笑着,“差不多是了。”

吴旭娘喜得忙赶春兰回李家,“这河沿上水气寒得很,从今儿起,你回家住去。这儿有我帮着呢。”

说着又急惶惶的叫吴旭,“你现在跟我回家去,把家里那几只鸡都卖了,我搬过来帮你们看这鱼塘。”

吴旭春兰都说不用,吴旭娘唬着脸儿说了一通什么敢苦着她乖孙决不饶他们之类的话,两人没办法,只得应下。

春兰这么快便有了身子,连何氏也始料未及,高兴得很,也同意吴旭娘的话,让她先住在家里,想去照看小鱼塘,等天儿暖和了,胎坐稳了,再回去住。

春兰回到家里住后,家里的本就没多少的活儿,何氏便不让她再沾一下,春柳更是每日都变着法子做些好吃的,给她补身子。好在春兰的孕吐并不怎么厉害。

三月中上,雨水渐多,溪水上涨,小水库里的水渐渐充盈起来,李薇种的莲子发了芽儿,悄悄冒出头来,吴旭早把岸边的杂草清去。莲的枝叶长得十分迅速,不出半个月,岸边儿便是一片莲叶的葱绿。很是喜人。

李薇便十分盼着夏天的到来,那时候小水库岸边儿应该是荷叶田田的影致。

吴旭自四月里便开始捞鱼卖鱼。而何氏一家在忙过春天的腌笋子之后,便安心又焦心的等着何文轩与赵昱森会试的结果。

这二人在年前儿便去了京城待考,听说会试的时间是三月十五,接下来又是殿试,放榜一般是在四月中旬。

当时两人去赶考时,家里人不放心,石头爹娘想让他家一直在外做学徒的二小子跟着过去,照应着。梨花姥娘也想让梨花大舅舅跟过去,这二人推说不用,何文轩已有官职,衙门配有车夫随从各一人,足够照顾这二人,赵昱森也说,有小舅舅在,又与州府同窗一同前去,让家人里不须操心。

石头的弟弟,小名叫木头,学的也是木匠手艺,还有半年才出师,也不方便这个时候离开,一家人才算是做罢。

倒是梨花姥娘把何文轩狠唠叨一通,大意无外乎是他自打中了秀才了,主意一天比一天正,不说这前途功名,就连亲事到现在也没个眉眼儿,眼瞧着往二十四岁里去的人了,他愣是不急,梨花姥娘是干着急,又抓不到他的人,提起一回,便生一回的闷气。

何文轩每次也只是好言相劝,却绝口不提婚姻之事,只说他还年轻,不须着急。

这日李海歆去宜阳送鸡蛋回来,春杏照例问了一番见着哥哥没有。李海歆摇头,自正月十五之后,去了几趟宜阳,他特意到贺府的木匠铺子去找柱子,却听人说,柱子自过了年儿便到府里头二少爷身边儿当差,再去粮铺找大山,得到了也是一样的结果。

李海歆按耐不住心中的焦急,又去了一趟佟府,佟维安告诉他,确有其事,并说这是年哥儿好容易才说服贺老爷把大山和柱子二少调到他身边儿当差的,让李海歆别再去找他二人,省得被贺府的有心人知道了,拿这个把柄说事儿,再把大山和柱子赶出来。

李海歆一时象是明白了年哥儿的意图,大山与柱子两个与他自幼相识,这怕是调到在身边做心腹之人了。

便应了佟维安。从此之后他再去宜阳,办完事儿,便即刻回来,也不多打探贺府的事儿。

春杏得了答案,有些郁闷,正想回西屋去,突然起起一事,便又问李海歆,“爹,你去没去周大哥家问问,那种子他使人捎回了吗?”

李海歆卸好牛车,把牛拴好,才从车上的包袱里掏出一个纸包来,“给这三个月里,我去了三回,人家周少爷,还以为咱指着这种子救命呢。”

春杏眼睛一亮,一个箭步跑过来,抱纸包接在手中,喜孜孜的笑着。

李薇从西屋出来,跑到春杏身边儿,“四姐,快让我看看这落葵子长什么模样?”

春杏紧紧抱着小纸包往西屋走,“我那妆粉已做得很细了,和那天买的那个差不多,梨花,你说,我们把这胭脂菜种好后,秋天收了种子,我能不能做出和买那个紫粉一样的粉来?”

李薇眼睛眨了眨,理论是可以的吧?可实际上,谁知道呢。她对做这个没什么兴趣,现在对这个的精通了解的还不如小四姐多呢。

想了想便笑着说,“肯定能的。那么难做的粉都让四姐做出来了。那个紫粉不过是粉里再加些落葵子的颜色罢了。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